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20)
2023(9975)
2022(8119)
2021(7825)
2020(6175)
2019(14056)
2018(13600)
2017(25621)
2016(13785)
2015(15638)
2014(15008)
2013(15183)
2012(14341)
2011(13559)
2010(13607)
2009(12911)
2008(12977)
2007(11451)
2006(10394)
2005(9414)
作者
(39098)
(33635)
(32917)
(31430)
(20903)
(15892)
(14661)
(12854)
(12776)
(11700)
(11658)
(11113)
(10638)
(10517)
(10515)
(9987)
(9566)
(9536)
(9430)
(9306)
(8480)
(8163)
(8081)
(7875)
(7602)
(7450)
(7281)
(7099)
(6892)
(6702)
学科
(66693)
经济(66619)
(50115)
(44276)
农业(33322)
管理(31910)
方法(23544)
(22637)
企业(22637)
数学(20844)
中国(20817)
数学方法(20693)
业经(20415)
(14658)
(14202)
(13567)
贸易(13561)
(13331)
(12935)
农业经济(12734)
(11972)
地方(11769)
(11398)
发展(10881)
(10865)
(10005)
(9832)
银行(9818)
(9693)
农村(9668)
机构
学院(207186)
大学(206044)
(96760)
经济(95281)
研究(78429)
管理(76154)
理学(66159)
理学院(65425)
管理学(64526)
管理学院(64148)
中国(61562)
(54234)
科学(44436)
(43432)
农业(41044)
(40651)
(39340)
研究所(35741)
中心(34825)
业大(34660)
财经(32481)
经济学(30781)
(30048)
(29947)
(28305)
师范(28128)
经济学院(27754)
北京(27321)
(26703)
科学院(25229)
基金
项目(136883)
科学(109262)
研究(104081)
基金(102805)
(90059)
国家(89194)
科学基金(75115)
社会(70762)
社会科(66557)
社会科学(66539)
基金项目(53691)
(50137)
教育(45227)
自然(44453)
自然科(43368)
自然科学(43353)
(42665)
自然科学基金(42629)
编号(41356)
资助(40383)
成果(34449)
(32968)
(31837)
(31174)
国家社会(31055)
重点(31019)
中国(28697)
教育部(28020)
课题(28013)
(27961)
期刊
(114311)
经济(114311)
研究(64305)
(61064)
中国(44566)
农业(41709)
学报(33765)
科学(32952)
(29221)
大学(27114)
学学(25770)
业经(23738)
管理(23167)
(21964)
金融(21964)
(19267)
教育(18679)
财经(16737)
经济研究(16643)
问题(16523)
世界(15467)
农业经济(15075)
农村(14806)
(14806)
(14491)
技术(14120)
(13324)
(12357)
社会(11812)
经济问题(11549)
共检索到3169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衷海燕  唐元平  
在近代中国,农会是农民组织化进程中非常重要的形式。近代农会立法演进的历程,彰显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对农民结社自由与自治管理权的肯定和推动。历代政府主导的有序变革经验表明,可以试图通过农会立法有效笼络乡村精英实现乡村治理,达到管控与自治机制相结合而良性互动、稳定乡村社会秩序的目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郑文睿  李红军  
关于农民工社会保险法律制度存在"农民模式、职工模式、类型化模式"与"单章立法模式、单独立法模式"两个划分标准下的六种排列组合之间的争议。农民工选择退保和主动提议不参保的事实,都说明现行社会保险法律制度还未能满足农民工的需求,而农民模式、职工模式都是现行社会保险法律制度的翻版,这两者应予舍弃。类型化模式化解了农民模式、职工模式的缺陷,成为可供选择的立法模式之一。此外,还需要考虑在农民工追求与城市人同等待遇的基础上,注意农民身份所具有的土地资源及相关附属利益这一特殊性。将农民工社会保险法律制度单独立法比单章立法模式可能更为符合现实的情况。在"单独立法·类型化"模式下,应当建立主体清晰、责任明确、运...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曲铁华  袁媛  
近代中国的乡村教育实验是以一群学贯中西而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为代表书写的一段中国教育史话。在他们的实践努力和研究中沉淀了许多关于农村教育理论智慧,对我们今日进行农村教育研究具有标本性的意义。"什么是农村教育"、"如何对待农村教育与农村文化的关系"、"农村教育由谁负责"是农村教育研究中的重要理论问题,探析近代乡村教育实验在研究对这三个问题方面的理论贡献,对深化关于近代中国乡村教育实验的认识和丰富中国农村教育理论具有重要的作用。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曲铁华  袁媛  
近代中国的乡村教育实验是教育史上的一朵奇葩,对实验区当地、对国内其他地区,甚至是对其他国家和地区,都有深远的影响。文章以江苏昆山徐公桥、河北定县和山东邹平这三个具有代表性的乡村教育实验区为典型,从宏观的指导宗旨、具体的办教方法和细微的教学措施三个主要方面着手,剖析近代中国乡村教育实验的特点,以助于深入、全面地理解和把握近代中国乡村教育实验,资以今用。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耿达  
20世纪3、40年代,梁漱溟和费孝通相继对中国农村问题进行理论研究并付诸实践。梁漱溟从文化改造着手,试图通过建立新礼俗、乡学和村学来教育民众,以最终复兴中国传统文化;费孝通则从经济建设出发,通过发展分散的乡土工业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准,以满足农民的切身利益。两者的视角一个是"由外而内",一个是"自内而外",对中国农村问题的认识既有相似又有明显差异,代表了近代中国"乡村改造"的两条路向。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曾鹰  曾天雄  
当中国社会现代转型迈向以城市信仰为中心的意义表述体系,发展主义深入骨髓之时,由亲缘地缘、民间信仰、乡规民约等构成的"后乡土"社会正面临着共同体的瓦解甚至是"农民的终结"的重大问题。在"后乡土"实现乡村治理有效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找寻、重塑与创新乡村社会的内生价值。以客观科学礼敬态度,发掘"新乡贤"文化的传统人文精神,构建交融传统与现代文化的新乡村共同体,赋予乡村的新人文系统,确立乡村研究的新乡土叙事,促成农民的文化自觉以及乡村文化发展的价值皈依,实现"三治合一"的乡村善治。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郑文宝  
