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917)
2023(18353)
2022(15796)
2021(14413)
2020(12193)
2019(28030)
2018(27779)
2017(52436)
2016(28712)
2015(32498)
2014(32198)
2013(31684)
2012(29673)
2011(27045)
2010(27514)
2009(25531)
2008(25454)
2007(23187)
2006(20567)
2005(18641)
作者
(86224)
(71872)
(71743)
(68041)
(45788)
(34840)
(32584)
(27982)
(27360)
(25946)
(24448)
(24300)
(23308)
(23224)
(22485)
(22305)
(21650)
(21362)
(20872)
(20753)
(18069)
(18057)
(17729)
(16558)
(16408)
(16303)
(16088)
(15966)
(14719)
(14553)
学科
(120733)
经济(120616)
管理(82768)
(80904)
(65755)
企业(65755)
方法(51006)
数学(43899)
数学方法(43126)
中国(35659)
(34153)
地方(29882)
业经(27982)
(26929)
(26484)
技术(23433)
农业(23154)
(22546)
贸易(22526)
(22098)
(21787)
理论(20690)
环境(20572)
(19440)
银行(19383)
(18883)
(18713)
金融(18710)
(18611)
(16993)
机构
学院(410640)
大学(408156)
(163025)
经济(159258)
管理(153873)
研究(144429)
理学(131293)
理学院(129693)
管理学(126914)
管理学院(126150)
中国(109681)
科学(92307)
(89351)
(76076)
(75600)
(74034)
研究所(68545)
中心(66120)
(65652)
业大(64484)
农业(59879)
财经(57550)
北京(56888)
(55669)
师范(55002)
(52571)
(52470)
(51906)
经济学(48664)
技术(47602)
基金
项目(270660)
科学(211418)
研究(194550)
基金(191997)
(169856)
国家(168369)
科学基金(143083)
社会(120253)
社会科(113731)
社会科学(113697)
(110207)
基金项目(100388)
自然(94242)
(92461)
自然科(92095)
自然科学(92068)
教育(90629)
自然科学基金(90393)
资助(80180)
编号(79090)
成果(64416)
(62419)
重点(61997)
(59329)
(57842)
课题(57151)
创新(54911)
科研(51901)
计划(51185)
大学(49385)
期刊
(185990)
经济(185990)
研究(120195)
中国(93837)
(69263)
学报(68774)
科学(62682)
管理(60105)
(57970)
教育(52801)
大学(51313)
学学(47968)
农业(47282)
技术(40047)
(37514)
金融(37514)
业经(31593)
经济研究(29720)
财经(27771)
(27080)
问题(24059)
(24007)
统计(22148)
技术经济(22050)
图书(21622)
科技(20994)
(20738)
(20441)
资源(18971)
(18958)
共检索到6335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杜运周   孙宁   刘秋辰  
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创新活力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但是创新对就业可能产生挤出效应。如何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同时,实现就业优先战略,是一个复杂系统管理问题,需要发展新的方法论。巴伦和肯尼(1986)提出中介效应模型,为分析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机制提供了可能。然而,传统线性中介模型难以解释多个变量相互依赖导致的多重并发因果和等效性等因果复杂性问题。通过将组态视角和复杂性关系引入中介模型,混合QCA与回归分析方法,本文构建了复杂中介模型,提出了复杂中介分析流程。复杂中介模型拓展了传统线性中介效应模型,为细粒度地分析复杂中介问题、悖论问题等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论,也为开发其他复杂模型、分析复杂系统问题提供了方法论借鉴。本文以“什么样的营商环境促进创新活力,协同新质生产力和就业优先”为例说明如何应用这种模型分析复杂系统问题。研究发现5种营商环境生态可以促进创新活力,赋能新质生产力。其中,法治或政务环境较好、市场和创新环境良好的城市营商环境生态,驱动了创新,进而促进就业。但其它2种城市营商环境生态中,由于法治或政务环境不良,在促进创新的同时,挤出了就业。这说明,需要着力优化法治或政务环境,发挥市场和创新的组合作用驱动新质生产力,进而带动就业增长。研究发现对中国城市优化营商环境,在发展创新主导的新质生产力的同时,改善就业具有积极的理论与实践启示。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周详   张婧婧  
本文提出人智协同创新素养将成为形成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通过对人智协同创新素养的内涵、价值和培育三大关键问题进行重点探讨,为企业顺应时代浪潮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了理论框架与实践参考。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继承   周芳  
数字技术冲击给组织带来巨大变革,在此情形下,企业如何把握数字技术与组织情境的联合作用,实现数字环境下协同创新,成为制造企业亟须关注和解决的现实问题。根据TOE框架,基于知识基础观、动态能力理论和双元创新理论,探究技术—组织联合情境对企业双元创新协同的影响机制与边界条件,采用层级回归分析法对制造企业调研数据进行研究。结果发现:(1)数字化转型对双元创新协同、知识管理和动态能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2)知识管理、动态能力对双元创新协同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对数字化转型与双元创新协同关系发挥正向链式多重中介作用;(3)组织惯性负向调节数字化转型与知识管理、动态能力、双元创新协同的正相关关系,且对动态能力中介效应的负向调节作用显著,而对知识管理中介效应的调节作用不显著。研究结论对于制造企业把握数字化转型重点方向、促进知识管理和动态能力提升、实现双元创新协同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仕斌  
<正>随着大模型的不断进化,人工智能成为引领科技进步与产业变革的关键力量,企业从信息化、数字化阶段加速步入“数字化+智能化”的数智化时代。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有两个关键词与数智化密切相关,一个是“新质生产力”,一个是“人工智能+”。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既是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内容,更是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加快企业数智化转型升级。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许永洪   黄泽霖  
新质生产力和全国统一大市场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两大抓手。为了阐释两者的内在逻辑统一和协同,本文首先从经济增长理论的角度,总结我国经济建设已经由物质资本投资和人口红利驱动转向全要素生产力驱动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的现实,以科技和创新为内涵的新质生产力与以市场制度建设为主导的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从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突破点;其次,从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视角,本文阐释了新质生产力对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决定性作用;最后,从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发展的角度,本文阐释了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保障作用。基于以上逻辑,本文提出了新质生产力和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协同发展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丁晨轩   宋丽梅  
