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60)
- 2023(12299)
- 2022(9917)
- 2021(9204)
- 2020(7766)
- 2019(17524)
- 2018(17364)
- 2017(33557)
- 2016(17961)
- 2015(20658)
- 2014(20718)
- 2013(20412)
- 2012(18813)
- 2011(16732)
- 2010(16845)
- 2009(16223)
- 2008(16754)
- 2007(15247)
- 2006(13763)
- 2005(13102)
- 学科
- 济(86433)
- 经济(86328)
- 业(80536)
- 企(74576)
- 企业(74576)
- 管理(66963)
- 方法(37276)
- 业经(29016)
- 数学(28780)
- 数学方法(28566)
- 财(26678)
- 农(25513)
- 中国(24785)
- 制(24048)
- 银(21667)
- 银行(21521)
- 行(20196)
- 务(19823)
- 财务(19799)
- 财务管理(19779)
- 企业财务(18726)
- 农业(18122)
- 技术(17244)
- 贸(16736)
- 贸易(16719)
- 易(16321)
- 策(16186)
- 体(15270)
- 划(15204)
- 融(14996)
- 机构
- 学院(266717)
- 大学(264547)
- 济(121940)
- 经济(119899)
- 管理(104838)
- 研究(89590)
- 理学(88716)
- 理学院(87839)
- 管理学(86662)
- 管理学院(86191)
- 中国(79791)
- 财(57525)
- 京(56674)
- 科学(50047)
- 财经(45517)
- 所(45104)
- 农(43584)
- 经(41513)
- 江(41285)
- 中心(40843)
- 研究所(40295)
- 经济学(38530)
- 北京(36279)
- 经济学院(34803)
- 业大(34773)
- 农业(34183)
- 财经大学(33647)
- 州(32829)
- 院(31587)
- 范(30878)
- 基金
- 项目(164360)
- 科学(132045)
- 基金(123115)
- 研究(122036)
- 家(105693)
- 国家(104736)
- 科学基金(91552)
- 社会(82006)
- 社会科(77845)
- 社会科学(77827)
- 基金项目(64001)
- 省(61559)
- 自然(56892)
- 自然科(55700)
- 自然科学(55687)
- 教育(54902)
- 自然科学基金(54809)
- 划(50927)
- 资助(50768)
- 编号(47358)
- 成果(38185)
- 部(37890)
- 业(36860)
- 创(36696)
- 重点(36489)
- 发(35482)
- 国家社会(35073)
- 创新(33510)
- 教育部(33128)
- 人文(32213)
- 期刊
- 济(140996)
- 经济(140996)
- 研究(85428)
- 中国(55129)
- 财(47974)
- 管理(45624)
- 农(41463)
- 融(39226)
- 金融(39226)
- 科学(37203)
- 学报(36009)
- 大学(28724)
- 农业(27455)
- 学学(27248)
- 财经(24486)
- 技术(24324)
- 经济研究(22967)
- 教育(22866)
- 业经(22660)
- 经(21303)
- 问题(18531)
- 业(17590)
- 贸(17103)
- 世界(16375)
- 技术经济(16285)
- 国际(16034)
- 现代(13804)
- 统计(12457)
- 商业(12436)
- 财会(12359)
共检索到4240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一翔
银行与企业的关系问题,是世界各国工业化运动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一国实现工业化的历史进程中,银企之间的关系是相生相息、密不可分的.近代中国的银行业作为一种新型经济成分,在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作用下,与新式产业的关系经历了一个由不密切逐步变得密切起来的演进过程,并在两者发展形成一定程度集中的基础上,出现了初步的溶合趋势,从而对中国工业化运动的发展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楠
文章利用20世纪30年代工业调查数据,对中国工业化早期童工使用情况及其对所在行业经济绩效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近代中国童工的使用具有普遍性,而且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行业性特征。其中,上海、江苏、四川、河北是童工主要分布地区;分行业看,纺织工业、造纸印刷业是童工绝对人数较多的行业部门。此外,就童工使用对经济绩效影响的研究发现,总体而言童工对工业行业绩效提高无显著影响。但如果童工占总劳动力比重超过10%时,童工数量每增加1%,商品总值增加0.07%左右,对行业商品产值的贡献率仅为3%。由此可见,童工对近代工业发展没有实际上的贡献,大量童工的使用是对未成年人的严重剥削。
关键词:
民国时期 工业化 童工 经济绩效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何平
漫步在上海外滩,可以看到一座带穹顶的教堂式大楼,门口两只狮子雕像,威严地守卫着。这就是1923年建成开业的上海汇丰银行大楼。这幢当时被誉为从苏伊士运河到远东白令海峡之间最华贵的建筑,不禁让人们追忆汇丰银行在近代中国扩张的历史。鸦片战争后,资本主义各国通过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蒋立场
中华汇业银行1917~1918年,在出卖东北地区大量主权的条件下,段祺瑞执政府与日本签订了一系列公开和秘密的借款协议,史称"西原借款"。为经办日本对华"西原借款"的汇兑等业务,1917年8月,中方股东代表和日方股东代表日本兴业、朝鲜及台湾三家银行总裁在东京签订《中日合办中华汇业银行约规》。1918年2月,中华汇业银行(ExchangE Bank of china)正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蒋立场
1921年5月,上海华商银行公会机关报《银行周报》刊载了《中外合办银行之将来》一文,概要梳理了晚清以来中外合办银行的发展轨迹:"吾国与外人合资创办银行,自华俄道胜银行始,……民国以来,中外合办之银行,接踵而起,……其与法国合办者,前有中法实业银行,近有中法振业银行;其与日本合办者,以中华汇业银行为其著,……其与美国合办者,则有中华懋业银行;其与意大利合办者,则有华义银行与震义银行。此外尚在酝酿中者,有中英合办银行之说,有中比合办银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方书生
