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82)
2023(9252)
2022(7691)
2021(7147)
2020(5882)
2019(13127)
2018(12467)
2017(24169)
2016(13057)
2015(14529)
2014(14383)
2013(14059)
2012(13011)
2011(11395)
2010(11996)
2009(11661)
2008(11186)
2007(10007)
2006(9230)
2005(8617)
作者
(33530)
(27560)
(27184)
(26598)
(17600)
(13075)
(12723)
(10563)
(10346)
(10342)
(9274)
(9142)
(8890)
(8839)
(8594)
(8573)
(8134)
(8032)
(7992)
(7962)
(7041)
(6616)
(6604)
(6431)
(6332)
(6279)
(6274)
(6016)
(5547)
(5533)
学科
(48168)
经济(48111)
管理(45436)
(41966)
(35366)
企业(35366)
(30797)
(26544)
金融(26544)
(25628)
银行(25626)
(24747)
中国(23437)
方法(17825)
(17741)
(16036)
财务(16005)
数学(16000)
财务管理(15961)
数学方法(15781)
(15609)
地方(15360)
企业财务(15292)
财政(13509)
业经(11926)
中国金融(11274)
(11067)
(10723)
制度(10614)
(10614)
机构
学院(171294)
大学(167988)
(76267)
经济(74524)
管理(66001)
研究(55450)
理学(55047)
理学院(54592)
管理学(53945)
管理学院(53617)
中国(52847)
(48332)
(33834)
财经(33359)
(30005)
中心(29192)
(28945)
科学(28153)
(26254)
(24625)
财经大学(24252)
经济学(24108)
银行(23823)
(23251)
研究所(22517)
(22431)
(22370)
(22177)
金融(21763)
北京(21725)
基金
项目(102760)
研究(82207)
科学(81737)
基金(74117)
(60959)
国家(60363)
社会(53609)
科学基金(53485)
社会科(51112)
社会科学(51102)
(41172)
基金项目(37734)
教育(37694)
编号(34257)
(33125)
资助(31054)
自然(30943)
自然科(30260)
自然科学(30256)
成果(29831)
自然科学基金(29729)
课题(24428)
(23147)
(23043)
重点(22977)
(22755)
(22209)
国家社会(21923)
(21577)
项目编号(21546)
期刊
(88675)
经济(88675)
研究(61682)
(42364)
中国(40874)
(38704)
金融(38704)
管理(24972)
(20965)
教育(20207)
学报(18186)
科学(17634)
财经(17242)
大学(15376)
(14693)
经济研究(14689)
技术(14359)
学学(14222)
业经(13883)
农业(12801)
问题(10889)
会计(10764)
财会(10248)
(10069)
理论(9413)
国际(8988)
(8653)
财政(8653)
实践(8468)
(8468)
共检索到2911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祁敬宇  
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针对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公平与效率方面的问题,就如何运用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把握我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正确处理好公平与效率问题进行了论述,文章从公平与效率的思辨、当代中国社会各群体在公平与效率方面的状态简析、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协调配合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对策。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王文甫  孔祥思  
西方国家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的协调一般只关注调节短期的经济波动,而我国经济则与之不同。我国是一个转型经济体,现阶段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内在要求,这决定了经济政策必须要服从于国家的发展大局。因此,我国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的协调不仅要考虑短期,而且更要重视长期。长期协调不同于短期的相机抉择和逆周期的调节,必须适应宏观的管理需要,服务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在新发展格局下,我国经济发展和经济安全是同样重要的,要实现经济高水平的自立自强,就必须通过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的长期协调,以提升发展质量、维护发展安全、拓展发展空间。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刘淑兰  
关于“九五”期间我国财政投资政策和金融投资政策的选择及其相互协调刘淑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我国宏观调控政策体系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固定资产投资领域,国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调控职能主要是通过具体的财政投资政策和金融投资政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我国建设...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杜晓山  
该文阐述了财政和金融手段的各自功能,强调了两者都具有的公共服务的特性,即对公众服务的公平正义要求,以及两者所具有的无偿与有偿服务等方面的基本区别,指出两者间相互补充和支持的关系。文章着重论述了财政直接支农和发挥杠杆导向作用撬动金融和其他资金支农的特性,分析了农村金融的支农效应,包括完善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目标框架,以及如何促进政策金融、商业金融、合作金融、新型金融组织和农业保险、农产品期货市场等健康发展等内容。文章最后提出了财政和金融手段结合支持三农发展的几个问题。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邓力平  
