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68)
2023(10850)
2022(8895)
2021(8098)
2020(6830)
2019(15085)
2018(15005)
2017(29498)
2016(15898)
2015(17699)
2014(17778)
2013(17812)
2012(16079)
2011(14384)
2010(14911)
2009(14507)
2008(14794)
2007(13982)
2006(12643)
2005(11750)
作者
(44427)
(37645)
(37505)
(35309)
(23900)
(17958)
(16808)
(14413)
(14265)
(13549)
(12831)
(12627)
(12156)
(11980)
(11761)
(11232)
(10879)
(10866)
(10845)
(10824)
(9355)
(9273)
(9114)
(8776)
(8571)
(8469)
(8467)
(8363)
(7538)
(7321)
学科
(88962)
(71908)
企业(71908)
(71900)
经济(71773)
管理(65127)
(45751)
农业(30203)
业经(29386)
方法(28115)
(27580)
(21946)
数学(20459)
数学方法(20356)
(20069)
财务(20052)
财务管理(20028)
企业财务(19003)
中国(17502)
(16581)
技术(16165)
(15388)
(13968)
体制(13488)
(12506)
贸易(12495)
(12277)
银行(12271)
(12214)
(12158)
机构
学院(238547)
大学(229757)
(108232)
经济(106303)
管理(99862)
理学(84926)
理学院(84281)
管理学(83484)
管理学院(83050)
研究(72782)
中国(63378)
(54493)
(51101)
(46811)
财经(41585)
(38934)
农业(38564)
科学(38016)
(37527)
业大(36018)
(35563)
中心(35308)
经济学(31917)
研究所(30823)
财经大学(30064)
(29720)
经济管理(29343)
北京(28817)
经济学院(28770)
商学(28067)
基金
项目(146136)
科学(118009)
研究(112818)
基金(108553)
(91253)
国家(90262)
科学基金(80530)
社会(75747)
社会科(71530)
社会科学(71511)
(58493)
基金项目(57726)
教育(49712)
自然(49407)
自然科(48300)
自然科学(48288)
自然科学基金(47515)
编号(46511)
(45992)
资助(43038)
成果(36645)
(35845)
(35698)
(33820)
(33727)
(31678)
重点(31358)
国家社会(31282)
创新(30649)
课题(30475)
期刊
(135390)
经济(135390)
研究(72085)
(55332)
中国(51559)
(46597)
管理(40557)
农业(36833)
(30922)
金融(30922)
科学(30793)
学报(28941)
业经(28725)
大学(24511)
学学(23805)
财经(21847)
技术(21515)
(18981)
经济研究(18734)
(18728)
问题(17898)
教育(17018)
农村(14936)
(14936)
技术经济(14385)
世界(14122)
农业经济(14107)
财会(12767)
现代(12552)
经济问题(12402)
共检索到3759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炳坤  
从过去只重视农产品数量增长到高产优质并重、提高效益(通称“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一次意义深远的重大转折。这个转折表明,我国长期为之奋斗的通过增加农产品数量解决全国人民温饱问题的目标已经基本实现,农业生产力发展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这个新阶段的特点之一是: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将被提到十分重要的地位。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我们面临的选择远不止一种,而正确的选择却只有一种,即充分利用市场经济这一基本运行机制和调节手段的功能。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戴勇  
一、以市场导向开发代替资源导向开发 改革开放以来,在家庭联产承包基础上推行了一系列改革,在一定范围内对农产品价格体制、购销体制等,进行以市场经济为取向的改革,初步形成了农业发展与资源开发的激励机制。但是由于全国范围内的大部分地方仍未摆脱传统产品经济的束缚,农业生产和资源开发基本上停留在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产品经济格局上,推行以资(源)定产,以产定销的“资源导向开发”模式。这种模式限制了市场机制对农业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造成农业资源优化配置相对滞后、市场发育慢、农化结构不合理、产销脱节等等。导致1989年-1991年连续三年农业增产而出现全国性农产品“卖难”和农业增产不增收的局面。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沅  
1992年9月国务院作出了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决定,标志着我国农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是一个新事物,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实施、充实和完善。 一、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历史上的重大转折 长期以来,我国人口增长过速,人地比例持续恶化,农业科技进步迟缓,农业资金短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丁泽霁  
我认为,从农业现代化的高度看:高效应指农业劳动生产率,高产应指土地生产率,优质既是农产品的品质,也应包括农业生产资料的品质。 (1)我国农业发展的最大障碍是农业比较利益低,而比较利益低主要应从提高效率上解决,不能单纯靠从提高农产品价格上解决。因为比较利益低的解决方法,主要是两个,或者提高价格,或者提高效率。但我国农产品价格水平,据1988年6种粮食平均计算的成本纯收益率已达75%,扣除级差地租因素后,应该说,农业生产的利润率是不低的;但是,每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志澄  
