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42)
- 2023(3972)
- 2022(3316)
- 2021(3341)
- 2020(2635)
- 2019(6446)
- 2018(6112)
- 2017(11397)
- 2016(5933)
- 2015(6910)
- 2014(6567)
- 2013(6828)
- 2012(6565)
- 2011(6299)
- 2010(5996)
- 2009(5614)
- 2008(5470)
- 2007(4572)
- 2006(4115)
- 2005(3872)
- 学科
- 济(33385)
- 经济(33359)
- 方法(13935)
- 数学(13288)
- 数学方法(13245)
- 管理(12383)
- 中国(12135)
- 业(11941)
- 贸(9071)
- 贸易(9066)
- 易(8919)
- 农(8443)
- 企(7150)
- 企业(7150)
- 地方(6757)
- 农业(5655)
- 关系(5546)
- 出(5351)
- 制(5294)
- 财(5154)
- 环境(5016)
- 融(4900)
- 金融(4899)
- 业经(4854)
- 银(4829)
- 银行(4827)
- 行(4773)
- 发(4702)
- 学(4483)
- 口(4366)
- 机构
- 大学(92134)
- 学院(88473)
- 济(50227)
- 经济(49773)
- 研究(39387)
- 管理(31309)
- 中国(31205)
- 理学(26961)
- 理学院(26591)
- 管理学(26356)
- 管理学院(26185)
- 科学(20685)
- 京(20471)
- 所(19684)
- 财(19648)
- 研究所(18140)
- 经济学(17954)
- 中心(16439)
- 财经(16355)
- 经济学院(16254)
- 经(15278)
- 北京(13785)
- 院(13757)
- 科学院(13012)
- 农(13001)
- 财经大学(12448)
- 范(11780)
- 师范(11719)
- 研究中心(11615)
- 社会(11127)
- 基金
- 项目(60161)
- 科学(48532)
- 基金(47565)
- 研究(44502)
- 家(42335)
- 国家(42085)
- 科学基金(35029)
- 社会(31952)
- 社会科(30446)
- 社会科学(30442)
- 基金项目(24397)
- 自然(20372)
- 资助(19931)
- 自然科(19924)
- 自然科学(19918)
- 自然科学基金(19613)
- 教育(19374)
- 省(17963)
- 划(17178)
- 中国(16956)
- 部(15736)
- 编号(15402)
- 国家社会(15369)
- 发(13991)
- 重点(13955)
- 教育部(13756)
- 成果(13077)
- 人文(12352)
- 重大(12251)
- 社科(12152)
共检索到1363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广义
近代东北地区地权发生两次重大转变:晚清,经历了旗地转变为民地,官有转变为私有土地的过程;民国,经历了土地集中到分散的演变。前者为后者奠定了前提条件。两次重大的地权演变,地权的集散程度共同规定着土地资源的配置,土地的商品买卖贯穿着整个过程。
关键词:
近代东北 地权 演变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广义
近代以来,由于诸多因素,中国东北地区农产品商品化的程度比较高,形成了一定的农产品流通市场。但总体而言,其农业商品化主要特征有趋新和附旧两个方面,伴随着农业的日益殖民化,其农业商品化还不能正态发展。
关键词:
近代 东北地区 农业商品化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邱高兴
近代日本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可分为伪满成立前后两个时期。伪满成立前,日本佛教在东北地区的传播以"开教"为主,即以建立传播的根据地和设立分支机构为主。伪满成立后,随着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的加深,除了各宗派寺院开设的地域进一步拓展外,其对中国东北地区的称谓也改为"满洲国",来配合日本政府对伪满的扶植。日本佛教在东北的传教区域扩大到了关东厅所辖区之外的整个东北地区。日本佛教在日本军国主义侵占地区的积极传教,除了佛教宗派自身发展的需求外,也是日本佛教扭曲的战争观推动的结果。日本佛教在中国东北地区的传播,以及七七事变后在全中国范围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都有不可回避的战争责任。
关键词:
近代日本佛教 东北地区 战争责任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衣保中,林莎
清末以来 ,随着东北地区的弛禁开放和大规模开发 ,迅速开始了工业化进程 ,成为我国工业化进度较快、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在清末弛禁放荒中东北地区开始的工业化进程 ,民国时期主要体现为农产品加工业的高速发展 ,伪满时期则呈现为重工业的畸形发展。在各种特殊的历史环境和自然、社会条件等因素的作用下 ,东北地区的工业化发展较快 ,在一定时期内居全国领先地位 ,成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
关键词:
近代 东北地区 工业化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戴玉成 秦国夫 徐梅卿
简要论述了中国东北地区的立木腐朽菌,共报道危害活立木的木腐菌49种,对每个种的寄主、腐朽类型及分布进行了报道。它们中多数造成白色腐朽,少数导致褐色腐朽,其中在我国首次报道为森林病原菌的种类有:白黄小薄孔菌Antrodiellaalbocinnamomea,奥氏蜜环菌Armillariaostoyae,亚黑管孔菌Bjerkanderafumosa,硬毛栓孔菌Funaliatrogii,小孔异担子菌Heterobasidionparviporum,斜管纤孔菌Inonotusobliquus,白膜纤孔菌Inonotuspruinosus,齿白木层孔菌Leucophellinusirpicoides,...
