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23)
- 2023(6728)
- 2022(5645)
- 2021(5032)
- 2020(4211)
- 2019(9303)
- 2018(8867)
- 2017(16803)
- 2016(9220)
- 2015(9903)
- 2014(9392)
- 2013(9328)
- 2012(8804)
- 2011(7877)
- 2010(7670)
- 2009(6940)
- 2008(6702)
- 2007(5803)
- 2006(5077)
- 2005(4362)
- 学科
- 济(39276)
- 经济(39226)
- 管理(24636)
- 业(24094)
- 方法(19391)
- 企(18278)
- 企业(18278)
- 数学(17812)
- 数学方法(17668)
- 学(10908)
- 农(10093)
- 中国(9734)
- 财(9642)
- 贸(8745)
- 贸易(8742)
- 易(8535)
- 业经(7606)
- 地方(7357)
- 农业(7164)
- 环境(6158)
- 制(6059)
- 技术(5834)
- 融(5501)
- 金融(5500)
- 务(5448)
- 财务(5446)
- 财务管理(5433)
- 银(5425)
- 银行(5378)
- 企业财务(5189)
- 机构
- 大学(135405)
- 学院(132667)
- 济(56243)
- 经济(55384)
- 研究(51847)
- 管理(48151)
- 理学(42859)
- 理学院(42340)
- 管理学(41434)
- 管理学院(41242)
- 中国(36949)
- 科学(36043)
- 农(35491)
- 农业(28884)
- 京(28641)
- 所(28632)
- 业大(28101)
- 研究所(26846)
- 财(22733)
- 中心(22284)
- 院(19272)
- 农业大学(19237)
- 江(19143)
- 财经(18842)
- 经济学(18105)
- 北京(17454)
- 经(17398)
- 省(16920)
- 经济学院(16611)
- 室(16427)
- 基金
- 项目(99730)
- 科学(77434)
- 基金(74638)
- 家(70679)
- 国家(70122)
- 研究(61535)
- 科学基金(57731)
- 自然(41053)
- 社会(40802)
- 自然科(40140)
- 自然科学(40124)
- 基金项目(39657)
- 自然科学基金(39471)
- 社会科(38765)
- 社会科学(38754)
- 省(38467)
- 划(33914)
- 资助(30494)
- 教育(27427)
- 重点(23431)
- 计划(22441)
- 部(21629)
- 发(21365)
- 创(20892)
- 编号(20723)
- 科研(20611)
- 科技(20156)
- 创新(19670)
- 业(19201)
- 国家社会(17958)
共检索到1860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景晓 李琪 葛建龙 王许波 孔令锋
分别以2010年通过2个野生个体进行交配获得的A01全同胞家系和2011年通过A01家系子代进行交配获得A02全同胞家系为亲本,在2013年6月采用同时建立全同胞交配子一代F1(F=0.250)、全同胞交配子二代F2(F=0.375)及设置对照组(F=0)的方法,研究在相同环境条件下,不同实验组的受精率与孵化率以及近交对长牡蛎幼虫期、稚贝期生长和存活的影响,并初步探讨近交代数与近交衰退的关系。结果发现,各组的受精率均在90%以上,除F2组外其余2组的孵化率也在90%以上;幼虫阶段,F1组和F2组的壳高与壳长均从12日龄出现衰退(近交衰退系数,inbreeding depression coef...
关键词:
长牡蛎 近交 生长 存活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海涛 董占武 徐志明
本文阐述了大连湾牡蛎胚胎发育速度和盐度变化对其胚胎及幼虫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温 21.2℃、盐度 31.26‰条件下,受精卵经 19小时 30分钟发育至 D形幼虫。其胚胎发育的有效盐度范围为17—39‰,最适盐度范围为22—34‰。在盐度22—36‰条件下,胚胎发育速度较快,均不超过20小时,超出此盐度范围,则孵化时间延长。面盘幼虫在盐度25.21—34.25‰间生长较快,平均口增长速度为 8.54—9.38 微米,且存活率均在 50%以上;逾此则生长速度和存活率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关键词:
大连湾牡蛎 盐度 胚胎发育 面盘幼虫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雪磊 李琪 孔令锋 于瑞海 于红
于2014年6月,以经过2代家系选育和2代群体选育共连续4代选育的壳金长牡蛎为亲本,采用巢式设计,成功构建25个全同胞家系,同时以未经选育的壳色即普通灰白色的个体子代为对照组,评估各家系和对照组在幼虫、稚贝期的生长和存活差异。结果显示,不同时期,壳金长牡蛎选育家系各生长性状平均值均高于对照组平均值,其中在幼虫期不同日龄,壳金长牡蛎所有家系壳高和存活率平均值均高于对照组,分别提高2.27%~16.67%和1.72%~9.40%;在稚贝期各阶段,壳金长牡蛎所有家系壳高、壳长、总重量及存活率的平均值均高于对照组,分别提高10.04%~19.79%、6.56%~17.78%、10.44%~32.92%...