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特征就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这既体现在经济强劲增长顺境中各国的相互拉动,也表现在经济衰退危机逆境里各国的共同应对;既反映在经济全球化对各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又表现为这一进程对各国宏观政策运用效果的制约。而具体在财政政策运用上,主要体现的就是政策主权运用与国际协调这样一种对立统一。在共同应对经济衰退与危机的今天,在既解决自身问题又能为全球复苏尽力的目标实现上,我们应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深对这一重要辩证关系的理解,并探讨对我国积极财政政策有效运用的可能启示。本文的基本观点可以用四句话来表述:"政策运用是主权,主权运用要协调,协调运作有难度,推进协调促共赢"。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黄强  
宏观经济运行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运行系统,它涉及到许多方面的问题,而调节机制是一个关键的问题,调节机制运转如何,直接关系到目标系统和动力系统的稳定。调节有两个方向,一是供给调节,一是需求调节。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主要是需求调节政策,但在一定的条件下它们又可以成为供给调节政策,从而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胡庆康   徐云程  
一、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为实现宏观经济目标即经济总量平衡和整体结构优化用于宏观调控的主要政策工具。在我国计划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今天,国家对宏观经济的调控正从直接控制为主向间接调控为主转变,这两大政策工具作为间接调控的主要手段,其地位自然也越来越重要。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邵诗利  
近日国际原油价格持续攀升达到每桶77美元,与去年创出78.5美元高点仅一步之遥。国际油价居高不下,牵动了各方的神经。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地缘政治不稳,国际能源市场跌宕起伏,能源价格持续上涨,能源供应似显紧张。但世界能源资源丰富,能源贸易兴旺发展,资源开发高潮迭起,能源合作如日中天。能源是经济发展的血液,处于经济起飞阶段的中国,应对国际能源问题做前瞻性研究,并积极拓展能源外交,用财政政策实施能源战略。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小蒂  
一、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近期取向:扩大内需关于我国宏观经济是否存在总需求不足的问题,自去年以来一直在学术界引起争议,这一现象本身反映了人们的“认识时滞”。①当前我国宏观经济中总需求不足的具体表现有:(1)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和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均呈现负增...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沫  
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至今,我国在宏观调控政策选择上,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制定实施并驾齐驱,应对频繁变动的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两者的协调配合受到政府的重视,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一些金融和财政制度的约束、中央政策和地方执行的偏差,两大政策在配合导向上缺少前瞻性、在操作上存在滞后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配合作用效果。(一)利率市场化改革进展缓慢。利率是货币政策的重要传导渠道。中央银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铁军  
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20年里,中国采取了一种与前苏联及东欧国家截然相反的改革方式,即以增量改革和分步到位为特征的渐进性改革战略。既然中国选择了一条完全悖离正统经济学的改革路径,那么,作为宏观经济调控两大重要支柱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自然不可避...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成新轩  
欧元启动后 ,欧元区成员国的货币政策已由欧洲中央银行制定 ,各国仅拥有财政政策的制定权 ,这对传统经济学中一种货币政策与一种财政政策进行搭配实现经济目标的分析提出了挑战。目前 ,欧盟经济增长缓慢 ,《稳定与增长公约》涉及相关指标的可行性受到怀疑。究竟在欧洲经济货币联盟阶段 ,各成员国之间是否需要进行财政政策协调 ,以及财政政策协调的经济效应如何 ,本文运用理论和数理模型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 ,指出了财政政策协调有利于欧盟整体福利的提高 ,有利于欧盟经济的良好运行 ,有利于欧盟经济长期稳定的发展。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陆磊  刘学  
本文在Del Negro et al(2017)的研究基础上,探讨应对由流动性冲击导致的金融危机中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作用。当流动性冲击影响资产价格并导致经济衰退时,减税政策通过增加政府债券发行提高了名义利率,从而为盯住资产价格的利率规则的货币政策稳定经济提供更大的操作空间。因此,在财政政策的支持下,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仍然可以应对由流动性冲击导致的金融危机,而并不需要采用量化宽松政策。本文的研究对当前全球正在和即将采取扩表政策的央行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对我国当前和未来的宏观调控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