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53)
- 2023(7933)
- 2022(6757)
- 2021(6467)
- 2020(5676)
- 2019(13544)
- 2018(13252)
- 2017(25754)
- 2016(14005)
- 2015(16171)
- 2014(16249)
- 2013(16550)
- 2012(15718)
- 2011(14419)
- 2010(14378)
- 2009(13735)
- 2008(13884)
- 2007(12419)
- 2006(10634)
- 2005(9766)
- 学科
- 济(67119)
- 经济(67059)
- 管理(37603)
- 业(37536)
- 方法(33588)
- 数学(30661)
- 数学方法(30485)
- 企(29127)
- 企业(29127)
- 中国(19057)
- 财(17576)
- 农(16738)
- 贸(15199)
- 贸易(15193)
- 易(14871)
- 学(11933)
- 制(11703)
- 业经(11210)
- 务(11045)
- 财务(11029)
- 财务管理(11004)
- 农业(10937)
- 企业财务(10506)
- 地方(10222)
- 融(10202)
- 金融(10199)
- 银(10158)
- 银行(10138)
- 行(9726)
- 和(9250)
- 机构
- 大学(215239)
- 学院(210408)
- 济(99418)
- 经济(97760)
- 管理(79723)
- 研究(76642)
- 理学(68748)
- 理学院(67977)
- 管理学(67022)
- 管理学院(66629)
- 中国(59334)
- 京(45643)
- 财(44092)
- 科学(43915)
- 所(39339)
- 研究所(35789)
- 财经(35733)
- 农(34943)
- 中心(34210)
- 经济学(32702)
- 经(32675)
- 经济学院(29720)
- 北京(29616)
- 业大(29380)
- 江(29352)
- 农业(27787)
- 财经大学(26689)
- 院(26679)
- 范(26425)
- 师范(26209)
- 基金
- 项目(135787)
- 科学(107215)
- 基金(101763)
- 研究(98620)
- 家(88669)
- 国家(88001)
- 科学基金(74445)
- 社会(64780)
- 社会科(61578)
- 社会科学(61557)
- 基金项目(53361)
- 省(48775)
- 自然(46757)
- 自然科(45690)
- 自然科学(45673)
- 教育(45093)
- 自然科学基金(44913)
- 资助(42973)
- 划(42697)
- 编号(38553)
- 部(32709)
- 成果(32044)
- 重点(30813)
- 发(29172)
- 教育部(28210)
- 国家社会(28056)
- 中国(28039)
- 创(27599)
- 人文(26579)
- 科研(26485)
共检索到3120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王利华
近代中国外人投资动机分析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博士生王利华对于国际间投资的动机,经济学界已有大量的研究,如分析直接投资动机的理论就有以下七种:S·H·Hymer等人提出的垄断优势理论、R·Vernon的产品周期理论、PJBuckley等人创建的市场内...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东刚
近代中国农业投资的估算与分析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讲师张东刚相对于近代导向生产部门而言,传统生产部门或曰旧式生产部门的投资是指对非采用机械和动力的农业、手工业(包括手工矿业)和旧式交通运输业(如木帆船运输、人畜力运输)等领域的投入。本文主要分析近代中国农...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许毅 隆武华
近代中国的外国在华投资许毅隆武华外国投资,是资本跨国界的一种运动形式。外国投资一般包括外国直接投资(即办产业)和间接投资(包括贷款、投融资)两种基本方式。在近代中国(1840—1949年),外国对华投资是在资本帝国主义武装侵略、强权政治、霸权主义使中...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王利华
近代外人对华投资的影响因素剖析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博士生王利华资本的运动以高利润为导向,这不仅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决定性因素,而且也是一切商品生产的必然规律。近代中国属于经济不发达国家,资本短缺、地价低贱、劳动力与原料比较便宜,不用说,发达国家的资本在中国...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李一文 王仁才
中美贸易是近代中国三大(中英、中日和中美)对外贸易之一。中国对美国的贸易条件虽然并不完全有利于中国,但也未见明显恶化,甚至在1920年以后直至1936年,中国的贸易条件呈逐步改善的趋势。这与中国同期对外贸易条件日益恶化的事实形成鲜明对比。因此可以说,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进行贸易,其贸易条件并非完全不利于发展中国家。
关键词:
贸易条件 综合贸易条件 个别贸易条件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宋秋蓉
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曾经出现了不少办学成功的私立大学。它们成功的办学经验,如校长矢志兴学、克己奉公的境界与品质,厉行考纪与淘汰制的教学与管理,全方位、多渠道的经费筹措,扬长避短、拾遗补缺的办学方略,立足于社会现实需要的办学理念,艰苦奋斗的办学精神等,值得当代民办高等学校借鉴。
