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47)
2023(12338)
2022(10574)
2021(9914)
2020(8265)
2019(19497)
2018(19077)
2017(37065)
2016(19980)
2015(23088)
2014(23043)
2013(23381)
2012(22401)
2011(20594)
2010(20666)
2009(19357)
2008(19666)
2007(17811)
2006(15850)
2005(14887)
作者
(59322)
(49677)
(49443)
(47243)
(31798)
(23876)
(22816)
(19167)
(18922)
(17688)
(17098)
(16570)
(16047)
(15925)
(15780)
(15354)
(14787)
(14757)
(14412)
(14348)
(12523)
(12192)
(12155)
(11284)
(11266)
(11192)
(11107)
(11043)
(10069)
(9948)
学科
(94654)
经济(94563)
(56290)
管理(54938)
(44615)
企业(44615)
方法(39255)
数学(34941)
数学方法(34735)
中国(29576)
(25393)
(25233)
地方(22932)
(22178)
(21567)
银行(21539)
(20423)
业经(19296)
(19166)
贸易(19149)
(18591)
(17650)
金融(17647)
农业(16974)
(16507)
财务(16480)
(16465)
财务管理(16436)
企业财务(15772)
环境(13662)
机构
大学(295270)
学院(293768)
(132120)
经济(129612)
研究(108757)
管理(108636)
理学(91533)
理学院(90428)
中国(89554)
管理学(89210)
管理学院(88633)
(64300)
科学(62975)
(62435)
(56512)
(51555)
研究所(50789)
中心(49459)
财经(48591)
(44897)
(44204)
北京(42044)
经济学(41961)
农业(40452)
业大(40216)
(38439)
(38152)
师范(38066)
经济学院(37903)
(36093)
基金
项目(182915)
科学(143311)
研究(134864)
基金(132925)
(115363)
国家(114391)
科学基金(96697)
社会(87024)
社会科(82624)
社会科学(82602)
基金项目(69496)
(69300)
教育(61125)
自然(59950)
(59133)
自然科(58493)
自然科学(58473)
自然科学基金(57452)
资助(56035)
编号(53951)
成果(45240)
(44471)
(42210)
重点(41762)
课题(37751)
(37438)
国家社会(36504)
发展(36262)
教育部(36180)
(35671)
期刊
(150557)
经济(150557)
研究(96062)
中国(63399)
(49681)
(48007)
学报(44269)
(41752)
金融(41752)
科学(41397)
管理(40110)
大学(33395)
农业(31535)
学学(31324)
教育(29383)
财经(25228)
经济研究(25184)
技术(24072)
业经(23411)
(21651)
问题(20263)
(18388)
(17960)
国际(17004)
世界(16386)
技术经济(15328)
理论(14204)
统计(13567)
商业(13371)
(13013)
共检索到4678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白丽健  
20世纪30年代初,公司企业经营处于极其困难的境地,为了企业的生存,部分学者极力主张发行公司债以代替呆滞的厂基押款。在这种情况下,部分企业由于不同的用途,以不同的方式发行了一定数量的公司债。本文通过对同一时期华商企业与中国境内外商企业和国外企业发行公司债的状况进行比较,进而对近代中国公司债的特征和效果进行了分析,说明新金融工具的运用是近代中国企业融资方式的进步,对个别企业的生存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万立明  
公司债作为一种新型的融资手段,在近代中国得到了初步发展,有助于解决个别企业的融资困难,但很少直接用于发展企业生产,且公司债发行数量有限,与国内产业经济的关系疏离。从发行角度看,华商公司债是较为规范和成功的,主要由银团承销,成立专门的银团办事机构,并注重降低发行风险。从流通角度看,公司债则基本滞留在银行,未正式流通和在证券市场开拍。发行成本过高及当时企业面临外部环境的不利是制约华商公司债发展的根本原因。因此,在幼稚和畸形的证券市场中诞生的华商公司债既有所发展,但又难以充分发展。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付雷鸣  万迪昉  张雅慧  
