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202)
2023(18780)
2022(15745)
2021(14614)
2020(12640)
2019(28930)
2018(28673)
2017(54832)
2016(29528)
2015(33321)
2014(33297)
2013(33202)
2012(30464)
2011(27396)
2010(27355)
2009(25733)
2008(25781)
2007(23067)
2006(19932)
2005(18383)
作者
(84929)
(71153)
(70927)
(67481)
(45414)
(34065)
(32353)
(27690)
(26845)
(25531)
(24282)
(24021)
(22791)
(22624)
(22138)
(21943)
(21330)
(21045)
(20699)
(20375)
(17691)
(17345)
(17284)
(16274)
(15941)
(15925)
(15921)
(15685)
(14446)
(14127)
学科
(126044)
经济(125878)
(104661)
管理(98618)
(91368)
企业(91368)
方法(58528)
数学(48844)
数学方法(48287)
(40957)
(37257)
中国(34214)
业经(33750)
(29456)
(27091)
财务(27020)
财务管理(26965)
(26303)
贸易(26290)
(25689)
企业财务(25600)
农业(25366)
(22395)
技术(21946)
(21100)
地方(20785)
(20622)
银行(20591)
(20222)
理论(20162)
机构
学院(426902)
大学(426861)
(183121)
经济(179518)
管理(168775)
理学(144874)
理学院(143388)
管理学(141186)
研究(141135)
管理学院(140372)
中国(111951)
(89501)
(87721)
科学(83724)
(72193)
(70936)
财经(69069)
中心(65833)
(64688)
研究所(63836)
(62774)
业大(61498)
农业(56737)
经济学(56551)
北京(56102)
(51456)
财经大学(51190)
经济学院(51026)
师范(50905)
(50740)
基金
项目(280886)
科学(223234)
基金(207879)
研究(204333)
(180705)
国家(179198)
科学基金(155093)
社会(132739)
社会科(125969)
社会科学(125938)
基金项目(109293)
(108030)
自然(100093)
自然科(97827)
自然科学(97797)
自然科学基金(96142)
教育(93347)
(90620)
资助(85406)
编号(81169)
成果(65992)
(63573)
重点(62798)
(60038)
(59336)
国家社会(55992)
创新(55681)
课题(55218)
教育部(54824)
科研(54469)
期刊
(201178)
经济(201178)
研究(124738)
中国(83711)
(72411)
(65988)
管理(65353)
学报(64071)
科学(60634)
大学(49475)
学学(46638)
农业(44719)
(41116)
金融(41116)
技术(38266)
教育(37678)
财经(35114)
业经(32506)
经济研究(32348)
(30217)
问题(26617)
(26354)
(24001)
技术经济(22871)
统计(21618)
国际(20580)
世界(20556)
(20231)
图书(20184)
(19881)
共检索到6422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周昕  
采用OECD统计数据库提供的STRI异质性指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检验2014~2016年间中国与43个贸易伙伴国之间运输服务业的规则差异对制造业出口所产生的影响。研究表明,运输服务业的规则差异对中国制造业出口存在明显的抑制作用,且规则差异的作用程度明显超过限制措施本身;运输服务业的规则差异也通过影响距离和关税等传统贸易成本的作用程度进而对制造业出口产生影响;运输服务业的规则差异更为明显地抑制了中国对OECD国家的制造业出口;当FTA能够推动规则一致化时,才能有效促进中国制造业出口。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闫中晓   陈爱贞  
基于产业链关联视角,文章理论分析了出口强度对产业升级的影响机制,并利用2000—2014年中国制造业行业数据进行验证。研究表明出口强度增大会抑制产业升级,内生性检验结果稳健;机制分析验证了,总体上,出口强度增大会增加产业链国际关联、减少产业链国内关联,但主要通过增加产业链国际关联带来产业升级抑制效应。基于中国出口竞争优势多集中于高资源依赖度行业的现实,进一步异质性分析发现,高资源依赖度行业出口强度增大会增加产业链国际关联、减少产业链国内关联而抑制产业升级;低资源依赖度行业没有显著性影响。为此探索突破路径,发现资源配置效率提升能有效对冲出口强度增大对高资源依赖度行业升级的抑制效应。可见,面临日趋复杂的国际市场环境,中国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以开拓国际市场和获取全球资源的同时,亟须着力于发展国内产业链和提升资源配置效率。该研究能为向“以内循环为主,外循环赋能”转变的新发展格局下的中国产业升级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赖永剑  
