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12)
- 2023(12026)
- 2022(10635)
- 2021(9930)
- 2020(8430)
- 2019(19305)
- 2018(19402)
- 2017(36774)
- 2016(19885)
- 2015(22418)
- 2014(22412)
- 2013(22423)
- 2012(20634)
- 2011(18549)
- 2010(18395)
- 2009(16595)
- 2008(15953)
- 2007(13838)
- 2006(12152)
- 2005(10604)
- 学科
- 济(77950)
- 经济(77861)
- 管理(58531)
- 业(55603)
- 企(46507)
- 企业(46507)
- 方法(37097)
- 数学(32043)
- 数学方法(31653)
- 学(21295)
- 农(20134)
- 中国(19335)
- 财(18610)
- 技术(17482)
- 业经(16817)
- 地方(14871)
- 制(14817)
- 农业(13794)
- 理论(13744)
- 贸(13276)
- 贸易(13270)
- 易(12895)
- 和(12630)
- 银(12571)
- 银行(12512)
- 环境(12475)
- 融(12122)
- 金融(12121)
- 行(11945)
- 务(11725)
- 机构
- 大学(286663)
- 学院(282942)
- 管理(113000)
- 济(106255)
- 经济(103733)
- 理学(97822)
- 研究(97236)
- 理学院(96713)
- 管理学(94805)
- 管理学院(94337)
- 中国(71900)
- 科学(64968)
- 京(62893)
- 农(52391)
- 所(50303)
- 业大(48241)
- 财(46741)
- 研究所(46294)
- 中心(44503)
- 农业(41780)
- 江(41225)
- 北京(39656)
- 财经(37940)
- 范(36908)
- 师范(36348)
- 院(35956)
- 经(34663)
- 州(33464)
- 技术(32537)
- 经济学(30900)
- 基金
- 项目(202258)
- 科学(156882)
- 基金(145677)
- 研究(142286)
- 家(129828)
- 国家(128827)
- 科学基金(109134)
- 社会(86487)
- 社会科(81874)
- 社会科学(81848)
- 省(79377)
- 基金项目(78104)
- 自然(74552)
- 自然科(72783)
- 自然科学(72763)
- 自然科学基金(71440)
- 划(67666)
- 教育(65086)
- 资助(60265)
- 编号(57038)
- 重点(45583)
- 成果(45115)
- 部(43838)
- 发(42456)
- 创(42232)
- 课题(39779)
- 创新(39515)
- 科研(39214)
- 计划(38864)
- 大学(37396)
- 期刊
- 济(113288)
- 经济(113288)
- 研究(79550)
- 中国(56827)
- 学报(51759)
- 科学(47145)
- 农(46640)
- 管理(42625)
- 大学(37894)
- 学学(35753)
- 财(33927)
- 农业(33173)
- 教育(31002)
- 技术(27836)
- 融(22299)
- 金融(22299)
- 业经(18029)
- 财经(17831)
- 经济研究(17487)
- 业(17215)
- 图书(16272)
- 科技(16198)
- 经(15117)
- 技术经济(14817)
- 问题(14464)
- 业大(14167)
- 理论(14128)
- 版(13712)
- 资源(13506)
- 实践(13164)
共检索到4097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显峰,崔伟宏
土地利用数据的更新是土地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依靠常规的手段不仅更新速度慢、难以主动发现变化区域,而且成图周期长、误差大。依靠遥感(RS)手段可以主动快速地发现变化区域,运用差分GPS技术可以精确获取土地利用变化的数量和性质,GIS则是管理土地利用的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如土地利用类型、权属、图斑号等)的有效工具。基于RS、GIS和GPS的集成技术建立面向工程目标的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新方法是本文研究的内容。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董玉祥 简陆芽 全洪 张青年 刘光勇
研究目的:探讨适合中国国情的大比例尺土地利用基础图件与数据更新调查的方法与技术。研究方法:实证分析。 研究结果:总结了广东省南海区大比例尺土地利用更新调查的方法,论证了大比例尺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方法的技术路 线、工作流程以及技术特点,分析了采用该方法获得的调查成果。研究结论:大比例尺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具有高精度、快 速、信息化以及应用性强等鲜明特点,大比例尺更新调查技术与方法应是近期中国开展土地利用更新调查的主要技术与 方法。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冯海霞 冯仲科 高守英 张秋红
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有利于准确、及时地监测土地利用的变化.该文以济南市遥感影像、地形图、土地利用图为基础资料,利用ERDAS软件对济南市1995、2000和2005年三期的TM影像进行校正、重采样、增强、分类等处理,得到济南市土地利用信息和土地利用的变化信息.分析结果表明:草地、水体、耕地、林地4种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减少,但是下降的速度在减缓;城镇交通用地增加最快;未利用土地面积有所增加,但是耕地、草场退化趋势已经得到遏制;济南市的土地利用正在日趋合理化.
