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74)
- 2023(5250)
- 2022(4692)
- 2021(4348)
- 2020(3646)
- 2019(7909)
- 2018(7873)
- 2017(14721)
- 2016(7618)
- 2015(8502)
- 2014(7553)
- 2013(7307)
- 2012(6254)
- 2011(5478)
- 2010(5588)
- 2009(5304)
- 2008(4819)
- 2007(4098)
- 2006(3635)
- 2005(3157)
- 学科
- 济(27718)
- 经济(27694)
- 管理(21618)
- 业(20696)
- 企(18030)
- 企业(18030)
- 贸(12575)
- 贸易(12572)
- 易(12314)
- 方法(10273)
- 数学(8643)
- 数学方法(8491)
- 出(8286)
- 农(7992)
- 中国(7935)
- 口(7538)
- 出口(7520)
- 出口贸易(7520)
- 财(7304)
- 地方(6508)
- 业经(6410)
- 制(5112)
- 技术(5100)
- 务(5052)
- 理论(5031)
- 财务(5017)
- 财务管理(5014)
- 农业(4960)
- 企业财务(4612)
- 关系(4562)
- 机构
- 学院(99426)
- 大学(95678)
- 济(40655)
- 经济(39861)
- 管理(37397)
- 理学(32415)
- 理学院(32091)
- 管理学(31484)
- 管理学院(31298)
- 研究(30982)
- 中国(22918)
- 京(18662)
- 财(18377)
- 科学(17962)
- 所(14843)
- 财经(14798)
- 江(14601)
- 中心(14212)
- 经(13421)
- 研究所(13416)
- 农(13347)
- 范(12877)
- 业大(12836)
- 师范(12717)
- 经济学(12409)
- 州(11842)
- 院(11644)
- 技术(11404)
- 经济学院(11254)
- 北京(11150)
- 基金
- 项目(68023)
- 科学(53973)
- 研究(52340)
- 基金(48402)
- 家(41689)
- 国家(41327)
- 科学基金(35924)
- 社会(33101)
- 社会科(31447)
- 社会科学(31443)
- 省(27696)
- 基金项目(25051)
- 教育(24874)
- 划(22737)
- 自然(22367)
- 编号(22124)
- 自然科(21900)
- 自然科学(21896)
- 自然科学基金(21476)
- 资助(19744)
- 成果(17458)
- 重点(15611)
- 课题(15515)
- 发(15390)
- 创(15241)
- 部(14887)
- 创新(14120)
- 项目编号(13571)
- 国家社会(13536)
- 年(13508)
共检索到1449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胡星星 宋向群 周勇 王文渊
为充分发挥陆路集疏运系统的运输能力,满足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快速增长需求,应为集装箱运输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通过研究北方某港两城市间进口集装箱的陆路运输,以运输总成本最小化为目标,以各运输方式的运输能力为约束,建立集装箱运输方式选择优化模型并求解,研究不同运量和运距下的最优运输方式。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郑荣翠
首先阐述了发展沿海贸易港口集装箱内河集疏运的重要性,分析了沿海贸易港口集装箱内河集疏运体系的构成,针对建设沿海贸易港口集装箱内河集疏运体系的关键因素,提出了相关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
沿海贸易港口 集装箱 内河 集疏运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杨荫凯 任东明
世界集装箱海运业诞生了40余年,对世界贸易和经济发展发挥了重大的推动作用,目前已发展成为世界海上货运的最主要方式,集装箱运输规模成为界定国际大港的重要标志之一。文章参照全球及我国集装箱运输的形势,系统剖析了辽宁省沿海港口集装箱运输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未来潜势,并提出了相应发展措施
关键词:
辽宁省 集装箱运输 现状评价 潜势预测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计明军 王清斌 张新宇 张海燕
