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41)
2023(11319)
2022(10216)
2021(9895)
2020(7980)
2019(18879)
2018(18695)
2017(34761)
2016(19041)
2015(21456)
2014(21331)
2013(21216)
2012(19529)
2011(17686)
2010(17476)
2009(16072)
2008(15506)
2007(13007)
2006(11401)
2005(10077)
作者
(54826)
(45582)
(45151)
(43211)
(29002)
(22040)
(20550)
(17961)
(17419)
(16293)
(15817)
(15211)
(14342)
(14311)
(13989)
(13849)
(13598)
(13428)
(13002)
(12816)
(11278)
(11047)
(10892)
(10274)
(10178)
(10154)
(10145)
(10051)
(9123)
(8961)
学科
(75559)
经济(75484)
管理(55072)
(49386)
(40521)
企业(40521)
方法(34388)
数学(29478)
数学方法(29142)
(21377)
中国(19671)
(19210)
环境(18794)
地方(18542)
(17619)
业经(16330)
农业(14335)
(13731)
(13232)
(12918)
贸易(12912)
理论(12675)
(12476)
(11563)
技术(11397)
(11040)
财务(10981)
财务管理(10962)
教育(10464)
企业财务(10419)
机构
大学(267437)
学院(264674)
管理(107423)
(102664)
经济(100410)
理学(93746)
理学院(92625)
研究(91639)
管理学(90974)
管理学院(90524)
中国(66606)
科学(58933)
(57838)
(46164)
(44746)
(42899)
研究所(42501)
中心(41636)
业大(41013)
(37335)
师范(37038)
北京(36809)
(36719)
财经(36231)
(33494)
农业(33477)
(33063)
(30604)
师范大学(30280)
经济学(29506)
基金
项目(188515)
科学(147615)
研究(137226)
基金(136508)
(119499)
国家(118435)
科学基金(101323)
社会(85228)
社会科(80565)
社会科学(80539)
基金项目(73729)
(73112)
自然(66956)
自然科(65242)
自然科学(65227)
自然科学基金(64007)
(61924)
教育(61921)
编号(56283)
资助(55585)
成果(44877)
重点(42292)
(41078)
(40221)
(38631)
课题(37969)
科研(36321)
创新(35972)
教育部(34835)
大学(34698)
期刊
(111632)
经济(111632)
研究(78080)
中国(48623)
学报(44103)
科学(40692)
(38257)
管理(37687)
大学(33013)
(32386)
学学(30789)
教育(30352)
农业(27387)
技术(21698)
(19067)
金融(19067)
业经(17897)
图书(17092)
经济研究(16985)
财经(16667)
资源(15284)
科技(14236)
理论(14127)
(14065)
(14054)
问题(14029)
实践(13068)
(13068)
(12504)
技术经济(12232)
共检索到3842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志刚  
近三十年来,洞庭湖区生态环境史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诸多相关成果,总体上来看,主要集中在两大问题上:一是考察洞庭湖区历史面貌演变过程及其原因,虽然观点纷纭各有重点,但将其看作一个动态的多种因素交织的复杂系统已逐渐成为共识;二是探讨湖区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变迁之间的关系,这一问题主要从堤垸兴废与生态环境、自然灾害与地方社会,以及人类社会的生态应对三个层面展开具体论述。这些研究虽然有不少观点值得借鉴,但也存在着重复研究较多、观点区分度不高等问题,须继续挖掘史料、拓宽视野与加强学科交流。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喻辰捷  王林艳  
近30年来,我国社区家庭教育指导研究主要涵盖概念界定、指导对象和目标、指导内容和原则、指导模式、指导者队伍建设等,但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一定的不足。在未来的研究中,应继续提高研究层次,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扩大研究对象范围,加强跨学科融合研究,注重研究的专业性和特色性,促进社区家庭教育指导体系建设,从而更好地为社区家庭教育指导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杨楠  莫文波  张曦  罗望军  张灿明  赵运林  马丰丰  
洞庭湖湿地变化一直是湿地生态研究一项重要内容。本研究利用1989—2016年间6期的TM/ETM数据,结合气象、水位数据对东洞庭湖的植被覆盖度进行时空变化及关联分析,以期从长时间序列上揭示东洞庭植被覆盖变化的机理,为湿地植被保护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研究时段上,东洞庭湖的整体植被覆盖度存在降低的趋势,空间上,植被覆盖度等级围绕着水体呈现出由低到高的梯度差异。2)1989—2016年间,东洞庭湖的植被覆盖情况以退化为主,退化面积达到75.59%,且以轻度退化为主要类型;整体来说,研究区南边比北边退化程度高。3)研究区低、高植被覆盖区受水位变化的影响较大,与东洞庭湖特有的水文变化特征密切相关。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喻忠恩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逐步成为国内学术界研究的重要对象。但是这一领域的研究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学术水平还不高。更深入且有突破性的研究要求研究者既要在研读原著上下功夫,还要有突破前人研究范式的学术勇气。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邵晓枫  
近三十年来,学术界对自学考试社会助学的定义、属性与特点;发展历程与形式;意义与作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教学与德育;普通高校在自学考试社会助学中的作用及如何搞好自学考试社会助学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取得了较大成绩,但也存在着明显的问题。我们应特别加强对自学考试社会助学的价值取向、本质属性、教学、德育及如何在实践中搞好自学考试社会助学等方面的研究。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婷  章新平  黎祖贤  罗紫东  廖梦思  刘娜  
