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46)
2023(9177)
2022(7659)
2021(7207)
2020(6095)
2019(13809)
2018(13554)
2017(25381)
2016(13917)
2015(15826)
2014(15385)
2013(15299)
2012(14324)
2011(13240)
2010(12961)
2009(12237)
2008(12189)
2007(10605)
2006(9443)
2005(8855)
作者
(39610)
(33815)
(33554)
(31932)
(21118)
(16093)
(14960)
(13061)
(12900)
(11873)
(11785)
(11338)
(10993)
(10942)
(10932)
(10372)
(9889)
(9784)
(9637)
(9537)
(8636)
(8209)
(8004)
(7639)
(7539)
(7538)
(7470)
(7096)
(6727)
(6701)
学科
(56976)
经济(56885)
管理(40670)
(37077)
(28763)
企业(28763)
方法(22446)
数学(20090)
数学方法(19925)
中国(18737)
(17411)
(16232)
(16051)
(14415)
(12702)
贸易(12695)
(12499)
(12270)
业经(11573)
税收(11553)
(11492)
(11219)
农业(10654)
(10413)
银行(10391)
(10049)
环境(9720)
土地(9538)
(9465)
金融(9461)
机构
大学(202708)
学院(198068)
(90342)
经济(88874)
研究(76916)
管理(72371)
理学(61818)
理学院(61034)
中国(60979)
管理学(60173)
管理学院(59801)
科学(44801)
(44781)
(44349)
(39067)
研究所(35378)
财经(34821)
(34189)
中心(34008)
(31923)
经济学(29948)
(28976)
北京(28519)
业大(28443)
(28260)
经济学院(26848)
农业(26729)
财经大学(26074)
(24711)
师范(24468)
基金
项目(133794)
科学(106705)
基金(101774)
研究(95450)
(90968)
国家(90360)
科学基金(76076)
社会(64158)
社会科(60985)
社会科学(60972)
基金项目(53110)
自然(48498)
自然科(47311)
自然科学(47295)
(46931)
自然科学基金(46486)
教育(42631)
(41985)
资助(41402)
编号(35620)
(31920)
重点(31247)
成果(29983)
(29754)
国家社会(28766)
(28348)
中国(28280)
(27287)
教育部(27265)
创新(25984)
期刊
(98306)
经济(98306)
研究(64852)
中国(44893)
(34071)
学报(33321)
科学(32513)
(31529)
管理(27461)
大学(25499)
学学(24323)
农业(21097)
(18858)
金融(18858)
财经(18137)
经济研究(16722)
教育(16152)
(15686)
技术(13952)
问题(13378)
(13001)
业经(12970)
(12106)
世界(12038)
国际(11980)
资源(10457)
(9854)
(9444)
(9291)
科技(8904)
共检索到3085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童旭  
中国古代兴建公共工程使用民地,经历了换地、换地并减免税、保障坟墓房屋等附着物以及逐渐限制使用民田的发展过程。晚清,由于铁路等交通事业的助推,出现"购地章程",购地程序更为规范化。这种"官府购地"并非平等主体间的交易,只是皇权专制下的恤民。清末至民国,西方的土地征收制度传入,土地征收在立法形式上更趋同于西方。然而,"平均地权"思想融入后的土地政策,让土地征收制度失去了原有尊重土地所有权的本质,成为服务于国民政府土地改革的工具。从"官府购地"到"土地征收",取得人民土地的形式更为完善,但实质未有变化。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瑞庆  
近代中国征地思想伴随着晚清土地所有权观念的产生及在法律中的实践而逐渐被人们接受,并随着世界征地思想的发展而演变,经历了一个由纯粹法理上的引入到实际解决中国土地问题的过程。在学者和政府的共同推引下,学界形成了一个对征地制度及其运行实践的精神、学理、原则、条文内容进行阐释的研究体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万政伟  王坤  
市场征收法律制度是在以市场交换为资源主要配置机制的社会中产生的一种土地征收法律制度,市场调节机制和土地私有制对土地征收制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充分地体现公共利益、公正程序、公平补偿、公权保障等方面的特点。这些特点对于克服我国现行土地征收法律制度存在的缺陷,重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土地征收制度有着重要意义。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朱连奇  韦东  屠高平  
通过文献资料法和对比分析法,对各个阶段我国的土地征收补偿制度进行了研究,提出完善我国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的改革建议。研究发现,在不同的时期,我国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由于所处的背景不同,征收补偿对象、测算方法和补偿标准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于补偿制度的演变存在路径依赖问题,使得我国土地征收补偿制度虽然经过多次有益的改革,但许多问题仍没有得到改善。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梅昀  陈银蓉  莫玉龙  
