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06)
- 2023(13344)
- 2022(11032)
- 2021(10287)
- 2020(8926)
- 2019(20531)
- 2018(20168)
- 2017(39027)
- 2016(21066)
- 2015(23817)
- 2014(23726)
- 2013(24139)
- 2012(22419)
- 2011(20307)
- 2010(20584)
- 2009(19772)
- 2008(20165)
- 2007(18456)
- 2006(16298)
- 2005(14859)
- 学科
- 济(101461)
- 经济(101356)
- 业(92369)
- 企(74400)
- 企业(74400)
- 管理(70178)
- 农(47050)
- 方法(46211)
- 数学(37858)
- 数学方法(37624)
- 农业(30979)
- 财(30718)
- 业经(30613)
- 中国(26373)
- 务(21818)
- 财务(21799)
- 财务管理(21766)
- 制(20803)
- 企业财务(20635)
- 贸(20027)
- 贸易(20018)
- 易(19558)
- 技术(17984)
- 策(16975)
- 和(16473)
- 体(15606)
- 地方(15521)
- 划(15474)
- 学(14871)
- 银(14514)
- 机构
- 学院(318351)
- 大学(314100)
- 济(146429)
- 经济(143972)
- 管理(127429)
- 理学(109581)
- 理学院(108545)
- 管理学(107095)
- 管理学院(106508)
- 研究(106428)
- 中国(86357)
- 财(65955)
- 京(65155)
- 农(64268)
- 科学(60785)
- 所(54064)
- 财经(52714)
- 农业(49455)
- 中心(49213)
- 研究所(48553)
- 江(48177)
- 经(47853)
- 业大(47805)
- 经济学(45230)
- 北京(41289)
- 经济学院(41079)
- 财经大学(38533)
- 州(37419)
- 经济管理(37113)
- 院(37009)
- 基金
- 项目(202746)
- 科学(161710)
- 基金(150699)
- 研究(150546)
- 家(129737)
- 国家(128528)
- 科学基金(111314)
- 社会(99709)
- 社会科(94354)
- 社会科学(94327)
- 基金项目(79430)
- 省(77979)
- 自然(69660)
- 自然科(68077)
- 自然科学(68056)
- 自然科学基金(66940)
- 教育(66675)
- 划(64489)
- 资助(61531)
- 编号(60334)
- 成果(47749)
- 部(47028)
- 重点(44905)
- 发(44590)
- 创(44319)
- 业(43309)
- 国家社会(42142)
- 创新(40793)
- 教育部(40390)
- 课题(39976)
- 期刊
- 济(168265)
- 经济(168265)
- 研究(94292)
- 农(64881)
- 中国(59616)
- 财(53544)
- 管理(47074)
- 科学(44849)
- 学报(44759)
- 农业(43768)
- 大学(34970)
- 学学(33415)
- 融(33281)
- 金融(33281)
- 业经(31786)
- 技术(27518)
- 财经(26770)
- 经济研究(26089)
- 业(23694)
- 经(23136)
- 问题(23027)
- 教育(22549)
- 技术经济(19568)
- 世界(18967)
- 贸(18790)
- 国际(16410)
- 统计(16301)
- 版(15557)
- 经济问题(15234)
- 商业(15171)
共检索到4799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东刚
近代中国农业投资的估算与分析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讲师张东刚相对于近代导向生产部门而言,传统生产部门或曰旧式生产部门的投资是指对非采用机械和动力的农业、手工业(包括手工矿业)和旧式交通运输业(如木帆船运输、人畜力运输)等领域的投入。本文主要分析近代中国农...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刘巍
对中国GDP的估算工作始于20世纪30年代,以巫宝三先生和刘大中先生的工作为起点。此后,国内外许多学者都参与了这项工作,有人做了个别年份的时点估算,有人做了短时间序列估算。刘佛丁、王玉茹二位先生撰文总结了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研究成果,到1997年为止,不完全连续的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陈海珠 李树青 汪圣忠 包平
收集整理了晚清民国时期《农业论文索引》中粮食作物专题研究论文作者合作情况,构建了有向合作网络。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这一科研合作网络进行实证分析,包括:整体网络分析、作者中心性分析、合作频次分析、凝聚子群分析、最大合作子群分析;并且结合文献计量方法对粮食作物研究专题所有高产作者发文量与其在合作网络中的度数、入度作了相关性分析。通过实证研究,对我国近代科学学者合作网络的整体状况和特征进行了总结并就该研究意义提出了一些思考。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东刚
近代中国国民消费需求总额估算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张东刚关于中国近代经济发展中城乡居民个人消费需求的长期统计资料十分缺乏,唯一的一次横截面资料是巫宝三等先生所著《中国国民所得》一书中对1933年国民消费需求的调查统计,该书并运用北平生活费指数加以...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陈争平
1980年代以来,吴承明先生曾多次强调经济史研究中计量方法的重要性,他希望在有关经济史的研究中"凡是能够计量的,尽可能作些定量分析"。①计量方法的运用,可以帮助我们在经济史研究中更好地展开横向的国际比较和区际比较,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纵向的异时段比较,可以使我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彭立峰
在封闭自然经济向开放市场经济转变的特定历史条件下,近代中国的思想先驱们基于全新的理念,重新审视并全面诠释了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他们明确指出机械化、集约化和科技化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必由路径,而政府应主动辅导农业发展,唯有通过政府与农民的良好合作才能实现农业现代化。上述农业发展思想对于今日中国的"三农"建设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田云 张俊飚 李波
