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25)
- 2023(8515)
- 2022(7341)
- 2021(6629)
- 2020(5956)
- 2019(13546)
- 2018(13562)
- 2017(25509)
- 2016(14434)
- 2015(16698)
- 2014(17263)
- 2013(16929)
- 2012(16105)
- 2011(14544)
- 2010(14895)
- 2009(13799)
- 2008(13951)
- 2007(13038)
- 2006(11108)
- 2005(9895)
- 学科
- 济(58626)
- 经济(58564)
- 管理(40943)
- 业(39958)
- 企(31618)
- 企业(31618)
- 方法(29153)
- 数学(25857)
- 数学方法(25632)
- 农(17161)
- 学(15956)
- 中国(15006)
- 财(14875)
- 技术(14435)
- 制(12187)
- 农业(11285)
- 业经(11213)
- 地方(11051)
- 贸(10914)
- 贸易(10913)
- 易(10583)
- 理论(9757)
- 银(9431)
- 和(9387)
- 银行(9384)
- 体(9163)
- 融(9032)
- 金融(9024)
- 行(8947)
- 务(8800)
- 机构
- 大学(217269)
- 学院(217062)
- 济(83984)
- 经济(81946)
- 研究(77602)
- 管理(77555)
- 理学(66007)
- 理学院(65221)
- 管理学(63862)
- 管理学院(63476)
- 中国(56607)
- 科学(52520)
- 农(49609)
- 京(47543)
- 所(42602)
- 农业(39745)
- 业大(39742)
- 研究所(39061)
- 财(37710)
- 中心(36192)
- 江(34848)
- 财经(29871)
- 北京(29728)
- 技术(28417)
- 范(28094)
- 师范(27656)
- 院(27336)
- 州(27204)
- 经(26933)
- 省(26485)
- 基金
- 项目(145367)
- 科学(110757)
- 基金(101705)
- 研究(100836)
- 家(91653)
- 国家(90933)
- 科学基金(74665)
- 社会(60290)
- 省(59370)
- 社会科(57029)
- 社会科学(57009)
- 基金项目(53713)
- 划(50117)
- 自然(49780)
- 自然科(48600)
- 自然科学(48577)
- 自然科学基金(47672)
- 教育(47160)
- 资助(42416)
- 编号(41308)
- 成果(33879)
- 重点(33689)
- 发(31540)
- 部(31519)
- 创(30389)
- 计划(29750)
- 课题(29665)
- 创新(28642)
- 科研(28352)
- 科技(27375)
- 期刊
- 济(90619)
- 经济(90619)
- 研究(58291)
- 中国(45641)
- 学报(45413)
- 农(44953)
- 科学(36928)
- 大学(32278)
- 财(30675)
- 学学(30630)
- 农业(30294)
- 管理(26323)
- 教育(24405)
- 技术(21999)
- 融(16889)
- 金融(16889)
- 业(16861)
- 业经(14958)
- 财经(14855)
- 经济研究(14555)
- 版(12862)
- 经(12770)
- 业大(12511)
- 技术经济(12434)
- 问题(12275)
- 科技(12197)
- 统计(11602)
- 图书(11030)
- 策(10564)
- 农业大学(10464)
共检索到3217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樊新萍 田建保 A.Bertaccini 王娟 杨晓宇
枣疯病是中国枣区最重要的病害之一,从表现症状的和未表现症状的3个枣品种(酸枣、辣椒枣和郎枣)的叶脉中提取核酸DNA。用13个引物(12个10 bp碱基和1个11 bp碱基)进行RAPD分析。只有引物AM-14从所收集的表现症状枣品种中扩增出400 bp的特异条带,而其他12个引物未有基因多样性;引物AL-07可以区分郎枣和其他2个品种,所有的样品重复2次,结果一致,与使用植原体特异性引物的常规PCR相比,对于检测不同枣品种枣疯病的枣植原体,RAPD技术是一个快速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枣疯病 植原体 RAPD 检测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海妮 吴云锋 安凤秋 顾沛雯 张昭亮
