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82)
2023(5015)
2022(4094)
2021(4137)
2020(3353)
2019(7991)
2018(7944)
2017(14589)
2016(7778)
2015(9388)
2014(9020)
2013(9267)
2012(9020)
2011(8890)
2010(8575)
2009(7930)
2008(7919)
2007(6855)
2006(6493)
2005(6230)
作者
(22569)
(18862)
(18602)
(18137)
(12032)
(8884)
(8701)
(7402)
(7391)
(6798)
(6664)
(6430)
(6294)
(6013)
(5874)
(5712)
(5676)
(5589)
(5402)
(5399)
(5066)
(4420)
(4401)
(4303)
(4246)
(4137)
(4115)
(4071)
(3845)
(3742)
学科
(34752)
经济(34711)
管理(20648)
(14923)
方法(14704)
中国(14692)
数学(13384)
数学方法(13324)
(10756)
企业(10756)
图书(10482)
书馆(9963)
图书馆(9963)
(8994)
贸易(8986)
(8887)
(8397)
(8311)
(6864)
(6861)
工作(6823)
(6454)
(6280)
资源(6156)
环境(6140)
业经(5690)
关系(5629)
(5615)
银行(5614)
(5583)
机构
大学(124001)
学院(114783)
(55895)
经济(54975)
研究(45970)
管理(42989)
中国(37199)
理学(35509)
理学院(35054)
管理学(34653)
管理学院(34381)
(28017)
科学(25577)
(24238)
(23249)
图书(21784)
书馆(21231)
图书馆(21227)
研究所(21157)
中心(19775)
财经(19434)
经济学(19055)
北京(18963)
(17997)
(17912)
师范(17837)
经济学院(17112)
(16472)
(15743)
(15641)
基金
项目(72873)
科学(57544)
研究(55974)
基金(55379)
(48285)
国家(47954)
科学基金(40165)
社会(38270)
社会科(36375)
社会科学(36365)
基金项目(28198)
教育(24194)
资助(23044)
编号(23021)
自然(22830)
(22788)
自然科(22196)
自然科学(22187)
自然科学基金(21852)
成果(21468)
(20800)
中国(18373)
(18163)
国家社会(17835)
重点(15986)
教育部(15839)
(15810)
(14750)
人文(14717)
项目编号(14596)
期刊
(59956)
经济(59956)
研究(38667)
图书(29596)
中国(26380)
书馆(24064)
图书馆(24064)
学报(19614)
(16832)
科学(16139)
管理(14984)
大学(14207)
(13589)
教育(11308)
学学(10766)
经济研究(10712)
财经(10693)
(10205)
金融(10205)
农业(9515)
(9444)
(9438)
(9182)
论坛(9182)
世界(8785)
问题(8610)
国际(8406)
情报(7781)
技术(7537)
资源(7314)
共检索到1968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徐菊  
近代中国图书馆事业和图书馆学从无到有,再到兴盛,图书馆学家们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图书馆学界以及关注图书馆事业的各界的专家对如何有效利用图书馆资源提出了深刻的见解,直到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借鉴。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李宪民  
介绍了梁启超所从事的图书馆活动,探讨他在图书馆学尤其在目录学方面的成就,阐明了他在近代图书馆事业中所作出的重要贡献。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姚乐野   胡康林  
在中国近代社会变迁的历史进程中,我国近代图书馆事业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与发展。随着西学东渐的深入、社会变革的推进和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图书馆职业化不断完善。近代中国图书馆职业化主要体现在图书馆员职业群体化、图书馆组织机构化、图书馆岗位体系化、图书馆员选任制度化和图书馆工作规范化等方面。近代图书馆职业化和社会变迁具有因果关系和相互作用关系,社会变迁在开启近代中国图书馆职业化进程、推动图书馆专业化教育、培育图书馆职业精神和促进图书馆员的国际化交流中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而近代图书馆职业化的深入发展,又通过社会教育、社团组织发展、妇女的社会参与和本土化图书馆学构建等反作用于社会变迁,构成了相互交织而动态演进的互动关系。表2。参考文献41。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刘亮  谢明诠  
近代以来,我国图书馆服务思想和实践的流变可以从开架式服务、特色服务、平等免费服务和普遍均等服务4个方面进行研究和梳理。是否采用开架式服务反映的是图书馆服务思想的开放或保守;积极开展特色服务体现了图书馆工作者服务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精神;平等免费服务思想的确立表明我国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理念已经同世界接轨;普遍均等服务思想的引入体现了我国公共图书馆界对公民利用图书馆权利的支持。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孟雪梅  
