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26)
2023(8425)
2022(6961)
2021(6537)
2020(5452)
2019(12460)
2018(12139)
2017(22305)
2016(12203)
2015(14117)
2014(13883)
2013(13657)
2012(12690)
2011(11462)
2010(11738)
2009(11301)
2008(10885)
2007(9407)
2006(8355)
2005(7964)
作者
(33199)
(27931)
(27780)
(26651)
(17879)
(13046)
(12494)
(10707)
(10586)
(9875)
(9689)
(9296)
(9071)
(8972)
(8930)
(8497)
(8287)
(8024)
(8010)
(7852)
(7182)
(6689)
(6608)
(6312)
(6291)
(6189)
(6181)
(5965)
(5542)
(5492)
学科
(49441)
经济(49356)
管理(38175)
(32282)
(26873)
企业(26873)
方法(20951)
中国(18457)
数学(18147)
数学方法(18017)
(15539)
(15193)
审计(12181)
(12118)
(11719)
贸易(11705)
(11561)
业经(10567)
(10378)
(9641)
银行(9634)
(9307)
(9224)
金融(9221)
体制(8870)
(8655)
财务(8631)
财务管理(8563)
(8389)
环境(8350)
机构
大学(176178)
学院(173139)
(81688)
经济(80336)
管理(63920)
研究(63263)
理学(54584)
理学院(53967)
管理学(53360)
管理学院(53009)
中国(51423)
(40891)
(38666)
科学(33332)
财经(31980)
(31147)
(29301)
中心(27975)
研究所(27441)
经济学(27136)
(25289)
北京(24544)
经济学院(24296)
财经大学(23945)
(23257)
(22942)
(20680)
师范(20507)
业大(20453)
(19216)
基金
项目(112157)
科学(89951)
研究(84888)
基金(84673)
(73605)
国家(73067)
科学基金(62584)
社会(57557)
社会科(54776)
社会科学(54765)
基金项目(43734)
(39779)
教育(39435)
自然(37685)
自然科(36772)
自然科学(36762)
自然科学基金(36155)
资助(34851)
(34418)
编号(32173)
成果(27866)
(27568)
(27083)
重点(26052)
国家社会(25572)
中国(24633)
教育部(24477)
(23574)
课题(23520)
(23446)
期刊
(89129)
经济(89129)
研究(59352)
中国(44404)
(33912)
管理(25340)
科学(23530)
学报(23292)
(21360)
大学(19049)
教育(18428)
学学(17849)
(17579)
金融(17579)
财经(17001)
经济研究(15942)
(14703)
农业(14419)
技术(13938)
(12266)
问题(11926)
业经(11154)
世界(11078)
国际(10908)
审计(10053)
会计(9242)
(8535)
财会(8195)
技术经济(7991)
(7419)
共检索到2757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谢冬慧  
审计属于专业化程度较高的职业,需要选拔理论与实践均为优秀的人才去从事审计工作。近代中国的审计职业萌芽于清末,产生于北洋政府时代,发展于国民政府时期,其中的选拔制度经历了相应的变迁。随着清末的中式会计改革,近代审计人才选拔制度开始萌芽,到北洋政府,涉足审计人才选拔的法规出台,意味着近代审计人才选拔制度的滥觞。到了国民政府时期,不仅选拔审计人才的条件有所变化,而且选拔方式有所发展,大量采用考试制。但是,国民政府的制度理论与运行实践差距甚大的论断,在审计人才选拔中得到了验证。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郑刚  兰军  
中国现行的学位制度是从西方传入并伴随着国内高等教育的发展而孕育、起步并逐渐完善起来的。留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们是近代中国学位制度的引进者、传播者、建设者。留学教育的走向也直接影响到近代我国学位建设的价值取向。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吴洪成  郭海洋  
传统学徒制是指在近代的学校教育出现以前,店铺或者手工作坊中的师徒共同劳动。近代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中国的兴起,工业生产组织不断演化,传统学徒制度在这种背景下发生了异变,随之兴起了养成工制度与练习生制度。养成工制度最早出现在中国的一些大型纺织企业,有学者称养成工制为"学徒制的变种",将练习生称为"近代意义上的学徒"。养成工制度和练习生制度的推广和发展,为近代中国的产业转型提供了廉价、稳定而又具有较高素质的劳动力。这样的制度变迁适应了近代以来传统手工业分化加剧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快速发展的社会现实,促进了中国传统手工业向近代大工业的转型发展,起到了激活近代社会流动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近代社会转型。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翟居怀  
我国人才选拔制度历史悠久、体系完备、类型多样,在世界人才选拔制度史上具有积极影响。文章遵循历史脉络,从人才选拔制度与教育的关系入手,从考查、考试的类型、举措、方式等方面对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人才选拔制度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以期对现行人才选拔制度有所借鉴。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耀华  