编辑部于1992年11月6日召开了《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座谈会,与会专家学者和经济工作者,从不同角度对“二高一优农业”的内涵、转变途径和机制,以及近期应采取的对策,提出了具有理论、实践价值的观点和建议,现予以分期刊登。希望能引起读者进一步的思索。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郭书田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转换观念,把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摆在重要位置,增强紧迫感,以主动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过去在温饱问题尚未解决的情况下,主要目标是满足数量上的需求,生产以追求数量为主;在产品经济体制下,产品结构是以原料生产为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产品的销售以调拨为主,以满足国内需求为主。在改革开放以后,这种情况有了很大变化。大部分农产品放开,走向市场,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从传统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杨耀辉  
本文着重探讨优质高产高效农业的含义、特征和现实意义及其发展途径和保障措施。联系湖南的实际,提出了从六个方面来提高农业的效益,並强调要以更新观念、深化改革、增加投入、完善服务、强化领导作为保障。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何子阳  
九十年代经济发展表明:由以追求产品数量增长为主的“增量农业”向以追求效益为主、增产增效并重的“增效农业”转变,是农业进入商品经济阶段的必然趋势,是农业内在规律的客观体现。我国农业发展政策应充分体现高产高效,正确处理高产与高效的辩证统一关系。高产是首要的社会目标,保证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优质是社会消费和市场的客观要求;而高效既是商品农业的基本要求,也是农业自身积累和发展的基本途径。从一些高产高效农业起步较早、发展较快的地区经验来看(如山东),我认为:高效高产农业的基本特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吴理才  
读了今年《农业经济问题》第1期上潘金华同志关于“三高”农业提法的文章,我很赞成高效是目标、优质是前提、高产是基础的观点,但是对于“三高”农业的提法却存有不同的看法。 我国农业的发展和开发是在高产的基础上向优质高效渐进转变的过程,“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提法比较准确地反映出我国农业发展的历史过程。我国农业的发展实际上是走着从低产低质低效、高产低质低效到高产优质高效的路子。自建国初期到70年代末,全党大办农业,把农业发展的重点放在提高农产品的数量上,是为了解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安希伋  
一、四十年来我国农业生产与效益变化过程及现状 四十年来我国农业生产与经济效益演变情况,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1952—196年,1965—1978年,1979—1984年和1985—1990年。 1952—1964年间,依靠传统技术,前期农业发展很快。后来经过三年困难时期,农业受到挫折。在这个阶段中,尽管先后实现了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但是基本上还是属于传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万宝瑞  
在农村如何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体制,加快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是农业部门面临的急待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特别是在农村经济中,如何实现建立市场经济机制与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统一,是我们必须首先弄清楚的重大问题。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朱淑芳  赖景生  
1992年9月国务院所作的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决定,标志着我国农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是适应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农业的战略选择,这一选择对拥有1400多万人口的重庆市农业发展有着重大意义。一、优质是关键 建国以来特别是1978年以来重庆市农业获得了巨大发展。农业总产值(按可比价格计算)由1949年的96981万元增加到1990年的426651万元。主要农副产品的产量大幅度提高,较好地满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查振祥  
“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是中国农业在一个特殊的历史阶段提出来的政策目标,理解这个政策目标的内涵,需对“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内在质和量的关系作一些研究。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海潮  宋吉三  
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科技进步为支撑,提高效益为中心的商品农业。我国农业走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之路,是把农业推向市场经济、实现小康目标的重大战略决策。全国各地要根据各自的区域优势,提高本地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思路和对策措施。成都位于“天府之国”的四川腹地,其优越的自然经济环境.为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创造了有利条件。这就要密切结合成都实际,充分发挥成都农业的区位优势,从思想观念、发展规划、科学技术、组织领导、基地建设、资金筹措和优惠政策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对策措施,使成都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战略决策,能够付诸实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