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65)
- 2023(14754)
- 2022(12728)
- 2021(12104)
- 2020(10101)
- 2019(23434)
- 2018(23419)
- 2017(45272)
- 2016(24590)
- 2015(27703)
- 2014(27656)
- 2013(27197)
- 2012(24846)
- 2011(22295)
- 2010(22502)
- 2009(20409)
- 2008(19968)
- 2007(17685)
- 2006(15285)
- 2005(13368)
- 学科
- 济(99661)
- 经济(99557)
- 管理(74877)
- 业(72742)
- 企(63517)
- 企业(63517)
- 方法(47435)
- 数学(39902)
- 数学方法(39197)
- 农(26842)
- 中国(24980)
- 业经(24869)
- 财(22546)
- 技术(21497)
- 地方(21237)
- 学(21034)
- 理论(19668)
- 制(17881)
- 农业(17656)
- 和(16981)
- 贸(15670)
- 贸易(15658)
- 易(15149)
- 划(14738)
- 务(14547)
- 环境(14472)
- 财务(14470)
- 财务管理(14443)
- 银(14275)
- 产业(14243)
- 机构
- 学院(345813)
- 大学(344175)
- 管理(142311)
- 济(133542)
- 经济(130576)
- 理学(124016)
- 理学院(122668)
- 管理学(120311)
- 管理学院(119687)
- 研究(108680)
- 中国(80530)
- 京(72875)
- 科学(68835)
- 财(59736)
- 所(53346)
- 农(53072)
- 业大(51673)
- 江(50310)
- 中心(49948)
- 研究所(48798)
- 财经(48246)
- 范(45894)
- 北京(45639)
- 师范(45478)
- 经(43706)
- 州(41485)
- 农业(41481)
- 院(39692)
- 经济学(38827)
- 技术(37747)
- 基金
- 项目(239170)
- 科学(189122)
- 研究(176035)
- 基金(172256)
- 家(149121)
- 国家(147848)
- 科学基金(128568)
- 社会(110070)
- 社会科(104293)
- 社会科学(104264)
- 省(96122)
- 基金项目(91707)
- 自然(84188)
- 自然科(82271)
- 自然科学(82256)
- 教育(81816)
- 自然科学基金(80778)
- 划(79157)
- 编号(72628)
- 资助(70938)
- 成果(58545)
- 重点(53115)
- 创(52866)
- 部(51658)
- 发(50584)
- 课题(50161)
- 创新(48639)
- 科研(44964)
- 项目编号(44952)
- 大学(44531)
- 期刊
- 济(145421)
- 经济(145421)
- 研究(97950)
- 中国(66330)
- 管理(54530)
- 学报(52340)
- 科学(49254)
- 农(48258)
- 财(44678)
- 教育(43319)
- 大学(40303)
- 学学(37790)
- 农业(33552)
- 技术(32742)
- 融(26505)
- 金融(26505)
- 业经(25887)
- 财经(22768)
- 经济研究(22311)
- 经(19469)
- 图书(19276)
- 科技(18930)
- 问题(18745)
- 技术经济(18104)
- 业(18012)
- 统计(16442)
- 理论(16375)
- 策(16078)
- 版(15836)
- 商业(15801)
共检索到4970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铁宁 罗建华
与传统的规模经济显著的行业相比,文化产业是属于规模经济非显著的行业。在分析文化产业的特点、实现规模经济的原理和基本经营模式的基础上,以湖南省文化产业为例,对湖南文化产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运用组织调整行为优化产业结构是解决文化产业规模经济非显著问题的有效办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徐致远
文化产业代表着一个民族的创新发展实力,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创新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文化产业的新业态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文章针对湖南省文化产业新业态发展现状展开调查,了解“互联网+创新技术”推动文化产业新业态发展模式的选择,探索新业态发展模式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实现路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郭晓鸣 蒋永穆 龙波
土地规模经营是有条件的大都市周边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环节。本文在对大量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成都市土地规模经营模式创新情况,并对推进土地规模经营过程中取得的成效进行了评估。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文俊 贺正楚 寻舸 周震虹
湖南省制定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规划和发展目标,要实现规划和完成目标,需要对新能源产业进行商业模式创新。从三个方面探索湖南省新能源产业商业模式创新的途径:①分析了新能源生产企业的商业模式:对于生产新能源汽车的企业,采用"产品租赁"的商业模式;对于生产新能源装备的企业,采用"融资租赁"的商业模式。②对于太阳能光伏产业,采用"科技支撑+政策支持(保护电价)+政府采购"的商业模式创新。③对于能源节约服务型企业,采用EMC商业模式创新。针对湖南省新能源产业商业模式创新的途径,提出了有关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新能源产业 商业模式 创新 湖南省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谢祁
文化产业已成为目前湖南最活跃、最具竞争力的产业之一。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不仅为湖南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注入强大的活力,而且在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两型社会建设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今后应继续明确发展思路,突出发展重点,落实发展战略。
关键词:
文化产业 发展战略 产业结构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罗能生 林志强 谢里
