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84)
2023(13075)
2022(11003)
2021(10386)
2020(8453)
2019(20117)
2018(19893)
2017(35586)
2016(20000)
2015(23187)
2014(23828)
2013(23137)
2012(21919)
2011(20285)
2010(20795)
2009(19283)
2008(19502)
2007(17834)
2006(15633)
2005(14183)
作者
(57420)
(48139)
(47985)
(46214)
(30588)
(23163)
(22142)
(18784)
(18418)
(17461)
(16416)
(16202)
(15317)
(15231)
(15123)
(15116)
(14744)
(14101)
(13936)
(13875)
(12326)
(11862)
(11586)
(11143)
(10946)
(10871)
(10765)
(10759)
(9878)
(9822)
学科
(83762)
经济(83676)
(49224)
管理(48566)
方法(36667)
(36175)
企业(36175)
(33134)
数学(31763)
数学方法(31472)
中国(29732)
教育(21960)
农业(21678)
(21265)
业经(19852)
(19317)
(17346)
贸易(17337)
理论(16983)
(16913)
(16806)
地方(15200)
(13877)
(13409)
银行(13386)
(12807)
(12458)
金融(12455)
(12185)
(11867)
机构
大学(298779)
学院(294732)
(121243)
经济(118531)
研究(105414)
管理(103076)
理学(87899)
理学院(86744)
管理学(85155)
管理学院(84555)
中国(77087)
(64949)
科学(61537)
(55845)
(53132)
(49733)
(48439)
研究所(48007)
师范(48006)
中心(47773)
(45883)
财经(44223)
北京(42479)
业大(40334)
(40169)
经济学(39264)
师范大学(38937)
农业(37990)
(36956)
教育(36930)
基金
项目(184312)
科学(144911)
研究(143764)
基金(130743)
(112368)
国家(111243)
科学基金(93629)
社会(89721)
社会科(84429)
社会科学(84409)
教育(72837)
(71323)
基金项目(67858)
(61530)
编号(61011)
自然(56102)
自然科(54725)
自然科学(54706)
自然科学基金(53773)
资助(53570)
成果(53080)
课题(44960)
(43582)
重点(42936)
(41434)
教育部(38012)
(37878)
(37802)
大学(37027)
(36978)
期刊
(140056)
经济(140056)
研究(98383)
中国(67879)
教育(60369)
(50054)
(44218)
学报(43437)
科学(40176)
管理(36293)
大学(34198)
农业(33361)
学学(30662)
技术(29672)
(26254)
金融(26254)
业经(24080)
财经(22738)
经济研究(22212)
(19740)
问题(18819)
(16497)
(16194)
职业(15519)
(14909)
世界(14556)
图书(14320)
技术经济(14097)
(13388)
论坛(13388)
共检索到4559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曲铁华  袁媛  
近代中国的乡村教育实验是以一群学贯中西而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为代表书写的一段中国教育史话。在他们的实践努力和研究中沉淀了许多关于农村教育理论智慧,对我们今日进行农村教育研究具有标本性的意义。"什么是农村教育"、"如何对待农村教育与农村文化的关系"、"农村教育由谁负责"是农村教育研究中的重要理论问题,探析近代乡村教育实验在研究对这三个问题方面的理论贡献,对深化关于近代中国乡村教育实验的认识和丰富中国农村教育理论具有重要的作用。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曲铁华  袁媛  
近代中国的乡村教育实验是教育史上的一朵奇葩,对实验区当地、对国内其他地区,甚至是对其他国家和地区,都有深远的影响。文章以江苏昆山徐公桥、河北定县和山东邹平这三个具有代表性的乡村教育实验区为典型,从宏观的指导宗旨、具体的办教方法和细微的教学措施三个主要方面着手,剖析近代中国乡村教育实验的特点,以助于深入、全面地理解和把握近代中国乡村教育实验,资以今用。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衷海燕  唐元平  
在近代中国,农会是农民组织化进程中非常重要的形式。近代农会立法演进的历程,彰显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对农民结社自由与自治管理权的肯定和推动。历代政府主导的有序变革经验表明,可以试图通过农会立法有效笼络乡村精英实现乡村治理,达到管控与自治机制相结合而良性互动、稳定乡村社会秩序的目的。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耿达  
20世纪3、40年代,梁漱溟和费孝通相继对中国农村问题进行理论研究并付诸实践。梁漱溟从文化改造着手,试图通过建立新礼俗、乡学和村学来教育民众,以最终复兴中国传统文化;费孝通则从经济建设出发,通过发展分散的乡土工业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准,以满足农民的切身利益。两者的视角一个是"由外而内",一个是"自内而外",对中国农村问题的认识既有相似又有明显差异,代表了近代中国"乡村改造"的两条路向。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邹进文  马腾  
近代中国的证券市场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成为近代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时代大环境的约束,中国近代证券市场存在诸多不规范之处,如何加强对证券市场的监管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因而产生了比较丰富的证券监管思想与监管规制。晚清时期的证券监管思想主要涉及对股票发行的监管,北京政府时期的证券监管思想主要围绕公债与交易所的监管问题进行讨论,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证券监管思想主要体现为对证券业发展与整体国民经济关系的认识更加深化以及证券监管法规内容的进一步完善,这三个时期证券监管思想的演变呈现出一种动态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邹进文  马腾  
近代中国的证券市场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成为近代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时代大环境的约束,中国近代证券市场存在诸多不规范之处,如何加强对证券市场的监管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因而产生了比较丰富的证券监管思想与监管规制。晚清时期的证券监管思想主要涉及对股票发行的监管,北京政府时期的证券监管思想主要围绕公债与交易所的监管问题进行讨论,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证券监管思想主要体现为对证券业发展与整体国民经济关系的认识更加深化以及证券监管法规内容的进一步完善,这三个时期证券监管思想的演变呈现出一种动态的递进关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静  边娇  
