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52)
- 2023(6063)
- 2022(5112)
- 2021(5014)
- 2020(4154)
- 2019(9644)
- 2018(9380)
- 2017(18057)
- 2016(9440)
- 2015(11125)
- 2014(10926)
- 2013(10962)
- 2012(10557)
- 2011(9768)
- 2010(9643)
- 2009(9068)
- 2008(9313)
- 2007(8252)
- 2006(7510)
- 2005(6804)
- 学科
- 济(44147)
- 经济(43992)
- 方法(21238)
- 管理(21236)
- 业(20094)
- 企(17231)
- 企业(17231)
- 数学(16279)
- 数学方法(16150)
- 中国(15836)
- 制(11070)
- 农(11037)
- 贸(10811)
- 贸易(10802)
- 银(10661)
- 银行(10647)
- 业经(10569)
- 易(10446)
- 行(9998)
- 和(9288)
- 学(8962)
- 理论(8404)
- 财(8267)
- 融(6976)
- 金融(6973)
- 农业(6699)
- 关系(6557)
- 度(6114)
- 制度(6109)
- 环境(5986)
- 机构
- 大学(147961)
- 学院(142437)
- 济(66897)
- 经济(65920)
- 研究(56645)
- 管理(50908)
- 中国(45904)
- 理学(43485)
- 理学院(42869)
- 管理学(42197)
- 管理学院(41915)
- 京(32697)
- 科学(31881)
- 财(30063)
- 所(28554)
- 研究所(26185)
- 财经(24429)
- 中心(23875)
- 经济学(22831)
- 经(22501)
- 农(22308)
- 北京(21444)
- 范(20863)
- 师范(20721)
- 经济学院(20551)
- 江(20037)
- 院(19447)
- 财经大学(18448)
- 业大(17523)
- 农业(17520)
- 基金
- 项目(92311)
- 科学(74329)
- 基金(70980)
- 研究(68466)
- 家(62343)
- 国家(61855)
- 科学基金(52084)
- 社会(48502)
- 社会科(44897)
- 社会科学(44884)
- 基金项目(36522)
- 自然(31257)
- 教育(31052)
- 省(30826)
- 自然科(30596)
- 自然科学(30584)
- 自然科学基金(30121)
- 资助(29379)
- 划(28194)
- 编号(25525)
- 部(23041)
- 成果(22781)
- 中国(21588)
- 重点(21360)
- 国家社会(21175)
- 教育部(20141)
- 发(19787)
- 创(18720)
- 人文(18540)
- 大学(18091)
共检索到2229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郑学益
近代中国商业文化及其社会意义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郑学益商业文化是商业领域中具有商业特质的文化现象。它是商业经营管理者在商业活动过程中创造的物质文化财富与精神文化财富的有机统一,是商业与文化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融合的产物。自从有了商品经济和人类文化,商...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左海军
晚清民国时期,商号搁浅、倒闭的现象在上海等开埠城市频繁发生,对社会经济秩序的影响已达至不容忽视的程度。商业经营中借入资金占比高,商业投机盛行,以及时局影响下的经济波动等都是重要影响因素。如何有效地处理商人债务,对维护有序的市场环境意义重大。晚清政府有意加强在商人破产方面的制度供给,但是实际效果非常有限。商人间的债务清理,在较长时间内形成了以习惯法为主要依据,以商会为重要依托,以股东财产为核心对象的清理机制。破产无罪、破产免责、宽容不幸等具有现代意义的偿债观念在债务清理中均有所体现。债务人诚实守信、债权人公平受偿、清理过程权责明确等精神理念一定程度上成为中国商业破产机制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商业 破产 债务 清理 和解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宋砚清 孙卫东
世界上任何事物现象都是作为原因的结果而存在着的。中国古代悠久繁荣的商业史,证明中国传统商业文化必然包含优质的文化基因。但自近代以来,在与西方商业的竞争与碰撞中,中国商业一直处于下风,这说明,古老的中国商业文化也存在着劣质性的基因成分,尽管这种劣质性是隐性的和不占据中国商业文化的主流地位,但随着社会环境和商业环境的变化,其负面影响愈发突出和显现,中国商业文化基因改良已迫在眉睫。只有顺应历史潮流,重塑中国现代商业文化,中国商业才会早日复兴,中国商人才会迅速崛起。中国现代商业文化基因改良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纠正
关键词:
百年老店 商业文化 文化经济 商业环境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瑞华 曾庆均
论中国商业文化的历史氛围李瑞华,曾庆均(重庆商学院院长、教授)(重庆商学院)商业文化是作为高层次的营销策略。营销思维而提出的。该命题的提出,一方面受到海均外不少学者和企业界的注目和赞赏,另一方面也遭到了一些人的非议。非议者认为商业文比对中国商业企业的...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杨立红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熊春文 史晓晰 王毅
本文借鉴保罗·威利斯的研究进路,在描述民工子弟校学生同辈群体的静态结构和动态机制的基础上,探究当前农民工子弟群体的文化生产过程。研究发现,虽然没有突破阶级的社会再生产,但农民工子弟在丰富多样的同辈群体活动中,自主、能动地生产出其具有鲜明特征的群体文化。这种文化以"义"的精神为核心,包括平等的义气伦理和不平等的差序体验双重维度,通过意义—规则—行动三个层面的洗礼,这一群体有望实现其相对完整而特有的社会化过程。正是在这种群体文化的影响下,农民工子弟在意识和微观层面主动放弃了学业,而在结构和宏观上造成社会再生产的结果。
关键词:
义 差序体验 农民工子弟 同辈群体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姜省
