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62)
- 2023(10218)
- 2022(8760)
- 2021(7976)
- 2020(6949)
- 2019(16187)
- 2018(16055)
- 2017(30849)
- 2016(17292)
- 2015(19885)
- 2014(20071)
- 2013(20187)
- 2012(18586)
- 2011(16674)
- 2010(16989)
- 2009(16273)
- 2008(16917)
- 2007(15740)
- 2006(13857)
- 2005(12674)
- 学科
- 济(68004)
- 经济(67899)
- 管理(65633)
- 业(57364)
- 企(50289)
- 企业(50289)
- 方法(32344)
- 数学(27513)
- 数学方法(27270)
- 财(26349)
- 制(20116)
- 农(18237)
- 务(17795)
- 财务(17750)
- 财务管理(17702)
- 中国(17287)
- 企业财务(16604)
- 业经(15997)
- 学(13223)
- 银(13197)
- 银行(13172)
- 体(12597)
- 贸(12580)
- 贸易(12574)
- 行(12291)
- 易(12213)
- 地方(11938)
- 划(11870)
- 农业(11561)
- 和(11486)
- 机构
- 大学(252610)
- 学院(251093)
- 济(103369)
- 经济(100928)
- 管理(99706)
- 理学(83515)
- 理学院(82602)
- 管理学(81435)
- 管理学院(80914)
- 研究(80410)
- 中国(64998)
- 财(54441)
- 京(53417)
- 科学(47710)
- 农(41258)
- 财经(41208)
- 所(41198)
- 江(41021)
- 中心(38671)
- 经(37048)
- 研究所(36694)
- 业大(35844)
- 北京(33562)
- 农业(32398)
- 州(31789)
- 经济学(31617)
- 范(30658)
- 师范(30354)
- 财经大学(30309)
- 经济学院(28572)
- 基金
- 项目(157332)
- 科学(123094)
- 研究(116126)
- 基金(113479)
- 家(97550)
- 国家(96725)
- 科学基金(83103)
- 社会(73397)
- 社会科(69543)
- 社会科学(69520)
- 省(62071)
- 基金项目(60145)
- 教育(54208)
- 自然(52960)
- 自然科(51690)
- 自然科学(51675)
- 划(51586)
- 自然科学基金(50798)
- 编号(47819)
- 资助(46577)
- 成果(39960)
- 部(35674)
- 重点(35365)
- 制(33422)
- 课题(33131)
- 发(32836)
- 创(32775)
- 教育部(30780)
- 创新(30663)
- 科研(30386)
- 期刊
- 济(119527)
- 经济(119527)
- 研究(74431)
- 中国(54548)
- 财(48352)
- 管理(39397)
- 学报(37231)
- 农(36784)
- 科学(34314)
- 大学(28556)
- 学学(26765)
- 教育(25919)
- 融(25686)
- 金融(25686)
- 农业(23891)
- 技术(22833)
- 财经(21322)
- 业经(18452)
- 经(18272)
- 经济研究(17858)
- 问题(15539)
- 业(14769)
- 财会(14358)
- 会计(13304)
- 技术经济(13252)
- 理论(12696)
- 版(12531)
- 贸(12251)
- 现代(11596)
- 实践(11367)
共检索到3885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宋雪 张德勇
为更好地管控制造费用、强化预算牵引作用、实现绩效考核的公平、公正和权责对等,Y公司在全面预算制造费用编制过程中引入成本动因划分机制,通过成本动因牵引对不同制造费用项目进行归类;同时将制造费用的考核模式由单一单位产量耗用模式改为按照成本性态分类考核模式,按照不同成本动因的特点实施不同方式、不同周期的评价。实施成本动因后,Y公司非直接制造成本的管理水平有了一定提升,制造费用的管控方式得到优化。Y公司的实践证明,成本动因管理有助于提升业绩评价的有效性、优化成本核算,并逐步实现成本管理精细化。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宋雪 张德勇
为更好地管控制造费用、强化预算牵引作用、实现绩效考核的公平、公正和权责对等,Y公司在全面预算制造费用编制过程中引入成本动因划分机制,通过成本动因牵引对不同制造费用项目进行归类;同时将制造费用的考核模式由单一单位产量耗用模式改为按照成本性态分类考核模式,按照不同成本动因的特点实施不同方式、不同周期的评价。实施成本动因后,Y公司非直接制造成本的管理水平有了一定提升,制造费用的管控方式得到优化。Y公司的实践证明,成本动因管理有助于提升业绩评价的有效性、优化成本核算,并逐步实现成本管理精细化。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茂超
本文构建了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分析的图式分析方法,即以三维空间中积木立方体的内部(组合)模块为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计算公式因子的物理映射对象,将抽象的名词、数字转换为可视的实物图形。这种方法不但可以使教师的教学分析过程更加形象、具体,而且能大幅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
固定制造费用 成本差异 图式分析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解雪莉
随着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其成本管理观念也在发生着转变,它在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基于此,文章首先分析了成本分类及企业经营过程中成本管理的方法,并对标准成本进行计算,进而推出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的计算。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曹骞
