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12)
- 2023(11081)
- 2022(9728)
- 2021(9429)
- 2020(7787)
- 2019(18438)
- 2018(18201)
- 2017(35151)
- 2016(18900)
- 2015(21522)
- 2014(21352)
- 2013(21314)
- 2012(19515)
- 2011(17771)
- 2010(17311)
- 2009(15752)
- 2008(15190)
- 2007(12802)
- 2006(11134)
- 2005(9746)
- 学科
- 济(78299)
- 经济(78216)
- 管理(51941)
- 业(48437)
- 企(39619)
- 企业(39619)
- 方法(37684)
- 数学(33257)
- 数学方法(32950)
- 中国(22519)
- 农(19582)
- 财(17210)
- 贸(16271)
- 贸易(16263)
- 业经(16180)
- 学(16127)
- 易(15897)
- 地方(14048)
- 农业(12888)
- 制(12831)
- 环境(12618)
- 和(12550)
- 理论(11599)
- 技术(11494)
- 银(11097)
- 银行(11065)
- 划(10643)
- 行(10604)
- 融(10593)
- 金融(10590)
- 机构
- 大学(270939)
- 学院(266063)
- 济(112850)
- 经济(110710)
- 管理(108618)
- 理学(94839)
- 理学院(93810)
- 研究(93158)
- 管理学(92407)
- 管理学院(91939)
- 中国(69253)
- 京(58466)
- 科学(56507)
- 财(47532)
- 所(46014)
- 研究所(42421)
- 中心(40670)
- 农(39534)
- 财经(39370)
- 业大(38717)
- 北京(37614)
- 经(36157)
- 江(35039)
- 范(35026)
- 师范(34760)
- 经济学(34405)
- 院(33908)
- 经济学院(31099)
- 农业(31067)
- 财经大学(29622)
- 基金
- 项目(187634)
- 科学(148226)
- 基金(138405)
- 研究(138245)
- 家(120578)
- 国家(119641)
- 科学基金(102633)
- 社会(87935)
- 社会科(83398)
- 社会科学(83377)
- 基金项目(73678)
- 省(69492)
- 自然(66269)
- 自然科(64746)
- 自然科学(64732)
- 自然科学基金(63579)
- 教育(62451)
- 划(59754)
- 资助(57408)
- 编号(55261)
- 成果(44872)
- 部(42764)
- 重点(41615)
- 发(39758)
- 创(38696)
- 课题(37545)
- 教育部(36906)
- 国家社会(36720)
- 创新(36136)
- 科研(35741)
- 期刊
- 济(117306)
- 经济(117306)
- 研究(80680)
- 中国(46761)
- 学报(40968)
- 科学(39214)
- 管理(39085)
- 农(35451)
- 财(33208)
- 大学(31078)
- 学学(29031)
- 教育(27881)
- 农业(25689)
- 技术(22017)
- 融(19952)
- 金融(19952)
- 经济研究(19586)
- 财经(18815)
- 业经(17420)
- 经(16063)
- 问题(15497)
- 图书(14931)
- 业(13757)
- 理论(13430)
- 技术经济(13183)
- 贸(13142)
- 科技(13009)
- 世界(12654)
- 实践(12123)
- 践(12123)
共检索到3796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方书生
在近代中国工业史、经济史的研究中,工业分类是甚为基础但学界至今尚未认真剖析的重要概念。当时,政府、业界、学界等机构或个人从各自的认知和立场出发,曾提出不同的分类方法,赋予其不同的涵义,并以此作为厘定、解析当时工业经济的标尺。但是,各分类者不仅均未能建立起通用的标准,而且在使用中存在诸多含混、歧义。此后,学界似乎未对此再行梳理、辨析;于是,近代中国工业史上这一重要概念渐被淡忘,但这一概念恰是规范地深入推进近代中国工业史研究的基本出发点。本文通过对近代中国各种工业分类法较为详尽的搜寻、比对,辨析各分类法的异同,探究各分类法取舍的逻辑,对其时的工业分类进行了相对详细、完整的探析,以求在此基础上,进一...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楠
文章利用20世纪30年代工业调查数据,对中国工业化早期童工使用情况及其对所在行业经济绩效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近代中国童工的使用具有普遍性,而且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行业性特征。其中,上海、江苏、四川、河北是童工主要分布地区;分行业看,纺织工业、造纸印刷业是童工绝对人数较多的行业部门。此外,就童工使用对经济绩效影响的研究发现,总体而言童工对工业行业绩效提高无显著影响。但如果童工占总劳动力比重超过10%时,童工数量每增加1%,商品总值增加0.07%左右,对行业商品产值的贡献率仅为3%。由此可见,童工对近代工业发展没有实际上的贡献,大量童工的使用是对未成年人的严重剥削。