关键词:
森林病原菌 立木腐朽菌 中国东北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媛 姜博 初楠臣 刘焱 马玉媛 张雪松
从资金流、交通流和信息流等三个维度出发,构建了区域城市功能联系的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空间自相关模型,对东北地区地级以上城市要素流和城市功能联系的空间格局特征与演进规律进行了分析。在总结东北地区城市功能联系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功能联系的调控对策和建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尹竹 全益
东亚区域合作的基本特征是以东盟为轴心构建的轮轴—辐条体系,呈现"南热北冷"的局面,使得东北亚区域合作的潜力远没有充分发挥。而中国东北的振兴有赖于东北亚区域合作的深化。为此,推动以中日韩为核心的东北亚区域合作机制,加快中国东北地区市场制度与基础设施的深度对接,有利于中国东北的加速发展。
关键词:
东北亚区域合作 东北地区振兴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今村弘子,王彦军
在东北三省中 ,辽宁省地理位置优越 ,贸易量也最大 ,目前正在寻求市场的多样化发展。吉林省最大的贸易伙伴是韩国 ,有大量的劳务输出人员 ,突出的问题是边境流动人员复杂。黑龙江省主要从事对俄贸易 ,在外派劳务上存在着诸多问题。东北亚地区间的贸易正从封闭走向开放 ,但仍存在障碍
关键词:
东北地区 东北亚 贸易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孔经纬 周玲珍 罗岩
东北亚研究,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就是对东北亚几国问题的研究,而是要研究包括中国东北地区在内的东北亚区域关系.但迄今为止,我国的东北亚研究中心和有关研究机构,都无非是几个外字号研究所和研究室的联合体,而没有把中国东北地区纳入研究范围,这显然大有问题.实际上,中国东北地区在东北亚中的经济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鸦片战争以前,中国东北地区同俄国就有交往,在黑龙江地区:1714——1727年,俄国不断地派商队前来齐齐哈尔从事贸易活动;两国边界贸易也有所开展,即所谓“互市”,通过定期集市进行商品交换;双方邻近居民之间,发生了互通有无的产品交换关系.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杜有 孙春日
有关东北移民问题的研究起于上个世纪初期,在近百年的研究过程中,有诸多高质量成果问世,但就地域特点而言,对近代东北移民尤其是汉族移民的研究十分薄弱,研究成果较少,且多侧重对历史的叙述及移民形态的研究。因而,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汉族移民人口为研究对象,运用历史学、民族学、人口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重点对近代以来通过"遣戍""移民实边"和"闯关东"等方式来到东北地区的汉族人口,以及其对当地经济、军事、文化和民族交融等方面的贡献进行探讨,从而补充、深化近代东北汉族移民问题的研究。
关键词:
近代 东北地区 汉族移民 贡献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大任
近代东北地区由定期市和常市共同构成了其基层市场网络。尽管定期市在东北南部部分地区较为活跃,但是东北大部分地区镇级市场却是以常市为主。值得注意的是,该地区交易周期呈现出较强季节性,农民更倾向于与商铺之间建立直接而固定的交易关系,因而导致定期市中集期的影响力相对十分微弱。很多定期市在农产品上市的活跃期改为常市交易,也有一些市场中出现了定期集市和常市并存、定期市职能特化为固定几种商品交易的情况。另外,与关内的定期市市场网络截然不同,集期对近代东北乡村市场共同体结构基本没有影响。该地区市场网络并非如关内华北地区那样,在不同集期的影响下形成社会关系网状交织的市场共同体结构,而是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征,更趋向于是由当地农民与店铺之间的人情交易网络和依托大车运输体系的信息交流网络共同组成。
关键词:
东北 市场 定期市 常市 市场共同体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天籽
