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66)
- 2023(11953)
- 2022(9991)
- 2021(9148)
- 2020(7255)
- 2019(16344)
- 2018(16012)
- 2017(29688)
- 2016(15517)
- 2015(17460)
- 2014(17060)
- 2013(17118)
- 2012(16599)
- 2011(15576)
- 2010(15811)
- 2009(14719)
- 2008(14464)
- 2007(12866)
- 2006(11915)
- 2005(11165)
- 学科
- 济(91752)
- 经济(91680)
- 管理(43816)
- 业(41608)
- 企(31966)
- 企业(31966)
- 中国(28726)
- 方法(27675)
- 地方(25291)
- 数学(24156)
- 数学方法(23995)
- 农(20600)
- 业经(18709)
- 贸(16378)
- 贸易(16362)
- 技术(16324)
- 地方经济(15908)
- 易(15828)
- 学(15046)
- 融(14731)
- 金融(14731)
- 制(14721)
- 银(14682)
- 银行(14669)
- 行(14427)
- 农业(14087)
- 财(13968)
- 发(13659)
- 环境(13248)
- 技术管理(11213)
- 机构
- 大学(232460)
- 学院(232241)
- 济(116066)
- 经济(114181)
- 研究(92303)
- 管理(83810)
- 中国(72280)
- 理学(70177)
- 理学院(69313)
- 管理学(68449)
- 管理学院(67990)
- 京(50757)
- 科学(50575)
- 财(49919)
- 所(46571)
- 研究所(41731)
- 中心(39779)
- 财经(38805)
- 经济学(38104)
- 经(35332)
- 江(35129)
- 经济学院(33997)
- 农(33855)
- 北京(33613)
- 院(32821)
- 范(31600)
- 师范(31360)
- 财经大学(28583)
- 州(28254)
- 科学院(28177)
- 基金
- 项目(144451)
- 科学(115498)
- 研究(109682)
- 基金(105866)
- 家(91636)
- 国家(90891)
- 科学基金(77495)
- 社会(74764)
- 社会科(71142)
- 社会科学(71128)
- 省(54489)
- 基金项目(54277)
- 教育(48515)
- 划(45577)
- 自然(44779)
- 自然科(43778)
- 自然科学(43767)
- 资助(43049)
- 自然科学基金(43002)
- 编号(41482)
- 发(38246)
- 成果(34584)
- 重点(33116)
- 部(33011)
- 国家社会(32726)
- 创(32283)
- 发展(32086)
- 展(31578)
- 课题(30658)
- 创新(30627)
- 期刊
- 济(140574)
- 经济(140574)
- 研究(82420)
- 中国(54760)
- 管理(36204)
- 财(35966)
- 农(32850)
- 科学(31884)
- 学报(30505)
- 融(27256)
- 金融(27256)
- 教育(25520)
- 经济研究(24542)
- 大学(24212)
- 农业(22726)
- 学学(22592)
- 技术(21295)
- 财经(20744)
- 业经(20655)
- 经(18260)
- 问题(18118)
- 贸(16530)
- 世界(15748)
- 国际(15296)
- 技术经济(14310)
- 业(13213)
- 统计(11494)
- 经济问题(11391)
- 坛(10972)
- 论坛(10972)
共检索到3837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齐芳
面对国际国内经济发展复杂多变的形势和严峻挑战,新一届政府履新以来,连续两年将经济增长目标调整在相对较低的幅度,既不刻意企求以往的高速增长,也力保经济增长下限不跌破7.5%。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的情形相比,这一经济增幅虽有所下降,但仍为中高发展速度。尽管如此,还是引发外界对中国经济走向的种种议论和猜测,认为中国经济将出现"硬着陆"的说法不绝于耳。而实际上上,适应形势变化,着眼于发展的持续性、稳定性、长期性和科学性科学性,主动主动调减经济增长预期,采用的恰恰是既侧重于防御而又不失进取的底线思维方式。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晓琳
在对2014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推进的改革事项进行跟踪、归纳、剖析的基础上,综合分析研究改革进展和其中的经验教训,据此提出了2015年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政策建议:重点突破有利于提升市场活力的改革组合拳,抓紧建立长效稳定的改革监测评价机制和奖惩机制,建立完善改革需求调查机制,强化改革的总体把握能力。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刘舫舸
一、引言2014年11月1—2日,受国家社科基金委托,由国家社科基金资助的7家期刊联合主办,云南师范大学承办的"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学术研讨会在昆明召开。7家期刊分别是(排名不分先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上海财经大学学术期刊编辑部、武汉大学《经济评论》、东北财经大学杂志社、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家》、首都经贸大学《人口与经济》、中国社会科学院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吴德烈
挡不住的和缓趋势 朝鲜半岛问题,是世界关注的热点之一。朝鲜战争结束时,只签订了军事停战协定。因此,朝鲜半岛的战争状态并未完全结束,朝鲜南北双方在各个领域各层次上的对立、矛盾与冲突从未中断。尽管在冷战结束后和缓的环境里,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也并未完全得以消除。究其根源,固然有半岛内部的种种复杂因素,但不能忽视美国军事上独霸全球战略中将东北亚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姚树洁
中国经济改革走过了30多年的路程,其发展速度和成就,堪称世界经济发展史上最大的经济奇迹。人均GDP从不到200美元,上升到8000美元;从一个绝对贫困的国家,变成一个欣欣向荣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出口国、贸易国和制造国。然而,目前经济增长开始放慢,如何在"新常态"下寻求一条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是摆在中国经济学者面前一道非常重要的经济理论命题。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忠禹
"十二五"开局之年到来之际,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会长王忠禹为本刊撰文,寄语广大企业和企业家,在新的发展阶段中要增强信心,不辱使命,勇担重任,以优异的成绩,迎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更美好的未来。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邢俊芳
