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87)
2023(7019)
2022(5524)
2021(4822)
2020(3942)
2019(8583)
2018(8504)
2017(16016)
2016(8765)
2015(9853)
2014(10115)
2013(9754)
2012(9344)
2011(8788)
2010(8929)
2009(8491)
2008(8077)
2007(7483)
2006(6965)
2005(6431)
作者
(26589)
(22361)
(22219)
(21239)
(14305)
(10332)
(10144)
(8645)
(8371)
(7887)
(7784)
(7322)
(7308)
(7247)
(7140)
(6787)
(6586)
(6495)
(6283)
(6105)
(5984)
(5516)
(5419)
(5299)
(5172)
(4968)
(4815)
(4688)
(4481)
(4422)
学科
(59785)
经济(59740)
管理(25628)
(20030)
地方(16649)
(16407)
企业(16407)
方法(15744)
数学(13716)
数学方法(13646)
中国(13254)
地方经济(12406)
(11391)
业经(11022)
(10156)
(9804)
(9444)
(8678)
(8417)
金融(8410)
(7705)
银行(7692)
(7458)
环境(7131)
理论(7057)
经济学(6949)
农业(6776)
产业(6733)
(6424)
(6249)
机构
学院(133348)
大学(131991)
(65457)
经济(64180)
研究(51316)
管理(45786)
中国(39088)
理学(38174)
理学院(37736)
管理学(37147)
管理学院(36897)
(29406)
科学(28732)
(27844)
(26241)
研究所(23571)
财经(22732)
中心(22192)
经济学(21865)
(21161)
(21064)
(20468)
经济学院(19278)
(18288)
北京(17744)
业大(17196)
(17072)
师范(16870)
财经大学(16541)
(16463)
基金
项目(81598)
科学(63843)
研究(60898)
基金(58340)
(50548)
国家(50151)
科学基金(42325)
社会(40787)
社会科(38551)
社会科学(38541)
(32261)
基金项目(29762)
教育(27447)
(26385)
自然(24559)
资助(24010)
自然科(23932)
自然科学(23921)
编号(23811)
自然科学基金(23481)
成果(20222)
(19366)
重点(18676)
课题(17867)
(17691)
国家社会(17496)
(16482)
发展(16197)
(15990)
(15515)
期刊
(83435)
经济(83435)
研究(45768)
中国(29046)
(23389)
学报(20414)
(19505)
管理(19200)
科学(18070)
大学(15692)
学学(15051)
经济研究(14976)
(14660)
金融(14660)
教育(13530)
财经(13007)
农业(12720)
技术(12632)
(11431)
业经(11233)
问题(10256)
技术经济(8102)
统计(7486)
世界(7474)
(7216)
经济问题(6676)
国际(6600)
改革(6460)
(6460)
(6449)
共检索到2171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万建华  
杭州市玉皇山南基金小镇作为新实体经济的代表,一方面,可以创造产值、带动就业、贡献税收;另一方面,基金小镇的产业、私募股权、风险投资基金能够有效地支持"双创"发展,服务于实体经济。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论经济发展到什么时候,实体经济都是我国经济发展、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根基。"汇集社会资本,优化金融资源配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陈柳钦  
金融业要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碳金融"是必经之路。碳金融交易市场日益成为低碳经济制高点。中国碳金融具有巨大的市场空间,本文针对碳金融市场发展提出如下建议:积极制定碳金融发展的战略规划;健全碳金融监管和法律框架,规范碳金融发展;培育碳金融创新机制,创新和发展多样化的碳金融工具;完善碳金融中介服务,促进碳金融开展;构建交易平台,统一碳金融市场;积极推动碳交易人民币计价的国际化进程。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步艳红  卜振兴  
去杠杆初见成效2015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16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就是"三降一去一补"。之后,在历次中央级别的会议上反复提出要去杠杆。过去两年去杠杆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呢?表内主要是控制广义货币M2的供给。自1985年至2017年4月份,广义货币供给基本都是两位数的增长。去杠杆的政策实施后,自2017年4月份M2的同比增速就降到了个位数,并还在下降。表内资金控制是显而易见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钱巨炎  
近日,浙江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创新财政支持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设立政府产业基金的意见》,设立了总规模为200亿元的省产业基金,同时推动各级政府积极运用产业基金等市场化运作模式。这是符合财税改革方向、契合浙江转型发展要求的重大创新,是通过优化制度供给推动创新发展的生动实践,将为浙江产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程晋鲁  方荣慧  
利用跨国面板数据对47个国家经济增长与杠杆率间关系进行阈值效应检验,得出债务杠杆与经济增长之间呈非线性“倒U形”关系,杠杆率影响经济增长的阈值为163.6%。在不同金融效率水平下,债务杠杆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效果不同,金融效率的阈值为65.85%,并且金融规模的变化也影响着债务杠杆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基于此,提出长期要以总体稳杠杆、结构性去杠杆为基本思路,需要统筹考虑杠杆率的总量与结构、水平与速度、增量与存量;分部门、分债务类型提出不同要求,努力实现宏观杠杆率的总体稳定。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吴建平  禾雨木  黄润良  