<正>2024年7月13日,由《会计之友》杂志社、贵州商学院、贵州省内部审计协会联袂主办,贵州商学院会计学院承办,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支持的研究型审计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研讨会在贵州商学院隆重召开。来自50余所国内外高校的专家学者,30余家企事业单位、中介机构的代表近20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的主题是研究型审计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关键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孙曦  
<正>新质生产力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变革性力量,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乡村振兴作为我国一项重要发展战略,探索如何发挥好金融支持作用、推进乡村振兴领域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在湖南省邵阳市开展调研,了解到邵阳市金融支持乡村振兴领域发展新质生产力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对此进行深度剖析,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顶明   黄葱  
博士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基石。博士生教育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主阵地,是教育、科技、人才的最佳结合部,对新质生产力形成和运行过程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当前,我国博士生教育在实现高质量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面临着培养模式和学科结构不完善、科教融汇产教融合程度不深、无法及时回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等现实问题,需要在党的领导下,充分发挥举国体制优势,在创新博士生培养模式和资源配置方式、优化人才培养规模结构、深化科教融汇产教融合体制机制建设等方式持续发力,着力提升我国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构建发展新动能。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鹏  逯元堂  
本文研究了现阶段,我国促进环境服务业发展的模式和机制创新包括第三方治理、政府采购环境服务、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土壤修复商业化等。提出了上述模式或机制的概念、应用现状、存在问题以及政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周杰   王慧  
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模式、新产业、新动能,是发展与培养数字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与强劲动力。本文选取我国2013—2022年31个省区市(未包括港澳台)面板数据对科技创新赋能数字新质生产力的影响效应、作用机制进行经验分析。研究表明:科技创新对数字新质生产力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依旧成立;机制分析可知,数字普惠金融在科技创新赋能数字新质生产力提升过程中具有显著调节作用;区域异质性研究显示,科技创新对东部地区与高经济发展水平省份数字新质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更强。根植于此,要完善“资源+培养+制度”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发展数字新质生产力“关键引擎”;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核心效能”;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夯实科技创新优势地区“辐射带动”基础,进而为数字新质生产力提升有效赋能。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燕凌   蔡湘杰  
基于2012—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深入探究科技金融对工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共科技金融与市场科技金融对工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均具有显著提升作用,且通过区域创新能力进行有效传导。同时,该作用在地理区位、政策试点方面呈现出异质性特征,并受到创新人才集聚、服务组织集聚、服务组织与工业协同集聚的显著调节。鉴于此,各地区应加快科技金融发展步伐,注重创新要素集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背景下工业新质生产力培育、工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郑锂   雷建海   向程龙   冉研  
以新质生产力发展为代表的新交通行业,将以新一轮的技术革命推动生产力跃迁和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培育新质生产力,核心要打造新型的高素质劳动者队伍。在人才需求变革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公路交通领域产教融合多元办学的现实困境。以新质生产力为引擎,开创性地将“价值共创”理论引入高职产教融合多元办学,通过梳理“价值共创”理论在多元办学中的演进路径,构建了多元办学双层网络模型,并从新技术应用、建立共享数据库、优化机制建设三方面探索提升多元办学双层网络模型的应用价值与实施途径。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江元  
京津冀三地金融复合系统协同度并不非常显著,三地复合系统协同度呈现出震荡上扬趋势。京津冀三地的金融能力协同度明显显著于金融规模协同度。对京津冀三地金融基础数据对比分析中看出,金融机构规模指标中河北省的金融机构数、从业人员数与北京市、天津市相比差距较大;金融能力指标中贷款对GDP的贡献度较小,河北省较低的居民收入影响了存款转化。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江元  
京津冀三地金融复合系统协同度并不非常显著,三地复合系统协同度呈现出震荡上扬趋势。京津冀三地的金融能力协同度明显显著于金融规模协同度。对京津冀三地金融基础数据对比分析中看出,金融机构规模指标中河北省的金融机构数、从业人员数与北京市、天津市相比差距较大;金融能力指标中贷款对GDP的贡献度较小,河北省较低的居民收入影响了存款转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姜顺腾   刘惠琴   余继  
实现政产学研的融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基于TOE理论,以114家数智新兴领域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方法深入分析政产学研协同的驱动路径。结果显示,高新质生产力水平包括“多元多维综合驱动型、政企学协同型、企业主导型、环境支持型”四种类型。政府创新支持政策是企业突破自身条件及外界资源限制的重要驱动因素,产学研合作、学术型高管比例增强了不同主体和路径间类型化的协作机会。未来应集聚各主体协同创新合力,增强政府对创新系统的引导统筹作用,建立符合企业发展诉求的产学研供需机制,探索形成契合区域发展特征及企业禀赋优势的政产学研合作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