我国沿海港口进出口箱分布非常不均衡,由此产生了集装箱空箱调运现象,合理的空箱调运策略能够有效地降低航运成本。本文研究了沿海港口间的空箱调运问题。在传统确定目的港策略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空箱调运策略,不确定目的港策略。针对两种不同调运策略分别建立了以总调运费用最小为目标的规划模型。并以中国沿海港口空箱调运为例,运用遗传算法,在不同的空箱供需情况下,对两种调运策略费用进行了优化求解。结果表明,供需平衡模式下,固定目的港策略略有优势;在供需不平衡模式中,不确定目的港策略优势更加明显。此研究能够为港口间空箱调运提供辅助决策。
关键词:
交通运输 集装箱 空箱调运 遗传算法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沛 穆东
基于复杂系统演化理论,分析港口陆路集疏运系统在基础设施投资政策下的演化机理和政策效果。将基础设施投资政策视为系统的他组织作用,建立系统的演化模型,通过分析系统在政策他组织作用下能否演化至有序状态来判断政策的有效性。以曹妃甸港集疏运系统为例,结果表明:投资公路基础设施不能促使系统向有序状态演化;应首先投资铁路基础设施,以提高铁路运输的竞争力、构建铁路运输与公路运输间合理的竞合关系,有助于促使系统向有序状态演化;码头泊位设施的投资也应在铁路基础设施投资的基础上实施。
关键词:
港口陆路 集疏运 政策 演化机理 他组织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何瑶 杨永春 郭建科
双循环背景下,国内消费市场的持续扩大有望进一步增加港口内贸集装箱比例,而海洋集装箱运输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因此对国内海洋集装箱运输网络脆弱性的研究必要而紧迫。本文在港口中断模拟下,运用复杂网络特征指标从网络结构和节点抗干扰性能两方面,分析2005年和2017年中国沿海集装箱港口航运网络脆弱性,并探讨脆弱性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相较于2005年,2017年有较高比例的节点分别失效,使网络集聚系数上升、平均路径长度减小和网络独立路径数量增大,这表明当网络中有较多节点分别中断失效,剩余节点仍具有紧密联系,具有较多备用路径,能够以较快反应速度顺利应对干扰。港口节点间的平均路径长度、支路数量和联系受到同步影响,产生叠加效应。(2)2017年,最大干扰状态下港口的抗干扰性能差异较2005年减小。轴辐模式下枢纽港作用增强,上海港和深圳港的中断使网络中节点处于最大干扰状态下的比例增加,脆弱性节点增多。(3)航运网络脆弱性的影响因素突出表现在外界多种不可抗拒的自然和人文因素导致网络节点瞬时中断、轴辐式航运组织模式的强化、区域竞合与一体化的发展三方面。本文结果对于认清国内航运网络的脆弱性及影响因素、保障港口间有效联通和提升航运网络安全性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郭建科 何瑶 侯雅洁
沿海港口是"一带一路"海陆双向通道的交汇点,航运网络则是港口融入海上丝绸之路的载体,其空间联系及一体化水平是港口整体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利用复杂网络模型对2005年与2015年航运网络联系进行定量刻画和空间分析,探讨近10年来中国集装箱港口航运网络的空间联系和区域差异,结果表明:(1)中国集装箱港口航运网络具有较高的集聚系数与较小的平均路径长度,整体服从小世界模型。各港口间的网络可达性与中转衔接功能差异性较小,各地的区域性枢纽港较为稳定。(2)基于社会网络分析(UCINET)呈现的最强联系航运网络看,三个相对独立的区域性网络演变为全国性的轴—辐空间网络,航运网络的一体化程度显著提升。(3)从区域差异来看,四大区域港口间的联系强度增强,台湾地区各港口的最强联系区域由珠三角变为长三角,其网络可达性及中转衔接功能有所提升,并形成以高雄港为区域性枢纽的区域性网络。整个台湾地区港口与大陆其他区域的联系强度上升79.46%,而香港港虽保持了与深圳港的最强联系,但与大陆港口的整体联系强度却下降了22.99%,从全国性枢纽港弱化为珠三角区域性枢纽港。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绍卜
以我国沿海34个主要集装箱港口为研究对象,选取2005—2013年各港口集装箱吞吐量,采用赫希曼—赫芬达尔指数、ArcGIS空间自相关研究方法,研究沿海港口体系的空间结构及其演化过程。结果表明:1沿海集装箱港口吞吐量的集中度日趋分散,港口间的竞争加剧,各港口群内部集中度表现不一致。2空间结构整体呈弱空间分散格局,除西南港口群外,其它各港口群枢纽港已形成。
关键词:
港口群 空间自相关 空间结构 集中度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赵广华 黄冬
归纳了集疏运系统的研究现状,指出国内学者在港口集疏运优化研究上的不足,分析了浙江港口集疏运系统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实际面临的问题,并针对浙江港口具体情况,从海铁联运、港口信息化建设及无水港建设和空港物流等方面,提出了详细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