通常来讲,社会保障包含社会救济、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在中国历史上,社会救济早已存在,未在近代有制度性的突破,社会福利则限于财力属于非常规性行为,只有社会保险有所突破。虽然,社会保险的基本理念已经传入,但相关立法一直处于酝酿和草拟过程之中,并不能实际产生作用。相比之下,强制储蓄制度的立法尚属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社会保险的功能。近代社会保险制度的背景20世纪20年代末,劳资矛盾突出,国民政府开始启动社会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柴松霞  
近代中国已经建立起相对完善的银行监管制度,它具备四个特征:一是构建了以政府监督为主的较为科学的监管体系;二是有配套的监理官设置来保障银行监管制度的实施;三是近代银行的监管制度打上了传统文化的烙印;四是近代中国银行的监管制度深受西方银行理论的影响。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易棉阳  
近代中国金融监管制度是在吸收欧美和日本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发掘近代中国金融监管的特征,既可深化对近代中国金融监管的认识,同时又对当下的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具有借鉴意义。由于学术界尚未对近代中国金融监管的特征做出总体性归纳概括,因此把近代中国金融监管置于同时期世界金融监管的大背景之下审视近代中国金融监管所具有的特色就显得尤为必要。通过研究发现:近代中国金融监管具有三大特征,即在体制上模仿日本选择了"一级多头"式监管体制,但各种监管机构叠床架屋、互相掣肘;在监管方式上综合了欧美和日本经验兼重内部监管和外部监管,但两者之间此消彼长;在监管手段上学习日本和欧美做法推行法制化监管,但绩效却差强人意。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东刚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尤其是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开始了经济近代化的历程。由传统经济向近代经济转化,最根本的特征是自然经济转变为商品经济以及在经济组织和制度安排上的变迁和重组。本文从近代中国转型社会中的制度供给与需求变动的视角,对商会产生的历史原因、特征及其历史作用展开新的探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严建苗  刘伟峰  
清末民初 ,商会应“商战”之需产生 ,对当时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商会是制度环境变化的结果 ,是制度移植的结果 ,是强制性制度变迁的结果。近代中国的商会本质是“官督商办”的民间团体。商会的存在降低交易费用 ,改善外部环境 ,为合作创造条件 ,降低政府提供关于工商政策方面制度安排的成本。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喻梅  
一、引言监察人是近代中国股份公司根据相关法律设立的公司内部监察机关,主要对董事会提交的相关财务报表进行审查。实施这项制度的目的主要是防范企业会计违规舞弊行为,保障提升公司的经营业绩,因此是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这项制度现仍在日本、大陆及台湾地区的企业中施行,只是在日本和台湾地区该制度被称为监察人制度,而在大陆被称为监事会制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娟霞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一部分先进之士开始向西方学习,掀起了"西学"的高潮,在移植西方经济法规的同时,也带来了崭新的知识产权法规。近代中国知识产权的成长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发展过程,但在近代中国特殊的历史环境下,官办企业、民族资本企业以及外资企业所享有的知识产权保护程度却不尽相同。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马长伟  
马陵合的书稿《近代中国铁路制度与功能的演进——基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2023年3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近代以来,中央与地方关系在延续传统模式的同时,呈现出更为复杂的面相。伴随着政府管理职能的扩张,铁路管理体制从无到有、从粗陋至完备,中央与地方在铁路管理体制中权力、职能也随之发生着此消彼长的变化。该书以时间为主轴,以管理权为核心,以个案为支撑,还原与审视了近代铁路发展中权力资源配置与调整的复杂历程,力图构建完整的历史制度变迁图景,梳理铁路行政管理体制与地方因素关系演变的脉络,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周谷平  吴静  
自清末西方学位制度传入 ,近代中国学位制度的建设经历了萌芽、探索到初步形成体系的历史演变 ,回顾总结这一历程将有助于我国学位制度的完善和高等教育的发展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娟霞  
近代中国知识产权的成长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发展过程,近代知识产权的逐步诞生,说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知识产权的供给是客观需要的。本文以商标法和专利法的诞生发展为纵向指标,以官办企业、民族企业以及外资企业在知识产权发展过程中所享有的保护程度为横向线条来进行分析。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易棉阳  
近代中国金融监管制度是在吸收欧美和日本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发掘近代中国金融监管的特征,既可深化对近代中国金融监管的认识,同时又对当下的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具有借鉴意义。由于学术界尚未对近代中国金融监管的特征做出总体性归纳概括,因此把近代中国金融监管置于同时期世界金融监管的大背景之下审视近代中国金融监管所具有的特色就显得尤为必要。通过研究发现:近代中国金融监管具有三大特征,即在体制上模仿日本选择了"一级多头"式监管体制,但各种监管机构叠床架屋、互相掣肘;在监管方式上综合了欧美和日本经验兼重内部监管和外部监管,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