- 年份
- 2024(8274)
- 2023(12126)
- 2022(10480)
- 2021(10097)
- 2020(8340)
- 2019(19503)
- 2018(19383)
- 2017(36926)
- 2016(19828)
- 2015(22677)
- 2014(22534)
- 2013(22462)
- 2012(20643)
- 2011(18733)
- 2010(18347)
- 2009(16673)
- 2008(16056)
- 2007(13703)
- 2006(11925)
- 2005(10574)
- 学科
- 济(83477)
- 经济(83393)
- 管理(57070)
- 业(54797)
- 企(44840)
- 企业(44840)
- 方法(39652)
- 数学(34910)
- 数学方法(34588)
- 中国(23851)
- 农(21336)
- 财(17958)
- 技术(17457)
- 业经(17400)
- 贸(17295)
- 贸易(17287)
- 学(17009)
- 易(16905)
- 地方(14777)
- 农业(14356)
- 环境(13375)
- 制(13336)
- 和(13038)
- 理论(12590)
- 银(11540)
- 银行(11504)
- 划(11345)
- 融(11088)
- 金融(11083)
- 行(11033)
- 机构
- 大学(288297)
- 学院(283980)
- 济(120289)
- 经济(118005)
- 管理(115267)
- 理学(100499)
- 研究(99575)
- 理学院(99408)
- 管理学(97926)
- 管理学院(97416)
- 中国(73247)
- 京(62072)
- 科学(60620)
- 财(49871)
- 所(49530)
- 研究所(45589)
- 中心(43609)
- 农(43447)
- 业大(41850)
- 财经(41287)
- 北京(39931)
- 江(37909)
- 经(37881)
- 范(37511)
- 师范(37214)
- 经济学(36501)
- 院(35857)
- 农业(34174)
- 经济学院(33021)
- 州(31136)
- 基金
- 项目(199393)
- 科学(157369)
- 研究(147098)
- 基金(146418)
- 家(127946)
- 国家(126952)
- 科学基金(108573)
- 社会(93496)
- 社会科(88712)
- 社会科学(88689)
- 基金项目(77750)
- 省(74348)
- 自然(69737)
- 自然科(68142)
- 自然科学(68128)
- 自然科学基金(66924)
- 教育(66766)
- 划(63759)
- 资助(60269)
- 编号(58955)
- 成果(47836)
- 部(45284)
- 重点(44413)
- 发(42579)
- 创(41688)
- 课题(40191)
- 国家社会(39210)
- 教育部(39003)
- 创新(38974)
- 科研(37711)
- 期刊
- 济(125799)
- 经济(125799)
- 研究(86329)
- 中国(51741)
- 学报(43952)
- 科学(42361)
- 管理(42099)
- 农(39009)
- 财(35046)
- 大学(33256)
- 教育(31676)
- 学学(31147)
- 农业(28364)
- 技术(26430)
- 经济研究(20829)
- 融(20545)
- 金融(20545)
- 财经(19867)
- 业经(18501)
- 经(17010)
- 问题(16500)
- 技术经济(15745)
- 图书(15534)
- 业(15458)
- 科技(15151)
- 贸(14159)
- 理论(13920)
- 世界(13478)
- 现代(12688)
- 实践(12544)
共检索到4080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东刚 李东生
近代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民族棉纺织工业取得了显著发展。民族棉纺织工业通过引进、消化和吸收先进生产技术使全行业的整体生产能力大幅提高,涌现出大生、恒丰、申新等大力推进技术进步的典型企业。1895-1936年间,技术进步对近代中国民族棉纺织工业产值增长速度的贡献率为8.6%,技术进步对劳动生产率的贡献作用显著。
关键词:
技术进步 民族棉纺织工业 中国工业化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林刚
本文讨论1932年开始的中国棉纺织工业危机中,民族企业发生的"奇异"行为:产品大量积压、市场高度萎缩、大量企业停工改组以致倒闭的状况下,民族纺织工业在总体上不但没有缩减生产规模,反而在极力扩大。作者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固然不止一端①,但是"九.一八"后,在已形成日本经济、军事对华全面侵略和控制的总格局下,民族纺织工业丧失对国内市场的自主权;为应对在华日本纺织势力的压迫,他们不能不谋求最后一线生存机会。这应是导致民族纺织工业行为奇异的基本原因。
关键词:
近代 棉纺织业 列强主导 民族企业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林刚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林刚
对 1 92 8— 1 937年中国经济建设的评价在史学界截然不同 ,有谓之“破产和半破产”者 ,有谓之“光辉的十年”者等。本文非对此专论。但从各个部门具体分析 ,状况相当复杂。仅以棉纺织工业论 ,其叠荡起伏之势 ,颇难简单概括。本文尽可能如实地反映出棉纺织工业 1 0年间运行的真实面貌 ,并希望通过一个工业部门实际变化这一侧面 ,简要分析中国近代工业“发展和不发展”的某些原因。
关键词:
棉纺工业 真实面貌 复杂性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钟世川 刘岳平
文章利用CES生产函数构建了技术进步偏向理论模型,并用1978~2011年的中国工业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工业要素替代弹性大于0,小于1,资本技术进步增长率小于劳动技术进步增长率;1987年前工业技术进步偏向劳动,1987年后工业技术进步偏向资本;工业行业的技术进步也有明显的资本偏向性,不同阶段的行业技术偏向性不一致;技术研发能力、国际贸易、外商直接投资以及资本深化是工业技术进步偏向资本的主要原因。
[期刊] 求索
[作者]
熊元彬
湖南近代棉纺织在前清发展的基础和晚清"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强烈刺激下,既受到了洋纱、洋布的冲击,同时也促使棉纺织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特别是在国内倡导发展实业和国货运动的多重推动下,洋纱、洋布、国产纱在湖南棉纺织市场上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从而进一步推动了湖南近代棉纺织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
