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50)
- 2023(16737)
- 2022(14400)
- 2021(13510)
- 2020(11288)
- 2019(26043)
- 2018(25673)
- 2017(49904)
- 2016(26692)
- 2015(29815)
- 2014(29717)
- 2013(29364)
- 2012(27001)
- 2011(23995)
- 2010(24365)
- 2009(22858)
- 2008(21803)
- 2007(19426)
- 2006(17139)
- 2005(15430)
- 学科
- 济(100879)
- 经济(100732)
- 管理(81791)
- 业(77764)
- 企(65492)
- 企业(65492)
- 方法(43358)
- 数学(37333)
- 数学方法(36908)
- 中国(32822)
- 财(32156)
- 融(30792)
- 金融(30787)
- 银(29691)
- 银行(29648)
- 行(28505)
- 农(28272)
- 制(27650)
- 业经(24834)
- 地方(22474)
- 务(20911)
- 财务(20835)
- 财务管理(20788)
- 学(20299)
- 企业财务(19762)
- 农业(18986)
- 贸(18895)
- 贸易(18875)
- 易(18352)
- 体(18064)
- 机构
- 大学(369170)
- 学院(366973)
- 济(147067)
- 管理(145578)
- 经济(143606)
- 理学(124515)
- 理学院(123156)
- 研究(121564)
- 管理学(121203)
- 管理学院(120536)
- 中国(101903)
- 京(79177)
- 财(75084)
- 科学(72089)
- 所(59944)
- 中心(58511)
- 财经(58457)
- 农(56769)
- 江(55377)
- 研究所(53723)
- 经(53012)
- 业大(51976)
- 北京(50400)
- 范(46871)
- 师范(46473)
- 州(45252)
- 经济学(44773)
- 院(44429)
- 农业(43977)
- 财经大学(43628)
- 基金
- 项目(245642)
- 科学(193654)
- 研究(183020)
- 基金(178546)
- 家(153953)
- 国家(152658)
- 科学基金(132151)
- 社会(115066)
- 社会科(109042)
- 社会科学(109014)
- 省(95328)
- 基金项目(95031)
- 自然(85162)
- 教育(83448)
- 自然科(83167)
- 自然科学(83152)
- 自然科学基金(81672)
- 划(79978)
- 编号(75104)
- 资助(73088)
- 成果(61642)
- 部(54481)
- 重点(54408)
- 创(51810)
- 发(51808)
- 课题(51409)
- 制(48597)
- 创新(48356)
- 教育部(47319)
- 国家社会(47111)
- 期刊
- 济(163831)
- 经济(163831)
- 研究(115625)
- 中国(77419)
- 财(60132)
- 学报(54710)
- 管理(54689)
- 融(53669)
- 金融(53669)
- 农(51618)
- 科学(50984)
- 大学(42405)
- 教育(40179)
- 学学(39738)
- 农业(33923)
- 技术(30979)
- 财经(29293)
- 业经(26128)
- 经济研究(25405)
- 经(24879)
- 问题(20872)
- 理论(20552)
- 实践(18788)
- 践(18788)
- 图书(18476)
- 科技(18248)
- 业(17333)
- 技术经济(16944)
- 现代(16706)
- 版(16646)
共检索到5644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唐士亚
互联网金融规制中存在着具有价值判断和目标属性上差异的金融创新与金融稳定两大基本目标。在当前互联网金融市场"强监管"背景下,金融稳定成为高于金融创新的首要价值选择,但这种政策规制目标的冲突常常使规制陷入"金融创新-金融稳定"周期性的目标反复循环困境中,其中很大程度上是受到规制目标设定的科学限度、规制制度安排的完善程度和规制工具选择的合理程度的影响。利用互联网金融"目标-内容-工具"规制框架分析我国P2P网贷市场准入制度及案例,说明在规制目标选择、央地制度供给和规制工具运用方面存在着不均衡状况,抑制了P2P网贷市场的金融创新,且P2P网贷市场准入制度并未实现有效维护金融稳定的作用。为突破规制困境,应将监管机构和互联网金融企业纳入监管科技的框架中,构建一个兼顾金融创新和金融稳定的风险防范机制。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金融创新 金融稳定 监管科技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柴瑞娟 周舰
随着网络技术的成熟及政策层面的支持,互联网金融迅猛发展。2014年国务院正式批准5家民营银行设立,其中浙江网商银行和前海微众银行以其互联网银行的创新模式得到了各方的广泛关注。互联网银行以网络技术与数据分析技术为基础,线上开户,线上办理业务,不设立物理网点,也无须担保。无担保的互联网银行模式在推进普惠金融、挑战传统银行方面独具意义。对互联网银行的法律规制以金融业的信用风险和经济法的权力限制原则为理论基础,以现行法律法规与市场实践的冲突为现实基础,以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为目标,对互联网银行必须从市场准入制度、
