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09)
- 2023(8178)
- 2022(6794)
- 2021(6539)
- 2020(5290)
- 2019(11950)
- 2018(12060)
- 2017(21047)
- 2016(12867)
- 2015(14672)
- 2014(14944)
- 2013(13874)
- 2012(12687)
- 2011(11635)
- 2010(12186)
- 2009(11053)
- 2008(10904)
- 2007(10089)
- 2006(9195)
- 2005(8663)
- 学科
- 管理(37571)
- 济(35791)
- 经济(35712)
- 业(30922)
- 企(25531)
- 企业(25531)
- 教育(20896)
- 中国(19159)
- 方法(14534)
- 财(13648)
- 制(13578)
- 数学(12090)
- 数学方法(11872)
- 农(11779)
- 理论(11344)
- 学(10161)
- 业经(9053)
- 体(8946)
- 教学(8461)
- 银(8121)
- 银行(8109)
- 行(7752)
- 务(7741)
- 财务(7706)
- 财务管理(7684)
- 体制(7562)
- 技术(7553)
- 农业(7520)
- 企业财务(7249)
- 融(7224)
- 机构
- 大学(174033)
- 学院(167846)
- 济(59858)
- 研究(59058)
- 经济(58195)
- 管理(57292)
- 理学(48311)
- 理学院(47654)
- 管理学(46622)
- 管理学院(46261)
- 中国(40459)
- 京(38901)
- 科学(33480)
- 财(33417)
- 教育(33280)
- 范(32570)
- 师范(32349)
- 所(28857)
- 江(28822)
- 中心(26768)
- 师范大学(26548)
- 研究所(25650)
- 北京(25468)
- 财经(25010)
- 经(22552)
- 技术(22286)
- 州(22266)
- 农(22062)
- 院(21364)
- 业大(21138)
- 基金
- 项目(105985)
- 研究(86386)
- 科学(85512)
- 基金(73860)
- 家(62493)
- 国家(61806)
- 科学基金(53077)
- 社会(52975)
- 社会科(49858)
- 社会科学(49849)
- 教育(49372)
- 省(42602)
- 编号(37948)
- 划(37865)
- 基金项目(37712)
- 成果(35060)
- 自然(31644)
- 自然科(30896)
- 自然科学(30890)
- 自然科学基金(30333)
- 课题(30136)
- 资助(29795)
- 制(25826)
- 部(25802)
- 重点(25486)
- 年(25137)
- 项目编号(23436)
- 教育部(23406)
- 性(23390)
- 规划(23142)
共检索到2794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余江舟
随着广大教育工作者对“五育并举”认知形成的不断推进,学校劳动教育工作取得了快速进步。发挥劳动价值观教育的统领作用,实现“三个课堂”的相融互通,打造“思政塑型·学科锻造·实践淬炼”劳动教育模式等是运用系统思维构建学校劳动教育机制的核心所在。
关键词:
系统思维 学校 劳动教育 工作机制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敏
我国劳动教育政策的历史变迁可以分为孕育初塑、探索发展、改革转型、完善确立四个时期,演变过程显现出如下特征:政策的目标、内容走向分类多元;教育内容及实施途径日趋完善;课程纲要及体系逐渐趋于规范合理;劳动教育地位和作用日渐凸显。根据历史制度主义逻辑框架,演化出劳动教育政策变迁过程中的断裂均衡、关键节点、路径依赖和渐进转型四种模式。通过分析政策变迁成效,发现我国劳动教育政策的变迁从体力劳动到脑体并用转变的教育模式被迭代更新,从单纯劳动技能到劳动价值观塑造的教育内容被重新定义,从促进工农业生产到助力现代化建设转型的教育功能被深化拓展。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敏
我国劳动教育政策的历史变迁可以分为孕育初塑、探索发展、改革转型、完善确立四个时期,演变过程显现出如下特征:政策的目标、内容走向分类多元;教育内容及实施途径日趋完善;课程纲要及体系逐渐趋于规范合理;劳动教育地位和作用日渐凸显。根据历史制度主义逻辑框架,演化出劳动教育政策变迁过程中的断裂均衡、关键节点、路径依赖和渐进转型四种模式。通过分析政策变迁成效,发现我国劳动教育政策的变迁从体力劳动到脑体并用转变的教育模式被迭代更新,从单纯劳动技能到劳动价值观塑造的教育内容被重新定义,从促进工农业生产到助力现代化建设转型的教育功能被深化拓展。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敏
我国劳动教育政策的历史变迁可以分为孕育初塑、探索发展、改革转型、完善确立四个时期,演变过程显现出如下特征:政策的目标、内容走向分类多元;教育内容及实施途径日趋完善;课程纲要及体系逐渐趋于规范合理;劳动教育地位和作用日渐凸显。根据历史制度主义逻辑框架,演化出劳动教育政策变迁过程中的断裂均衡、关键节点、路径依赖和渐进转型四种模式。通过分析政策变迁成效,发现我国劳动教育政策的变迁从体力劳动到脑体并用转变的教育模式被迭代更新,从单纯劳动技能到劳动价值观塑造的教育内容被重新定义,从促进工农业生产到助力现代化建设转型的教育功能被深化拓展。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敏
我国劳动教育政策的历史变迁可以分为孕育初塑、探索发展、改革转型、完善确立四个时期,演变过程显现出如下特征:政策的目标、内容走向分类多元;教育内容及实施途径日趋完善;课程纲要及体系逐渐趋于规范合理;劳动教育地位和作用日渐凸显。根据历史制度主义逻辑框架,演化出劳动教育政策变迁过程中的断裂均衡、关键节点、路径依赖和渐进转型四种模式。通过分析政策变迁成效,发现我国劳动教育政策的变迁从体力劳动到脑体并用转变的教育模式被迭代更新,从单纯劳动技能到劳动价值观塑造的教育内容被重新定义,从促进工农业生产到助力现代化建设转型的教育功能被深化拓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兰州财经大学劳动教育研究课题组 庞庆明
劳动教育体系是关于劳动体验教育、劳动关系教育、劳动价值观教育的总和。构建高校劳动教育体系事关党和国家命运及其战略目标能否顺利实现。新时代高校要坚持问题意识,着眼于大学生劳动教育特定目标,并以劳动教育课程化为根本路径,努力探索适合本校特点的劳动教育体系。
关键词:
新时代 高校劳动教育体系 构建维度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庄西真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9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首次把劳动教育纳入党的教育方针。今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劳动教育的内涵、目标、课程、内容、评价、途径等方面对如何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进行了整体设计。受此影响,"劳动教育"就成为了最近的一个热词,很多人都写文章为《意见》点赞。"五一"国际劳动节,不少媒体依例刊登了一些"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劳动光荣"的文章,尽管在措辞、