关键词:
近代 私立大学 成功办学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王玉茹 李进霞
关于近代农民生活水平的一般看法是农民生活极端贫困化的,过去的研究往往是从片面的角度(如消费支出)来说明这一问题,本文拟在综合相关的近代农业史资料及经济史资料的基础上,从近代中国农民的收入和支出的角度,对近代中国农民生活水平及其变化情况进行探讨,对近代中国农民的生活水平给以评价。
关键词:
近代中国 农民 收入 支出 生活水平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严建苗 刘伟峰
清末民初 ,商会应“商战”之需产生 ,对当时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商会是制度环境变化的结果 ,是制度移植的结果 ,是强制性制度变迁的结果。近代中国的商会本质是“官督商办”的民间团体。商会的存在降低交易费用 ,改善外部环境 ,为合作创造条件 ,降低政府提供关于工商政策方面制度安排的成本。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张东刚
近代中国处于由封闭经济向开放经济、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渡时期。过渡性经济形态的本质特征就决定了近代中国消费需求结构与传统社会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文从宏观层面 ,对近代中国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动趋势及其特征进行了全面的实证分析 ,并就其层次差异、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异进行了多角度考察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近代中国经济发展与不发展的状况及其成因。
关键词:
消费需求 消费结构 经济增长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张东刚
从 1 9世纪 80年代开始 ,中日两国开始经济近代化。与传统社会相比较 ,近代中日两国是处在一种由封闭经济向开放经济 ,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渡时期。过渡型经济形态的本质特征就决定了近代中日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总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 ,其对近代中日经济增长的贡献力也更加突出。本文从宏观的角度 ,采用实证分析和动态分析方法 ,就近代中日总需求的变动趋势及其特征展开实证分析 ,探究其形成原因 ,比较中日两国总需求变动的总体特征和异同 ,辨析中日两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模式。
关键词:
中国 日本 总需求 变动趋势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刘巍
对中国GDP的估算工作始于20世纪30年代,以巫宝三先生和刘大中先生的工作为起点。此后,国内外许多学者都参与了这项工作,有人做了个别年份的时点估算,有人做了短时间序列估算。刘佛丁、王玉茹二位先生撰文总结了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研究成果,到1997年为止,不完全连续的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白丽健
20世纪30年代初,公司企业经营处于极其困难的境地,为了企业的生存,部分学者极力主张发行公司债以代替呆滞的厂基押款。在这种情况下,部分企业由于不同的用途,以不同的方式发行了一定数量的公司债。本文通过对同一时期华商企业与中国境内外商企业和国外企业发行公司债的状况进行比较,进而对近代中国公司债的特征和效果进行了分析,说明新金融工具的运用是近代中国企业融资方式的进步,对个别企业的生存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公司债 融资方式 效果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葛剑雄
主持人:2011年正值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的纪念。一百年前,在伟大革命家孙中山先生的领导下,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专制,在中国革命史册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在纪念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陶德臣
近代中国外销茶流通环节既不同于历代的茶马互市制度及清前期公行买卖制,也有别于国民党的茶业统制。与内销茶相比,其更具有半殖民地性质,特点是中间环节多。外国洋行通过控制市场、茶价,垄断外销,残酷剥削、压榨茶农,而洋庄茶商、茶栈、买办、掮客、水客都受制于洋行,通过各自的活动,从中分取余沥。外销茶叶流通的环节基本为:茶农出卖毛茶给茶行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白丽健
中国近代债券的发行始于1894年,而债券的交易则发生在民国成立以后。伴随着中国近代社会、经济生活的变动,其债券价格也经常发生大的变动。本文试通过对这一时期相关历史资料的分析,揭示影响近代中国证券市场债券价格变动的主要原因,其中包括担保基金的确定、债券的收益率、投机以及其他非经济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