本文利用2000~2010年中国吉林、黑龙江、内蒙古、辽宁4个沿边地区的省会和副省级城市、地级市、县级市共270个城市样本数据,结合空间分析技术和方法,从人口、对外经济、人均GDP、工业、工资等方面,研究我国东北沿边地区经济发展的空间分布和演化特征。结果显示:我国东北和内蒙古地区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呈空间非均衡发展态势,不仅在各省区之间差别较大,各省区内部城市之间的非均衡态势也比较明显。其中省会及副省级城市、资源型和工业型城市凭借完善的基础设施、较好的经济和工业基础、丰裕的自然资源、良好的区位条件等方面优势,不断吸引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集聚,使得这些城市经济增长速度加快。沿海城市和某些内陆边境...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芳玲 蒲真 梁晓玉 古元阳 邢韶华
【目的】研究我国大型地理单元内自然保护地的数量特征对当下建设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文以我国东北地区为研究范围,基于研究区内594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地的基础信息,从建设类型、建设时期和自然生态系统类型3方面对我国东北地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地的数量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对范围重复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地进行了筛查统计。【结果】我国东北地区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地数量在1956—2016年的60年间,经历了停滞、发展、爆发3个阶段,无论是类型、数量还是面积,均呈上升趋势;受自然环境和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国家级自然保护地在研究区域内分布并不均衡,具有明显的区域性;范围存在交叉重叠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地多达108处,尤以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重叠最多;以自然保护地内主要自然生态系统类型对东北自然保护地进行归类,可将其大致归为6类,森林生态系统类和内陆湿地生态系统类在数量和面积上均占据优势,草原草甸类、荒漠与沙漠类和海洋海岸类生态系统受重视程度不高,存在相当大未受保护的区域。【结论】建议未来东北地区的自然保护地形式在保持多元化的同时,也应向系统化方向发展;自然保护地规划建设多从自然生态系统的空间分布出发,更注重自然保护地类型与典型自然生态系统的一致性,以便于建设和管理;对自然保护地集中的热点区域按照主要自然生态系统类型进行优化整合,通过建设国家公园,合并空间距离邻近,保护对象存在关联的自然保护地来减少重复。此研究结果可为我国东北地区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地的建设和管理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
关键词:
东北地区 自然保护地 数量特征 空间分布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吕江 杨立 杨蕾 李婧昕 黄木娇 栾晓峰
水獭是淡水生态系统中重要的指示物种,其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对维持区域生物多样性和水生生态系统稳定具有现实意义.目前东北地区水獭种群分布面积退缩和种群数量锐减,基础研究缺乏,本底不清.近10年水獭种群信息仅见于部分名录、新闻报道和长白山保护区的监测结果,科研经费和研究人员匮乏,保护力度严重不足.因此,本研究基于资料搜集和访问调查的数据,利用物种分布模型模拟了东北地区水獭种群的潜在分布区,再结合现有自然保护区分布,分析了其保护现状及空缺.结果表明,水獭的适宜分布区面积为39.17万km2,占研究区域内总面积的17.99%;有保护区覆盖的水獭分布区面积为4.77万km2,占水獭分布区面积的2.19%.东北水獭种群集中分布在大兴安岭北段、小兴安岭中部、三江平原东北角和长白山东部,其中大兴安岭是其分布中心.主要保护空缺是在长白山林区中南部、小兴安岭南部山区和大兴安岭的北部山区.因此,建议扩大现有国家级保护区面积,升级省市级保护区,在现有保护区之间建立保护廊道,提升保护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