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5)
- 2023(800)
- 2022(683)
- 2021(695)
- 2020(618)
- 2019(1396)
- 2018(1446)
- 2017(3040)
- 2016(1846)
- 2015(1410)
- 2014(1455)
- 2013(1405)
- 2012(1442)
- 2011(1362)
- 2010(1363)
- 2009(1315)
- 2008(1428)
- 2007(1264)
- 2006(1091)
- 2005(994)
- 学科
- 学(3587)
- 济(2933)
- 经济(2931)
- 业(1964)
- 管理(1801)
- 企(1560)
- 企业(1560)
- 方法(1316)
- 虫(1167)
- 水产(1141)
- 害(1128)
- 动物(1038)
- 森(1036)
- 森林(1036)
- 数学(1035)
- 林(1021)
- 制(1003)
- 数学方法(970)
- 虫害(932)
- 农(908)
- 动物学(899)
- 及其(858)
- 体(838)
- 病虫(816)
- 病虫害(816)
- 物(807)
- 防(807)
- 中国(792)
- 防治(749)
- 治(742)
- 机构
- 大学(21344)
- 学院(21228)
- 研究(11964)
- 科学(10871)
- 农(10728)
- 农业(8531)
- 所(8403)
- 研究所(7997)
- 业大(7661)
- 中国(7532)
- 省(6092)
- 室(6085)
- 实验(5936)
- 实验室(5698)
- 京(5549)
- 重点(5411)
- 农业大学(5351)
- 业(4905)
- 院(4844)
- 林业(4833)
- 中心(4525)
- 技术(4447)
- 济(4417)
- 江(4310)
- 研究院(4260)
- 经济(4254)
- 管理(4245)
- 科学院(4151)
- 科学研究(4056)
- 林(3563)
共检索到334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齐明
为了对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与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远交杂种的真实性进行鉴定,进行预备试验,从100条UBC primer Set#9(800~900)引物中,筛选出9条多态性引物。对杉木×侧柏远交组合A4(1419)×B1所得杂交后代中选择的4株超级苗等材料,提取DNA,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并按母本、远交子代和父本顺序,对PCR产物进行电泳实验。结果发现,4株超级苗在7条引物中,共找到16条父系特征谱带,在另外2条引物中检测到父母的共同谱带。由此可以肯定,杂交所得超级苗是杉木与侧柏远缘杂交产生的杂种。杉木与侧柏远缘杂交是可配...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辉 KHERA Pawan 李双铃 任艳 袁美 庄伟建 VARSHNEY Rajeev K 郭宝珠 谢联辉
以24份花生材料为亲本,配制22个杂交组合,并利用40对SSR引物对24份亲本材料进行多态性筛选,运用多态性引物鉴定92个F1代杂种的真伪.结果表明,不同组合亲本间多态性差异较大,差异最大的两亲本(GT-C20-D和Tamrun OL07)的多态性引物比例为65%.SSR标记法鉴定出49个单株为真杂种;而田间表型鉴定出62个单株为真杂种,与标记鉴定结果差异较大.本研究证实利用分子标记鉴定真假杂种非常必要,且准确可行.同时,本试验证明40对SSR引物具有较高的多态性,可直接用于花生遗传多样性、杂种鉴定以及遗传图谱构建等的研究.
关键词:
花生 SSR 杂种鉴定 分子标记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骏驰 郭印山 刘镇东 李坤 杨晓旭 石广丽 牛早柱 李成祥 郭修武
葡萄是遗传上高度杂合的木本果树,获得真实性杂种是有效开展杂交育种及其他遗传学研究的重要基础。以玫瑰香×红地球杂交组合后代株系为材料,采用SSR分子标记对杂交后代单株进行杂种真实性鉴定,筛选出在双亲间有特异位点的SSR引物,对210株杂交后代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210株杂交后代中有183个单株具有父本和母本的特异性条带,并结合田间形态学分析,确定为真实性杂种。SSR分子标记能够简单、高效的对葡萄杂交后代进行真实性鉴定。
关键词:
葡萄 杂交育种 SSR分子标记 杂种鉴定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建成 陈瑞丹 曲春苗 吕晓倩
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以‘淡丰后’(或‘丰后’)为母本,分别与其他梅花品种及近缘种杂交的F1代及其亲本进行杂种鉴定。用47对从梅花近缘种(包括桃、李、杏、酸樱桃、甜樱桃)中已开发出的SSR引物和3对梅花EST-SSR引物对亲本进行SSR-PCR扩增,其中8对引物(aprigms18、BPPCT001、BPPCT002、BPPCT004、BPPCT034、UDP96005、UDP98409、PES16)对23个父本中的21个有稳定、特异扩增(相对于母本),包括12个梅花品种和9个近缘种,有效扩增率为91.3%。再用以上8对引物对10个杂交组合进行扩增,有6对引物(BPPCT001、BPPCT0...
