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31)
2023(13990)
2022(11461)
2021(10692)
2020(9058)
2019(20335)
2018(19815)
2017(37278)
2016(20271)
2015(22983)
2014(22652)
2013(22187)
2012(20594)
2011(18376)
2010(18768)
2009(17955)
2008(18540)
2007(16641)
2006(14706)
2005(13964)
作者
(57265)
(48062)
(47780)
(45188)
(30833)
(22599)
(21459)
(18341)
(18255)
(17239)
(16672)
(16248)
(15648)
(15376)
(15370)
(14402)
(14177)
(13941)
(13706)
(13640)
(12170)
(11756)
(11529)
(11051)
(10751)
(10726)
(10611)
(10534)
(9534)
(9466)
学科
(89285)
(88288)
经济(88138)
(82001)
企业(82001)
管理(79022)
方法(36521)
(34872)
业经(29828)
(28419)
数学(28015)
数学方法(27770)
(25301)
财务(25280)
财务管理(25231)
中国(25045)
企业财务(24000)
(23306)
农业(19767)
技术(18002)
(17452)
(17047)
贸易(17034)
(16672)
(16661)
(16573)
(16138)
体制(15055)
(14997)
银行(14977)
机构
学院(297912)
大学(296948)
(132841)
经济(130625)
管理(115932)
研究(101889)
理学(98696)
理学院(97665)
管理学(96467)
管理学院(95899)
中国(83210)
(68070)
(62950)
科学(57028)
财经(52426)
(51242)
(47743)
(47542)
研究所(45655)
(45653)
中心(45148)
经济学(41570)
北京(40280)
业大(38908)
财经大学(38781)
经济学院(37393)
农业(37079)
(36427)
(35553)
师范(35240)
基金
项目(187391)
科学(150373)
研究(140599)
基金(140316)
(121785)
国家(120459)
科学基金(104074)
社会(93539)
社会科(88687)
社会科学(88660)
基金项目(73197)
(69981)
自然(64641)
教育(63536)
自然科(63153)
自然科学(63131)
自然科学基金(62150)
(58928)
资助(56926)
编号(54630)
成果(45763)
(43782)
重点(42309)
(41728)
(40660)
国家社会(40056)
(39807)
(39730)
创新(38350)
教育部(38227)
期刊
(154543)
经济(154543)
研究(95440)
中国(62395)
(59479)
管理(48642)
(45583)
科学(42163)
学报(41542)
大学(33134)
学学(31415)
(31335)
金融(31335)
农业(31049)
教育(27731)
财经(27731)
技术(25341)
经济研究(24757)
业经(24287)
(23942)
问题(19854)
(19106)
(17947)
世界(17764)
财会(16567)
技术经济(16475)
国际(16463)
会计(15895)
现代(14515)
(14489)
共检索到4672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程霖  周艳  
企业债务重组问题不仅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问题,而且也是我国近代社会中极为重要的现实问题与理论问题,因此探索近代中国的企业债务重组制度思想兼具现实镜鉴和历史价值;但现有研究大多停留在阐述具体历史过程和审视某些历史观念上,而缺乏对企业债务重组制度进行系统的梳理和解读。文章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系统地考察了近代中国家族企业债务重组的思想渊源和制度设计,以及这一制度思想的演进情况。研究发现:(1)西方破产免责思想在清末的传播与应用推动着中国传统债务清偿制度向近代债务重组制度转型,并促成了债务重组制度在家族企业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程霖  周艳  
企业债务重组问题不仅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问题,而且也是我国近代社会中极为重要的现实问题与理论问题,因此探索近代中国的企业债务重组制度思想兼具现实镜鉴和历史价值;但现有研究大多停留在阐述具体历史过程和审视某些历史观念上,而缺乏对企业债务重组制度进行系统的梳理和解读。文章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系统地考察了近代中国家族企业债务重组的思想渊源和制度设计,以及这一制度思想的演进情况。研究发现:(1)西方破产免责思想在清末的传播与应用推动着中国传统债务清偿制度向近代债务重组制度转型,并促成了债务重组制度在家族企业中的实施。(2)儒家伦理在近代中国的家族企业债务重组制度设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3)近代中国的家族企业债务重组制度的演进大致经历了企业主导型、银行主导型和信托公司主导型三个阶段,这是近代中国企业债务重组制度思想臻于成熟的表现。文章不仅为我们认识近代中国的家族企业债务重组制度思想提供了一幅较为完整的图景,而且也在如何化解道德风险激励、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强化债务重组效果等方面为当前的企业债务重组实务提供了历史借鉴。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程霖  周艳  