通识教育思想源远流长,通识教育可产生通才,中西方文化中的通识教育思想都比较古老。由西方学者倡导的现代大学通识教育影响广泛,备受关注,逐步受到世界知名大学的认同。在通识教育中增加了学生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大大拓展了学生视野,培养大学生成为人文与科学素养较高的人。由李佳撰写的《近代中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研究》一书,对我国高校大学生通识课程体验式教学模式研究有一定的帮助。在中外文化教育交流的大背景之下,作者在已有通识教育课程研究成果基础之上,考察了近代中国大学通识教育课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叶波  范蔚  
文理科分合问题是我国普通中学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中的基本问题之一,对这一问题的回答离不开对其历史进行考察。鉴于近代社会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特殊意义,以及课程与文化的密切关系,在近代社会背景中,从文化的角度考察文理科分合的影响因素既显得必要,又具有可能。基于课程、文化、人的分析框架,通过考察近代文理科分合的基本历程,探讨影响文理科分合的文化因素,指出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对于文理科分合的不同影响,课程改革应该在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化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万艳丽  
长期处于银行领袖地位的近代中国银行通过不断改进自身的组织结构和规章制度以降低经营风险,在社会上享有较高的信誉,这得益于其拥有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作为有力后盾。尽管"内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何雪锋  祁贤明  
在碳达峰碳中和与共同富裕背景下,探索乡村碳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通道,在做大“经济蛋糕”的同时做大“生态蛋糕”,实现乡村共同致富,对开创中国式乡村现代化道路有着重要意义。文章引入财会学科的“资源-资产-资本”概念,构建了乡村碳汇生态产品“三资转化”路径。在分析乡村碳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所面临的困境基础上,提出了要从明晰碳汇生态资源权属,搭建乡村碳汇生态产品交易平台,促进乡村碳汇生态产品品牌溢价,构建乡村碳汇生态产品数字化多场景应用等方面打通乡村碳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共富道路。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曹立  石以涛  
乡村振兴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文化振兴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发生重大改变。乡村人口流动、人才加速流失,使得乡村文化呈现凋敝衰落之势。但随着乡村战略的实施,政策推动下的乡村文化建设迎来了契机。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带动下,沉淀在乡土社会的传统文化有了复兴再造的可能,一方面可以满足乡村居民的文化需要,另一方面可以在传统乡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文化创新,满足城市居民的文化需求,扩展乡村文化的生存空间。乡村文化振兴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必须尊重文化规律,通过有效的政策引导、经济支持、人才培育等方式,使传统乡土文化去粗存精、革故鼎新,最终实现乡村文化的繁荣与良好乡风的形成。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曹立  石以涛  
乡村振兴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文化振兴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发生重大改变。乡村人口流动、人才加速流失,使得乡村文化呈现凋敝衰落之势。但随着乡村战略的实施,政策推动下的乡村文化建设迎来了契机。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带动下,沉淀在乡土社会的传统文化有了复兴再造的可能,一方面可以满足乡村居民的文化需要,另一方面可以在传统乡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文化创新,满足城市居民的文化需求,扩展乡村文化的生存空间。乡村文化振兴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必须尊重文化规律,通过有效的政策引导、经济支持、人才培育等方式,使传统乡土文化去粗存精、革故鼎新,最终实现乡村文化的繁荣与良好乡风的形成。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张霞  
十九世纪中叶以来的一百年间,中国历史发生了重大转折。从晚清至民国,再到新中国,先后上演了一系列的翻天覆地。如何认识、理解这些变革?学界已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做了颇多探讨,特别是研究范式和叙事方式的转变,使我们能够将讨论的触角深入到社会层面,通过为数众多的普通民众,从而更加真实、确切地感悟时代脉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解建立  
我国的公共物品供给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体现公平与效率相统一、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基本特征。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国家综合实力还不是很强大的情况下,政府利用所能掌握的有限资源和制定合理的政策增加公共物品供给,是缓解公平与效率矛盾的最佳选择。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扶小兰  
任何新兴事物都会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不断成长壮大的发展历程,在此发展历程中都会表现出或浓或淡的发展特征。社会教育在近代中国尚属新兴事业,纵观其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它具有显著特点:社会教育机关与型态日趋多样化,教学方式日益多元化与现代化,公共文化娱乐场所扮演着重要角色,识字教育是其基础和重心,民众教育馆是其中心机关,专门人才的培养是其关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