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21)
- 2023(13862)
- 2022(11253)
- 2021(10455)
- 2020(8731)
- 2019(19730)
- 2018(19345)
- 2017(36248)
- 2016(19349)
- 2015(21965)
- 2014(21817)
- 2013(21756)
- 2012(20139)
- 2011(18174)
- 2010(18396)
- 2009(17385)
- 2008(17487)
- 2007(15973)
- 2006(14457)
- 2005(13386)
- 学科
- 济(88623)
- 经济(88508)
- 业(87173)
- 企(69267)
- 企业(69267)
- 管理(65360)
- 农(47716)
- 方法(34563)
- 农业(31689)
- 业经(30776)
- 中国(28276)
- 财(27127)
- 数学(26403)
- 数学方法(26213)
- 制(20062)
- 务(18600)
- 财务(18562)
- 财务管理(18544)
- 技术(17977)
- 企业财务(17525)
- 地方(17521)
- 贸(16888)
- 贸易(16876)
- 易(16463)
- 策(16455)
- 和(15509)
- 体(15304)
- 划(14944)
- 理论(14373)
- 银(13790)
- 机构
- 学院(282689)
- 大学(275983)
- 济(127389)
- 经济(125123)
- 管理(112662)
- 研究(96453)
- 理学(95580)
- 理学院(94677)
- 管理学(93563)
- 管理学院(93027)
- 中国(80628)
- 京(59120)
- 财(57885)
- 农(57000)
- 科学(54309)
- 所(47838)
- 中心(45318)
- 江(44783)
- 财经(44521)
- 农业(43022)
- 研究所(42589)
- 业大(41810)
- 经(40517)
- 经济学(38328)
- 北京(37836)
- 范(35388)
- 师范(35141)
- 州(35078)
- 经济学院(34596)
- 院(33969)
- 基金
- 项目(180125)
- 科学(144352)
- 研究(139535)
- 基金(131298)
- 家(112571)
- 国家(111408)
- 科学基金(96944)
- 社会(91898)
- 社会科(86753)
- 社会科学(86729)
- 省(70945)
- 基金项目(69165)
- 教育(61610)
- 自然(58367)
- 划(57560)
- 编号(57044)
- 自然科(57011)
- 自然科学(56995)
- 自然科学基金(56058)
- 资助(52038)
- 成果(45554)
- 部(41307)
- 发(40829)
- 创(40427)
- 重点(40108)
- 课题(38991)
- 业(38862)
- 国家社会(38633)
- 创新(37075)
- 制(36956)
- 期刊
- 济(155605)
- 经济(155605)
- 研究(88502)
- 中国(66217)
- 农(59355)
- 财(46761)
- 管理(44272)
- 农业(40181)
- 科学(39117)
- 学报(37253)
- 融(31284)
- 金融(31284)
- 业经(30390)
- 大学(30291)
- 教育(29446)
- 学学(28308)
- 技术(27425)
- 经济研究(22814)
- 财经(22522)
- 业(21671)
- 问题(20443)
- 经(19600)
- 世界(17286)
- 技术经济(16997)
- 贸(15822)
- 农村(15158)
- 村(15158)
- 农业经济(14516)
- 版(14014)
- 现代(13907)
共检索到4512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许俊彦 李静波 王子辉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朱广其 关方
现代农业建设是一个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相互交织、相互推动的发展过程。本文从近年来现代科技在农业的推广应用实践出发,概括出政府技术供给推动、龙头企业带动、中介组织联动和农业生产者自动等4种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农业的途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农业途径的若干对策。
关键词:
现代科技 传统农业 改造途径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丁述磊 刘翠花 包文
数字经济时代,农村电商发展是推动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文章从理论层面探讨了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试点建设对居民幸福感影响的内在机理,并基于2010~2020年中国县域面板数据,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试点建设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发现,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试点的建设显著提升了居民幸福感,该结论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机制分析表明,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试点建设通过提高居民工作满意度、生活满意度、数字技能和消费升级,进而提升居民幸福感。异质性分析表明,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试点建设的幸福感提升效应在互联网发展程度较高的县域更强,且对使用互联网、大专及以上居民的影响更显著。文章结论为数字经济时代加速农村电商发展,推动实现乡村振兴、增进民生福祉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关键词:
农村电商 幸福感 数字经济 数字乡村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文再坤
