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03)
- 2023(3488)
- 2022(3001)
- 2021(2963)
- 2020(2459)
- 2019(5571)
- 2018(5798)
- 2017(10330)
- 2016(5876)
- 2015(6841)
- 2014(7187)
- 2013(6937)
- 2012(6236)
- 2011(5563)
- 2010(5871)
- 2009(5233)
- 2008(5502)
- 2007(5249)
- 2006(4553)
- 2005(4180)
- 学科
- 济(18767)
- 经济(18737)
- 管理(16186)
- 业(13708)
- 企(11156)
- 企业(11156)
- 方法(8960)
- 中国(7849)
- 制(7415)
- 数学(7288)
- 数学方法(7022)
- 银(6610)
- 银行(6603)
- 财(6530)
- 行(6278)
- 融(5755)
- 金融(5754)
- 学(5524)
- 理论(5337)
- 农(5279)
- 人口(4887)
- 体(4511)
- 务(4413)
- 财务(4393)
- 财务管理(4357)
- 业经(4099)
- 企业财务(4079)
- 教育(4077)
- 教学(4073)
- 体制(3803)
- 机构
- 学院(80994)
- 大学(80302)
- 济(27511)
- 管理(27464)
- 研究(26916)
- 经济(26521)
- 中国(24066)
- 理学(22116)
- 理学院(21791)
- 管理学(21001)
- 管理学院(20845)
- 京(18456)
- 科学(16903)
- 财(16329)
- 所(14790)
- 江(14385)
- 中心(13740)
- 研究所(12799)
- 财经(12300)
- 北京(12244)
- 州(11855)
- 范(11500)
- 师范(11386)
- 农(11200)
- 经(10946)
- 技术(10587)
- 业大(10289)
- 院(10062)
- 省(9930)
- 财经大学(9001)
- 基金
- 项目(47166)
- 研究(35768)
- 科学(35676)
- 基金(32022)
- 家(27886)
- 国家(27622)
- 科学基金(23182)
- 社会(20021)
- 社会科(18770)
- 社会科学(18766)
- 省(18352)
- 教育(17531)
- 编号(16086)
- 划(15796)
- 基金项目(15700)
- 自然(15182)
- 自然科(14836)
- 自然科学(14835)
- 资助(14795)
- 自然科学基金(14524)
- 成果(14223)
- 课题(11829)
- 重点(10776)
- 部(10045)
- 年(9822)
- 性(9672)
- 项目编号(9657)
- 发(9381)
- 大学(9121)
- 科研(9059)
共检索到1353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锋
对于北京等大都市,流动人口问题已经成为城市发展必须关注的重要问题。利用普查和定点监测等方法难以解决问题。文章认为,在抽样调查基础上,选择合适的辅助变量,科学地运用比估计,不仅可以估计流动人口的数量,还可以估计其分布,从而实现流动人口实时监测,为城市管理服务。
关键词:
流动人口 比估计 辅助变量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苏志霞
流动人口是指不改变常住户籍而离开常住户籍所在地的人口。广义的流动人口包括两部分:一是虽然长久居住地未改变,或法律上的常住地未改变,但为了谋生而数月甚至数年在外的流动人口;二是不但常住地未变,而且不以谋生为目的,在外时间也较短如中转、出差、旅游等人口。...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齐嘉楠 覃民 李伯华
文章通过对2009~2011年三年的流动人口监测调查抽样方案进行比较,发现主要指标保持了较好的连续性,且离散收敛程度、抽样精度以及抽样效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对子总体的数据分析也得出大致相同的结论。并对流动人口的覆盖误差、样本量分配以及潜在分层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流动人口 抽样调查 抽样设计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姜海珊
文章基于2013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以农村户籍流动人口为研究对象,采用二元Probit选择模型和多项Mlogit选择模型分析了农民工在流动过程中所享有的医疗保险状况及其对医疗服务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民工在城市患病后,其在户籍地参加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保障作用非常有限,而农民工参加城镇医疗保险体系,可以有效地减轻其医疗负担。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梦琪 金钟范
利用2014—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的调查数据(CMDS),研究了城市规模对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实证结果发现,城市规模越大,流动人口的居留意愿越强。机制分析表明,城市规模的扩大会通过增加个体稳定就业概率和同乡集聚效应影响流动人口的居留意愿。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发现,城市规模的影响在不同技能水平流动人口中存在差异,相比于中等技能流动人口,低技能和高技能流动人口受到的影响更明显。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古恒宇 肖凡 沈体雁 刘子亮
居留意愿是近年来流动人口研究的热点问题,但对其空间格局以及空间效应的讨论相对较少。基于2015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运用GIS空间分析、趋势面分析等方法对我国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地区差异进行描述,并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对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影响因素及空间效应进行研究。结论如下:(1)中国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空间格局在南北向呈北高南低态势、东西向则呈现出"U"型的分布特征,且表征出显著的正向空间自相关性。(2)城市流动人口居留意愿受流动人口内部因素(家庭因素、流动特征因素、经济因素)的影响大于城市外部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内部因素中家庭因素通过社会网络、资源激励机制对流动人口居留意愿产生影响,而表征社会融入的流动特征变量,对居留意愿同样具有显著影响;外部特征中社会经济水平高、包容性强的流入地更具吸引力。(3)流动人口居留意愿中存在空间依赖效应,其宏观影响载体是城市特征空间溢出,微观影响载体是流动人口社会网络变化带来的社会、文化空间溢出。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宋艳姣 王丰龙
本文根据2014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利用OLS回归分析方法,实证研究身份认同对流动人口消费水平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流动人口的城市居民身份认同度越强,其消费水平越高;随着对市民身份认同度的提升,流动人口的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均明显增强。在控制收入等一系列因素后,流动人口身份认同由农民角色转变为城市居民时,其月均消费水平提高4.99%。为解决变量的内生性问题,本文进一步采用倾向值匹配法(PSM)进行稳健性检验,发现前述结论具有一致稳健性。因此,完善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体系、推动流动人口市民化对促进我国流动人口消费水平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赵昕东 李翔
