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47)
2023(8931)
2022(7460)
2021(6941)
2020(5491)
2019(12784)
2018(12425)
2017(23675)
2016(12496)
2015(14390)
2014(14279)
2013(14470)
2012(14095)
2011(13257)
2010(13171)
2009(12086)
2008(12066)
2007(10650)
2006(9921)
2005(9505)
作者
(37156)
(30910)
(30779)
(29270)
(19816)
(14817)
(13963)
(12060)
(11973)
(11039)
(10879)
(10401)
(10148)
(9946)
(9932)
(9580)
(9243)
(8992)
(8857)
(8389)
(8066)
(7639)
(7460)
(7045)
(7024)
(7007)
(6917)
(6733)
(6236)
(6172)
学科
(63630)
经济(63576)
管理(27746)
(27567)
中国(24140)
方法(21333)
(21212)
银行(21067)
(19884)
数学(19265)
数学方法(19191)
(18966)
企业(18966)
地方(18146)
(17301)
(16651)
(15047)
金融(15046)
(14165)
贸易(14149)
(13770)
业经(13174)
(11448)
农业(11374)
(10843)
制度(10837)
(10481)
环境(10460)
地方经济(10426)
(10178)
机构
大学(182023)
学院(181439)
(87929)
经济(86439)
研究(75730)
中国(66308)
管理(63262)
理学(52174)
理学院(51442)
管理学(50869)
管理学院(50511)
科学(42777)
(41967)
(39303)
(39009)
研究所(35522)
中心(33568)
(31501)
财经(30288)
经济学(29150)
北京(28121)
(27771)
(27761)
(26971)
经济学院(26244)
(25140)
师范(24913)
农业(24558)
(24316)
科学院(23776)
基金
项目(113409)
科学(89947)
研究(84530)
基金(83452)
(73130)
国家(72555)
科学基金(60865)
社会(56006)
社会科(53311)
社会科学(53305)
基金项目(42752)
(40967)
教育(37154)
自然(36394)
(35933)
自然科(35533)
自然科学(35526)
资助(35110)
自然科学基金(34901)
编号(32366)
(31248)
成果(26748)
重点(26524)
(26495)
发展(25976)
(25561)
中国(25227)
国家社会(24529)
课题(23711)
(23221)
期刊
(102739)
经济(102739)
研究(66391)
中国(44250)
(35055)
金融(35055)
(30318)
(27295)
科学(26780)
学报(26073)
管理(25419)
农业(19907)
大学(19877)
教育(19173)
学学(18606)
经济研究(17981)
财经(16005)
业经(15551)
技术(14438)
(13957)
问题(13647)
(13311)
国际(13190)
世界(12646)
(11447)
资源(9753)
技术经济(9100)
(8825)
论坛(8825)
经济问题(8553)
共检索到3081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玉茹  燕红忠  付红  
新式银行业的产生与发展是近代金融史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文章在现有文献和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考察了中国近代新式银行业的产生和渗透进程,新式银行业的总资力、经营业绩和内部结构的调整,银行业与其他金融组织的关系及其相对实力的发展变化。本文的研究表明,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现代经济运行所需要的银行体系已经初步形成,新式银行业在整个金融体系中取得了支配性地位,但就中国金融发展的总体水平而言,其仍然落后于英、法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半个多世纪。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一翔  
从资金流动看近代中国银行业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李一翔在一个现代化国家内部,城市经济无疑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所以人们又将经济的现代化过程称作经济的城市化过程。中国自从进入近代社会后,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成为城市近代化过程中的一个显著...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董昕  
领券发行制度是我国近代银行业中特有的纸币发行制度,在中国近代金融史的研究中亦有其特殊地位。领券活动最初出现于晚清,民国四五年间得以广泛开展。20世纪一二十年代是领券活动逐渐制度化与成熟化的时期,领券使用的主要条款亦得以划一。到1930年代初,领券制度进入成熟发展期,因其内含的一些局限性逐步暴露出来,在短时期内迅速衰退。1935年法币政策的强制实行成为狭义的领券活动结束的标志性事件。就其作用来看,领券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对集中货币的发行权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在有所收效后,其主要作用逐渐演变为一种在发行竞争中用于推广本券使用的手段与方式。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刘平  