关键词:
民国时期 工业化 童工 经济绩效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东刚 李东生
近代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民族棉纺织工业取得了显著发展。民族棉纺织工业通过引进、消化和吸收先进生产技术使全行业的整体生产能力大幅提高,涌现出大生、恒丰、申新等大力推进技术进步的典型企业。1895-1936年间,技术进步对近代中国民族棉纺织工业产值增长速度的贡献率为8.6%,技术进步对劳动生产率的贡献作用显著。
关键词:
技术进步 民族棉纺织工业 中国工业化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左峰
制度、技术、工业化三者之间客观存在着一般性理论关系。制度和技术作为两个相对独立的变量不仅以独特的方式作用于工业化,而且还可以相互促进形成良性互动合力推动工业化。通过洋务运动、甲午战争后和民国初年、南京国民政府这三个代表性阶段的分析,可以将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发展与不发展(迟缓)归因于制度和技术。为进一步推进新型工业化,必须坚持不懈地坚持科技进步的制度性促进,完善新型工业化的信息化带动制度,建立迎接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宏观科技管理制度,加快技术进步的人力资源促进制度,推行资源环境生态有偿使用制度,建立现代资源产权制度、现代环境产权制度和现代生态产权制度。
关键词:
近代工业化 新型工业化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葛剑雄
主持人:2011年正值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的纪念。一百年前,在伟大革命家孙中山先生的领导下,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专制,在中国革命史册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在纪念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梦越 楼世洲
鉴于职业教育实践性强的特点,学生实习在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对于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起着关键性作用。当前我国正处于大力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时期,职业学校管理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一环,而学生实习管理又是职业学校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而以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为研究对象,具体分析近代中国从清末、北洋政府时期到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对于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的规定及特点,展现了近代中国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经历了诞生期、发展期及完善期的发展历程,进而确立了符合我国实际的职业学校学生管理体制,并为当前我
关键词:
近代中国 职业学校 学生实习管理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翔
长时期以来,人们认为在中国近代,随着机器工业的传入和发展,传统手工业日渐衰微,近年来的研究却表明,在近代时期,机器工业和传统手工业长期并存,而且都一直在发展。本文在此结论之上,进一步就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之间和同一行业内部近代机器工业与传统手工业生产共生并存的状态,展开了论述,并简要分析了这种局面的成因
关键词:
近代经济,手工业,机器工业,工业结构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方书生
有关近代中国工业化历程的关键点,无论是从时空演变还是长时段估值或分段考察的研究均存在模糊不实之处,原因主要在于各方所讨论的时间、空间、逻辑并不对等,这是由于中国地理范围广大、近代时期时间跨度较长且属于后发追赶型国家之所致。对标全球工业化演进的三个阶段及其表现,从空间和时间二个维度解析近代中国工业化,从中可以发现近代中国工业化历程的关键在于“变化”的方向和力度。在全球工业化三重浪潮的经验示范和国际竞争中,近代中国能否及时有效地实现合适的工业化渐变和突变,并形成具体可行的方案,有效地加入全球工业竞争并实现赶超,成为衡量近代中国工业化成效的一个新标尺。
