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19)
2023(5815)
2022(4789)
2021(4688)
2020(3933)
2019(9191)
2018(8986)
2017(17495)
2016(8921)
2015(10325)
2014(9950)
2013(10136)
2012(9767)
2011(8911)
2010(8656)
2009(8083)
2008(7986)
2007(6989)
2006(6223)
2005(5941)
作者
(25405)
(21274)
(21258)
(20615)
(13615)
(10237)
(9631)
(8490)
(8310)
(7516)
(7371)
(7090)
(7085)
(7024)
(6802)
(6733)
(6363)
(6110)
(6072)
(5719)
(5338)
(5072)
(5060)
(4908)
(4842)
(4778)
(4550)
(4442)
(4262)
(4255)
学科
(45626)
经济(45579)
管理(23594)
方法(22473)
(21756)
数学(20788)
数学方法(20576)
(16077)
企业(16077)
中国(14653)
(10915)
(10438)
贸易(10430)
(10292)
(9723)
(8221)
(7794)
(7439)
金融(7438)
(7410)
银行(7402)
(7100)
环境(6677)
农业(6634)
业经(6619)
(6380)
地方(6376)
关系(5917)
(5903)
财务(5892)
机构
大学(136688)
学院(131441)
(69037)
经济(68152)
研究(51813)
管理(49688)
中国(43711)
理学(42547)
理学院(42055)
管理学(41429)
管理学院(41193)
(31498)
(29771)
科学(28042)
(26023)
财经(25071)
经济学(23939)
研究所(23575)
(23272)
中心(22702)
经济学院(21660)
北京(19815)
财经大学(18997)
(18956)
(18345)
(16715)
业大(16142)
科学院(16005)
(15091)
师范(14983)
基金
项目(85727)
科学(69469)
基金(68014)
研究(61081)
(59887)
国家(59539)
科学基金(50915)
社会(43564)
社会科(41600)
社会科学(41591)
基金项目(34336)
自然(31611)
自然科(30935)
自然科学(30928)
自然科学基金(30436)
资助(29459)
(27473)
教育(27126)
(25033)
(21633)
编号(21192)
中国(20822)
国家社会(20377)
重点(19515)
教育部(18936)
(18097)
成果(17712)
人文(17481)
(17040)
大学(16561)
期刊
(70477)
经济(70477)
研究(45306)
中国(26734)
(23607)
科学(19404)
学报(19388)
管理(19287)
(16465)
大学(15311)
(15166)
金融(15166)
学学(14518)
经济研究(13797)
财经(13432)
(11712)
农业(11540)
(10787)
国际(10030)
世界(9996)
问题(9673)
技术(9628)
统计(9162)
教育(8201)
技术经济(7688)
业经(7674)
(7624)
(7070)
决策(6923)
经济问题(5648)
共检索到2047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王峰  
近代国内公债的增信方法,主要靠建立偿债基金,确定还款来源。偿债基金又称担保基金,其形式多样,具有多种特征。偿债基金提高了公德绩信,在公债发行中居于核心地位,而政府债信又主要取决于担保基金是否确实。建立偿债基金这种增信方法,在今天仍然具有生命力。特别是在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制度重新确立后,可以尝试建立全国性的地方政府债券担保基金,当地方政府债券出现违约时,予以适当救助。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振华  要一民  
建立国债偿债基金的探讨杨振华,要一民我国的债务问题已成为近年来国内外政治、经济和舆论界密切关注的热点之一。就内部债务而言,其偿还情况直接关系到政府信誉和国内社会安定,因此面对举债规模的不断增大,如何确保按时、足额偿还本息,就成为人们十分关切的问题。正...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顾鹏  李心丹  
改革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拓展融资渠道,多方面筹集资金是提高我国基础设施服务供给水平的必由之路。笔者在分析我国传统投融资体制及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特点的基础上,结合项目融资的内涵,提出建立偿债基金,推行项目融资的方法有效利用社会资金及外资,构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多元化融资的新的投融资机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柳文  
《近代中国地方公债研究——以江浙沪为例》是潘国旗教授研究近代国内公债的第三部学术专著。在本书的研究中,作者选择了近代中国各省市的地方财政史和地方公债作为研究对象,是迄今国内同类题材研究中第一部系统的学术专著。我认为该书有以下几个特点,值得向读者推荐。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杜恂诚  
近代中国政府公债的发行开辟了政府动员国民储蓄的新时代,也为资本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事实上,公债已经在一定程度上介入了当时的金融市场,成为银行券的发行准备、储蓄存款的保证、银行放款的抵押品、金融业的投资筹码以及维护经济稳定的筹码;公债的交易也推动了近代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然而,文章通过计量分析发现:利率对公债价格没有解释力。这说明政府公债还没有完全与金融市场融为一体,公债价格应该还受到很多非市场因素的影响或制约。1921年和1932年的公债整理对债信的维护具有重要意义,公债收益率的下降则是理性的回归。而法币改革则使政府摆脱了公债的财政制约。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申学锋  