关键词:
互联网银行 信用借贷 法律规制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俞林 康灿华 王龙
互联网金融行业的风险包括违约风险、欺诈风险、政策风险以及操作风险等,为了完善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可以通过建立不同参与主体之间的博弈分析模型的方法来研究完善监管体系。本文以P2P网贷为例,通过建立包括企业、借款方、贷款方和监管方在内的博弈模型,并结合实际案例的风险问题,提出了P2P网贷行业的监管措施,包括建立行业内的统一信用评级系统、提倡理性投资、引入保险制度、鼓励监管创新、建立适宜的利率定价机制和市场进入、运行、退出机制等。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P2P网贷 进化博弈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孙涛 苗妙
基于国内代表性P2P网贷平台在2011—2013年的交易数据,对互联网金融对区域金融可得的均衡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来自正规金融可得水平较低区域的P2P融资者具有更强烈的P2P融资需求,反映出互联网金融弥补区域正规金融可得缺口的通道属性;P2P投资者相对偏好投资给来自正规金融可得水平较高区域的融资者,说明现阶段互联网金融对区域金融可得的均衡效应并未完全发挥,其原因可能是互联网金融交易机制待完善和投资者存在非理性因素。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霍伟东 王明彬
互联网与金融的融合拓宽了融资渠道,缓解了信息不对称,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互联网金融的繁荣也加快了普惠金融的实现步伐。但是,在相对宽松的监管环境下,越来越多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出现了跑路、提现困难和诈骗等严重危害消费者利益和金融稳定的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分析P2P网贷平台的进步意义后,对当下互联网金融监管情况进行梳理;通过挖掘问题平台数据并分析问题原因后认为:应当明确监管主体和规则、完善P2P网贷平台和投资者准入与保护、建立第三方资金托管制度、加强征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实现对P2P网贷平台的动态监管,促进金融稳定和繁荣。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P2P 网贷平台 普惠金融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唐士亚
我国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实施的P2P网贷备案登记制,其法律性质实际上是行政许可的一种形式,即P2P网贷市场准入"行政许可式备案登记"。这种变异源于地方金融监管部门规避《行政许可法》对许可事项设定权的严格限制,以及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利益的法制化倾向。异化的P2P网贷市场准入模式体现了膨胀的互联网金融监管权力与控权服务的法治国家理念的激烈冲突,提高了信息获取成本,并对互联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实质性影响。为释放互联网金融市场活力并提高监管透明度,P2P网贷市场准入模式应转向以信息功能为导向的市场准入清单制,构建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和监管权力清单,从而增强市场开放的透明度并提高信息绩效,简化投资程序并明确金融监管的权力边界,实现P2P网贷市场准入的法治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厦门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互联网金融主要以网络银行、第三方支付和网络信贷作为三个主要业务模式。互联网金融交易的隐蔽性、时空的无限制性使得网络洗钱成为当今洗钱的一种新趋势。目前,网络银行业务主要是由银行为主导推出,对于银行的反洗钱监管已相对成熟,第三方支付也已经纳入到反洗钱监管体系之内。唯有网络信贷,发展迅猛,但目前基本上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余波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在我国时间较短,但发展势头迅猛,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互联网金融业务活动分为互联网融资业务、第三方支付业务和互联网理财业务。以互联网融资业务为例,因其迅猛发展,导致部分互联网金融平台行业不规范、经营范围不合法,而造成众多投资者遭受损失。国家一直在整顿互联网金融平台,尤其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税务机关 税收征管 P2P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蒋少颜 颜晓燕