借助于土地产权理论和福利经济学理论,在分析土地征收制度沿革和现行土地征收制度特点的基础上,采用理论推演分析法,实证分析的方法,分析土地征收中土地权利和农民福利的变化,为提出土地征收制度改进的方向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土地征收制度沿革遵循了同一思路:即土地征收按年产值倍数给予适当补偿;现行的土地征收补偿与土地权利转移及其相应价格缺乏对应关系,难以减少对征地农民的福利影响;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应朝着实现土地征收价格的市场化,从福利变化的角度扩大补偿的范围和途径努力,并明确土地征收补偿主体的权益和法律保护途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钟头朱  
我国土地征收补偿制度不完善是引发我国土地征收纠纷的一个重要原因。文章认为,借鉴韩国的先进经验是完善我国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的途径之一。我国的土地征收补偿制度,应完善土地征收补偿方面的立法;明确土地征收补偿原则;扩大补偿范围,改革补偿标准;构建多种补偿方式;完善补偿、安置方案确定程序,设立土地征收委员会;完善救济程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冯昀  
我国土地征收制度在土地征收目的和征收补偿标准两个方面存在严重缺陷,导致土地征收运作的混乱与失衡。在城市化进程中必须运用立法手段重构我国土地征收制度,严格区分公益性与商业性建设用地。同时,设计严格的土地征收程序,制定公平合理的补偿标准,使农民在征地中能够真正实现土地财产权价值。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匡凯  
土地征收制度会受到财政政策影响。1959-1982年,财政权力下放、重工业优先支出,致使农村通货膨胀、地方征地权力增大,所以征地审批机关级别提高、权力回收,补偿标准上调。1982-1998年,分税制促使政府通过城市扩张提高GDP,加之通货膨胀使得征地程序更严格,补偿标准提高。新世纪公共财政下,法律细化了"公共利益"范围、提高了征地透明度,农民参与土地分红。财政从家财型向税收型转变,应当要严格征地程序,加强社会保障,处理好"央-地"关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丁浩  
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为切入点,在国际比较视角与中国实践的分析框架内,研究了我国土地征收制度的焦点分歧与改革路径,提出了针对性政策建议:(1)打破征地政府垄断,实行政府征收与市场转让"双轨制";(2)将土地征收的增值收益优先用于农民工市民化;(3)通过确权颁证界定权利边界,公正补偿失地农民;(4)通过税收、减步法等手段实际调节土地在所有、占用、保有和转让各环节的垄断收益。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阮兴文  
长期实践证明,以政府为中心的土地征收资源配置方式导致了日益严重的"城乡二元结构"经济社会问题。文章指出,目前,无论是在立法层面还是在政策层面,我国都有意无意地排斥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发挥。"土地财政"之瘾、"对上负责"之道和"身兼数职"之状是导致上述问题的经济、政治和体制利益根源。文章认为,遵循市场规律、以市场为主导、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的监管职能,是我国土地征收法律制度改革的正确路径。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沈飞  赵久田  李文谦  
虽然中美两国具有不同的政治体制和土地所有制背景,但在制度环境、征收范围、补偿标准等方面对比研究两国土地征收制度,对客观认识土地征收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作用,明确我国土地征收制度下一步改革完善方向,仍具有借鉴意义。美国土地征收制度的主要内容在美国,土地征收并非将私人土地转为联邦或州政府所有的唯一方式,通常只是作为政府对私人土地进行市场购买但无法协商一致时的最后手段。土地征收须具备3个基本要件:公共目的、法律程序和公平补偿。公共目的。在美国,确定征地是否符合公共利益,由两方面因素决定:一是用地要求是否由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钟头朱  
日本的土地征收制度颇具特色,除详尽规定了公共利益外,还设立了事业认定程序、裁决程序,规定了补偿制度,对征收中的争议提供了不同的救济途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鲁幽  
近代中国大学经历了由传统大学向现代大学的转型,在此过程中,中国大学法经历了由萌芽到成熟的发展历程。大学法作为国家制定的规范大学组织和运作的根本性文件,体现为应然与实然的统一体,应然取决于法律文本所确定的内容,实然则是法律在大学实践中的成效。近代中国大学法浓缩了中外大学治理的思想和机制,呈现出不同的法律形态,不仅为中国大学发展奠定了法治基础,也为世界大学发展提供了中国经验。在文本上,近代中国大学法是一个西方大学模式在中国的移植和改造的过程;在实践上,近代中国大学法是一个文本与实践从显著背离到趋向统合的过程。近代中国大学法的演变主要体现为倡导自主精神的时代导向、宣扬科学精神的价值导向和推广民族国家思想的政治导向。时代与社会的不断发展是大学教育理念和教育制度不断创新的动力,只有立足自身发展历程和现实背景,与社会发展相适应,我国大学才能在服务国家与走向世界的教育强国建设进程中,探索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民培  卢建峰  
在对国外土地征收补偿制度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立足于中国征地补偿制度所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较为完善的土地征收补偿机制,并分别从补偿范围、补偿方式、补偿标准以及补偿程序等方面,提出完善中国现行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的相关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