本文以2007年8月至2009年8月发行公司债的31个样本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事件研究法对这些公司发行公司债所产生的公告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我们研究的事件窗口中,我国公司债发行会产生负的公告效应,但是在公告发布之前的累积异常收益率为正,而在公告发布之后的累积异常收益率为负。横截面数据的回归分析表明,股票的累积异常收益率与公司的成长性显著的负相关,与固定资产比率、资产负债率、债券相对发行规模及公司规模显著的正相关,与公司的年龄、债券的信用评级及债券的存续时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郜峰  
我国公司债券发行制度构成的多元化、发行制度的不统一和市场化程度低,使得我国公司债券发展缓慢,市场效率低下,难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其中,公司债券发行制度设计不合理,是影响我国公司债券市场发展的源头性和决定性因素,公司债券信用文化基础欠缺、制度建设理念偏差、监管部门的利益冲突等也是重要原因。我国公司债券发行制度改革,可以采用诱致性改革与强制性改革相结合的改革路径。我国公司债券发行制度改革应统一现行的公司债券发行审核制度和资信评级制度,贯彻市场化导向,放松管制,建立市场化的公司债券注册发行制度。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京城  
我国公债发行环境的分析李京城一、我国公债筹资中所体现的现实矛盾改革开放以来,公债筹资虽然在我国已经得到正名,同时也进行了十多年的公债筹资的实践,但公债筹资环境还不够好,在公债发行中还存在一些矛盾:1.国家公债需要量大与公债筹资困难的矛盾。历年来国家财...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裴珍珍  
本文通过对我国2007~2011年发行可转债、公司债、增发的上市公司的公司特征进行比较分析发现:相比于增发公司,可转债发行公司具有大规模、低杠杆、低成长、相对发行规模较小的特征;相比于公司债发行公司,可转债发行公司具有成立时间短、未来投资机会多、获取经营现金能力强、较多自由现金流量和股权集中的特征。结论部分符合风险转移假说。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嘉颖  
随着《公司债券发行试点办法》的颁布,公司债逐渐成为上市公司从证券市场获得融资的重要方式,为此,文章对上市公司发行公司债的现状、特征、发行条件等进行了分析,剖析了上市公司发行公司债券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以便为上市公司选择公司债融资方式提供借鉴。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昌阳  尹玉刚  刘亚辉  
伴随"走出去"程度的加深,中国跨国企业的东道国风险敞口越来越大,这将如何影响跨国企业的债务融资成本是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海外子公司的国家分布,利用国际国家风险指数(ICRG),刻画中国上市跨国企业的东道国风险暴露及其对公司债券发行信用利差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东道国风险上升将显著提高中国上市跨国企业发行债券时的信用利差,表明企业付出了更多融资成本以补偿债券投资者对企业海外业务高风险的担忧。从风险分拆来看,东道国政治、经济和金融风险上升都会在不同程度上显著提高信用利差。进一步研究表明,企业具有国有背景、海外经营经验丰富以及东道国与中国关系越"近",越有助于调节东道国风险对债券发行利差的负面影响。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佟岩   李鑫  
近年来,中国债券市场发展迅速,为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和国家重点项目建设提供了坚实保障。然而,随着“刚性兑付”被打破,债券市场违约率不断攀升。在此背景下,完善发行人信息披露、创新监管模式、防范化解债券信用风险成为必然要求。本文基于证券交易所对公司债券发行上市审核过程中形成的反馈意见函,以2015年5月~2022年10月期间的公司债券发行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交易所审核问询会显著增加债券发行价差,而发行人高质量的回函可以有效缓解这一影响。机制检验发现,交易所审核问询通过释放发行人信息披露质量较差、违约预期较高的信号,提高了债券发行价差。基于审核反馈意见函细分特征,本文发现当交易所要求发行人补充重大事项提示、要求中介机构发表专业核查意见,以及对现金流、偿债能力、应收账款、风险信息、客户与供应商和行业竞争主题的关注程度越高时,债券发行价差上升程度越大。此外,交易所审核问询还会增加债券发行失败的概率,也降低了债券超额募集现象发生的可能性。本文从交易所反馈意见函文本信息的视角,拓展了债券发行定价影响因素的研究,对推动债券市场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贾秀彦   杜运潮   徐凤菊  