互联网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掀起金融创新的浪潮,P2P网贷行业应运而生。而金融监管滞后于金融创新,P2P互联网金融企业跑路丑闻层出不穷,又将行业推上风口浪尖,互联网金融监管模式与时俱进已迫在眉睫。审计作为经济活动中最有效率的监管方式之一,引导着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本文从P2P行业发展历程以及发展现状出发,从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非法集资风险、操作风险以及网络安全风险几个方面分析P2P互联网金融企业风险特点,从审计监管主体角度构建P2P互联网金融企业审计监管模式,并提出要采取具体有效的审计策略以形成保障机制,从而
关键词:
P2P互联网金融 审计监管模式 企业风险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蒋少颜 颜晓燕
互联网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掀起金融创新的浪潮,P2P网贷行业应运而生。而金融监管滞后于金融创新,P2P互联网金融企业跑路丑闻层出不穷,又将行业推上风口浪尖,互联网金融监管模式与时俱进已迫在眉睫。审计作为经济活动中最有效率的监管方式之一,引导着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本文从P2P行业发展历程以及发展现状出发,从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非法集资风险、操作风险以及网络安全风险几个方面分析P2P互联网金融企业风险特点,从审计监管主体角度构建P2P互联网金融企业审计监管模式,并提出要采取具体有效的审计策略以形成保障机制,从而防控风险,打破P2P互联网金融企业审计监管缺失局面。
关键词:
P2P互联网金融 审计监管模式 企业风险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张大龙
作为互联网金融的一种投融资方式,P2P网贷具有资金到账速度快、贷款门槛低等诸多优势,对促进小微企业发展和扩大就业具有积极作用。但因发展速度过快、缺乏有效的管制措施,互联网金融P2P平台经常会出现各类经营问题甚至倒闭。本文以江苏省为例,通过分析当前江苏省互联网金融P2P网贷业务发展的特点,探讨如何进一步提高P2P网贷业务发展质量。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P2P网贷 质量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艳丽 丁宇峰
我国P2P网贷爆发式增长的同时,出现的问题也不容小觑。监管部门多次呼吁引入外部审计,并将之写入规范性文件,但至今尚未落地。平台的公众性和网贷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外部审计监督的必要性。目前为数极少的网贷平台开展了外部审计,表现出审计项目差异大、审计标准不统一等问题。美国要求P2P网贷平台按上市公司标准进行外部审计;英国将网贷平台视为中介,在政府的监管法规和行业自律协会的运营法则中都有关于外部审计的要求。我国要落实P2P网贷外部审计,不妨参照上市公司外部审计模式,构建起包括法律定位、主体资格、委托模式、结果运用等在内的P2P网贷外部审计制度体系。
关键词:
P2P网贷 外部审计 审计模式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艳丽 丁宇峰
我国P2P网贷爆发式增长的同时,出现的问题也不容小觑。监管部门多次呼吁引入外部审计,并将之写入规范性文件,但至今尚未落地。平台的公众性和网贷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外部审计监督的必要性。目前为数极少的网贷平台开展了外部审计,表现出审计项目差异大、审计标准不统一等问题。美国要求P2P网贷平台按上市公司标准进行外部审计;英国将网贷平台视为中介,在政府的监管法规和行业自律协会的运营法则中都有关于外部审计的要求。我国要落实P2P网贷外部审计,不妨参照上市公司外部审计模式,构建起包括法律定位、主体资格、委托模式、结果运用
关键词:
P2P网贷 外部审计 审计模式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彭芳春 徐浩 沈玉溪
进入新世纪,以余额宝类产品、第三方支付、P2P网贷等为主要模式的互联网金融在中国迅速发展。本文以P2P网贷为例,通过构建包括商业银行贷款规模、P2P网贷预期收益率、平台风险水平、P2P网贷成交量、GDP之间的VAR模型,分析P2P网贷对我国金融机构贷款规模的影响。结果显示,P2P网贷预期收益率、平台风险水平在短期会对金融机构贷款规模产生一定的波动影响;从长期来看,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机构之间没有明显的替代关系。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孙小明
作为互联网金融的典型代表,P2P网络借贷是我国传统金融市场的有益补充,也是“普惠金融”的重要组成。然而,出借人作为信息劣势方,与P2P平台和借款人间的信息不对称导致道德风险的广泛存在。在决策时,由于借款人众多且分散,道德风险更难被掌握,出借人会更加注重甄选P2P平台,由此产生了市场分割,形成投资市场与借贷市场的“双市场”。有限理性条件下,出借人受利益驱动选择劣质P2P平台、劣质借款人,导致P2P网络借贷市场的柠檬困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