本文利用2005~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平衡面板数据集,研究了空间动态外部性和企业异质性对企业出口决定的影响。我们分别采用Probit和Tobit模型对企业出口倾向与出口强度进行估计,经验研究发现企业异质性指标包括企业规模、经营年限、创新水平、人力资本、外资属性均对企业出口决定有显著正影响。MAR外部性对企业的出口决定有显著的正效应,而空间外部性因素对劳动密集型企业出口决定的作用更为明显。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田东文  姚微  
文章在企业异质性视角下,利用修正后的引力模型,分析了影响2004~2007年中国制造业29个子产业出口的因素。研究表明多数子产业同质性程度较高,产出和出口主要集中于众多中小企业。考虑企业异质性情形下,产业内出口规模对贸易壁垒引起的贸易成本变化更加敏感。研究也发现较之距离缩短,技术性贸易措施减少引起的贸易成本降低有更明显的贸易促进效应。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建萍  张乃丽  
国家间要素禀赋差异和部门间要素密集度差异会导致属于不同部门的企业在出口竞争能力上的差异,比较优势部门内的企业凭借其价格——生产率"二元选择优势"出现出口"生产率悖论"的概率要大于比较劣势部门内的企业,并且企业的出口倾向越高,这种概率越大。实证分析发现比较优势部门是我国出口"生产率悖论"产生的根源,"出口选择悖论"和"出口学习悖论"仅适用于我国比较优势部门内的企业,尤其是民营比较优势部门内的企业,我国比较劣势部门内的企业没有表现出"出口选择悖论"和"出口学习悖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贤梅  胡汉辉  周海波  
借助MalMquist-DEa模型,对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2005~2013年期间运行数据从时间动态维度、空间区域维度以及所有制形式维度进行效率差异测算,最后提出技术进步、技术效率改善是未来产业的主要提升之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顺毅  
文章基于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微观数据的30164个样本,运用Heckman样本选择模型实证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企业出口二元边际的影响。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企业出口增长的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都具有正向作用,即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仅促进了原有出口企业的出口额增加,同时也推动了更多的企业参与出口;在影响程度上,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集约边际产生的效应大于扩展边际,即促进出口企业增加出口额的作用更加突出;从不同区域看,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中西部地区出口二元边际的促进作用比东部地区更加明显。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祥霞  安同信  陈宁宁  
本文以企业异质性贸易理论为基础,借鉴Amurgo-Pacheco&Pierola对二元边际的定义,以多年期判定方法界定了二元边际的测度公式,并利用CEPII BACI国际贸易数据库HS-6位数中国制造业出口数据,不仅从时间序列上分析了中国制造业出口增长的二元边际结构,而且从行业和技术角度深入分析了中国制造业出口增长的行业结构特征。同时,引入了核密度估计方法,进一步探讨了中国制造业出口增长模式。最后,本文利用引力模型的经验研究验证了本土市场效应、劳动生产率、技术创新投入、资本密集度等对制造业二元边际的不同影响,从而从行业角度提出了优化中国制造业出口增长结构和稳定增长的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冯正强  白利利  陈巧  
本文将影响我国各省市装备制造业出口贸易的因素分为投入类要素和三种约束类要素,通过构建异质性随机前沿出口模型,测度了各省市装备制造业出口贸易效率。结果显示: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积累、装备制造业技术水平提升、产业结构的优化、物流服务质量的改善以及"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等因素都能够显著减小各省市装备制造业出口贸易阻力。同时,我国装备制造业出口效率整体较低且各省份之间存在极大差异,广东、吉林与辽宁三地出口效率达80%以上,京津冀等地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出口效率下降至40%左右,一些内陆省份出口效率几乎在20%以下,从侧面说明我国装备制造业出口潜力较大,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提高我国地区装备制造业出口效率提供思路借鉴。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平新乔  黄昕  安然  
中国经济增长已经发生的结构转变,在相当程度上表现为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服务业比率上升和制造业比率下降。文中的计量结果表明,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要高于消费性服务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但服务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是低于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的。这意味着,当服务业在GDP中的占比上升时,有可能由于服务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较低而拉低总体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因此,为提高服务业的全要素生产率,适当降低生产性服务业的税率和税负是必要的。"营改增"之后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增值税税率以不超过12%为宜。如果要进一步减轻生产性服务业的税负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平新乔  黄昕  安然  