关键词:
RS GIS 土地利用变化 动态监测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永民 周成虎 李宝林 张俊 黄满湘
基于SPOT 52 5m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等数据资料,该文探讨了开展大比例尺土地利用遥感调查的技术路线,进行了张北县大比例尺土地利用遥感调查的试验研究。调查结果表明:2002年张北县土地总面积为424425 36hm2,共包括37种土地利用类型,总图斑数是57193个。其中,旱地、天然草地和有林地分别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43 77%、26 31%和7 76%,是该县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与同期1∶5万土地利用调查相比,1∶1万大比例尺土地利用调查得到的结果更为精确,得到了荒草地、裸土地、裸岩石砾地和苇地等在1∶5万土地利用调查中所不能表达的零碎图斑,说明与以往调查相比,该调查结果可以为土地管理决策和...
关键词:
张北县 大比例尺 土地利用调查 遥感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周斌 杨柏林
采用多时相直接分类法对贵州省 (原 )安顺市从1987~1995年间的土地利用变化状况进行了遥感动态监测。与以往方法相比 ,该方法不仅可以直接获得变化类型及其数量 ,而且可以避免分类后比较法所容易出现的逻辑性变化探测错误。对不同分类波段组合的试验表明 ,经过差值、比值处理的前3种波段组合 ,具有较差的分类效果 (总体精度只有30 %~40 % ) ,而那些能较好地保留原始信息的波段组合 ,则具有相对较好的分类效果 (总体精度超过70 % )。另外 ,分类效果还明显地受到所采用的辐射校正方法的影响 ,经过暗组亮组辐射校正的影像要明显比只经过简单辐射校正(直方图法 )的影像具有更好的分类效果 ,总...
关键词:
遥感 动态监测 土地利用变化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程昌秀 严泰来 朱德海 张玮
论文针对土地利用动态监测面临的实际情况 ,提出一种GIS与RS一体化的变更地块判别方法。这种方法以矢量图斑为研究对象、以GIS的地理信息与RS的遥感影像信息为特征来源 ,提取图斑的特征向量。在设计识别方法时 ,将土地利用变更地块的识别变通成对标准地类的识别 ,同时引入“落入”、“误判高发区”的概念以降低变更地块的漏判率。经试验 ,这种基于GIS与RS一体化变更地块判别法基本可替代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的人工判读工作。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吴学瑜 范清东 李朋 匡志鹏
针对当前大比例尺土地变更调查工作强度大、效率低、人工操作复杂的问题,采用个案研究和定性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土地变更调查的主要调查内容和影响大比例尺土地变更调查工作效率的关键环节;提出了对大比例尺土地变更调查地区可通过关联业务来控制日常用地管理信息的测绘精度,从而避免由测绘限差引起的影响土地变更调查效率的缝隙和碎面问题;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变更软件开发的指导,从而有效降低由于技术与管理脱节而增加的变更工作量。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伯钢 张保钢 冯仲科
为实现城市大比例尺地形图数据库的持续更新,在大比例尺地形图图式及地形图要素几何特征和属性项多寡的基础上,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7929--1995,1∶500,1∶1 000,1∶2 000地形图图式》的地物要素分类方法,将大比例尺地形图数据的变化分类为图元对象或地理对象的变化、图层(或专题)的变化以及数据集的变化.对图元对象或地理对象的变化的内容进行了具体描述,包括产生、消失或版本变化,将这种描述记录在地形图数据库编辑软件的日志表中可以实现地形图的增量更新.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良健,包浩生,彭补拙
本文以广西苍梧县沙头、石桥两镇为例 ,利用航空遥感调查方法结合GIS技术 ,定量分析研究区域内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过程 ,以及土地利用各类型之间的相互转化状况。运用马尔柯夫原理 ,建立齐次马尔柯夫链模型中的转移概率矩阵 ,对研究区未来土地利用演变趋势进行模拟与预测。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孙艳敏 林培
农业用地是土地的农用类型。根据FAO关于土地的定义,土地应当是比土壤更为广泛的概念,该文在太原市万柏林区的工作区采用了土地类型系统分类中以中地形为主体的小单元的逐级分级理念,分为土地综合类、土地综合亚类和土地利用综合体三级分类系统,既解决了农用土地分等的理论问题,又解决了过去长期以来,直到现在还在困扰农用土地分等的最低制图与评价单元的实际问题,并利用“面向对象”的土地资源的信息编码技术,将黄土高原边缘地带的太原市万柏林区的土地类型划分为10个土地综合类、42个土地综合亚类和309个土地利用综合体。并在GIS支持下,绘制了该区1﹕3.5万土地类型图。该方法初步建立了利用土地类型概念进行农用土地分...