【目的】枣疯病是枣树上由植原体引起的一种毁灭性病害,遍布于中国华北、西北、华东、华南等25个省(市)的枣区,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方法】经PCR扩增,分别对中国陕西的彬县、阎良、武功、佳县、杨凌,河北沧州和山东德州7个枣区的枣疯病样品和杨凌4个酸枣丛枝病样品植原体16SrDNA基因保守序列和延伸因子tuf基因进行克隆和测序。【结果】获得枣疯病和酸枣丛枝病植原体的16SrDNA基因片段均为1239bp,tuf基因均为851bp。通过序列同源性比较,结果表明中国陕西、河北、山东的枣疯病的病原一致,归属于植原体16SrⅤ-B组。由于枣疯病和酸枣丛枝病的植原体16SrDNA有5个碱基的差异,tuf基...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海旭 王洋 赵彦檩 赵锦 刘孟军
【目的】枣疯病是一种重要的植原体病害,本试验旨在明确惟一已知的天然三倍体品种--赞皇大枣枣疯病植原体的分类地位,为赞皇大枣枣疯病植原体分类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植原体16S rDNA通用引物对赞皇大枣枣疯病病株的DNA进行PCR扩增和克隆测序,通过BLAST比对进行序列分析,利用临位相连法构建16S rDNA系统演化树,并应用DNAstar软件进行虚拟RFLP分析。【结果】获得的赞皇大枣枣疯病植原体16S rDNA序列长度为1 850 bp(GenBank登录号GU184180),包括1 529 bp的16S rDNA基因全序列、264 bp的邻近间隔区序列及57 bp的23S rDNA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付冰 叶霞 王会鱼 陈鹏 李继东 郑先波 谭彬 冯建灿
【目的】分析枣WRKY转录因子对枣疯病植原体以及不同激素的响应,探讨WRKY基因在枣疯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为进一步研究枣WRKY转录因子的生物学功能及枣与植原体相互作用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同源比对从NCBI数据库以及转录组数据库鉴定出枣假定WRKY转录因子,并利用SMART等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从转录组分析中挑选出差异表达的6个基因,设计定量引物,验证其在灰枣枣疯病发病过程中的表达量变化情况;以‘蜂蜜罐’枣胚培苗为材料,外源施加0.1 mmol·L~(-1)水杨酸(SA)和茉莉酸甲酯(MeJA)后,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 PCR)技术分析枣WRKY基因的表达量变化情况。【结果】确定了69个枣假定WRKY转录因子,重新命名为ZjWRKY1-69,可分为3个组GroupⅠ、GroupⅡ和GroupⅢ,GroupⅠ含有17个成员,GroupⅡ又可细分为Ⅱa、b、c、d、e 5个亚组,分别包含3、11、15、3、9个成员,GroupⅢ有11个成员;69个枣WRKY转录因子基因中,有43个ZjWRKY基因可以定位到11条染色体上,但在染色体上呈不均匀分布,7号染色体上没有ZjWRKY基因存在;大部分ZjWRKY蛋白都包含有WRKYGQK保守序列,有2个ZjWRKY蛋白(ZjWRKY23和ZjWRKY46,GroupⅡc)变异为WRKYGKK;GroupⅠ中的WRKY转录因子含有较多的保守基序(10个),且同一个组内WRKY蛋白的保守基序类型及个数相似。从枣疯病发生过程中枣叶片的转录组数据中检测到28个ZjWRKY转录因子基因的差异表达主要集中在嫁接后38~52周。枣疯病发病过程中ZjWRKY8、ZjWRKY52、ZjWRKY61、ZjWRKY69基因表达量发生明显变化(上调)。SA处理后,ZjWRKY42和ZjWRKY52表达量显著升高;MeJA的积累诱导ZjWRKY42和ZjWRKY61的表达量发生较明显变化。【结论】初步确定了枣69个WRKY转录因子,分为3组;43个枣WRKY基因可以定位到11条染色体上,呈不均匀分布,7号染色体上尚没有发现WRKY基因的存在。枣疯病植原体侵染枣树后,诱导了ZjWRKY5、ZjWRKY8、ZjWRKY42、ZjWRKY52、ZjWRKY61基因的表达,SA和MeJA处理后分别使ZjWRKY42、ZjWRKY52和ZjWRKY42、ZjWRKY61表达量显著升高。