中国经济增长已经发生的结构转变,在相当程度上表现为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服务业比率上升和制造业比率下降。文中的计量结果表明,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要高于消费性服务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但服务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是低于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的。这意味着,当服务业在GDP中的占比上升时,有可能由于服务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较低而拉低总体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因此,为提高服务业的全要素生产率,适当降低生产性服务业的税率和税负是必要的。"营改增"之后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增值税税率以不超过12%为宜。如果要进一步减轻生产性服务业的税负,则可以考虑其增值税税率不超过10%,甚至更低。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肖光恩  朱晓雨  
本文使用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全面深入地考察了企业杠杆率对企业生存的潜在影响,以及企业所有制形式与企业出口状态在杠杆率与生存率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生存状态不仅受企业自身特征变量的影响,而且受企业所在地理区位和所在行业差异的影响。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企业负债水平较低,杠杆率的提高能显著地降低死亡率,而当企业负债水平较高时,企业杠杆率的提高则会增加企业的死亡率;而且杠杆率的提升对国有企业生存率负面影响要比非国有企业更小;同时,当杠杆水平较高时,出口退出者、出口转换者和持续出口者的生存率更容易受杠杆率的负面影响,而当杠杆水平较低时,出口转换者的生存率更容易受杠杆率的积极影响。因此,中国在推进企业"去杠杆"时不能一刀切,应根据企业不同特征把杠杆率控制在合理水平上,并要大力处置产能过剩和效率低下的国有企业。在制定企业出口优惠政策时,应重视企业出口状态对企业生存的异质性影响。要加大对出口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降低出口企业的成本负担,促进中国出口贸易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周云  唐晓  
通过将出口学习能力引入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分析出口学习能力对制造业企业升级的内在影响机制,并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2005-2007年的平衡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出口学习能力对制造业企业升级的积极影响始终是稳健的,出口学习能力通过"技术创新效应"促进了制造业企业的升级;"技术创新效应"确实存在企业规模差异性,表现为小型企业的"技术创新效应"要显著大于大中型企业。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齐文浩   李飚   邱阳  
利用2000—2021年中国进出口数据和制造业行业数据,构建服务业开放水平指标,使用Bartik工具变量、PSM-DID等方法实证检验服务业开放对制造业不同行业就业规模和就业结构的影响和机制。研究表明:第一,服务业开放显著促进了制造业就业规模的提升,但在就业结构上,服务业开放对劳动密集型行业产生就业创造效应,同时对资本密集型行业产生就业破坏效应,从而造成了制造业就业极化现象;第二,服务业开放通过技术溢出和成本节约两种效应提升制造业的就业规模,也正是这两种效应在制造业不同行业中的作用机制差异造成了就业极化。研究结论对保持制造业份额基本稳定、促进两业融合和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一定政策借鉴意义。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陈蕾  
中国企业参与全球化的程度日益加深,其所面临的国际市场的竞争也不断加剧,厘清影响中国企业出口行为的主要因素十分必要。通过对中国本土制造业行业出口行为选择的动因及影响因素的分析发现:需要适当放松新新贸易理论的经典假设以适应中国本土企业出口的实际情境;中国的出口企业存在与新新贸易理论经典的单一生产率异质性推论相背离的"出口—生产率悖论"现象;该"生产率悖论"现象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以及全球化参与程度的加深而愈发明显;在中国企业出口选择的决定因素中,除了生产率要素之外,还存在着如企业规模、创新能力等诸多其他要素,从而使中国企业在出口行为选择上表现出动态的多重异质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