粮食主产区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我国农业碳排放的主要来源。科学地把握当前我国粮食主产区农业碳排强度、区域差异及成因是合理构建农业碳减排政策体系、实现农业碳减排的重要前提。本文首先基于8方面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13个粮食主产省(区)农业碳排强度进行测度,结果表明,湖南、山东、湖北农业碳排强度居前三位;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则位于后三位。在此基础上,构建农业碳排效应区域差异评价矩阵,对13个地区进行聚类,结果显示,湖南、江西、河南、安徽4省属于"高强度—低效益"地区;湖北、江苏、山东3省属于"高强度—高效益"地区;四川、河北2省属于"低强度—低效益"地区;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4省区属于"低强度—高效益"地区。最后,基于研究结论展开讨论。
关键词:
中国 粮食主产区 农业碳排强度 区域差异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郭金兴
本文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利用省际面板数据对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和比例进行了估算,并分析了剩余劳动力的变化趋势。根据本文的估算,1996年以来我国剩余劳动力没有明显的下降趋势,目前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约为1亿人,约占全部农业劳动力的三分之一。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变化与经济增长有着密切的联系,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在非农部门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加快农业劳动力向其他部门的转移,是减少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
剩余劳动力 随机前沿方法 面板数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永勤 彭补拙 缪启龙 向毓意
结合南京地区的农业生产状况 ,采用Penman -Montieth法计算参考作物的潜在蒸散 ,建立了本地区农业耗水的物理模型 ,计算了南京地区历年的农业用水量 ,并根据实际资料对模型进行了检验 ,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 ,能够反映农业用水的实际情况。在分析该地区历年农业用水量变化及其用水现状的基础上 ,对影响农业用水量的因素和该地区的农业用水效率进行了分析和计算。南京地区农业用水量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耕地面积和各类作物播种面积的变化 ,同时也受当年气候状况的影响。南京地区多年的农业用水效率计算结果表明 ,该地区的灌溉水利用率较低。最后对该地区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南京地区 农业耗水 估算模型 分析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王利华
近代中国经济发展中国际资本流动的估算(1894-1938年)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博士生王利华近代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尚无能力进行对外投资,所以当时的国际资本流动实际上只是外国资本在中国国境的流入与流出,而不是外国与中国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间发生的国际...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陈昭 邓颖杰 杨广超
本文利用近代中国若干年度已有的宏观经济数据——GDP、消费、进出口以及对外投资数据的估算,引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和国民收入核算方法估算出政府购买的时间序列数据,首次估算出我国1903—1936年的投资额并据此得到政府购买长序列数据,实证分析了近代中国财政收入与政府购买的关系,通过价格指数和进口额验证了投资数据的准确性。本文认为,通过柯布—道格拉斯模型中的人口、资本、GDP等数据得出的近代中国传统产业的投资额存在一定可信度,从而保证了政府购买时序数据估算的可靠性。
关键词:
近代中国 政府购买 传统投资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丁岩彬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程鸿
开展资源丰度的研究,关键在于找到多种资源综合可比的计算单位和计算方法。本文以中国主要农业资源为例,探讨了一种以净产值为基础估算农牧林渔资源量的方法,并按一个年度的基数值计算了各地区单位面积农业资源的平均丰度。然后,以全国平均丰度值为1,计算出各地区的平均丰度比,再换算为各地区的农业资源有效面积。
关键词:
资源丰度,资源有效空间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彧 黄耀 张稳 于永强 王平
利用我国若干代表性区域6种主要作物(水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生产力的田间试验及统计数据,对中国农业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模型Crop鄄C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利用常规的气象和土壤资料、化肥氮施用量等较好地模拟我国6种作物主产区的净初级生产力,模拟值与观测值的相关系数(R2)为0.80(n=786)。将Crop鄄C模型与GIS空间数据库耦合,估计了1980—2000年中国农业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模拟结果表明,自1980年以来,中国农业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呈增加趋势,从1980年的472.9TgC增加到2000年的607.2TgC,秦岭淮河以北的华北地区和西北部分地区增加最为明显。
关键词:
作物 模型 验证 地理信息系统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梁云林
农业对外投资是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重要途径,在中国农业资源紧张、市场竞争激烈的背景下,加大对外投资力度,扩大对外投资范围,是缓解资源压力、规避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关键所在。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农业对外投资的现状和特点,提出农业对外投资的区位选择,以增强农业对外投资的针对性和适宜性。
关键词:
农业对外投资 特点 潜力 区位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