关键词:
枣 WRKY 枣疯病 水杨酸 茉莉酸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磊 韩翔 隋丹丹 吴景龙 吴云锋 韩崇选
【目的】基于核糖体蛋白基因(rp)和运输蛋白基因(secY),明确了陕西、山西及山东3省枣疯植原体的亚组分类地位。【方法】采集陕西、山西及山东3省枣产区的枣疯病样品,提取样品总DNA;设计引物对rpF1、rpF2、rpR1和secF1、secF2,对枣疯植原体的rp基因和secY基因进行PCR扩增及核苷酸序列测定与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获得枣疯植原体的rp基因和secY基因,大小分别为1 196和1 421bp。序列比对结果表明,陕西、山西及山东3个省枣疯植原体的rp基因和secY基因序列均一致;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这3省的枣疯植原体与樱桃致死黄化植原体(CLY5)和桃树黄化植原体印度株系(PY...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雅倩 彭龙 宁强 赵锦 刘孟军
以田间患枣疯病树表型健康叶片、花变叶以及疯小叶为材料,健康树叶片为对照,测定了不同生长期各种叶片的叶绿素、可溶性蛋白、丙二醛(MDA)含量及3种保护酶活性,以期揭示植原体对枣树生理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患病后叶片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显著降低,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MDA含量升高,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差异不显著,不同患病程度的叶片中花变叶变化最显著。这些结果均表明枣疯病植原体侵染枣树后,树体的光合作用和保护酶系统受到明显影响。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田国忠 温秀军 李永 孙朝晖 赵玉芬 郭晓军 黄钦才 李志清 赵俊芳
分别从河北唐县赞皇大枣、辽宁凌源梨枣和河南濮阳扁核酸3个品种的枣疯病和来自山东、江西和北京的不同无性系的泡桐丛枝病树上采集丛枝枝条作为组织培养材料,获得的枣疯病和泡桐丛枝病组培苗皆表现典型的丛枝症状。其中感染植原体的赞皇大枣组培苗(Ft)和扁核酸组培苗(HPD)在未加任何激素的MS培养基和其它培养基交替继代培养1a以上仍能维持丛枝苗生长;而发病梨枣(LD)除产生丛枝外,还出现叶片黄化和植株矮化、枯梢等衰退症状。泡桐丛枝病植原体可在不同无性系组培苗上通过各种培养基交替和单纯的MS培养基继代培养,并已在实验室内连续保藏达10a,其引致丛枝症状的能力无明显的改变。用枣树Ft染病材料作接穗,以健康冬枣...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崔廷涛 潘一展 高瑞 邵云华 李向东 时呈奎 赵文军 朱水芳
Chaste tree(Vitex negundo var.heterophylla)witches'-broom was a new disease found in Mountain Taishan and the neighboring region.Phytoplasmal cells could be easily observed in the phloem sieve elements of diseased plants under electron microscope.The 16S rRNA gene of phytoplasma associated with this...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永 徐启聪 田国忠 郭民伟 朴春根
Crotalaria witches'-broom phytoplasma (CrWB) collected from Hainan Province,was classified and identified by sequencing techniques and Virtual RFLP.Two different type universal primer pairs of phytoplasma were used to amplify a 1.8 kb fragment of 16S rDNA and a 1.3 kb fragment of rp gene.The PCR-amp...