关键词:
梅花 SSR 筛选 杂种鉴定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於朝广 殷云龙 徐建华
In this paper,the authenticity of 4 reciprocal progenies from Taxodium distichum and T.mucronatum was identified by SRAP(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 markers.Firstly,48 SRAP primer combination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nd polymorphism primers between two parents(T.distichum and T.mucronat...
关键词:
落羽杉属 SRAP-PCR 杂种鉴定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齐明 何贵平 罗修宝 华朝晖 翁春媚
浙江省遂昌县杉木双系种子园七小区1339嫁接无性系,其穗条来源于浙江省余杭长乐杉木种子园。针对双七区1339无性系的众多接株个体间变异明显,以其余杭长乐杉木种子园中的1339正常株作对照,分析两者在形态、花期、花量和等位酶等特性上的差异性和相似性。结果证明:异常1339植株应为无性杂种。由此得到一些启示:(1)采用分子标记技术,构建种子园无性系的指纹图谱时,将相差1-2条谱带的材料划分为两个无性系时,要特别小心;因为这样做可能是错的。(2)在林木种子园、采穗圃或基因库建立时,最好采用同一无性系材料来做砧木;在困难条件下,用同一家系苗来作砧木也行,这可保证穗条接受相同的遗传因子影响。(3)对林木...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齐明 何贵平 周建革 程亚平 徐肇友
[目的]研究杉木杂种F1的基因表达模式,从基因表达水平揭示杂种优势形成分子机理,为杉木杂种深度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Illumina HiSeq4000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不同生长势的杉木杂种(龙15×1339)HF1(3个超亲杂种)、LF2(3个低亲杂种)及其亲本进行转录组测序和差异比较。利用无参转录组分析,先将测序reads进行de novo拼接,组装获得unigenes和transcripts,然后进行功能注释、差异表达等项目分析。[结果]12个样本,转录组测序共产生Clean reads5.8E+08条,总拼接长度49 803 726 pb, BLASTX分析,比对结果产生80 171个基因。韦恩图揭示基因在上下代间的传递模式有5种:(1)双亲可表达但杂种中不表达(双亲共沉默型);(2)只在双亲之一中表达,不在杂种中表达(亲本特异表达型);(3)只在杂种中表达,不在双亲中表达(杂种特异表达型);(4)在杂种和一个亲本中表达(单亲表达一致型);(5)在双亲和杂种中都表达。在HF1VSP1比较组中,筛选出236个不同差异表达的基因;在HF1VSP2比较组中,筛选出505个差异表达基因。在LF2VSP1中,筛选出1 483个差异表达基因;在LF2VSP2中筛选出了2 335个差异表达基因。从亲代和子代不同样本组间,各挑选出100个左右差异表达极显著的基因,采用其表达量进行热聚类分析,得到不同的聚类块,聚类块内的基因表达量在父母本间是互补的,说明杉木杂种优势分子机理是超显性;聚类块有大小之别,则说明杉木有些性状是寡基因控制,有些性状是多基因控制;杉木生长的超亲优势是龙15中下调而在超亲子代中上调的这14个基因决定的。[结论]杉木杂种优势的分子机理是超显性,杉木超亲杂种高生产力与14个上调基因有关,环境显著刺激了这14个基因的上调表达,从而促进生长优势的产生。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洪伟 康向阳 张正海 王君 蔡肖
为探讨胡杨与杨属其他派树种远缘杂交的可行性,该研究以小青杨为母本、胡杨为父本进行人工授粉杂交,发现胡杨花粉能够在小青杨雌蕊柱头上萌发,并最终获得了6株杂交后代。杂种幼苗的生长势强弱差异明显,其叶片均为披针形,与父本胡杨幼苗以及萌条的叶形相似;在SSR标记初步鉴定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及相应的统计分析,证明父本与母本对子代遗传物质的贡献是等同的,杂交后代是胡杨与小青杨杂交的真杂种。
关键词:
胡杨 小青杨 远缘杂交 杂种鉴定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袁力行 傅骏骅 刘新芝 彭泽斌 张世煌 李新海 李连城