"泛家族化"股权融资思想对于家族企业的代际传承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但现有研究关于股权融资在我国家族企业代际传承中的潜在作用尚未形成统一认识,更是甚少涉及理论和思想层面的分析。文章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系统地考察了近代中国"泛家族化"股权融资思想的渊源、理论体系和制度设计,以及这一制度思想在家族企业代际传承中的作用机制与影响。研究发现:(1)近代中国的股权融资思想是在学习西方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但最终促使"泛家族化"股权融资思想的形成是中国传统文化在股权融资思想上的泛化。(2)中国情境下的家族企业代际传承面临着诸多障碍,而"泛家族化"股权融资思想能够为破解这些障碍提供思路。(3)近代中国"肉烂锅里"的股利分配制度、"差序格局"的股权结构制度和"亲缘网络"的股权治理制度,是在家族"一体化-差序化-网络化"的思想基础上建立的,能够有效降低传承过程中的各利益主体的代理风险。文章不仅为我们认识近代中国"泛家族化"股权融资思想提供了一幅较为完整的图景,而且也为当前的家族企业实现代际传承提供了历史借鉴。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姚清铁  
本文通过分析以荣氏和永安郭氏为代表的近代中国家族企业集团的经营方式,认为挹注是其经营的核心所在。借助于形式各异的统一管理机构,近代家族企业集团实现了其成员企业间的原料互济、资金互拨和产品互补。企业的家族性与以挹注为核心的经营方式不仅为近代家族企业提供了扩张的动力,还提高了企业在危机时的抗风险能力。挹注经营既是近代企业做大的一个积极途径,同时也为其不计成本扩张埋下伏笔。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纯  
作为变迁主体之一的中国家族企业家及其家族企业在发展初期,尽管处在计划经济和传统社会观念的夹缝,但凭借其同市场经济更相容的特性,使得家族企业这一组织形式对体制内力量形成了强烈的冲击,并通过这种竞争性作用促使政府行为朝着更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方向转变,进而推动了制度环境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变。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连娟  
改革开放20多年,我国家族企业产权制度安排呈现诸多特征,这些特征是家族企业制度选择的结果。从制度需求和制度供给角度分析家族企业产权制度安排,并对家族企业产权未来发展予以展望。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永志  郑若娟  
家族企业历史悠久,至今依然是国内外最广泛的企业组织形式。本文以中国的家族企业制度为对象,客观分析在中国特定的条件下,家族企业制度存在的合理性及效率,研究家族企业制度创新的需求诱致与供给制约,进而探讨家族企业制度创新的路径选择与环境改进。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许永斌  惠男男  郑秀田  
代际传承前充分的制度安排有助于降低权杖交接的事后成本,债务政策如何支持代际传承构成传承前财务安排的重要内容。文章利用正处于代际传承实施期的家族企业十年的面板数据,检验了代际传承前家族企业债务特征变化。研究表明进入代际传承实施期后家族企业表现出更低的资产负债率、更大的长期债务比重以及更高的流动比率,研究还表明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程度对进入代际传承实施期的家族企业债务特征起到干扰作用。家族企业进入代际传承实施期后倾向于实施风险更低的债务政策。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付文阁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丁秀清  
家族企业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关于企业组织形式的探讨中,家族企业通常被视为是保守、低效率、内部纠纷纷呈的作坊式企业,不少研究者强调,家族式企业迟早要消失。但这一古老企业形态在中国大陆民营企业中的复兴却已是不争的事实,家族企业具有企业系统、资本积累、经营行为、信誉安排以及企业所有权方面独特的家族共同情感、观念和形式上的现实性和理性。本文就家族企业的兴起背景,结合经济环境讨论家族式企业的现代化发展趋势。说明基于特定的经济、文化环境和其内在的演进逻辑在家族企业研究中的重要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伟  
我国大部分私营企业属于家族企业范畴。企业产权结构单一、产权界定不清晰、人力资本产权重视不够、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不分是我国家族企业的产权特征,其已构成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制度障碍。因此,对我国家族企业应从优化产业结构、明晰产权的归属、充分尊重人力资本产权和建立现代公司制度方面进行制度创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翼翔  王学渊  
制度变迁是由外部利润引起的变迁需求与供给主体引起的变迁供给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变迁过程中,由于初始的制度安排使它容易受到路径依赖的制约,此时创新就显得尤为必要。对我国家族企业而言,只有不断的进行制度创新,运用诱致性和强制性变迁相结合的手段,才能避免锁定在低效率的状态。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连娟  姚中良  田旭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何润宇  
本文认为,家族规模的急剧萎缩并不会从根本上动家族企业在中国的发展前途。家族企业将通过对外部经理人的家族化演变来弥补家族内成员管理能力的不足,在保证家族企业制度形式的前提下有效整合资源与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家族企业与外部经理人进行利益与信任、绩效与忠诚的交换,同时家族企业也将根据竞争优势和成长期望的要求进行制度上的自调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