关键词:
劳动教育 体力劳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慧
教育数字化转型加剧了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变革的复杂性。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呈现出“劳动+职业”“劳动+数字”“劳动+创造”的时代特征。基于数字技术融通创生高职劳动教育新生态,通过数字劳动牵引带动高职劳动教育新模式,强化数字素养保障高职劳动教育新成效,是有效推进高职劳动教育的逻辑理路。面对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职劳动教育实施与专业教育融合不紧密、劳动教育理念与数字劳动需求不匹配、劳动教育的数字化升级改造不充分等问题,需构建“嵌入—融合—创造”的目标发展机制“,手段—资源—模式”的支持保障机制以及“共识—共研—共建”的协同治理机制,以促进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向纵深推进。
关键词:
教育数字化转型 高职院校 劳动教育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冬冬
德国学校劳动教育历史悠久且实践经验丰富,20世纪初提出的“劳作学校”思想对德国学校劳动教育的缘起与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当前德国学校劳动教育呈现目标紧随时代服务产业发展需求,课程模块多元学科交叉结构完善等显著特征,对我国学校具有一定的启示及借鉴意义。
关键词:
德国教育 劳动教育 启示 特征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林克松 熊晴
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有需"与职业院校的"能为",以及双方合作实现的互惠共赢是职业院校联合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的逻辑理路。职业院校以课程为中介联合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有两种向度,即介入作为学科课程和作为活动课程的劳动教育。按照课程开发主体与资源要素的流向,职业院校联合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主要有单向被动输送式、单向主动介入式和双向互动合作式三种样态。
关键词:
职业院校 中小学 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课程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邓红彬 曹刚
新时代劳动教育是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加强劳动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时代新人的战略举措。高职院校承担着高职大学生劳动教育的主体责任,深入探究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理论基石、价值意蕴、实践路径,从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实践体验、行为养成、师德风范、制度评价等方面持续推进劳动教育的常态化开展,既是高职院校推进立德树人工作的应然之举,也是德智体美劳教育本质的理性回归。
关键词:
新时代 高职院校 劳动教育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沙骋
现代军事劳动包括现代军事性行动、现代军事性服务和现代军事性生产。军事性行动涉及军人和军队文职的工资和福利,军事后勤本身就是经济行为,军工企业发展基本绕不开国际军售、军工资产证券化等经济学问题。现代军事劳动教育中融入经济元素,在吸引大学生掌握财经应用技能的同时,培养其浓郁的国防情怀和高尚的劳动价值观。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易今科 陈斌蓉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是开展高职劳动教育的理论基础,具有鲜明职业性、实践性特点的高职教育与劳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存在的缺乏系统性设计、忽视内在育人性、考核评价不科学等问题,可通过构建劳动教育联动机制、搭建模块化内容体系、推进"四维"同时发力、加强劳动教育保障、实行"三方"多元评价把准劳动教育的价值取向,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劳动教育体系。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体系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林
新时期教育体系要向着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方向发展,同时要将弘扬劳动精神、尊重劳动精神融入到教育体系中,以让高职院校为国家建设与社会发展培养出更高水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但是,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新时期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体系的发展。本文对劳动教育工作开展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劳动教育体系构建的目标和内容,最后对新时期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体系的构建路径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劳动教育 教育体系构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慧萍 刘海舒 王汉江
基于"全息"理论思考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对于深化劳动教育改革创新、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高职院校"全息"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层次维度包括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维度、家—校—社—企"全方位"育人维度、学校—社区(school-community)"全过程"育人维度。基于此,文章提出高职院校"全息"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主要策略,包括优先建设劳动教育必修课、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全息”理论 劳动教育课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