在2003年的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李金华审计长明确指出:“效益审计是更高层次的审计目标,是审计工作的发展方向。就我国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对经济秩序状况以及审计工作质量和人员的总体素质而言,要达到这方面的要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裹足不前,应破除神秘感,积极探索,逐步实践。”广东、湖北等地已经在尝试开展绩效评估和效益比较审计,得到了有关领导的高度评价。可以说探索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绩效审计模式,是中国审计制度融入世界审计主流的重要条件,也是加快中国走向审计现代化的重要一步。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赵振华
当前,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涵义有多方面的阐释;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进一步深化对发展的认识;纠正理论界和实践中对新常态认识的误区;构建有利于适应和引领新常态的体制机制。
关键词:
经济发展 新常态 误区 解读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易淼 赵晓磊
借助辩证唯物主义能够深入理解"新常态"范畴,把握常态演变的基本规律。利益格局与经济发展彼此之间存在着辩证关联,都遵循着常态演变规律。正是利益格局的"反常态",激化了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使得中国经济发展"旧常态"无法持续。对利益格局进行必要调整,使其从利益分化、利益固化、利益错位的反常态转向利益整合、利益交融、利益归位的新常态,这不仅是破解消费需求不足问题的关键,而且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内在要求。
关键词:
利益视域 辩证唯物主义 新常态 利益格局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于新东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过去的一年,中国经济在新常态中走出了不寻常的发展之路,取得了非同凡响的新成就。到2015年,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递进之年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又是"十二五"规划收官与"十三五"规划谋篇布局的承启之年,更是检验中国经济发展的定力、实力与潜力和确保中国经济发展的活力、动力与可持续力的关键之年。为此,笔者对如何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行了深入思考,做出了战略前瞻,提出了对策建议。全文具体研究概括了中国经济发展的"七个新":第一,充分肯定发展"新成就";第二,客观辩证透视"新常态";第三,牢牢把握抓住"新机遇";第四,沉着冷静应对"新挑战";第五,与时俱进明确"新思路";第六,承前...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金碚
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发生了历史性的实质变化,已经进入了一个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在这个新阶段中,将发生一系列全局性、长期性的新现象、新变化。经济发展将走上新轨道,依赖新动力,政府、企业、居民都必须有新观念和新作为。"稳增长"着眼近期,"调结构"着眼中期,"促改革"着眼长期。着眼于长期的改革,也需有现实的动力源泉,应有激励相容的机制机理。在经济新常态下,最重要的改革方向和政策取向就是要形成"公平—效率"的新常态关系,这是能否实现经济新常态的特征之一——"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关键。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中,我们将越来越明显地观察和感受到中国社会的价值选择、行为特征和规则意识的一系列新常态现象。经...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程民选 丁任重 刘灿
展望21世纪,谋求两岸经济的进一步合作与发展──“迈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术研讨会综述程民选,丁任重,刘灿由"经济学家"杂志社、北京大学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中心和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共同主办,台北"亚洲与世界社"协办的"迈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梅子侠 孙鸽
随着国家把大小兴安岭确定为"国家级限制开发区"和"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区",林区粗放单一的经济增长模式难以为继,滞后的经济建设面临严峻的挑战和考验。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林区经济要走出困境持续发展,必须创新思维方式、发展方式和管理方式,必须走生态化发展道路,做到"三个坚持"。坚持发展理念上生态为本,发展方式上生态为先,发展保障上生态为重,牢固建立生态化价值目标导向,不断夯实生态化物质基础,健全和完善生态化管理监督机制。
关键词:
新常态 林区 生态化思维 经济发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智
本文通过对2014年前三季度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发现:中国经济发展开始正式确认进入"新常态";2014年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符合"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一般特征,并在产业结构、投资结构、需求结构、区域结构等方面初步展现了"新常态"下经济结构优化的核心取向;随着"新常态"的导入,中国经济体系的动力结构、风险结构和政策结构将发生相应的演进和变化;在此背景下,未来几年的经济目标设定和政策调控手段都应做出相应的调整。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邸晶鑫
过去的一年,中国经济在新常态中走出了不寻常的发展之路,取得了非同凡响的新成就。未来十年是中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关键时期,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的定力、实力与潜力和确保中国经济发展的活力、动力与可持续发展,未来十年中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关键词:
新常态 经济发展环境 新经济增长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