集疏运 港口 无水港 空港物流 浙江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方煜东
集疏运系统是实现当前我国港口物流服务中效率与效益共同提升的关键性因素。通过分析宁波港口物流集疏运系统发展现状与问题,从系统协调优化的角度出发,运用组合预测模型对宁波港口物流系统吞吐量进行科学预测,进而构建集疏运系统优化模型。最后,从集疏运交通体系、管理服务体系角度出发,为宁波港口物流集疏运系统的优化管理提出一系列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宁波港 港口物流 集疏运 系统优化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孙艺婕 彭勃
近年来,"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了港口集装箱海运业务的迅速增长,同时也给港口集装箱的仓储量和运输成本施加了压力。本文以集装箱运输总成本最小化为目标函数,基于客户满意度探究港口集装箱的出港运输优化路径,并以舟山-宁波北仑港口某集装箱物流运输为例,建立结合实际的VRP数学模型,运用节约算法讨论不同情况下的运输路径优化,对比分析最佳运输路径,降低港口集装箱运输总成本。
关键词:
集装箱物流 运输成本 时间窗 节约算法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汪超凡 刘桂云 卢春林
集疏运能力建设对于提高港口运营效率和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熵权-TOPSIS法建立了港口集疏运能力综合评价模型,并进行了案例分析。运用熵权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用TOPSIS法对各港口的贴近度进行计算,通过实证可得到港口集疏运能力相对客观的评价结果,能够为港口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
港口 集疏运能力 熵权法 TOPSIS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爱虎 匡桂华
利用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和偏离—份额分析法,基于港口体系和竞争理论,对中国沿海集装箱港口群2000—2013年的港口体系结构演化与竞争态势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港口群体系格局从集中到分散演变,形成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港口群三足鼎立格局,港口群之间竞争激烈;目前港口群的竞争优势主要受腹地经济因素影响;香港港、广州港、深圳港和厦门港在全国港口体系中具有较强竞争优势。
关键词:
港口群 体系结构 集中度 偏离—份额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蒋自然 曹有挥
以长三角12个集装箱港口为研究对象,选取2000—2015年各港口的吞吐量数据,采用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技术、重心偏移法和半径维数法等对长江三角洲集装箱港口体系的总体极化—离散格局、区域中心—外围格局、港口收敛—发散格局进行综合测度,并运用R/S分析法研判港口体系的空间集疏演化趋势。研究表明:2000—2015年间,长三角集装箱港口体系总体上由极化向离散转型,其中组间差异是港口体系空间分异的主要原因;港口运量集中分布于港口体系的运量重心,但呈现出由中心向外围扩散的态势;多数港口属于向上收敛或向下收敛型港口,对港口体系空间集疏起到均衡化作用;另外,长三角集装箱港口体系在未来的空间疏散化现象和边缘港挑战效应将长期持续下去。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蒋自然 曹有挥
以长三角12个集装箱港口为研究对象,选取2000—2015年各港口的吞吐量数据,采用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技术、重心偏移法和半径维数法等对长江三角洲集装箱港口体系的总体极化—离散格局、区域中心—外围格局、港口收敛—发散格局进行综合测度,并运用R/S分析法研判港口体系的空间集疏演化趋势。研究表明:2000—2015年间,长三角集装箱港口体系总体上由极化向离散转型,其中组间差异是港口体系空间分异的主要原因;港口运量集中分布于港口体系的运量重心,但呈现出由中心向外围扩散的态势;多数港口属于向上收敛或向下收敛型港口,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