关键词:
土地 土地类型划分 资源信息编码 GIS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冬碧 余常兵 熊桂云 胡时友 鲁剑巍 肖习明 杨永成 田仕平 陈防
利用“网格”取样、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地统计学方法及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探讨了湖北省 1个自然村 (光芒村 )土壤的养分特征及其空间变异性。结果表明 :(1)土壤有机质、NH4+ N和有效K的含量普遍较低 ,有效P的含量相对较高 ,土壤有效S、B、Mn和Zn的含量低于临界值的比例分别为 4 8.8%、4 9.6 %、6 4 .3%和73.6 % ;(2 )土壤 pH及有效养分含量的变异系数按如下顺序逐渐增大 :pH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程昌秀 严泰来 朱德海
针对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存在的问题 ,探索了充分利用了 GIS中地块边界的信息 ,提取出标准地类地块边界内的灰度特征、纹理特征和形态特征 ,提出基于这些特征建立相应的决策树和判决规则。对于任一待测地块可利用提取的特征信息通过距离判别法判断其所属地类。这种 GIS辅助下的图斑地类新识别方法的准确率较高 ,也是将遥感影像与地理信息结合起来的一种有效的手段。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贾科利 常庆瑞 刘梦云 刘京
陕北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土地利用强度大,为掌握该地区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及空间格局的变化,揭示土地利用变化的机制,利用1986,1993和2000年3期Landsat TM遥感影像,基于遥感和GIS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1986~2000年陕北农牧交错带旱地、林地、草地、城乡建筑用地等12种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变化和空间格局变化特征。结果显示,15年间旱地面积减少了28.32%,沙地面积增加了3.94%,林地、草地和城乡建筑用地面积分别增加了131240.5,47663.0和8427.1 hm2。表明干旱、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是导致土地利用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张聪 刘春涛 李秉宇 孔令苏
通过对航空影像进行处理,利用遥感软件对研究区矢量地形图进行叠加,经过判读识别地物变化的解译方法,达到对原有地形图快速更新的目的。该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工作时间短、精确度高、节省经费等优势,大大提高了大比例尺地形图更新效率。
关键词:
航空影像 地形图 大比例尺 遥感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周伟 钟星 袁春
研究目的:基于鹤峰县1:10000土地利用数据,对土地利用数据的景观指数类型及景观水平的粒度效应进行分析。研究方法:GIS和景观格局分析软件应用。研究结果:在类型水平上,景观指数的粒度效应较明显,随粒度的变粗,景观指数可归为单调下降、不规则变化和基本无变化3类;粒度响应最敏感的景观指数为斑块密度;裸地和水田是对粒度响应最敏感的两种土地覆盖类型。在景观水平上,除斑块密度外,其他景观指数粒度效应不明显,斑块密度和面积加权平均分维数的粒度响应最强烈,丰富度指数则最弱。研究结论:粒度效应与所选粒度的变化范围、数据聚合方式、分析景观类型的多少、比例尺的不同都有很大的关系,更深层次的研究需要考虑更加全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