4月22日下午,中国农科院麻类研究所所长陈万权率考察团一行8人到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进行调研。亚热带农业生态所主持工作副所长吴金水、党委书记王克林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部分科研骨干参加了调研座谈会。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睿
本文以辽宁省农科院为例,阐述省级科研单位现代农业推广服务模式,即选派科技副职模式、农业基地示范模式、院地科技共建模式等六种模式并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与企业和合作社以及大学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模式。
关键词:
科技推广项目 服务模式 协同创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睿
本文以辽宁省农科院为例,阐述省级科研单位现代农业推广服务模式,即选派科技副职模式、农业基地示范模式、院地科技共建模式等六种模式并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与企业和合作社以及大学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模式。
关键词:
科技推广项目 服务模式 协同创新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文红霞 罗建军
本文提出了省级农科院图书馆现代化建设的核心是业务管理自动化、资源共享网络化、信息资源数据化、服务方向多元化 ,使农科院图书馆成为适应信息时代农业科研生产需要的现代化文献信息中心。
关键词:
农业图书馆 自动化 网络化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石金贵
科技农业示范区的综合评判是一个多目标和多因素组成的多层次复杂系统。根据规划系统工程学理论建立了示范区综合评判指标体系,并确定了各指标的合成权重。提出了科技农业示范区综合评判的数学模型,为农业发展战略研究和农业规划以及示范区综合评判开发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科技农业示范区 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田建民 孙自庆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2011年3月24日,农业部发展计划司(全国农业资源区划办公室)钱克明司长、刘北桦副司长等一行四人,在中国农科院副院长唐华俊、中国农科院资源区划所王道龙所长、周清波副所长的陪同下,到中国农科院资源区划所调研。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谭词 杨军 孙嘉泽
解决“三农”问题、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之一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但现阶段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依然面临着诸多困难。本文基于2010—2019年县域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法调查研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政策对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示范县政策显著促进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2)示范县政策是通过内部规模经济、产业集聚以及就业结构升级调整三条机制渠道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3)本文异质性分析表明,示范县政策对南方地区以及农业强县的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作用更大,对提高贫困县地区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更为显著。最后,本文建议,农村电子商务扶持政策要持续开展,对于贫困地区和农业强县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以及差异化政策管理,促进土地快速流转,提高农业劳动力转移效率,从而实现规模经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宇
以2010—2022年中国2843个县域面板数据作为样本,借助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与调节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农业农村数字经济对城乡共同富裕的直接效应与作用机制。结果显示,农业农村数字经济对城乡共同富裕产生正向推动作用,该结论经过多种形式稳健性检验与考虑内生性问题后依旧成立。中介效应结果表明,农业农村数字经济可通过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与促进农村产业融合,间接赋能城乡共同富裕。调节效应结果表明,普惠金融可正向放大农业农村数字经济对城乡共同富裕的推动作用。异质性结果显示,相较于贫困县、粮食主产区,农业农村数字经济对非贫困县地区、非粮食主产区城乡共同富裕的推动作用较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宇
以2010—2022年中国2843个县域面板数据作为样本,借助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与调节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农业农村数字经济对城乡共同富裕的直接效应与作用机制。结果显示,农业农村数字经济对城乡共同富裕产生正向推动作用,该结论经过多种形式稳健性检验与考虑内生性问题后依旧成立。中介效应结果表明,农业农村数字经济可通过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与促进农村产业融合,间接赋能城乡共同富裕。调节效应结果表明,普惠金融可正向放大农业农村数字经济对城乡共同富裕的推动作用。异质性结果显示,相较于贫困县、粮食主产区,农业农村数字经济对非贫困县地区、非粮食主产区城乡共同富裕的推动作用较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