有关近代中国工业化历程的关键点,无论是从时空演变还是长时段估值或分段考察的研究均存在模糊不实之处,原因主要在于各方所讨论的时间、空间、逻辑并不对等,这是由于中国地理范围广大、近代时期时间跨度较长且属于后发追赶型国家之所致。对标全球工业化演进的三个阶段及其表现,从空间和时间二个维度解析近代中国工业化,从中可以发现近代中国工业化历程的关键在于“变化”的方向和力度。在全球工业化三重浪潮的经验示范和国际竞争中,近代中国能否及时有效地实现合适的工业化渐变和突变,并形成具体可行的方案,有效地加入全球工业竞争并实现赶超,成为衡量近代中国工业化成效的一个新标尺。
关键词:
工业化 工业革命 近代中国 战争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崔文生 刘巍
本文搜集汇总了近代中国1910—1936年的银行资本额,用数量分析方法证实了近代中国银行总资本额是影响货币量M1的主要因素。同时,也证实了银行资本规模是市场中货币需求的客观要求。本文采用货币化程度的国际比较方法考察了这一时段内近代中国银行业规模适当与否,近代中国与同时代的日本、美国和英国的货币化比率比较结果说明,近代中国银行业的规模尚嫌不足,远不是"畸形发展"。
关键词:
银行资本 活期存款 货币量 货币化比率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俊霖 李佳树
论文通过借鉴美国并购浪潮历史,分析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后期阶段,指出企业并购重组对我国产业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意义。然后通过量化方法,从企业生命周期、行业生命周期和经济周期三个角度提出商业银行并购重组业务的服务策略。
关键词:
并购重组 生命周期 银行服务策略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俊霖 李佳树
论文通过借鉴美国并购浪潮历史,分析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后期阶段,指出企业并购重组对我国产业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意义。然后通过量化方法,从企业生命周期、行业生命周期和经济周期三个角度提出商业银行并购重组业务的服务策略。
关键词:
并购重组 生命周期 银行服务策略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左峰
制度、技术、工业化三者之间客观存在着一般性理论关系。制度和技术作为两个相对独立的变量不仅以独特的方式作用于工业化,而且还可以相互促进形成良性互动合力推动工业化。通过洋务运动、甲午战争后和民国初年、南京国民政府这三个代表性阶段的分析,可以将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发展与不发展(迟缓)归因于制度和技术。为进一步推进新型工业化,必须坚持不懈地坚持科技进步的制度性促进,完善新型工业化的信息化带动制度,建立迎接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宏观科技管理制度,加快技术进步的人力资源促进制度,推行资源环境生态有偿使用制度,建立现代资源产权制度、现代环境产权制度和现代生态产权制度。
关键词:
近代工业化 新型工业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树森 李钢
中国工业化的不同阶段赋予国有企业不同的历史使命,研究国有企业在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作用和定位对探索未来国有企业在中国产业升级道路上的作用有着重要的意义。招商局作为洋务运动中首例"官督商办"性质的国营企业,对其他的洋务企业具有很大的影响和表率作用。另外,招商局的发展历史始终贯穿中国工业化的发展进程,140多年来,中国工业化发展的特征也深深印在招商局的历史上,以招商局为例来研究国有企业在中国工业化史上的作用和定位是必不可少的。本文从招商局出发研究了四个问题:一是早期招商局是什么性质的国有企业;二是探讨为什么招商局可以代表国有企业来研究其在工业化进程中的定位和作用;三是以招商局为例研究国有企业在四个阶段的定位和作用;四是探讨招商局的未来定位。招商局的未来定位是继续坚持"一二三四五六"的创新举措,通过在"一带一路"上的产业布局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去,探究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发挥更大的作用的路径和渠道和在国际舞台上树立中国真诚合作的形象。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陶宏伟 刘维奇 杨志勇
押汇是一项基于汇兑的融资业务,作为近代中国银行机构的重要业务之一,它的成长推动了国内外贸易行业和金融业务的发展。文章在宏观研究视角下,以晚清时期、北京政府时期和南京政府时期为核心阶段,运用量化分析和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探析近代中国银行押汇业务的发展历程和业务规范的制度构建,并对山西合盛元票号日本神户分号最早押汇业务进行微观考证,以求大致还原清末民国80余年押汇业务的动态演变历程。
关键词:
近代中国 押汇 演变 合盛元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柴松霞
近代中国已经建立起相对完善的银行监管制度,它具备四个特征:一是构建了以政府监督为主的较为科学的监管体系;二是有配套的监理官设置来保障银行监管制度的实施;三是近代银行的监管制度打上了传统文化的烙印;四是近代中国银行的监管制度深受西方银行理论的影响。
关键词:
近代 银行 监管制度 特性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潘健
从晚清到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近代中国中央银行历经近40年,伴随着立法变革的整个过程,职能逐渐趋于完善。从仅在某些银行条例的部分具体条文中体现中央银行的部分职能,进步到专门的中央银行行政法规,再到《中央银行法》单行法的制定以及随后具体的行政配套实施办法,本文清晰地勾勒出中国中央银行发展的轨迹:由复合式向单一式的演变、三大基本职能的逐步完善、缺乏独立性以及法规实施的滞后性。中央银行的这些特点对其职能的发挥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关键词:
法规 中央银行 近代中国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程霖
从清末(1884~1911年)、北洋政府(1911~1927 年)到国民政府时期(1927~1949年),社会各界对于中国建立中央银行制度的必要性、中央银行的产权结构与组织形式、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中央银行的职能作用等问题,进行了长期不懈的理论探讨,提出了许多设想和建议,推动了中央银行制度在近代中国的建立与发展。
关键词:
近代中国 中央银行制度思想 演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