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68)
- 2023(13178)
- 2022(11452)
- 2021(11271)
- 2020(9228)
- 2019(21753)
- 2018(21757)
- 2017(40006)
- 2016(22825)
- 2015(26231)
- 2014(26432)
- 2013(25477)
- 2012(23466)
- 2011(21657)
- 2010(21571)
- 2009(19385)
- 2008(18865)
- 2007(16475)
- 2006(14569)
- 2005(13026)
- 学科
- 济(84774)
- 经济(84676)
- 管理(58276)
- 业(52899)
- 企(43766)
- 企业(43766)
- 方法(39676)
- 数学(34275)
- 数学方法(33898)
- 中国(30691)
- 教育(24651)
- 农(21519)
- 学(20376)
- 财(19739)
- 理论(18444)
- 业经(17693)
- 贸(17199)
- 贸易(17190)
- 易(16776)
- 制(15378)
- 地方(15293)
- 和(14156)
- 农业(14095)
- 技术(13630)
- 银(13071)
- 环境(13041)
- 银行(13038)
- 融(12498)
- 金融(12496)
- 行(12490)
- 机构
- 大学(326967)
- 学院(314591)
- 济(123190)
- 经济(120411)
- 管理(118846)
- 研究(112049)
- 理学(102752)
- 理学院(101484)
- 管理学(99693)
- 管理学院(99090)
- 中国(78777)
- 京(72051)
- 科学(67444)
- 所(55791)
- 财(55214)
- 范(52587)
- 师范(52280)
- 研究所(51154)
- 中心(48514)
- 北京(47242)
- 江(44967)
- 财经(44911)
- 农(44399)
- 业大(43132)
- 师范大学(43097)
- 教育(41369)
- 经(41052)
- 院(39943)
- 经济学(37539)
- 州(36572)
- 基金
- 项目(210891)
- 科学(166985)
- 研究(162526)
- 基金(151082)
- 家(130217)
- 国家(129014)
- 科学基金(109825)
- 社会(100400)
- 社会科(94885)
- 社会科学(94859)
- 教育(81231)
- 省(80102)
- 基金项目(79443)
- 划(70419)
- 自然(68992)
- 编号(67669)
- 自然科(67379)
- 自然科学(67364)
- 自然科学基金(66147)
- 资助(62473)
- 成果(58959)
- 课题(49524)
- 部(49519)
- 重点(48169)
- 发(45278)
- 创(43529)
- 教育部(43364)
- 大学(42267)
- 项目编号(41641)
- 人文(40753)
- 期刊
- 济(132816)
- 经济(132816)
- 研究(107726)
- 教育(68567)
- 中国(67855)
- 学报(48621)
- 科学(44516)
- 管理(42696)
- 财(40126)
- 农(39863)
- 大学(38612)
- 学学(33698)
- 技术(29526)
- 农业(28643)
- 融(23781)
- 金融(23781)
- 财经(22918)
- 经济研究(21321)
- 图书(20123)
- 经(19663)
- 业经(18991)
- 问题(17405)
- 职业(15376)
- 业(15274)
- 理论(14964)
- 贸(14921)
- 坛(14532)
- 论坛(14532)
- 技术经济(14455)
- 科技(14412)
共检索到4731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肖朗 王有春
教育学术研究与现代高等教育的良性互动是教育学术体制化的一个重要表征,近代中国依托国立大学成立的教育研究机构体现了现代大学寻求教育学术研究与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办学理念。在近代中国国立大学教育研究机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各机构因所属大学类型、创办者的研究意识等原因,既反映出其共性特征,又呈现了各自的特色,从而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教育学术精神和传统。另一方面,近代中国国立大学教育研究机构普遍存在自主性缺失的问题,且经费短缺严重,极大地制约了各项工作和事业的发展。全面考察和分析近代中国国立大学教育研究机构的成败得失,可为当前我国高校教育研究机构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肖卫兵 顾海良 周川
答辩时间2011年9月本文在大量已有的个别性研究基础上,尝试对中国近代国立大学校长进行专门的整体性研究,文献研究法是本文主要的研究方法。本文所搜集的文献主要包括年鉴、民国档案汇编、大学校史、人物传记等,尽可能翔实地将中国近代国立大学校长这一群体展现出来。本文研究的"国立大学校长",特指从1912年至1949年间中华民国的国立大学校长。在短暂的三十多年的时间里,中国社会经历诸多变迁,社会环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邓小林 唐莉
近代国立大学校长之任命,其路径取向基本上是沿着行政干预减少、教育渐趋独立的方向发展,而校长的任职资格,虽然没有明文专门规定,但于近代中国高等教育法律法令体系中亦可略见其概。析其源流,近代中国国立大学校长的任命与任职资格乃深受德美法大学之综合影响。在校长与教师聘任之关系上,历经了校长独具权责至与其它机构共享聘任权力的过程。
关键词:
国立大学校长 任命 任职资格 教师聘任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肖朗 李斌
近代中国大学对电化教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中尤以大夏大学、金陵大学和国立社会教育学院的作用最为突出。总体而言,大夏大学侧重于理论研究,金陵大学创办了颇具规模的教育机构和专业期刊,国立社会教育学院则形成了注重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上述三所大学对电化教育学各具特色的发展相辅相成,共同为民国时期电化教育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不可忽视的重大贡献。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超 钟周
本文从创业型大学的视角出发,对清华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创业教育进行比较研究,彰显了全球化时代创业型大学的新兴模式。新加坡国立大学依托大学企业整合创业教育,清华大学调动院系、部处参与形成丰富的创业教育资源。大学内部及其与外部关联机构之间的边界渗透性,促进各种资源在大学及其外部环境之间流动,各界协同众筹实现创新创业。创业型大学和创业教育进行着双向互动,创业型大学环境下课堂、校园与社区/社会三类学习空间中都开展着创业教育,而创业教育拓展和深入实现的过程中也催化激发、或直接参与着创业型大学的发展。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肖菊梅
