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74)
2023(4920)
2022(4000)
2021(4044)
2020(3341)
2019(7790)
2018(7515)
2017(13269)
2016(7619)
2015(9262)
2014(8958)
2013(8560)
2012(7941)
2011(7606)
2010(7370)
2009(6724)
2008(6586)
2007(5632)
2006(4946)
2005(4632)
作者
(19329)
(16156)
(16103)
(15660)
(10276)
(7649)
(7515)
(6408)
(6322)
(5692)
(5688)
(5336)
(5228)
(5205)
(5110)
(5019)
(4844)
(4730)
(4679)
(4528)
(4252)
(3836)
(3824)
(3703)
(3699)
(3552)
(3537)
(3478)
(3308)
(3224)
学科
(31013)
经济(30984)
管理(15071)
方法(14927)
数学(14191)
数学方法(14118)
中国(13723)
(12415)
(9310)
贸易(9305)
(9217)
(8617)
企业(8617)
(6954)
教育(6725)
(5813)
关系(5375)
(5362)
(5355)
(5299)
银行(5299)
(5215)
(5104)
金融(5103)
业经(4627)
(4587)
环境(4506)
(4363)
出口(4323)
(4323)
机构
大学(111895)
学院(102401)
(50875)
经济(50143)
研究(42978)
管理(33661)
中国(31480)
理学(28979)
理学院(28548)
管理学(27986)
管理学院(27776)
(24727)
科学(22620)
(21119)
(20742)
研究所(19019)
(18274)
师范(18199)
经济学(18088)
中心(17952)
财经(17465)
北京(16795)
(16375)
经济学院(16366)
(15373)
师范大学(15087)
教育(14108)
(13656)
财经大学(13313)
(13266)
基金
项目(67691)
科学(54845)
研究(53217)
基金(50925)
(44112)
国家(43785)
科学基金(36819)
社会(35912)
社会科(34206)
社会科学(34201)
教育(27651)
基金项目(25361)
(22380)
资助(22040)
(21272)
自然(20896)
自然科(20491)
自然科学(20483)
自然科学基金(20160)
编号(20020)
成果(18804)
(18152)
中国(17450)
大学(16390)
教育部(16292)
国家社会(16229)
重点(15916)
课题(15732)
(14673)
人文(14440)
期刊
(50089)
经济(50089)
研究(40624)
中国(26492)
教育(25388)
学报(15461)
(14658)
科学(14155)
大学(13554)
管理(12676)
(12336)
学学(10929)
经济研究(10125)
财经(9637)
(9345)
农业(9256)
(8884)
金融(8884)
国际(8556)
(8534)
世界(8505)
技术(7686)
问题(7138)
(6244)
图书(5931)
统计(5538)
高等(5048)
业经(5007)
技术经济(4834)
(4816)
共检索到1644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田正平  吴民祥  
大学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是大学教育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中国近代大学教师的资格检定与聘任制度既是保证大学教师朝专业化方向发展的外部强制性力量,同时也是其专业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中国近代大学从创办之时起,其教师任职资格的检定与聘任制度经历了清末的教师资格检定制度之缺失与聘任的随意性时期,民初的教师资格检定与聘任中的"大学自治"与校长集权时期,20世纪20年代末至抗战前的逐渐"规范化"时期,30年代末至40年代末的"制度化"时期的几个发展阶段,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政府、学术团体、大学自身都曾起着不同的作用。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邓小林  唐莉  
近代国立大学校长之任命,其路径取向基本上是沿着行政干预减少、教育渐趋独立的方向发展,而校长的任职资格,虽然没有明文专门规定,但于近代中国高等教育法律法令体系中亦可略见其概。析其源流,近代中国国立大学校长的任命与任职资格乃深受德美法大学之综合影响。在校长与教师聘任之关系上,历经了校长独具权责至与其它机构共享聘任权力的过程。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陈永明  
大学教师聘任制度是一把双刃剑,发达国家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痛苦的教训。处在激烈变革的当今世界,大学既要讲究办学效益而实施聘任制,又要尊重大学教师的独立性和学术性而继续遵循“学术自由”、“大学自治”的金科玉律,这是发达国家进入新世纪优化高校师资队伍面临的两难课题。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姜英敏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韩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成就推动了韩国经济的迅速崛起。新世纪的韩国更是认识到高等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力图勾画新的高等教育蓝图。韩国的大学教师聘任制改革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一环,涉及的范围广、力度大,其存在的问题也颇值得关注。本文将对韩国大学教师聘任制改革及其原因做一探析。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屈琼斐  