关键词:
猪屎豆丛枝病 植原体 分子鉴定 序列测定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田国忠 张志善 李志清 申艳普 郭加虎
对我国陕西清涧、佳县 ,河南濮阳 ,山西临县、太原枣品种圃 ,安徽 ,浙江和北京等部分枣树传统分布区的枣疯病进行了典型调查研究。通过不同地区枣疯病发生历史和危害现状的比较分析 ,初步摸清了各地区枣疯病发生的不同特点和为害状况 ;发现根蘖苗繁殖方式仍是目前多数枣产区病园内苗期和幼树发病以及病害从病区传入无病区的主要原因。不同枣树品种对枣疯病的田间抗性存在明显差异 ;局部空气污染以及施肥等枣树管理措施不当会导致枣树的抗病性降低。用DAPI荧光显微镜和PCR技术检测植原体结果显示 ,病园内存在比例不等的无症带菌树 ;由此判断 ,高比例的无症带菌苗的人为传病及不利于枣树生长的环境应力是导致许多地区病害...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温秀军 孙朝晖 孙士学 史忠儒 陈德廷
测定了 6个枣树品种和 1个酸枣品种对枣疯病的抗性及河北太行山区主栽品种婆枣的 45个单株对枣疯病的抗性。利用连续两年嫁接病皮的方法测定了采自山西果树研究所中国枣树基因库的 5个枣树品种砘子枣、马牙枣、长红枣、哈蟆枣、壶瓶枣及河北唐县的婆枣和酸枣两个品种的抗病性。通过四年的跟踪观察 ,以上 7种枣树的发病率分别是 10 0 %、78 5 %、6 6 6 7%、0 %、0 %、10 0 %、80 %。结果表明 ,壶瓶枣和蛤蟆枣对枣疯病具有高度抗性。利用连续 3年 2次嫁接病皮和 1次嫁接病枝的方法测定了采自河北太行山区七县的婆枣 45个单株 112株根蘖苗的抗病性 ,经 4年观测 ,结果有 3...
关键词:
枣树 枣疯病 植原体 抗病性 选择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洁 田国忠 徐启聪 刘永光 高瑞 李向东 竺晓平
【目的】初步明确自然条件下可能感染泡桐丛枝病植原体的寄主植物。【方法】用植原体16S rRNA基因的通用引物,对从泡桐丛枝病病树周围采集的表现黄化、小叶、皱叶、丛枝等症状或无症状的16种植物样品的DNA进行巢式PCR扩增,对所扩增的片段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并利用泡桐从枝病植原体延伸因子的抗血清对部分样品进行间接免疫荧光观察。【结果】巢式PCR结果显示从牛筋草(Eleusine indica)、辣椒(Capsicum annuum)、狗尾草(Setaria viridis)、山药(Dioscorea opposita)、灯笼泡(Physalis angulata)、花生(Arachis hypo...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赵锦 刘孟军 周俊义 代丽
Jujube Witches' Broom (JWB), caused by phytoplasma, is the most serious and destructive disease of Chinese Jujube. The distribution and year_round concentration variation of JWB phytoplasma were studied under fluorescence microscope using DAPI.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hytoplasma might exist in the ...
关键词:
枣疯病 植原体 分布特点 周年消长规律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肖京 杨艳荣 赵锦 刘孟军
【目的】揭示骏枣品种内枣疯病抗性多样性,筛选高抗枣疯病的骏枣株系。【方法】以骏枣的16个株系为试材,通过田间调查和PCR检测,研究不同株系在嫁接侵染枣疯病后的症状表现和病原侵染情况;利用"合成-合理满意度"和多维价值理论的合并原则,对不同株系果实的相对含水率、单果重、可食率、果形指数、Vc含量、可溶性糖和可滴定酸含量等性状指标进行综合评价;采用AFLP技术对不同株系进行基因组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不同株系对枣疯病抗性表现出显著差异,可分为感病型、延迟感病型、延迟抗病型和抗病型4种类型,T15、J2、J5、J8这4个骏枣株系高抗枣疯病,其中,T15、J5和J8的果实综合性状在骏枣株系中亦居于较...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岳红妮 吴云锋 李毅然 魏婷 侯伟 武科科
【目的】通过对检测小麦病毒病和植原体病害的多重PCR体系各成分和循环参数进行摸索和优化,建立了一种同时检测大麦条纹花叶病毒(barley stripe mosaic virus,BSMV)、大麦黄矮病毒PAV株系(barley yellow dwarfvirus,BYDV-PAV)、小麦黄花叶病毒(wheat yellow mosaicvirus,WYMV)和小麦蓝矮植原体(wheatbluedwarf,WBD)的多重PCR技术体系。【方法】运用根据3种病毒核苷酸保守区序列设计的特异性引物对、根据WBD植原体核糖体蛋白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对rpF1/R1,从影响多重PCR(M-PCR)扩增的...
关键词:
小麦 多重PCR 病毒 植原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