本文采用2016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运用半参数Cox回归对我国流动人口的生育间隔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第一,不仅人口流动会延迟女性的生育时间,而且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对女性的婚育间隔、第一次生育间隔均有显著的延迟效应。第二,结婚年龄越大,婚后越有可能选择尽早生育,且不同初婚时间对生育间隔的影响差异明显。同时,参加医疗保险对婚育间隔存在显著的缩短效应,而参加生育保险对生育间隔存在显著的延迟效应。越有经济实力以及在工作中担任重要职位的女性越有可能扩大生育间隔。而随着婚育间隔的扩大,第一次生育间隔反而会缩短。第三,初育子女的性别对第一次生育间隔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即若初次生育为女性,则第一次生育间隔会缩短。第四,放开生育政策虽无法促使女性缩短婚育间隔,但会明显缩短第一次生育间隔。
关键词:
流动人口 教育水平 生育间隔 Cox回归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邹静 陈杰 王洪卫
外来流动人口与本地人口的社会融合是构建城市和谐社会的根基。流动人口的住房与社区选择不仅关系切身福利,也是其社会融合程度的重要体现。文章基于2014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通过构建多维度合成的社会融合指标,采用克服内生性偏误的联立方程模型,分析了社会融合对流动人口居住选择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融合对流动人口的居住选择的影响显著,即更好的社会融合会增加流动人口住房自有的概率、提高流动人口居住在正规社区的概率或增加其住房消费水平。研究结果可为改善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优化居住资源的空间配置以及引导流动人口合理的居住选择提供依据。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丁 郭志刚
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系列数据中的总和生育率与六普数据相比明显偏高,尤其是一孩总和生育率偏高。文章分析发现,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样本中妇女的生育事件与其流动时间存在紧密关联,而且样本的生育率存在越接近调查时点其水平越高的特征。作者综合研判认为,监测样本过多收集近期生育案例是导致监测生育率偏高并出现上述特征的主要原因。为避免年龄组中各种偏差效应在计算总和生育率时被叠加放大,文章汇总了该样本流动妇女按出生队列的平均子女数,并与六普相应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发现,该样本1970年以前各出生队列所拥有的子女数与六普结果几乎一样,而且流动妇女各队列的终身子女数与全国情况一样不断减少。1970年后队列的平均子女数已降到1.6个,更年轻流动妇女队列的子女数也处于减少趋势中。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伯华 宋月萍 齐嘉楠 唐丹 覃民
改革开放30年来,人口流动规模持续增加,对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为全面了解我国流动人口生存状况、准确把握流动人口发展规律和趋势,不断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引导人口有序流动、合理分布,国家人口计生委于2009年7月启动了重点地区流动人口监测试点调查,本次调查立足流入地,在北京、上海、深圳、成都、太原获得21771户流动人口家庭、47461名流动人口的相关信息。本文基于该次调查的原始数据,分析总结了目前我国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生活居住、劳动就业、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流动人口 农民工 监测试点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邹静 陈杰 王洪卫
外来流动人口与本地人口的社会融合是构建城市和谐社会的根基。流动人口的住房与社区选择不仅关系切身福利,也是其社会融合程度的重要体现。文章基于2014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通过构建多维度合成的社会融合指标,采用克服内生性偏误的联立方程模型,分析了社会融合对流动人口居住选择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融合对流动人口的居住选择的影响显著,即更好的社会融合会增加流动人口住房自有的概率、提高流动人口居住在正规社区的概率或增加其住房消费水平。研究结果可为改善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优化居住资源的空间配置以及引导流动人口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胜利 王伟荣
随着产业结构升级的加快,流动人口就业与收入呈现出新的变动趋势。采用2016年的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探讨产业结构升级对流动人口收入影响的群体性差异。研究发现:产业结构升级和教育可以缩小行业收入差距;产业结构升级给男性、已婚、年龄小、城城流动、跨省份流动、高学历和流动时间长的流动人口带来的收入效应更大;流动人口就业行业越高端,工作经验的收入效应越小,教育的收入效应越大。收入效应的群体差异来源于劳动力市场需求和流动人口自身特征的差异性。
关键词:
收入 流动人口 产业结构升级 教育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范兆媛
本文基于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采用LASSO筛选出影响居留意愿的因素,并利用次序logit模型研究城市规模对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城市规模促进了流动人口的居留意愿,流动人口倾向于在人口规模比较大的城市居留,通过多种稳健性检验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分城市来看,不同影响因素对不同规模城市的居留意愿存在差异。通过个体异质性分析,城市规模对高教育水平的流动人口、已婚人士、年轻一代的流动人口、女性以及非农户籍的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影响作用更大。因此,应因地制宜,针对不同规模城市制定吸引人口居留的政策。
关键词:
城市规模 居留意愿 流动人口 LASSO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良健 陈坤秋 王奔
本文采用2015年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组织开展的流动人口动态监测的"湖南省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建立多元Logistic模型,对湖南省14个地级市(自冶州)的6053个流动人口样本的城市定居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湖南省流动人口城市定居意愿较强,湖南省对流动人口吸引力较强;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现居住地、参保类型、流动范围、流动时间、周工作时间、家庭月净收入、亲生子女数对湖南流动人口城市定居意愿具有正向影响,样本点类型具有反向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