公债是产生于古代、发展于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财政范畴,是政府以信用形式向投资者取得收入而形成的一种债务,它反映着以国家为主体的一种分配关系。公债与一国经济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运用得当,公债可以平衡财政收支、有效动员和重新配置社会资源、促进经济健康稳定增长。但如果运用不当,公债也可能对国家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申学锋  
《近代中国地方公债研究——以皖川闽粤为中心的考察》(经济科学出版社2014年2月版),是潘国旗教授研究近代地方公债的第二部专著。该书继承和发扬了作者研究近代中国公债史的一贯特色,即在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运用历史学、财政学、金融学、统计学等经济史研究所需的诸多分析方法,系统地分析了皖、川、闽、粤四省地方公债发行的规模、依存度、章程、还债机制,对其社会影响及地方公债立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刘志英  
同近代中国绝大多数中央及地方政府发行的公债相比,上海的地方公债无论从债券用途、发行方式,还是上市交易等诸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更符合近代公债的规范运作,体现了严格意义上的近代公债性质。同时,它也为当今地方公债的发行提供了不少值得借鉴的历史启示。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白丽健  
20世纪30年代初,公司企业经营处于极其困难的境地,为了企业的生存,部分学者极力主张发行公司债以代替呆滞的厂基押款。在这种情况下,部分企业由于不同的用途,以不同的方式发行了一定数量的公司债。本文通过对同一时期华商企业与中国境内外商企业和国外企业发行公司债的状况进行比较,进而对近代中国公司债的特征和效果进行了分析,说明新金融工具的运用是近代中国企业融资方式的进步,对个别企业的生存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杨静  
公债作用的新认识杨静今年国库券发行,与往年相比,最引人注目的有两大特点:一是专业银行首次进入国债市场,即三年期国库券由五大专业银行承购包销,通过销售网点向社会发售,且购买者随时可以到银行提前兑现。在此过程中,银行将支付现金,收进国债,这意味着国债将开...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文魁  
企业负债不仅起着税盾和财务杠杆作用 ,还能改善企业金融结构和提高市场价值、强化对企业经理的监督和约束。偿债保障机制分为事前保障和事后保障两大类 ,有自动履债、债权人的审慎和信用配给、流动性和可转换性、戳穿公司面纱等机制。我国的偿债保障机制薄弱 ,是因为在企业控制权转移、声誉机制、限制企业和企业经营者行为及介入企业治理、破产清算等方面都出现了障碍 ,而且目前实施的债转股也不符合可转换性的一般规则。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对建立地方偿债风险基金的思考国家外汇管理局嘉兴分局借用外债是筹措外汇资金,缓解国内资金紧缺的有效途径。但是借用外债是以恪守信用,还本付息为前提,一旦外债项目遇上风险,没有得力的补救措施,进而就发生偿付危机。因此除采取积极谨慎的外债策略,在保持适度规模...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刁伟涛  
研究目标: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对于经济增长的门限效应。研究方法:基于债务率,即债务存量与地方政府综合财力的比值的视角,利用中国30个省份20102014年年底的地方债务余额数据,对地方债务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中国地方债务存在明显的经济增长门限效应:当债务率高于112%左右之后,原本正向显著的经济增长促进作用基本趋近于无,而其作用渠道可以明确为如下传导机制,债务率高企带来地方政府偿债压力从而影响经济发展导向的财政支出。研究创新:引入债务率指标并基于偿债压力视角分析了地方债务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刁伟涛  
研究目标: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对于经济增长的门限效应。研究方法:基于债务率,即债务存量与地方政府综合财力的比值的视角,利用中国30个省份2010~2014年年底的地方债务余额数据,对地方债务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中国地方债务存在明显的经济增长门限效应:当债务率高于112%左右之后,原本正向显著的经济增长促进作用基本趋近于无,而其作用渠道可以明确为如下传导机制,债务率高企带来地方政府偿债压力从而影响经济发展导向的财政支出。研究创新:引入债务率指标并基于偿债压力视角分析了地方债务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研究价值:对于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管控治理和风险防范,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郭传辉  
在对地方政府国有资产类型和特征进行梳理基础上,认为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动用地方政府存款、处置国有企业和挂牌已经收储的土地等方式来为地方政府债务偿还筹集偿债资金。为进一步分析地方政府通过处置资产偿还地方政府债务的具体情况,采用CCA方法利用2019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债务规模越大,在相同债务违约概率情况下,对资产变现能力要求越高,在相同资产变现情况下,债务违约概率越高;不同地区通过处置国有资产偿债的能力差异很大,部分欠发达地区债务风险值得高度警惕。在此基础上,从坚决遏制地方政府新增隐性债务、稳妥解决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进一步提高举债资金支出效率、加大违规举债处置力度等四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