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78)
2023(8958)
2022(7720)
2021(7314)
2020(6445)
2019(15332)
2018(14903)
2017(28706)
2016(15778)
2015(18452)
2014(18515)
2013(18743)
2012(17996)
2011(16582)
2010(16470)
2009(15582)
2008(15726)
2007(14081)
2006(12207)
2005(11237)
作者
(48991)
(41107)
(41051)
(39313)
(26281)
(19880)
(18857)
(16153)
(15731)
(14527)
(14294)
(13791)
(13353)
(13252)
(13165)
(13019)
(12603)
(12443)
(11961)
(11925)
(10363)
(10363)
(10178)
(9434)
(9412)
(9262)
(9197)
(9029)
(8455)
(8455)
学科
(71757)
经济(71683)
管理(39666)
(38630)
方法(34936)
数学(31521)
数学方法(31255)
(29409)
企业(29409)
中国(21152)
(18710)
(16822)
(16497)
贸易(16491)
(16128)
(16098)
(13176)
业经(12446)
农业(12156)
地方(11599)
(11188)
银行(11146)
(11035)
金融(11032)
(10722)
(10401)
环境(9732)
(9228)
财务(9211)
财务管理(9180)
机构
大学(244628)
学院(237723)
(107282)
经济(105370)
研究(92619)
管理(85815)
理学(73442)
理学院(72521)
管理学(71318)
管理学院(70874)
中国(69857)
科学(56331)
(53673)
(49447)
(46727)
(46724)
研究所(45230)
中心(40640)
农业(37548)
财经(37519)
业大(37358)
经济学(35051)
北京(34879)
(34645)
(34271)
(32522)
经济学院(31726)
(31089)
师范(30678)
科学院(28380)
基金
项目(155471)
科学(120808)
基金(114390)
研究(109369)
(102388)
国家(101620)
科学基金(83841)
社会(69820)
社会科(66142)
社会科学(66122)
基金项目(59195)
(56873)
自然(54309)
自然科(53050)
自然科学(53026)
自然科学基金(52132)
(50473)
教育(50094)
资助(49250)
编号(42046)
(36544)
重点(36146)
成果(35608)
(34037)
(31337)
中国(30741)
教育部(30713)
科研(30616)
国家社会(29988)
课题(29962)
期刊
(114664)
经济(114664)
研究(73334)
中国(46757)
学报(43196)
(41710)
科学(38166)
(35312)
大学(31653)
管理(30038)
学学(29680)
农业(28477)
教育(22627)
(21782)
金融(21782)
经济研究(19931)
财经(19231)
技术(18549)
(16809)
(16658)
问题(15843)
业经(15598)
(15572)
世界(14611)
国际(14174)
技术经济(12290)
统计(12024)
(11935)
图书(10832)
理论(10786)
共检索到3600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张东刚  
从 1 9世纪 80年代开始 ,中日两国开始经济近代化。与传统社会相比较 ,近代中日两国是处在一种由封闭经济向开放经济 ,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渡时期。过渡型经济形态的本质特征就决定了近代中日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总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 ,其对近代中日经济增长的贡献力也更加突出。本文从宏观的角度 ,采用实证分析和动态分析方法 ,就近代中日总需求的变动趋势及其特征展开实证分析 ,探究其形成原因 ,比较中日两国总需求变动的总体特征和异同 ,辨析中日两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模式。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赵新安  
市场经济是在某一历史时期和条件下,一个国家全部供给和需求的总和。这二者各自的变动趋势和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对市场机制和经济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关于需求和供给之间的相互关系,现代经济理论的重大进展之一,就是从仅仅重视供给方面的因素,开拓到重视需求方面的...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张东刚  
近代中国处于由封闭经济向开放经济、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渡时期。过渡性经济形态的本质特征就决定了近代中国消费需求结构与传统社会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文从宏观层面 ,对近代中国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动趋势及其特征进行了全面的实证分析 ,并就其层次差异、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异进行了多角度考察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近代中国经济发展与不发展的状况及其成因。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东刚  
影响我国近代方向固定资本投资需求变动的因素分析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讲师张东刚笔者曾撰文指出近代中国近代方向固定资本投资需求长期变动的总体特征是在短期波动中呈上升趋势①。在明确了这一点之后,我们有必要对我国近代投资需求不断上升变动的动因展开实证性探讨。在...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资树荣  范方志  