基于社会信用体系改革试点这一准自然实验场景,利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对该问题进行检验。研究发现,社会信用体系改革试点能显著降低试点地区公司债发行价差。机制检验结果表明,社会信用体系改革试点主要通过提高债券发行方与债券投资者之间的信任程度,降低投资者要求的风险溢价,从而降低公司债的发行价差。这主要表现在发行方会强化信任制度建设、实施诚信行为、提供信任结果保障和债券投资者给予信任四个方面。异质性分析表明,在社会信任环境较差的地区以及债权人保障水平较低的企业,社会信用体系改革试点对公司债发行价差的降低作用更加明显。针对二级市场的分析表明,社会信用体系改革试点还能降低二级市场债券的交易价差,实现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协同优化。该研究结论对于继续扩大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范围、强化现有的社会信用体系,提高债券市场的定价能力、支持金融高质量发展具有启示作用。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小运   黄婉  
企业高质量的技术创新能否在债券市场获得资源支持,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重要表征,也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功实施的关键。本文利用手工收集的2007—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专利分类号,构建表征企业高质量创新的探索型创新指标,考察探索型创新对公司债发行定价的影响。研究发现,探索型创新程度越高,公司债发行价差越低,这说明,总体上债券投资者关注了企业创新行为的差异,会降低对探索型创新程度高企业索要的债券风险溢价。机制检验表明,探索型创新主要通过信息环境优化、信用增进和政府支持这三种渠道降低公司债发行价差。进一步分析发现,在成长性较高、产业政策支持行业以及所处市场化发展水平较高地区的企业,探索型创新对公司债发行价差的降低作用更为明显。本文研究结论有助于投资者、监管部门更好地理解企业高质量创新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过程中的微观主体角色,同时对于进一步完善债券市场助力企业探索型创新、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苏宏  
发行公司债优于股票增发融资结构是指股权资本与债券资本之间的比例关系,通常用负债比率(或资产负债率)指标表示。目前,我国国有公司的融资结构表现为两种极端:弹性过度的高负债水平融资结构和弹性不足的高权益融资结构。而国有上市公司一般更偏好股权融资,这主要是因为我国股权融资的实际成本低于债务融资成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小运   黄婉  
企业高质量的技术创新能否在债券市场获得资源支持,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重要表征,也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功实施的关键。本文利用手工收集的2007—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专利分类号,构建表征企业高质量创新的探索型创新指标,考察探索型创新对公司债发行定价的影响。研究发现,探索型创新程度越高,公司债发行价差越低,这说明,总体上债券投资者关注了企业创新行为的差异,会降低对探索型创新程度高企业索要的债券风险溢价。机制检验表明,探索型创新主要通过信息环境优化、信用增进和政府支持这三种渠道降低公司债发行价差。进一步分析发现,在成长性较高、产业政策支持行业以及所处市场化发展水平较高地区的企业,探索型创新对公司债发行价差的降低作用更为明显。本文研究结论有助于投资者、监管部门更好地理解企业高质量创新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过程中的微观主体角色,同时对于进一步完善债券市场助力企业探索型创新、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常殊昱  肖立晟  
自2013年起,中国海外公司债发行规模持续居于新兴市场国家首位。2017年,中资企业海外公司债发行额再创新高,全年发行债务2134.3亿美元,币种覆盖美元、离岸人民币、欧元、港元和日元等,相当于2016年的2倍,2010年的13倍。与国内债券市场相比,海外公司债发行总量虽小,但增长迅速。2010年,企业长期海外债权融资仅相当于同年境内债权融资额的不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