近代中国大学教学论学科率先在清末优级师范学堂和初级师范学堂兴起,后借鉴日美的教育体制形成了以师范学校和综合性大学为主体的"双轨制",并最终形成以私立大学、教会大学和独立教育学院为辅助的"多元化"格局。可以说,近代中国大学教学论学科史就是一部教育学术发展史,不仅为审视中国现代教育学术凭借大学教学论学科平台得以建立提供了真实生动的例子,而且其经验教训对当今我国大学教学论学科建设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关键词:
教学论 近代中国 教育学术史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郭丽
在日本国立大学的发展史上,校长的职能、角色及选拔方式都发生过阶段性的发展和变化。这些发展和变化既是国立大学自身发展的体现,同时也是国立大学适应和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及要求的结果。值得特别关注的是,在法人化改革以来,国立大学校长肩负着大学运营和大学法人经营的双重职责,兼具管理者和经理人的双重角色,集多重权力于一身,形成了一种校长治校的体制。
关键词:
日本 国立大学校长 法人代表 校长治校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肖朗 杨卫明
大学和教育学会均为中国近代教育学术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之间的互动对中国近代教育学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这种互动具体表现在:(1)对流:大学与教育学会的教育学人通常处于频繁而密切的对流状态;(2)散布:教育学会拟定研讨的"中心问题",联络各地的大学教育院系开展学术研究;(3)聚合:大学教育学人会聚一堂,通过教育学会这一平台传播和推广研究成果;(4)合作:大学与教育学会凭借不分主次、彼此平等的合作关系开展各种形式的学术活动,实现了"双赢"。
关键词:
近代中国 大学 教育学会 教育学术研究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育红
民国时期国立大学教育经费受到多种因素制约,不仅与国家的财政状况密切相关,亦与当时的社会政治情形及校长的个人影响力等因素有关。北京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执政初期,中央财政支绌,国立大学教育经费频遭拖欠;战时国立各校遭受折减与通货膨胀的双重打击,教育经费不足情形益发严重。同时,国家政局之稳定与否及当权者因政治利益而有所侧重之权衡,亦对国立大学教育经费有着显著影响。此外,民国国立大学校长之人脉关系在争取大学经费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国立大学 教育经费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方书生
在近代中国工业史、经济史的研究中,工业分类是甚为基础但学界至今尚未认真剖析的重要概念。当时,政府、业界、学界等机构或个人从各自的认知和立场出发,曾提出不同的分类方法,赋予其不同的涵义,并以此作为厘定、解析当时工业经济的标尺。但是,各分类者不仅均未能建立起通用的标准,而且在使用中存在诸多含混、歧义。此后,学界似乎未对此再行梳理、辨析;于是,近代中国工业史上这一重要概念渐被淡忘,但这一概念恰是规范地深入推进近代中国工业史研究的基本出发点。本文通过对近代中国各种工业分类法较为详尽的搜寻、比对,辨析各分类法的异同,探究各分类法取舍的逻辑,对其时的工业分类进行了相对详细、完整的探析,以求在此基础上,进一...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胡建华
在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的日本第三次高等教育改革中,"国立大学法人化"也许是最为值得关注的。"法人化的实施,使日本国立大学迎来了其130余年历史发展上最大的变革期。"2004年开始的"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所建立的国立大学法人制度已经8年,根据六年一个计划周期的制度设计,各国立大学法人已经开始了第二个六年计划周期。法人化给日本国立大学带来了国立大学与政府之间关系的改变、国立大学内部管理体制的变化、国立大学经费来源的多样化三个方面的影响。
关键词:
日本高等教育改革 国立大学法人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扶小兰
社会教育,作为近代中国教育系统中的一个组成要素、一种特殊教育形态,和其他任何教育制度一样,是近代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诸方面变革发展的产物,因而也必然对近代中国社会诸要素产生相应的影响和促进作用,从而推动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
关键词:
社会教育 近代中国 社会发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献君
以单个院校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改进管理实践为目的,具有自我研究、咨询研究、行动研究为特征的院校研究,应该成为多数大学教育研究机构的主要任务。为此,要明确大学发展过程是一个创造过程;决策者和研究者都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通过制度设计,使院校研究活动“组织化”。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顾海兵 周智高
俄罗斯国立科研机构在俄罗斯整体转型的过程中也开始进行重大调整。其主要措施在军用科研机构方面是军转民、优先发展军民两用技术,同时促进军用技术向民用技术的转变。在民用科研机构方面则是私有化,目前形成了以国家所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局面。另外,为了保护和发展科学水平,俄罗斯通过竞争机制建立了58个国家科学中心。俄罗斯国有科研机构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进行私有化,造成科技潜力大量流失的教训必须汲取。而为了保护科技潜力和发展科技水平,俄罗斯在建立国家科学中心以及对国家科学中心的管理中,有很多做法则值得借鉴。另外,俄罗斯注重基础科学的地位,保留了一部分国立科研机构的思路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赵捷,孙晓芸
本文分析了美国、英国、日本、韩国和印度等国家的国立研究机构薪酬制度的特点并与我国进行了比较,目的是为完善我国公益性研究机构的薪酬制度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