关键词:
湖南 近代 棉纺织 发展 影响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左峰
制度、技术、工业化三者之间客观存在着一般性理论关系。制度和技术作为两个相对独立的变量不仅以独特的方式作用于工业化,而且还可以相互促进形成良性互动合力推动工业化。通过洋务运动、甲午战争后和民国初年、南京国民政府这三个代表性阶段的分析,可以将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发展与不发展(迟缓)归因于制度和技术。为进一步推进新型工业化,必须坚持不懈地坚持科技进步的制度性促进,完善新型工业化的信息化带动制度,建立迎接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宏观科技管理制度,加快技术进步的人力资源促进制度,推行资源环境生态有偿使用制度,建立现代资源产权制度、现代环境产权制度和现代生态产权制度。
关键词:
近代工业化 新型工业化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赵冈
19世纪末以前为什么我国没有手工棉纺织工厂?赵冈闽广的棉花种植在宋时,至迟在南宋时,已传到江南。到元明两朝进一步传至中原各省。棉花成为中国境内首屈一指的大众化衣被原料。但是棉布之纺织,在地域上颇为集中,以长江下游松江地区为中心,其棉布产品运达四方,甚...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智玲
建国40年来,我国纺织工业得到迅猛的发展,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为世界所瞩目。同时,在纺织工业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不少困难和矛盾,同世界发达的纺织工业比较,也有许多差距,有些矛盾在加剧,有些差距在拉大。本文拟就劳动生产率、技术进步、企业经济规模、行业结构、产品附加价值等方面进行国际比较,以便清楚地认识我国纺织工业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一、技术进步的国际比较十多年来,世界纺织设备在高速、高产、自动化、连续化和电脑化方面有了重大突破,纺织工业技术进步的步伐明显加快。而我国纺织装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姚清铁 陈倩 刘子恒 郭萍
棉纺织业作为近代中国民营机器工业中较为发达的一个部门,在抗战前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本文通过史料梳理,在分析了近代民营棉纺织企业成长的特点后,结合使用案例分析法与扎根理论,得到近代民营棉纺织企业成长的主要因素:1.机遇和资源驱动是企业成长的基础;2.不稳定的环境和管理水平是企业持续成长的主要障碍;3.扩充和并购能力是企业高速成长的催化剂;4.战略企业家和技术研发是企业开拓创新的源泉。这些因素同样也为当代中国企业的成长提供了有益启示。
关键词:
企业成长 因素分析 棉纺织企业 扎根理论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江维
我国入世对国内市场和行业的保护措施已逐步削弱,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将更趋激烈。一、低效率的行业表现在国际市场上,“供过于求”的现象十分严重。一方面是发达国家凭借其高新技术和人才,高附加值的产品,给我们带来较大的进口压力。另一方面,新兴的东南亚及其他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成本与我国相当,改造制造业的步伐比我国要快,给我们带来较大的出口阻力。因此,我国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熊性美 纪辛
一1903年,方显廷出生于浙江宁波,因家境贫寒,小学毕业后即辍学,进入上海厚生纱厂做学徒工,后受著名实业家穆藕初资助,考入南洋模范中学;1921年,方显廷赴美留学,先进入威斯康星大学学习,随即转入纽约大学学习;1924年获得纽约大学文学院经济学学士学位,嗣后进入耶鲁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受教于当时著名商业史教授克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储诚山 潘家华
本文先介绍了棉纺织产品链结构。在棉纺织产品链的棉花节点中,着重分析中国从不同国家和地区进口棉花对出口国所产生的环境与社会影响。在棉纺织服装生产和出口中,分析环境成本内部化前后对中国的福利影响,以及中国棉纺织服装出口对国际消费者影响。最后,提出促进中国棉纺织产品链在全球市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郭界秀
笔者在梳理评介不同方法核算中国工业技术进步的基础上,利用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Malmquist指数法对中国工业技术进步状况进行了分解与综合考察,并根据行业间面板数据对内外因素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中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在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的推动下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研发投入、企业平均规模、资本强度和进口对工业技术进步发挥了积极促进作用,但资本强度的作用在统计上并不显著,而出口和FDI则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郭界秀
笔者在梳理评介不同方法核算中国工业技术进步的基础上,利用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MalMquist指数法对中国工业技术进步状况进行了分解与综合考察,并根据行业间面板数据对内外因素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中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在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的推动下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研发投入、企业平均规模、资本强度和进口对工业技术进步发挥了积极促进作用,但资本强度的作用在统计上并不显著,而出口和FDi则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