美国大学20世纪70年代开始对获终身教职的教师进行评估,自90年代以来实施终身聘任后评审制在美国大学中日益普遍,在实施过程中均强调发展原则,在年度评审的基础上进一步评审,并采取同行评议的方式。在发展过程中,也有不同的支持和反对声音。本文从各角度介绍美国大学终身聘任后评审制。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黄亚婷  
立足我国各高校聘任制改革的实践背景,从共同体视域下的学术身份建构视角出发,采用意义-阐释取向的质性研究方法,重点回答不同大学教师群体如何感知与应对改革,以及如何在变革情境中建构起关于何为一名大学教师的"主观现实"。研究发现,大多数受访教师在改革环境里建构而成的"适应者"身份,其中包括"单向度"的适应者、"符号性"的适应者和"价值分裂"的适应者三种类型。可以明显看到,大多数受访教师都在改革过程中选择以外界改革所倡导的权威标准来框定自身的学术工作实践,聘任契约所规定的聘任条件、岗位要求以及考核方式等规则不可避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子江  
大学教师聘任制最早源于中世纪大学作为特权形式的教师任用制度,经历了具有固定任期的聘用制以及教授终身聘任制,成为美国学院和大学教师管理中最具特色的教师聘任制度。终身聘任制度在保障大学教师职业安全和学术自由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同时其自身存在的弊端面临批评和改革。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阎光才  
研究型大学中教学与研究间的关系问题,与教师聘任过程中人们对学术标准的理解与价值取向存在高度关联。通俗而言,究竟是从学者中培养教师,还是从教师中选拔学者,两种不同的取向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组织以及人的行为,由此也带来了众多的困惑。基于学术生命周期的理论,由学者而成为教师即塑造学者型教师,应是研究型大学兼顾利益与价值的理性选择。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凡丰  沈兰芳  
耶鲁大学教师聘任的学术标准相当严格,终身岗位候选人需要具备位于该学科领域世界前列的实力。文理科教授会的教师岗位应聘者要通过学系、学科组块、文理科教授会等各个层面的聘任委员会的审核。教师岗位的分配实施“一当二”的政策,并由教务长、耶鲁学院院长、研究生院院长等组成的班子决定。耶鲁大学的教师聘任标准和整个聘任过程实际上由学者掌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郭丽君  
我国大学教师聘任制改革推行的艰难,不仅源自于高校制度规则的变革所牵涉利益格局的复杂性,更为重要的是其面临着高校自身无法解决的一些根本性问题。因此,必须转变政府管理方式、培育学术劳动力市场、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为聘任制改革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吴鹏  刘献君  
本论文的基本假设是:大学教师任用制度的有效性,归根到底取决于人们对大学教师角色的认识和适应程度。当该制度与教师角色要求之间相对契合时,制度有效性较强;反之,制度有效性较差。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朱新卓  
中国新公共管理取向的社会治理范式变革是高校教师聘任制的社会背景。教师聘任制是高校应对经费短缺、教育资源竞争的压力和提高教师产出而做出的制度选择。它一方面迎合了高校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的需要,另一方面加剧了高校教师的"临时工化"、高校的企业化。这就需要对新公共管理与高等教育理念、聘任制与高校教师的职业特点之间的契合性进行反思。面对市场化的社会现实,中国高等教育应当反思式而不是镜式反映现实,应当超越性而不是跟踪性地适应现实,应当以符合高等教育自身逻辑的方式而不是以异化的方式应对外部冲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周继良   钟佳敏   李智慧  
终身教职后评估是美国大学为促进教师职业发展与增强教师绩效而对终身教职教师实施的一项重要评估制度。美国佐治亚州大学系统(USG)近些年对终身教职后评估制度进行了改革,涉及评估对象、评估标准、评估类型与配套计划、评估程序等方面的调整。此次改革具有如下五个方面的新特征:评估目标在于促进教师职业发展与绩效产出的平衡、评估对象渐趋完整、评估标准注重学生发展与成功、评估过程注重教师群体的差异化管理以及制度设计注重保护大学自主权。美国大学终身教职后评估制度及其改革为我国大学教师聘任考核破除单一的“绩效产出”取向提供了借鉴价值。我国大学需要科学认知教师职业发展与绩效产出的内在关系,逐步优化和增加大学教师聘任考核多元标准,着力推进差异化管理和配套实施绩效改进计划,建立健全大学教师权益的行政保护制度。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刚成  杜学元  
高校教师聘任制是加快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发展高等教育的重要举措。在我国高校中,人们对教师聘任制还有认识上的偏差,实施中也还存在诸多问题。为此,必须充分认识和把握高校教师聘任制的作用、内涵、实施目标及原则,找准高校教师聘任制的现存问题,进而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郭峰  
教师聘任制的实施对大学教师学术自由产生驱动力的同时,带来的消极影响亦日益凸显。守护大学教师的学术自由既需要通过实施教师聘任制来驱动,更需要从对教师聘任制的消极影响进行消解:理性认识大学教育活动与市场经济活动的关系;尊重教师的职业特点;规范聘任制度;体现人文关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