经济领域的供给与需求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两者的统一性和矛盾性就在于需求为供给提供前提条件,而供给又为需求创造可能,只有两者处于相互调适、动态平衡状态下,才能促进经济持续、稳定、高效发展。本文从探析我国目前供需失衡的深层次原因入手,就如何从宏观、中观、微观领域着力撬动财政、税收、金融等经济杠杆,激活消费市场,调节市场供需平衡,缩短经济周期方面提出浅见。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高善文  
2013年的"钱荒",导致金融市场广谱利率的攀升和社会融资量的下滑,这是随后总需求超预期大幅下滑的关键因素之一,或者说至少是促成这一转折的重要催化剂。此轮金融去杠杆同样带来了广谱利率的走高,但迄今社会融资规模的下降不明显。这可能与清理整顿更多地集中在"虚拟经济"领域以及实体经济动能韧性的增强有关,同时也表明此轮金融去杠杆对经济活动造成的冲击有望更为温和。即便如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尚林  
长寿公司之所以能够基业长青,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们能够在原有业务衰退期来临之前,成功开发出新业务,由此进入下一个成长周期。一、企业开发新业务的成功因素企业能否实现业务领域的成功突破取决于诸多因素。内部因素有企业的核心能力和剩余资源;外部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赵忠世  
近年来,农业银行积极探索服务"三农"的有效途径,通过借助财政资源的杠杆作用,既提高了财政支农资金的利用效率,大幅增加了"三农"信贷投放,缓解了"三农"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也缓释了涉农信贷经营风险。当前,在国家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加大"三农"投入的大背景下,结合农业银行的实践,笔者对如何更好地运用财政资源杠杆、撬动更多金融资本进入"三农"领域,有以下几点思考。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陈博闻  
当今世界,随着全球"碳减排"需求和碳交易市场规模的迅速扩大,碳排放权进一步衍生为具有投资价值和流动性的金融资产,碳金融也因此成为抢占低碳经济制高点的关键。加快碳金融创新,以此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并在新的全球碳金融框架下争取主动权刻不容缓。碳金融的产生及其兴起关于碳金融一词,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碳金融一般泛指所有服务于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金融活动,包括直接投融资、碳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司瑞灏  
论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各部门的杠杆率分布情况,进而对国际主要经济体进行了横向对比分析,指出了宏观和微观杠杆率的背离原因,从企业所有制和行业属性角度分别探索实体经济的杠杆率分布。最后,结合国家相关政策提出了实体经济"去杠杆"的着力点和方法,并论述了几种主要商业银行投行业务在"去杠杆"中所起的作用。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王静  刘玉杰  
高杠杆是相对于适度杠杆而言的,高杠杆对于实体经济的发展有着明显的抑制作用,但是其具体的传导路径还有待研究。文章通过梳理现有的关于杠杆的文献,分析了非金融企业高杠杆对于实体经济发展负面影响的三种传导路径,分别是高杠杆带来的挤出效应降低了市场运行效率,损失了全要素生产率;对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产生了抑制性的影响;引起金融体系的不稳定,进而可能诱发金融风险。针对于这三种路径,文章立足于当前的经济现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机制:政府应当着手于发挥市场机制,有效处置僵尸企业;通过完善信贷渠道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精准去杠杆。鉴于"控杠杆"与"稳增长"的政策目标具有一致性,有效利用微观机制降低非金融企业的高杠杆对于实体经济和整体经济而言都具有积极作用。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马草原  朱玉飞  
在我国大力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的背景下,探索去杠杆如何影响实体企业生产率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增长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政策意义。基于中国1998—2013年制造业企业大样本数据,本文在微观层面构建去杠杆变量,实证研究去杠杆对实体企业生产率的作用效果及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去杠杆整体上对实体企业生产率产生了明显的抑制作用,该结论在考虑了样本选择偏误、内生性问题以及替换去杠杆指标之后依旧稳健。进一步基于最优资本结构的研究发现,只有对负债不足的实体企业去杠杆才会对其生产率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对过度负债的企业去杠杆则有利于提高其生产率。这意味着政府在推进企业去杠杆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结构性问题,通过调整负债不足和过度负债企业间的资金配置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徐锁发  
2015年,江苏省昆山市设定了建设用地两个"零增长"的目标,即到2020年末,全市建设用地总量不超过2014年,实现建设用地规模"零增长";除市政功能设施及重大产业项目外,实现项目新增建设用地"零增长"。为了实现这两个目标,昆山市国土资源局配套出台了《关于加快土地利用方式转变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与区域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相结合。通过"政策助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