湖南文化产业发展迅速,但其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通过从行业、层次、区域三个维度对湖南文化产业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产业存在行业结构不合理、层次结构偏低和区域结构不平衡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通过引入战略性产业选择指标与美国文化产业经验,分析了湖南文化产业将来的主导产业、潜导产业、关联产业的选择,并为优化文化产业的区域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政策性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陈建华
土地托管合作社是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有益探索,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客观要求。土地托管合作社以"菜单式"托管、"全程服务"托管、"收益"托管等多种模式为社员提供服务,顺应了农户对土地经营权流转的不同需求。在土地托管中需要注意解决农民需求多样化与经营管理的矛盾,应加强土地托管的规范化管理、切实解决合作社融资难,防范土地托管经营风险,并且优惠政策应进一步向土地托管合作社倾斜。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金潇明 周劲松 文益民 彭跃湘
在分析湖南装备制造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与趋势的基础上,指出装备制造业创新型高技能人才的基本特征包括专业素质、职业品质和认知能力三个方面。从学校教育的角度探讨了制造类创新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选择的基本原则,结合行业和区域现实研究了"二力培养,三层循环,四个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途径。
关键词:
人才培养模式 高技能 创新型 产业结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文武
提高小规模农户农业保险的参保率是推动我国农业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在分析小规模农户参保行为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农业保险创新模式的构建,从而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农业保险体系。
关键词:
小规模农户 参保行为特征 “联合体”模式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彦林 姚和霞
当今时代,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应用、文化需求和文化供给的猛增与升级、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变革、行业业态的跨界与融合等成为驱动文化产业商业模式嬗变的主要因素。河北省文化产业主要业态商业模式亟须优化和创新。针对河北省文化产业商业模式的现存问题,遵循文化产业商业模式创新的主要原则和发展趋势,创新文化产业商业模式必须依托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突出文化创意,依循产业跨界与融合的规律与趋势,培育文化产业新业态,借鉴成功文化企业的先进经验来整合文化企业内外部资源及其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
关键词:
文化产业 商业模式 优化与创新 河北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罗文
产业集群作为某一产业领域关联的企业及其支持系统在一定地域内集聚并形成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经济群落,已经成为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湖南作为中部地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实现在“中部地区崛起”中的快速发展,就必须形成一批在全国有强大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通过对产业群发展现状与特征阐述,分析了湖南现有的四大产业群发展模式及其特征,指出了产业群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缺陷和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
湖南产业群 发展缺陷 发展模式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周胜 段淳林
作为一种新兴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成为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尤其是自2006年以来,文化创意产业在中国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大城市兴起,有关文化创意产业的博览会、设计周、动漫展、高峰论坛等也是层出不穷。这表明中国已经迈开了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伟大脚步。通过分析全球化的特征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来揭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必然性和前进方向,针对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总结其发展的创新模式。
关键词:
全球化 文化创意产业 创新模式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子卉
马克思流通时间理论指出,流通时间可以从纵向与横向两方面推进流通组织创新。基于流通活动的价值创造前提,有效延长流通时间,创新流通组织模式,有利于扩充流通产业链,提升流通业整体经济效益。本文基于马克思流通时间的横向理论,分析了流通组织延长流通时间的必要性。进而从"延长"流通时间视角出发,构建我国流通组织的主要创新模式,包括"农业—流通业"交融模式、"制造业—流通业"组合模式、"服务业—流通业"协调模式等。最后,基于"延长"流通时间视角,提出了流通组织创新模式的实施路径,以期为流通业发展提供重要依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子卉
马克思流通时间理论指出,流通时间可以从纵向与横向两方面推进流通组织创新。基于流通活动的价值创造前提,有效延长流通时间,创新流通组织模式,有利于扩充流通产业链,提升流通业整体经济效益。本文基于马克思流通时间的横向理论,分析了流通组织延长流通时间的必要性。进而从"延长"流通时间视角出发,构建我国流通组织的主要创新模式,包括"农业—流通业"交融模式、"制造业—流通业"组合模式、"服务业—流通业"协调模式等。最后,基于"延长"流通时间视角,提出了流通组织创新模式的实施路径,以期为流通业发展提供重要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