关键词:
长牡蛎 壳色 家系 生长 存活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洪玉 罗坤 孔杰 张天时 常亚青
以"中国对虾遗传育种中心"2个近交家系为基础培育近交群体,近交系数为0.375;以"中国对虾遗传育种中心"选育的核心群体做对照群体。将实验对虾养殖60d,每隔20d测量体长与体质量。通过体长、体质量、存活率、耐盐力、耐温力和抗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感染能力6个指标来评价近交对中国明对虾生长、存活和抗逆性的影响。方差分析表明,近交群体和对照群体在体长、体质量和存活率这3个性状上差异显著(P0.05),近交衰退系数分别为0....
关键词:
中国明对虾 近交 生长 存活 抗逆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严正凛 陈建华 吴萍茹 高霞灵
在自然光周期下 ,分别在高温长光照和低温短光照的两个季节 ,采用控制光照强度的方法进行对九孔鲍幼虫及幼鲍 5 0d左右培育的小型试验。结果表明 ,光照强度对附着基上摄食微藻的幼虫及幼鲍生长和存活等有重要的影响 ;对幼虫及幼鲍最适宜的光照强度 ,在高温长光照下为 70 0~ 12 0 0lx ,在低温短光照下为 130 0~2 0 0 0lx。选用适宜的光照强度在高温长光照和低温短光照下先后进行了 3次批量育苗试验 ,获得了与小型试验相同的结果。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郑怀平 周时强 柯才焕 李复雪
对波部东风螺幼虫进行不同时间的初次投饵实验,测定了饥饿对波部东风螺幼虫存活、生长及变态的影响。幼虫自身存在一个耐受饥饿不可逆点,实验测得约为105h。饥饿条件下,卵黄作为幼虫早期的内源性营养,对维持幼虫的生存和生长都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36h的短时间饥饿并不影响幼虫的生长,但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幼虫的存活率、变态率显著地降低,生长速度明显变慢;幼虫自发变态时间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而延长,二者呈线性关系;饥饿对变态幼虫大小的影响并不明显。
关键词:
波部东风螺 幼虫 饥饿 生长 存活 变态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高霄龙 李莉 孔令锋 李琪
为探讨毛蚶(Scapharca Subcrenata)幼虫养殖的最佳密度,本研究设定了5个不同的放养密度(2、5、8、14、20 ind/m L),养殖实验从d型幼虫阶段一直持续到幼虫完成附着变态。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放养密度的增加,水体氨氮浓度、亚硝酸盐浓度显著升高(p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雪磊 李琪 孔令锋 于红 于瑞海
选择具有生长优势的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g2(a)家系及具有明显生长和存活优势的g19(B)和g28(C)家系进行完全双列杂交,得到包括3个自交组(aa、BB、CC)和6个杂交组(aB、aC、Ba、BC、Ca、CB)共9个壳金长牡蛎实验组,分析各实验组在幼虫期及稚贝期不同日龄的各生长指标和存活性能,并评估了杂交组的杂种优势。结果表明,在整个培育阶段,大多数杂交组在不同生长时期均表现出较高的生长和存活性能,其中,浮游幼虫期5日龄,所有杂交组的壳高和壳长均显著大于自交组(P<0.05);10日龄后,杂交组CB、BC和aC的壳高显著大于相应的自交组(P<0.05),杂种优势明显...
关键词:
长牡蛎 壳金 生长 存活 杂种优势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葛建龙 李琪 于红 孔令锋 于瑞海
为了利用杂种优势培育长牡蛎优良新品种,实验以3种不同壳色长牡蛎家系(白色/W、黑色/B、紫色/P)为材料,采用3×3完全双列杂交法,建立了3个自交组合和6个正反杂交组合,分析了各实验组幼虫期和养成期的生长、存活以及杂交子代的杂种优势。结果表明,浮游幼虫期,杂交组PB表现出显著的生长优势;与自交组相比,各杂交组均有着较高的幼虫存活率;在幼虫存活率方面,所有杂交组均有较高的杂种优势率。在养成期,紫壳色自交组的壳高显著大于白壳色和黑壳色自交组;6个杂交组中,PB的壳高生长最快,BP次之,PW、WP的生长最慢;各杂交组与自交组的成活率差异均不显著;杂交组BP及其反交组PB的壳高、壳长、总重和存活率的杂...