教会大学图书馆是我国近代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较早地将西方图书馆的理论、图书馆的管理和技术方法等带进了中国,其馆藏文献呈现出中西兼备、文理并重的特点,采用了新式的文献组织方式,自编了图书分类法,对中国近代图书馆的产生起到了启蒙和示范的作用。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疏志芳  
近代中国对图书馆社会教育职能的认识历经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甲午战争以前,初步认识到图书馆的社会教育功能;甲午战争以后至20世纪头10年,明确认识到图书馆的社会教育的巨大作用,中国图书馆开始从单一的文献收藏机构向民众教育机构转化;民国初期,图书馆作为普及和提高科学文化水平的重要社会教育设施,是一种根本的、永远的教育机关,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中国近代图书馆教育职能的形成与演进,对后世图书馆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翟桂荣  
文章回溯了学界对近代中国专门图书馆研究的缺失,考察了民国时期农商部地质调查所图书馆、中国科学社图书馆、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图书馆、中华教育改进社教育图书馆、江苏省立国学图书馆、故宫博物院图书馆、上海鸿英图书馆等7家专门图书馆的创建背景、办馆特色、藏书种类、专业服务等。在一批先进人士的倡导和部分图书馆学家的参与下,数家知名专门图书馆的诞生与成长,丰富了中国新式图书馆的类型,见证了近代中国的科学、教育、人文、工程与技术的发展进程,乃至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努力。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王华  秦玉珍  
1901—1918年辛亥革命时期,革命派的读书活动与阅书报社的创建、革命者平等自由等进步思想的传播及辛亥革命前后一系列图书馆法规制度的制定,加速了中国古代藏书楼向近代图书馆的嬗变,促进了全国范围内的公共图书馆兴建高潮,并带动学校图书馆等各类型图书馆的建设,从而有力地推动了近代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兴起与发展。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李峰  
对我国的法制建设和图书馆若干政策及法规进行了回顾,提出必须加快图书馆立法的步伐,同时列举了图书馆立法应坚持的原则,旨在呼吁我国图书馆早日立法。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李国新  
中国目前制定图书馆法应该规范的内容有 :图书馆的性质和基本任务 ;图书馆的设置与体制 ;图书馆服务者、利用者的权益保障 ;文献信息资源建设 ;工作人员与内部管理 ;经费、馆舍、设备。一些长期制约事业发展的问题 ,如经费、工作人员待遇、呈缴本等 ,很难通过目前的立法予以根本解决。参考文献 11。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翟桂荣  
文华师生是近代中国图书馆学翻译的重要群体。韦棣华女士奠定的文华根基,沈祖荣校长的开拓创新,毛坤和徐家麟等人的通力合作,尤其是《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季刊》对翻译的重视,促进了文华师生图书馆学翻译团队的形成。文章分析该刊译者群体、汉译文献主题、汉译文献年度变化及其衍生译著,展现了文华师生在图书馆学翻译方面良好的组织性和系统性。文华师生注重对西方图书馆史、目录学、图书分类与编目、图书馆利用法、图书馆行政及财政等主题著作的翻译,尤其致力于考察公共图书馆在民众教育和社会文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文华师生图书馆学翻译的价值在于:加速了中国近代图书馆学学科建设的步伐,培养和训练了一批图书馆学专业领袖人才,促进了中外图书馆学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文化进步。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林德成  
中国图书馆业早已走进举步维艰的沼泽地,而当前的图书情报信息市场又正进行着大嬗 变、大改组、大飞跃,是生存发展,还是走向死亡,已经到了非选择不可的地步。本文简要而 系统地分析了中国图书馆业存在的顽疾、面临的危机和应当采取的对策。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马波  郝淑红  
胡适在图书馆服务方式、图书馆藏书建设、图书馆员文化和业务素养方面具有先进、实用的学术观点,并倡导编制馆际联合目录,注重图书馆馆舍建设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大力推广四角号码。同时,他还与北京大学图书馆、上海东方图书馆、美国葛思德东方图书馆有着密切的关系,推动了这三所图书馆的发展。他在中国近代图书馆转型过程中的突出贡献为:注重图书馆协会和基金会的建设;注重推荐、发掘和培养管理人才;保护历史文献;注重教育救国。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刘樱  
上海"海光图书馆"是1948年初,由上海银行创始人陈光甫,莎士比亚专家林同济博士合作创办,存在仅一年多,因其馆藏大量的西方文化思想著作而独具特色,在中国的图书馆事业发展史上留下了精彩的一页。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陈希亮  
《近代中国教会大学图书馆研究》是融贯中国教会大学史和图书馆史的开山之作,为重建教会大学图书馆真史作了有力的尝试。该书最大的特点是系统性和丰富的第一手资料,不足之处是还不够深入细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