银行监理官制度是近代中国银行业监管制度的重要组成内容,从晚清至抗战后期存续近40年。本文对银行监理官制度创设与变迁过程以及运作效果,进行了认真的梳理与分析,并作出了相应的评价。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强  萨日勒  
银行业的出现与发展是近代中国金融业走向现代化的标志,它在近代中国金融市场中扮演着主要角色。银行的资金运用是银行业务活动的核心内容,无论对于银行业自身成长,抑或是工商产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但近代中国银行业的资金运用呈现出财政寄生性、资金运作投机性和资金分布不均衡性等若干特征,并逐渐疏离于工商产业,走向畸形发展的道路。这些非正常特征导致了近代中国工商业资金短缺、农村金融枯竭以及加剧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等负面影响,反映了在传统经济环境下西方现代银行制度在中国本土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鲍延磊  杨霞  
银行是金融产业的核心,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的趋势下,提高银行业的竞争力关系到一国经济的发展和金融的稳定。本文从产业组织理论的角度,以美国、日本和欧盟三大区域银行业为例对国际银行业的结构、行为和绩效进行分析。指出国际银行业的新格局和格局转变中我国银行的发展状况,最后简要探讨了国际银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周春英  
民营银行业作为近代中国国民经济中发展较为成功的行业,其独特的发展道路说明:银行须构建现代企业制度,要与政府保持相对独立性,银行业发展离不开优秀的经营管理人才的支持,银行要以工业发展为基础、以信用制度、社会安定为保障等。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李仲明  杨晋丽  杜辉  
近代中国被动开放银行业,政府无力尽监管之责,外资银行一旦经营失败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损失。而现在银行业全面开放是我国的自主选择,在借鉴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对外资银行的监管要有全面和清醒的认识。全面开放并不是放任,监管也不意味着制约,要在开放中不断完善对外资银行的监管。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正虎  
本文首先分析了近年来国际银行业发展的新趋势 ,包括经营多元化、巨型化、电子化和监管的精细化 ,然后提出了中国银行业发展的应对措施。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段兵  
气候变化会抑制银行资产总量的增长,会削弱银行负债的增长基础,受气候变化影响较大的行业的贷款信用质量趋于恶化。目前世界银行业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仍然采取消极的适应和防御性策略,银行关心的是气候变化和温室气体减缓政策对贷款决策和信用风险管理政策的影响,还没有将气候变化提高到公司治理的重要高度。相关应对措施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这是因为还存在着认知、政治与监管、定量分析和市场运行方面的障碍。银行应该采取积极的行动战略,评估气候变化的影响,加快资产结构调整和金融创新步伐,并积极参与气候变化风险资本市场的交易。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吴韡  
作为银行组织机构创新方式之一的银行并购 ,其最终目的是促进银行体制创新和业务创新。根据中国银行业所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 ,体制改革和业务创新刻不容缓 ,寻求一个更加有效的银行组织因而显得非常必要的 ,银行并购是一种理想的途径。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镇强  
英国《银行家》杂志7月份公布了1997年世界1000家最大银行一些财务数据,并按一级资本排列名次。本文就统计数据及近年世界银行业发展趋势,对世界主要地区的银行经营状况及前景作出综合评析。一、世界银行排名变化1十大排名榜中,日资银行领先地位下降、欧资...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范珣  
8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市场呈现日本银行业迅速崛起、美国银行业停滞不前、欧洲国家银行业缓慢进步的趋势。但自1995年以来,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本文反映了各国银行业实力变化情况,分析其原因,并指出这可能预示着世界银行业新一轮调整和重组的开始。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梅应丹  高立  
本文介绍了"碳金融"的定义以及中国构建完善碳金融体系的背景,指出我国的CDM市场虽然是全球最大的CDM市场,但碳金融还处于起步阶段,缺乏国际CERs定价权,CDM项目存在巨大的风险,这些问题亟需解决。中国的银行业作为中国金融机构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构建完善的碳金融市场上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分析了目前中国银行业参与碳金融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中央银行和中国商业银行介入碳金融的方法。中央银行应与商业银行相互配合使中国的碳金融市场尽快发展和完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