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99)
- 2023(14889)
- 2022(12638)
- 2021(11708)
- 2020(9947)
- 2019(22612)
- 2018(22600)
- 2017(43387)
- 2016(23843)
- 2015(26796)
- 2014(26784)
- 2013(26295)
- 2012(24212)
- 2011(21551)
- 2010(21621)
- 2009(20114)
- 2008(19998)
- 2007(17688)
- 2006(15711)
- 2005(13958)
- 学科
- 济(97009)
- 经济(96877)
- 业(90697)
- 企(81347)
- 企业(81347)
- 管理(81237)
- 方法(43342)
- 数学(33791)
- 数学方法(33391)
- 农(30975)
- 业经(30703)
- 财(29724)
- 中国(23573)
- 务(21771)
- 财务(21698)
- 农业(21681)
- 财务管理(21673)
- 学(20521)
- 企业财务(20520)
- 制(20172)
- 理论(19720)
- 技术(19703)
- 地方(18806)
- 和(18619)
- 划(16431)
- 体(16241)
- 贸(16153)
- 贸易(16146)
- 策(15840)
- 易(15616)
- 机构
- 学院(344081)
- 大学(342081)
- 管理(139059)
- 济(133965)
- 经济(131046)
- 理学(119886)
- 理学院(118577)
- 管理学(116648)
- 管理学院(116017)
- 研究(112528)
- 中国(84663)
- 京(73340)
- 科学(71418)
- 财(62582)
- 农(60636)
- 所(57399)
- 业大(52999)
- 研究所(52292)
- 江(51770)
- 财经(50053)
- 中心(50030)
- 农业(47858)
- 北京(45862)
- 经(45471)
- 范(44564)
- 师范(44102)
- 州(41423)
- 院(40907)
- 经济学(38651)
- 商学(36992)
- 基金
- 项目(232819)
- 科学(183237)
- 研究(170911)
- 基金(168328)
- 家(146622)
- 国家(145303)
- 科学基金(125274)
- 社会(106160)
- 社会科(100416)
- 社会科学(100389)
- 省(91929)
- 基金项目(89722)
- 自然(82380)
- 自然科(80477)
- 自然科学(80454)
- 自然科学基金(79023)
- 教育(77403)
- 划(76774)
- 编号(70030)
- 资助(68590)
- 成果(56676)
- 重点(51660)
- 部(50628)
- 创(50359)
- 发(49543)
- 课题(48036)
- 创新(46374)
- 业(45196)
- 科研(44326)
- 项目编号(43367)
- 期刊
- 济(152869)
- 经济(152869)
- 研究(100670)
- 中国(64070)
- 农(56526)
- 学报(55251)
- 管理(54471)
- 科学(51333)
- 财(49896)
- 大学(41571)
- 农业(39313)
- 学学(39310)
- 教育(37687)
- 技术(30833)
- 融(28042)
- 金融(28042)
- 业经(27405)
- 财经(24414)
- 经济研究(23198)
- 业(21854)
- 经(20886)
- 问题(19703)
- 技术经济(18172)
- 图书(17295)
- 科技(17054)
- 现代(16856)
- 版(16735)
- 理论(16047)
- 商业(15596)
- 财会(14975)
共检索到5053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高红霞 马丽娇
近代上海客庄业作为一个独立的行业存续了90余年,它的繁荣是上海商业化的一个标识。同时它也是传统乡缘意识一度在上海这样一个工商业移民城市所留存的印记。论文主要考察1946-1956年的上海客庄业发展的情况,这一时期并非上海客庄业最为兴盛之时,但依据现有档案和地方史资料也能窥探其大致样貌。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客庄业的消亡和转向有其外部的条件和内部的因素。客庄业从业人员的结构和经营方式的保守是其衰弱的内部因素;新中国成立后对民族资产阶级的限制、改造,尤其是1953年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是客庄业消亡的外部决定性推力。
关键词:
客庄业 客庄商行 从业群体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赵婧
镇海方氏家族是近代上海家族钱庄集团的典型。方氏家族的安康、安裕、承裕和赓裕钱庄是近代上海钱庄中的代表。方氏家族钱庄股权变动有两类,一类是继承性,另一类是非继承性。非继承性股权变动的起因是外部危机和股东撤股。钱庄牌号变动昭示了钱庄所有权发生了变化。继承性股权变动不会引起牌号变化,非继承性股权变动会引起牌号变化。
关键词:
钱庄 股权 房 桕墅方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樊卫国
在传统社会向市场经济社会过渡中 ,近代上海先后产生了不同类型的经济性社会功能群体。这些经济性社会组织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承担着各种政治、经济、社会化的功能 ,对上海经济社会的运行和维持市场秩序发挥了极重要的作用 ,具有了不可替代的经济社会控制、协调的功用。本短文简述近代上海经济功能组织的历史活动 ,并对其历史作用做一定的分析。
关键词:
近代上海经济社会 社会功能组织 社会控制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耀华
在近代中国,上海钱庄庄票曾被誉为具有"直等现金"的功能,但关于此种票据却鲜有深入的分析。文章采用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分析方法,首先通过对庄票货币性的理论分析,认为庄票属于准货币的范畴;其后利用现有的资料对上海近代庄票的数量进行了估计;最后通过回归分析得出结论:庄票的发行弥补了货币供给的相对不足,从而大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庄票 信用 数量 货币供求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刘克祥