总结并反思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的中国近代城市史的研究成果,提出应从四个重要层面进行近代城市史的研究,即区域城镇发展与城镇体系、城市社会结构、城市物质空间形态、城市文化。对这四个层面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分析,认为近代城市的发展动因在于区域经济发展基础上的社会结构分化所导致的城市物质空间重构,以及西方城市文化对传统中国城乡模式的改造。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庞毅
当代中国商业文化建设的主题──建立市场文化庞毅一中国由于受传统计划经济模式的影响,在改革开放以前,实行了长达30年的高度集权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尽管计划经济体制对改善旧中国遗留的不合理生产布局、发展社会生产力、特别是对经济建设中物质技术的现代化方面,...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万典武 庞毅
《中国商业通史》自2004年3月开始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分期出版,至今已有整整10年了。2008年,《中国商业通史》(全五卷)荣获第十三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著作奖。孙冶方经济科学奖是为纪念我国卓越的经济学家孙冶方先生对经济科学的重大贡献,表彰和奖励对经济科学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推动中国经济科学的繁荣和发展而设立的。该奖于1985年开始设立和评选,每两年评选、颁发一次,是迄今为止中国经济学界的最高奖。《中国商业通史》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基础研究课题,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吴慧研究员担任主编,著名经济学家吴承明担任顾问,由中国商业史领域20多位资深学者精心撰写。...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朱蓉
本文以制度理论和Carroll的企业社会责任动因三维模型为依据,分析2008~2011年中国商业银行的财务数据、社会责任报告、媒体报道和监管规定,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的决定性因素,以及企业社会绩效和滞后一年的经济绩效的关系。研究发现:监管压力、净利率与企业社会绩效正相关,而成本收入比与企业社会绩效负相关;与非上市银行相比,上市银行(包括四大国有控股银行)的社会绩效更高;与城市商业银行相比,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社会绩效更高;此外,企业社会绩效与企业滞后一年的净利率正相关,与滞后一年的成本收入比负相关。提高社会绩效需要监管部门和商业银行的共同努力。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长斌
纵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以来的中国商业史,成本导向是重要的商业文化主题。低成本战略是二十年来我国大多数企业的选择。本文通过对我国企业二十年来的发展史进行研究,发现我国企业在成本控制观念上表现出了六大趋势,即从规模经济到精益生产,从避险求利到范围经济,从生产成本到寿命周期成本,从查错防弊到内控审计,从生成成本到倒逼成本,从成本节约到战略成本管理。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周勇
近代中国课程改革曾出现三大与国家文化复兴相关的显眼尝试:一是康有为从激进原教旨主义出发,为抵御西方基督教蔓延,发明新经学,籍此建立孔教。另一是梁启超、章太炎转从文化民族主义入手,在康氏新经学之外发展国学新课程,使中华民族形成多元一体的历史文化认同。再有便是清廷为捍卫经学采取的课程改革措施。考察近代中国诸路国家文化复兴与课程改革尝试,分析其得失成败,不仅可以从视角、议题等层面深化课程史研究,还能为当下课程改革回应国家文化复兴提供近代参照与经验教训。
关键词:
近代中国 国家文化复兴 课程改革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炯
伴随一国不断拓宽经济领域,社会价值链也由低端向高端依次演进。高端环节能更好地服务商品制造和交易活动,极大降低社会成本,而且在实现产业平衡发展过程中具有非常积极的调节作用。经济越发达的国家拥有更多的社会价值链的高端领域。金融处于社会价值链高端领域对于资源合理配置,降低制造和交易成本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本文根据这一理论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改革转型的一些重要路径。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宋子江
著名特级教师洪宗礼从教49年,立足本职.著述宏富,主编初中语文教材。主编《中外母语教材比较研究》,卓然成为大师。洪宗礼现象具有广泛深该的社会意义:中小学教师的发展空间是不可限量的;中小学学校观念应该有所突破;教师队伍中的杰出个人对教育、对社会具有巨大效应;教师的发展要一层楼一层楼地盖上去;研究心是最可宝贵的。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牟怡楠 周好文
我国银行业存贷款基准利率由人民银行制定,商业银行在基准利率一定浮动范围内享有定价权,基于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银行存贷款定价的这种特点,本文分别从存贷款利率差和商业银行净利差两个层面对我国银行业利差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无论是对利差具有显著影响的因素,还是这些因素影响利差的方式,都表现出我国银行业的特殊性。在存贷款基准利率差层面,经济增长等因素与利率差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相关关系。而在商业银行层面,风险因素没有在利差中得到体现,单纯依靠规模扩张及相伴的规模不经济等问题制约着我国商业银行向国际先进银行的真正转变。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利率 存贷基准利率差 净利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