关键词:
工业化 工业革命 近代中国 战争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方书生
有关近代中国工业化的研究大多或截止于1936年或忽略1930-1940年代内在的连续性,认为近代中国未竟成功的工业建设自然不成体系,揆诸史实,可以发现对近代中国工业发展的评估在空间与时间两个方面上均有欠缺。在近代前期,以工业中心上海的工业化经验为代表,通过从技术移植学习到创新组合的演进,逐渐萌生了工业门类系统,并初步形成了不甚完整的工业体系,只是偏重于轻工业且关键性的重化工业未能显著发展;但在近代中后期,华北、东北、西南等地依托本地工矿资源所形成的重化工业门类,弥补并共同组成近代中国工业体系。从一个较长的时段(1850-1940年代)来看,这一萌芽及演化轨迹与工业革命史上后发展国家的经验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由于在近代时期与其他先工业革命国家的竞争中,中国处于明显不利的位序,以至于我们误以为近代中国不曾萌生工业体系,从而忽略并低估了近代中国百年工业史内在的演化与趋向,重新认识这一工业体系的萌芽及演变中的临界点与阶段性特征,有助于拓展并深化近代中国工业发展的路径与内容的认识。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武晓芬 殷惠艳
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作为工商业交流的语言—会计,在促进经济发展、加强工商企业管理等方面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中国自办工业开始出现,随着企业不断发展,传统手工业所采用的会计方法渐渐与大工业生产、大规模企业不相适应。本文透过近代中国民间工业会计核算的历程,深入分析近代会计的改革与发展及其艰巨性,为我们当今会计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及启示。
关键词:
近代 民间工业 会计 改革与发展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一翔
银行与企业的关系问题,是世界各国工业化运动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一国实现工业化的历史进程中,银企之间的关系是相生相息、密不可分的.近代中国的银行业作为一种新型经济成分,在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作用下,与新式产业的关系经历了一个由不密切逐步变得密切起来的演进过程,并在两者发展形成一定程度集中的基础上,出现了初步的溶合趋势,从而对中国工业化运动的发展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袁欣
近代中国的对外贸易与工业"进口替代"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硕士研究生袁欣"进口替代"是后发展国家工业化过程中所必需的一个自然的过程。它与一国的对外贸易状况密切相关。本文下面将通过对近代中国对外贸易的考察以分析该时期中国工业化过程中"进口替代"的发展。在时...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关永强
工业生产指数是反映工业化进程及其特点最为直观的经济指标。近代作为中国工业化的起步阶段,自民国时期已有机构和学者开始编制工业生产指数,此后国内外相关研究层出不穷,至今方兴未艾。本文详细梳理和分析了民国以来各种近代中国工业生产指数的编制者、商品种类、起讫时间、计算方法、资料来源和存在的问题,为学界使用这些资料提供参考和依据;并在比较分析三项主要指数的基础上,探讨其反映出的近代中国工业发展总体趋势、阶段性特点和产业别差异;进而总结近代中国工业生产指数编制方法的发展趋势,展望未来进一步修订完善的途径和方向。
关键词:
近代中国 工业指数 工业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谢长法
职业指导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近代中国,一大批爱国的教育家和进步知识分子在倡导、实践、探讨职业指导的同时,不遗余力地引入西方的职业指导。这其中,既有对欧美国家职业指导情况的宣传介绍,也有通过对国外职业指导理论著作的编译所作的理论探讨。而所有这些,对当时职业指导在中国的推展,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职业指导 职业教育 近代中国 西方国家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桂强
对近代中国"最早的唱片"的内涵主要有三个层面的理解:一是指包含有中国内容的最早唱片,二是指包含有中国内容且在中国境内灌制并发行的最早唱片,三是指包含有中国内容且由知名中国艺人在中国境内灌制并发行的最早唱片。由于认定的标准有差异,故有关近代中国"最早的唱片"的界定存在分歧。本文对以上有关近代中国"最早的唱片"的界定逐一爬梳剔抉,参互考寻,以期为廓清中国老唱片学术史的源头提供参考。
关键词:
近代中国 最早的唱片 考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