近代农村钱庄有官(军)办、官(军)商合办、商办等形式,资本相对薄弱,经营规模较为狭小,经营管理亦不如城市钱庄规范、专业,大部分兼营或主营商贸业务,且投机、欺诈盛行。同时相当部分地区和钱庄带有浓厚的封建高利贷色彩。这是农村钱庄的基本特点和历史局限性。尽管如此,农村钱庄在近代农村金融业从民间传统合会、典当高利贷向新式银行、信用合作社的发展过程中,留下了自己的脚印;在调剂、融通农村资金,促进乡村农业、手工业发展和商业流通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樊卫国
开埠后,随着上海等地区经济市场化和城市化的展开,各种社会组织因缘而起,不断进化。其中经济群体是沪地非政府组织的主干,在近代政府管理相对疏略和法律法规不甚健全的条件下,发挥和执行着民间经济社会的均衡协调和社会控制的功用。本文以上海城市为中心分别论述了近代会馆公所、同业公会和商会等非政府组织的经济社会协调职能及其运作机制。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彭晓飞
晚清以降,中国传统族产制度逐渐向近代转型。1920年以盛宣怀家产为基础设立的上海盛氏愚斋义庄是探索这一转型的可贵实践。盛宣怀家族公共财产管理机构经历了从至善堂到愚斋义庄的转变。与传统的宗族义庄相比,愚斋义庄在目的、功能、资产结构、管理经营制度等方面都体现出更多的现代性,这主要与盛宣怀及其子孙辈从事实业的经历、遗产雄富及盛宣怀慈善理念的影响等因素有关,也体现了中国家族制度近代变迁的方向。对愚斋义庄董事会的职员、经费、管理及其与招商局、汉冶萍的关系等实际运作层面的考察,表明相对现代的资产和经营管理制度的运作和绩效,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外在的政治经济环境以及管理者的观念和经营才能。
关键词:
族产 近代转型 至善堂 愚斋义庄 盛宣怀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戴建兵 崔晓培
石家庄用了短短的一百年从一个蕞尔村庄发展到现代化的大都市,其作为经济、城市发展重要组成部分的金融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近代石家庄随着商业贸易的不断扩大、金融规模也日益增大,资金聚散日盛,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金融制度和金融体系。
关键词:
石家庄 近代 金融状况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潘庆中 龙登高
本文以近代上海钱庄的"银拆"利率为研究对象,从货币市场的角度分析近代上海金融市场发展变迁过程。以"银拆"简单的水平值和标准差来衡量,1912年较之以前,上海金融市场的资金效率和稳定性显著提升,1927年前后指标进一步得到了提升;与同时期的英美两国金融市场的基准利率相比较,上海钱庄利率均值水平显著高于英国,但在剔除了高于10%的高值月份之后,与英美的利率水平也没有显著的差异。在近代上海金融市场发展的过程中,影响金融市场波动和"银拆"变动的因素很多:一方面,开放竞争的环境使得其比较容易受到外部冲击的扰动;另一方面,变迁中的金融制度安排和市场特点会放大外部扰动的影响。外部的频繁冲击与深度不够和制度缺...
关键词:
近代上海钱庄 银拆 稳定性 T检验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碧舟 龙登高
公司产权是近代企业史研究中的核心内容之一。通过对近代典型的外商企业——美商上海电力公司的股本构成及产权结构进行研究,可较深入地剖析近代在华外商企业的产权结构特征。研究表明:依巴斯公司凭借严密、复杂的股本构成获取了其海外子公司——美商上海电力公司较为完整的产权。在依巴斯公司的精巧设计下,美商上海电力公司的产权结构是附有特权股票的股份公司制。上述产权结构不仅使依巴斯公司成功实现了海外子公司的稳定经营,亦是近代外商企业跨国经营中产权安排的典型案例。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梅英
上海钱庄通过资本控制制度、合同及保证人制度、组织结构控制制度等有效地防范了各种金融风险的发生,所有这些制度的实施与其内部控制机制,即硬激励与约束机制——红利制度、人员监督政策,软约束机制——泛家庭主义的影响切实分不开的,这启示当前民间金融机构要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更好地利用民间金融机构特有的文化机制加强风险防范。
关键词:
钱庄 内部控制 激励与约束 泛家族文化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纪兰香
近代小说家对上海城市地理空间清晰而精确的描写,客观上为读者呈现出一幅独特的上海小说地图:以四马路为核心的英租界处于中心区域,法租界和美租界处于次中心区域,边界则在显性空间和隐性空间之间。近代上海小说地图,不仅勾勒出上海城市空间的分布形态,同时还具有家国焦虑、都市困惑以及乡土情结等多重空间隐喻意义。
关键词:
近代小说 上海 小说地图 空间隐喻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陆兴龙
文章详述了近代上海不同时期存在的社团组织的数量,发展演变的大致过程,分析了这些社团组织在近代上海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要功能。同时,对这些社团产生和发展的原因进行探索。从上海移民阶层社会地位变化的角度,提出由最初的地缘性团体向行业管理团体的发展,表明移民在完成最初的创业后,在上海经济生活中由客体转变为主体,社团的功能也从扶助弱势群体向服务强势群体转变,反映移民以合群之力、联手互接的形式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形成一种来自民间的社会整合力量。同时经济发展过程中,这些组织本身也最终完成了向近代资本主义团体的转变。
关键词:
近代上海 社团 功能变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夏明
Art Deco风格在上海近代建筑发展进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上海城市肌理的主要组成部分。除物质层面的影响外,Art Deco还传播了一种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作为都市文化重要发育时期的建筑风格,Art Deco风格必然长期控制及影响到后来上海的城市形象。城市形象不仅仅是建筑形式的拼贴,更深藏着城市历史、审美趋向及价值观。城市形象不仅是空间的概念,更是文化的概念,体现着文化与形象的关联性。在城市化高速发展的今天,重新认识Art Deco的价值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深入理解地域特征及城市文化的意义,维护城市形象及生活方式的延续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