乡村治理不但需要有社会学、经济学等"解决问题"的学科介入,更需要有"分析问题"的哲学思考,因为分析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和基础。乡村之所以需要进行治理,一是源于浅表层面乡村的撕裂与破坏,二是源于深层的乡村风俗文化的改变。即,乡村社会功能的变迁与调整是乡村治理的最根本原因,经济、生态等方面的原因则属表层因素,乡村治理的实质是如何在城乡互动中对乡村进行重新定位、整合。乡村治理需要厘清"乡村"治理与城市涉农社区的"社区"治理之别,针对聚集型乡村和离散型乡村的差异性有治理侧重,否则容易陷入乡村政绩建设而不是乡村社会功能建设的陷阱。《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的出台标志着乡村治理体系转型的开始:由党建"引领"向"党组织领导"转变、由"三治融合"向"一元多方"转变。这种转变既利于聚集型乡村的城市化推进,也利于离散型乡村的防衰治理,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乡村展现与践行。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永芳  
清朝末年,面临甲午战后民族危机的加深与农业生产的衰微,清政府谕允饬令各地遍设农会,希图利用民间力量与官方力量共同振兴农业,摆脱国用匮绌的窘境。同时,实业救国人士的倡导、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吁请、上海农学会学术研究团体的创设等,对政府敦本重农、批饬成立农会组织均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清末农会肇始于1907年7月成立的直隶农务总会,随后,其他各省相继创办,并开展了编辑农报,翻译农书;创办农业学堂;开办农业试验场;举行农产品评会,设立陈列所;植树造林以及农业调查等一系列农事活动,发挥了"整理农业之枢纽"的作用。清末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覃辉银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其中既有价值判断也有事实判断。价值判断彰显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的必要性。事实判断是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现实依据。价值与事实相统一是新时代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坚守的重要原则。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谭乾权  
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点内容,而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是生态保护的突出短板。尤其是作为农村生态系统重要组成的土壤污染。强化农村土壤污染治理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维护粮食安全生产的内在要求,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关系乡村全面振兴和民族永续发展。本文在梳理农村土壤污染现状基础上,对农村土壤污染问题进行溯源分析,结合乡村生态振兴战略提出农村土壤污染治理之策,以促进农业资源永续利用,带动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谢亮  
过往学界常认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近代中国市场的商品价格结构变动深受国际市场商品价格结构变动的影响,并就此而讨论近代中国商品市场之所谓近代化发展问题。但对近代华北市场商品价格结构变动与市场自身的商品结构形态之关系的实证分析说明,其商品价格结构变动更易受自身以"粮棉"为核心的商品结构形态的影响。在暂不过多地纠结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既定前提时,其农产品的价格主导能力强于工业品更表明:随着农业整体性商业化的加剧,农业的部门结构及其商品流向、流量和价格变动能对整个商品市场价格结构变动产生主导性影响的趋势日益明显。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若仅就商品市场变动中的价格结构变动而言,华北市场已经开始了...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范从来  王勇  
2013年10月末,我国广义货币余额达到107万亿元,与GDP之比接近200%,M2/GDP也被广泛用来佐证我国货币已经超发的论点,但简单地将M2与GDP相对应,论证货币超发缺乏严谨的理论依据与逻辑结构,对经济变量的解释力也不足。从IS—LM模型分析发现我国高M2/GDP的症结不在货币量的多少,而是货币对经济产出的影响效率偏低,关注的重点需要从"货币超发"转向为货币政策创造制度环境,解决的途径也不在"堵"而在"疏"。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黄涛  
一、问题的提出 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面临的绝大多数决策形势中存在着带有或多或少不确定性的随机性因素,人们如何处理和理应如何处理这种局势是经济学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目前从一般意义上研究人们在各种决策形势中的理性行为的理论主要是决策和对策理论。决策理论考察单个利益主体在客观性条件下的策略选择问题,而对策理论则考察多个利益主体在利益相互影响的局势中的策略选择问题,在这些理论中,针对决策中随机性因素的影响,占据主导地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徐玉梅  
当事人在商业合同中构成附随义务根本违约的判断标准包括:当事人之间须存在有效的合同关系,当事人一方或双方实施了违反附随义务的行为以及违约后果严重致使非违约方合同目的落空。但是,不是只要一方当事人的违约致使他方合同目的落空就必然构成根本违约,基础目的、单方目的、直接目的、初始目的、单一目的的落空必然构成根本违约;而效果目的、嗣后目的的违反不能构成根本违约;间接目的、双方目的和混合目的的违反只有危及合同的根基时才能构成根本违约。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杜枢  
在敌意收购中 ,目标公司的董事无疑是最大的利益受损者 ,因为敌意收购一旦成功 ,他们很有可能丧失工作或名誉扫地。因而 ,目标公司董事往往会运用手中掌握的经营公司的权力 ,采取各种措施挫败敌意收购者。对于这种反收购行为 ,美国判例法援用原有的商业判断规则 ,并在其基础上发展出了一系列测试标准 ,用以评判目标公司董事的反收购行为是否符合董事的注意义务 ,主要有 :主要目的测试标准、相当性测试标准、最大价值测试标准、公正拍卖者测试标准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