利用 RFLP、SSR、AFLP和 RAPD分子标记对 1 5个玉米 (Zea mays L.)骨干自交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 ,继而研究分子标记遗传距离与 1 0 5个双列杂交组合的产量及特殊配合力的相关性 ,探讨预测杂种优势的可能性。结果表明 :(1 )利用分子标记把 1 5个供试材料划分为唐四平头、旅大红骨、兰卡斯特、瑞德和 PN共 5个类群 ,与系谱分析基本一致 ;(2 )分子标记遗传距离与 F1产量、分子标记特殊遗传距离与特殊配合力之间都呈显著正相关 (P
关键词:
玉米 分子标记 遗传距离 杂种优势预测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何慧怡 劳方业 刘睿 陈健文
对斑茅蔗BC1和BC2两个群体的397个无性系进行SSR和Alu-like分子标记分析,发现其中23个品系疑为假杂种,5个品系不具有斑茅血缘。结果表明SSR分子标记是鉴定杂交后代真实性的较好的方法,而引物SC597CS、SMC1527cl、SSCIR36鉴定出疑似假杂种总个数较多且互补性好,是鉴定斑茅蔗后代杂种真假的一组较好的引物。与Alu-like标记结合使用能较好地检测杂交后代是否含有斑茅血缘。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卢江杰 吉永胜彦 方伟 汤定钦
利用从GenBank中毛竹GSS序列开发出来的在多个竹种中有高通用性的10多个SSR标记,鉴别部分杂交竹种的杂种真实性。结果表明:3个杂交竹种(Pleioblastus simonii×Phyllostachys violascens,Sasatokugawana×S.borealis和Sinobambusa tootsik×Pl.distichus),在其中的3个SSR位点(PBM014,PBM018和PBM025)上扩增产物的电泳条带分别为其父母本条带的组合;进一步对相应的扩增条带测序,结果表明杂种和亲本之间的相对应的序列具有同源性,进而确定杂种的真实性。研究证明利用在竹类植物中有较高通用...
关键词:
杂交竹种 SSR 分子鉴定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红莲 李火根 胥猛 冯源恒
以不同种源的鹅掌楸、北美鹅掌楸和不同组合的杂交鹅掌楸为试验材料,对176对SSR引物进行初筛、复筛,最后筛选出1对物种特异性SSR引物。该引物在鹅掌楸群体中特异性扩增出190bp的产物,在北美鹅掌楸群体中特异性扩增出180bp的产物,在杂交鹅掌楸群体中特异性扩增出180bp和190bp2种产物。该引物对鹅掌楸种间鉴别准确率达1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尤勇 洪菊生
本实验首先建立了适合杉木RAPD分析的PCR扩增实验体系。在此基础上从全国不同杉木种源区选择7个代表性的种源,然后从这7个种源中采样并提取DNA,利用23个不同随机引物对7个种源进行了DNA序列多态性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杉木种源间遗传多态性水平较高,在被检测的114个RAPD位点中,多态位点占到798%;7个种源彼此间的遗传距离在0225~04407范围内变动,平均为0322。根据种源彼此之间的遗传相似度构建了它们之间的聚类图,从聚类图上显示的杉木种源间亲缘关系可知,分布在南岭山脉西部周围的4个种源相对聚在一起,由此可推测南岭山脉中西部为杉木中心产区之一,并从此处向四周扩散。
关键词:
RAPD,遗传变异,杉木,种源,种源检测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翠玲
为选择适宜重庆干旱、贫瘠碱性土壤生长的侧柏种源 ,对来自侧柏天然分布区的 30个侧柏种源进行苗期及造林试验研究 .分析结果表明 :侧柏适生于重庆市干旱、贫瘠的碱性土壤 ,各种源生长量存在显著差异 .根据各种源适应性、抗性、生长量进行种源选择 ,初选出河南开封、河南永城、山西长治、山东费县、山西晋城等种源是适生于重庆市碱性土壤的优良侧柏种源
关键词:
侧柏 生长量 种源选择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张任好
对纯林杉木、杉木福建柏混交林杉木的生长特点作了分析。结果表明,纯林杉木生长落后于混交林杉木。与纯林相比,混交林杉木16年生时单株材积增加了7010%;混交林杉木平均树高生长和胸径生长高峰值出现时间早,峰值大,速生持续时间长。图9参7
关键词:
杉木 纯林 混交林 生长量 生长特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