标准成本法是以标准成本为依据,通过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差异的分析来揭示成本差异产生的原因,从而及时控制成本的一种方法,标准成本法下的制造费用按其与产量变动的依存关系可划分为变动性制造费用和固定性制造费用。本文主要探讨固定性制造费用差异的计算与分析。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晁世元
针对制造业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基础工作薄弱、员工的成本意识不强、职责不明确、成本分析与目标管理有差距等问题,提出企业成本管理提升的路径,即要夯实成本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推动全员参与企业成本管理;确立总会计师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职责,实施首长负责制;以技术为纽带,推进成本管理的精细化;加强企业价值链分析,提高客户价值;实施有效的奖惩机制,推进全过程的成本管理。
关键词:
制造业企业 成本管理 路径选择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道珍
固定制造费用差异分析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目前大多数《财务管理》教材采用两差异或三差异分析法分析实际固定制造费用与标准固定制造费用之间的差额。本文以中级会计资格统考教材《财务管理》为例分析该差异分析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用因素分析法进行调整的分析方法。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董云芝 黄国良
一、数据的获取首先,判断企业的生产规模与流程在近期有没有发生重大变化。如有重大变化,以历史数据为基础的回归分析就不能比较准确地预测未来的成本。其次,分析可能影响制造费用变动的因素,如产量、直接人工小时、机器小时等。获取这些变量的历史数据,期限最好限定在最近三年内,如果产品的成本一直比较稳定,可以只选用近一年的数据。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吴君民 崔健波 宁宣熙
作业成本法指以作业为核算对象,通过成本动因确认和计量作业量,进而以作业量为基础分配产品成本的成本计算方法。其理论依据是,成本分配的对象是作业,成本动因多样化。作业成本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耿慧敏 张红
随着高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完善,科技发展所带来的企业在新时期的生产特点使传统的制造费用出现了新的变化和特点。表现在生产成本中制造费有的比例不断提高,制造费用的构成日益复杂,作业成本法的产生和推广使制造费用的核算更加明晰和精确。制造费用的分配应遵循一贯性、因果性、收益性、适合性和正确性的原则。根据我国企业生产中的变化,对我国制造费用的改革提出了几点建议:制造费用不要求全部参加分配,对于一些数额较大的项目计入特定的生产成本,适当划小核算单位,考虑设备的复杂系数,对制造费用占产品成本比重较大的企业考虑采用作业成本法。
关键词:
变化和特点 分配原则 改革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简鹏 朱学义
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取消"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两个账户,同时,我国《中期财务报告准则》倾向于独立观、即将每一个中期视为一个独立的会计期间,各中期采用的会计政策和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方法均与年度会计报告一致。《企业会计准则第32号——中期财务报告中》规定,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刘稳定
一、成本费用"两精"管理模式的提出我公司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已有好几年,但其表现形式仅为大包干的承包方式,在预算管理的"全面性"及成本费用的"细"、"准"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各单位管理水平和管理理念差异较大,公司部分单位对全面预算管理的理解较片面,认为全面预算管理只是财务部门的事情,一些职能部门只是消极地应付,甚至产生抵触情绪。二是相关职能部门缺乏有效协调,管理流程不畅,并把全面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王雅君 时君丽 樊双蛟
为优化制造企业的成本资源配置,以过程管理理论为基础,通过在生产过程数据和现场生产活动间建立动态映射关系,描述生产过程和生产数据之间的互动行为,建立了基于过程-数据模型,进行成本资源信息的采集,结合数据包络分析(DEA)和联盟博弈分析方法研究产品生产过程中制造费用资源配置问题,建立了基于核心解的3种制造费用分配模型,采用遗传算法(GA)进行模型求解。通过实际应用验证了此优化配置模型的有效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许绍定 李海东
制造费用,是指企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除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以外的生产费用。一般包括间接材料、间接人工费和其他制造费用。制造费用作为共同费用,大多数情况下,不能直接联系到某一种产品或某一项劳务,必须寻找制造费用与分摊对象之间的间接联系,以此作为一个有意义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运升
我国一些管理会计教科书上,在吸收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管理方法的基础上,论证了变动成本法便于企业管理者进行内部管理与控制。固定性制造费用应该在当期的销售收入中全额扣减,不应计入成本随产品的转移而递延。固定性制造费用应否递延的问题,关系到采用完全成本法,还是采用变动成本法的问题。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最根本的一点区别,就是对那部分固定性制造费用是应该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