消费需求是测度宏观经济运行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文章从消费需求量和消费需求结构两方面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1980年代以来居民消费需求变动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了有若干启示意义的结论。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白丽健  
中国近代债券的发行始于1894年,而债券的交易则发生在民国成立以后。伴随着中国近代社会、经济生活的变动,其债券价格也经常发生大的变动。本文试通过对这一时期相关历史资料的分析,揭示影响近代中国证券市场债券价格变动的主要原因,其中包括担保基金的确定、债券的收益率、投机以及其他非经济因素。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秀芳  
总需求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社会总需求的扩张或萎缩以及结构的不合理,都不利于经济的平稳增长。近年来,我国无论是总需求不足还是需求结构的不合理,其根源就在于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占主导地位,使得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难以实现,产业结构出现扭曲。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王利华  
近代中国外人投资动机分析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博士生王利华对于国际间投资的动机,经济学界已有大量的研究,如分析直接投资动机的理论就有以下七种:S·H·Hymer等人提出的垄断优势理论、R·Vernon的产品周期理论、PJBuckley等人创建的市场内...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郝雁  
本文利用近代中国1870-1936年的年度统计数据,就银汇价和外国收入水平的变动对近代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对三变量进行了Granger因果关系的检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银汇价和外国收入水平的变动与近代出口贸易变动之间存在单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在间接标价法下,银汇价与近代中国的出口贸易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外国收入水平变动与近代中国出口贸易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并且出口贸易的收入弹性大于汇率弹性,表明外国收入水平对出口贸易的拉动大于银汇价贬值对出口贸易的拉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田大洲  张雄  肖鹏燕  
文章选取劳动力需求作为分析对象,着重分析了劳动力需求变动的产业、行业特征。从产业角度,借助面板数据模型及弹性系数,详细地分析三次产业增加值的变动所引发的劳动力需求变动特征,分析表明在经济上行阶段,第二产业劳动力需求相对于增加值仍最具弹性,而在经济下行阶段,三次产业劳动力需求对增加值弹性没有差异,进而对三次产业岗位需求变动贡献率做了比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亮  
我国农村居民消费主要集中在食品、居住和娱乐文教等生活方面。随着生活质量改善,对交通通讯、医疗保健类消费存在较大的潜在需求,消费结构的变动幅度在减小,消费结构正在逐步升级。为进一步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和优化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应该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和改善农村消费环境。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许永兵  
消费需求对于我国经济增长具有决定性影响,既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又是防止经济萧条的稳定力量。近几年来政府通过扩大投资启动经济的政策效果不尽如人意的主要原因在于居民消费倾向明显下降。启动新一轮景气周期的政策重心应是提高居民消费倾向,激活消费需求。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吴先明  
本文通过对1952~1989年我国居民收入与消费品需求变动状况的实证分析,揭示两者变动的特性及内在机理,针对当前收入分配和消费品市场需求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寻求解决的途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喜玲  杨世峰  
本文依据货币需求理论,以货币竞争性替代效应和投机资本流动效应为基础,运用误差修正模型建立境外人民币需求函数,推导出影响境外人民币需求的主要因素,重点分析了人民币汇率预期和境内外利率等因素对境外人民币需求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预期对境外人民币需求具有明显的长短期效应。而境内外利率变化对境外人民币需求的长短期效应相对较弱,体现出人民币国际化初期境外人民币表现出明显的投机性需求。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东刚  
战前日本总需求周期波动的实证分析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博士生张东刚日本经济学界对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经济生活中周期性波动现象的研究已取得了长足进步藤野正三郎、筱原三代平、大川一司,H·罗索夫斯基和南亮进等日本与国外著名经济学家运用各种统计资料,证实了基钦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