基于洞庭湖流域84个气象站点1962~2013年的逐日气象资料,利用综合干旱指数(CI)对洞庭湖流域气象干旱的时间和空间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过去52 a,区域性干旱强度较强的时段以夏季、秋季、夏秋和秋冬时节为主;区域干旱强度在春季、夏季、夏秋、冬季呈上升趋势;秋冬时节和年干旱强度变化不明显;春夏时节、夏秋时节、秋冬时节和冬春时节的平均干旱强度比春、夏、秋、冬单个季节的平均干旱强度大。小波分析表明,区域干旱强度的周期以10a为主周期,5 a和22 a为次周期。近52 a来,历年干旱站次比主要集中于10%~30%之间,多表现为区域性干旱,以夏季和秋季的干旱范围较大;干旱频率高发时期主要为夏季...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胡文敏  赵京  何介南  李毅  
基于1996-2011年landsat TM遥感影像以及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和景观指数模型对湖区近15 a来土地利用特征和景观效应进行了动态变化和驱动因素分析,结果表明:1996-2011年期间,湖区利用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建设用地过快增长,耕地、林地向建设用地的转移程度较大,建设用地增加程度达78%,耕地的增幅仅6.2%,但耕地面积变化总量大,达36 km2;湖区建设用地、耕地、林地景观破碎化程度均降低,而水体破碎化增加,湖区总体上的蔓延度、分维度增加,反映出近年来湖区城市建设与农业发展较为活跃,但景观多样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谢永宏  王克林  任勃  杨刚  李峰  
从水域面积、水文环境、水环境质量和土地利用方式等方面阐述了洞庭湖生态环境的历史演变过程,分析了当前洞庭湖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特征及原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开展绿化工程、加强蓄洪能力建设、调整湖区产业结构、控制污染"等综合性的生态环境保护对策及措施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占东  黄群  姜加虎  
通过对近几十年来洞庭湖水情、泥沙、污染和湿地生态等不同方面问题的回顾分析,认为在三峡工程建设、洞庭湖退田还湖和极端天气事件影响下,洞庭湖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发生了一些变化。由于气候干旱化,加之三峡水库蓄水影响,导致洞庭湖入湖水量季节性减少,湖区水位下降,干旱期延长。模拟显示2006和2009年三峡秋季蓄水使洞庭湖出口水位平均下降2.03和2.11 m;由于三口来沙急剧减少,入湖泥沙打破了以淤积为主的模式,2006年洞庭湖第一次出现从拦蓄泥沙变成向长江净输出泥沙。低水位运行不仅对洲滩演进和湖泊水质带来影响,也加速了对湖滩的开发利用,外来物种的发展威胁了湖泊湿地生物多样性和动物栖息地的稳定。同时,湖区...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吉红霞  吴桂平  刘元波  
系统分析洞庭湖堤垸的空间变迁规律对于阐明湖区调蓄水量的变化原因及其洪涝灾害的形成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以《洞庭湖历史变迁地图集》为基础,运用ArcGIS的空间分析技术,对洞庭湖民国前期(1921~1930年)、民国后期(1930~1949年)、解放初期(1950~1963年)、20世纪70年代(1963~1980年)和现状(80年代至今)5个时期的堤垸演变进行了研究,详细分析了其空间格局的变迁规律及其成因。研究结果表明:自民国以来洞庭湖的堤垸面积虽不断增加,但速率明显减慢,从最初的31.26%减缓至现在的2.73%;民国前期洞庭湖堤垸面积为5 084.19km2,民国后期所围堤垸主要集中在沅江中...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谭支良  
由于洞庭湖区的生态安全在长江中下游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战略地位,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省长周强于2007年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湖南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尽快完成组织《洞庭湖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的编制工作。目前,由世界自然基金会(WWF)长沙办公室和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洞庭湖湿地国际研究中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师师  赵运林  徐正刚  李宽  陶彦妤  吴良  何文  
湿地是珍贵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大部分水禽的栖息地和繁衍地。为了明确南洞庭湖水禽栖息地在自然和人为干扰的双重影响下的变动趋势,研究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的空间分析功能,并结景观生态学原理,对近二十年南洞庭湖典型年份的水禽栖息地的变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989年到2013年间,水体面积先有小幅度增长,后有小幅度减少,总体呈增长趋势;到2013年,泥滩地保留率仅为0.57%,占南洞庭湖面积的0.02%;草滩地和芦苇滩地之间存在相互转化,最终芦苇滩地得到大面积增长;南洞庭湖水禽适宜栖息地面积减少,总...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许连军  戴昌茂  
在中国文学史上,诗僧皎然对于文学和诗学都起过积极的推动作用,其《诗式》更是一部对后代具有极大影响力的诗学著作。近三十年来,学界主要从考证学、诗学以及茶学三个方面来研究皎然及其《诗式》,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曾文  钟声  
新中国成立以来,洞庭湖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系列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湖泊面积急剧下降、水质污染加剧、生物多样性锐减、血吸虫疫情反复等。政府确立了江湖同治的指导思想,治理方针经历了从"蓄泄兼筹,以泄为主"到恢复湖泊面积,改善湖区生态环境的变化过程,并先后采取了洞庭湖整修工程、园田化建设、血吸虫病防治、水污染治理等一系列治理措施,使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为了进一步改善湖区环境,还需在树立科学理念、加强法制建设、创新管理机制以及整合社会力量等方面作更大的努力。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邓学建  米小其  牛艳东  周毅  任巍  李剑志  
本文利用路线调查法对栽培速生杨的沅江江渚头垸和保持原始湿地环境的汉寿青山垸进行了鸟类资源调查。调查发现栽培杨树林后鸟类群落结构发生了改变,湿地鸟类物种数量减少,森林鸟类比例增加(达62%)。鸟类密度和多样性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杨树林中鸟类群落结构单调,其中森林类型鸟类仅占洞庭湖区森林类型鸟类的24.1%.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