关键词:
长牡蛎 壳色 杂交 杂种优势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涛 李琪
为了得到壳型规则、大小均一的单体牡蛎,本研究采用肾上腺素对岩牡蛎单体苗种生产的诱导条件进行研究,阐明了岩牡蛎单体苗种的最适诱导浓度、诱导时间和诱导密度。结果显示,肾上腺素能显著诱导岩牡蛎幼虫的不固着变态,最适诱导浓度为5×10–5 mol/L,最适诱导时间为1 h,提高诱导浓度和延长诱导时间导致岩牡蛎幼虫的不固着变态率、稚贝壳高和存活率显著降低;肾上腺素对低于8个/mL幼虫密度的诱导效果差异不显著,但稚贝壳高和存活率在8个/mL的培育密度下显著低于0.5~4个/mL,研究表明利用肾上腺素诱导岩牡蛎单体时,可大批量处理眼点幼虫,但稚贝充气培养的最适培养密度应不高于4个/mL。
关键词:
岩牡蛎 肾上腺素 单体牡蛎 变态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孙虎山 王宜艳 韩强 吴蒙蒙 考红娟
采用组织化学方法对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胚胎和早期幼虫中的非特异性酯酶(non-specific esterase,NSE)和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进行定位研究,以探讨贝类胚胎和幼虫发育过程中的免疫防御机制。组织化学显示,NSE和POD均广泛存在于长牡蛎的胚胎和幼虫中,自卵细胞开始就已存在。NSE和POD在各个发育时期分布和含量不同,精子呈极弱的NSE和POD阳性;未受精的卵呈强阳性,但酶在细胞内的分布不均匀,核区颜色较浅;2至32细胞期细胞内酶的分布较均匀;桑葚期、囊胚期、原肠期以及担轮幼虫和早期面盘幼虫期不同细胞间酶的强弱有差异。在胚胎发育前期显色...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于业绍 周琳 黄则平 陆平 吴介新
本文阐述了海水比重、温度和底质对青蛤稚贝生长和存活率的影响。青蛤稚贝在1.010~1.025比重范围内,生活正常,比重越高,生长越快;超过1.025,比重越高,生长变慢,存活率降低。青蛤适宜生长和存活的温度范围为10~33℃,在此范围内,温度越高,生长越快,存活率也就越高;超过33℃时,生长变慢,存活率降低。青蛤稚贝适宜底质为砂质和细砂质,纯泥质不适青蛤稚贝生长。
关键词:
青蛤 稚贝 生长 存活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陈爱华 张志伟 姚国兴 张曹进 刘广丰 吴旭峰 沈和定
采用实验生态学的方法,研究了底质、养殖密度及饵料密度对大竹蛏稚贝生长及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底质对大竹蛏稚贝生长、存活均有影响,生长速度细砂组>粗砂组>细粉砂组,细砂组存活率(64.25%)>粗砂组(62.79%)>细粉砂组(60.41%);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2)随着养殖密度增大,大竹蛏稚贝的生长速度减慢,存活率也逐渐降低。(3)随着饵料密度增加,大竹蛏稚贝生长速度加快,存活率表现为先高后低,饵料密度为20×l04ind/mL时的成活率最高。可见,粒径在0.25~0.063mm的细砂为大竹蛏稚贝培育的最佳底质,壳长5~10mm稚贝的适宜培育密度为1×l04ind/m2,每日2次投...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霍恩泽 张雯雯 李加琦 丁敬坤 薛素燕 王英朴 于文涵 侯兴 蒋增杰 方建光 毛玉泽
本研究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盐度骤降(盐度分别为10、20,自然海水为对照组)对近江牡蛎(Crassostrea ariakensis)和长牡蛎(C. gigas)生理代谢的影响。结果显示,盐度骤降对长牡蛎和近江牡蛎的耗氧率、排氨率、排粪率均有显著影响(P
关键词:
盐度 长牡蛎 近江牡蛎 能量代谢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杜美荣 方建光 毛玉泽 张继红 葛长字 蒋增杰 高亚平
采用静水法研究了在水温18±0.5℃、饵料密度1.0×104cell/ml下栉孔扇贝面盘幼虫滤水率的昼夜节律;在水温24℃±0.5℃、饵料密度3.0×104cell/ml下栉孔扇贝稚贝(壳长1.177~2.017mm)滤水率的昼夜节律。栉孔扇贝面盘幼虫和稚贝的滤水率分别于17:00、21:00、01:00、05:00、09:00和13:00测定。栉孔扇贝面盘幼虫和稚贝的滤水率均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且二者相似。在白天滤水率较低,最低值出现在09:00~13:00,幼虫为0.0026ml/h·ind,稚贝为0.1231ml/h·ind;在夜间有较高的滤水率,最大值出现在凌晨21:00~01:00,...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