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850)
2023(15117)
2022(12470)
2021(11330)
2020(9262)
2019(20770)
2018(20433)
2017(39335)
2016(21232)
2015(23699)
2014(23838)
2013(23840)
2012(22134)
2011(20035)
2010(20645)
2009(19600)
2008(19874)
2007(18505)
2006(16988)
2005(15865)
作者
(61383)
(51478)
(51364)
(48252)
(32806)
(24687)
(23164)
(19835)
(19619)
(18610)
(17697)
(17269)
(16703)
(16616)
(16231)
(15573)
(15057)
(14922)
(14872)
(14798)
(12983)
(12764)
(12569)
(12039)
(11752)
(11600)
(11544)
(11527)
(10462)
(10091)
学科
(99291)
经济(99141)
(95624)
(77060)
企业(77060)
管理(76194)
(48130)
方法(34019)
业经(33716)
农业(32110)
(30979)
中国(29167)
(25749)
数学(25361)
数学方法(25156)
地方(23420)
(21341)
财务(21297)
财务管理(21265)
企业财务(20192)
技术(19320)
(18611)
(17848)
银行(17832)
(17553)
金融(17551)
(17549)
(17297)
(16929)
贸易(16908)
机构
学院(315712)
大学(307580)
(138971)
经济(136212)
管理(125511)
研究(106085)
理学(105906)
理学院(104902)
管理学(103657)
管理学院(103061)
中国(87549)
(68453)
(65314)
(61691)
科学(58633)
(52975)
财经(51883)
(51851)
中心(49788)
(46792)
农业(46691)
研究所(46511)
业大(45797)
北京(41354)
经济学(40894)
(40630)
(38287)
师范(37970)
财经大学(37622)
(37422)
基金
项目(193828)
科学(154942)
研究(148818)
基金(140587)
(119593)
国家(118344)
科学基金(103731)
社会(97664)
社会科(92315)
社会科学(92291)
(78235)
基金项目(74166)
教育(66500)
自然(63357)
(62971)
自然科(61875)
自然科学(61861)
编号(61578)
自然科学基金(60805)
资助(56172)
成果(49719)
(46853)
(43511)
(43322)
重点(42805)
(42791)
课题(42385)
(41410)
国家社会(40200)
创新(39721)
期刊
(175646)
经济(175646)
研究(99274)
中国(73725)
(64012)
(55921)
管理(51781)
农业(42710)
科学(42198)
学报(40904)
(39567)
金融(39567)
业经(34065)
大学(33468)
教育(32021)
学学(31885)
技术(29602)
财经(26531)
经济研究(25159)
(22849)
问题(22816)
(22380)
技术经济(17924)
世界(17405)
(16325)
农村(16145)
(16145)
现代(15934)
商业(15845)
经济问题(15421)
共检索到5100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戴勇  
一、以市场导向开发代替资源导向开发 改革开放以来,在家庭联产承包基础上推行了一系列改革,在一定范围内对农产品价格体制、购销体制等,进行以市场经济为取向的改革,初步形成了农业发展与资源开发的激励机制。但是由于全国范围内的大部分地方仍未摆脱传统产品经济的束缚,农业生产和资源开发基本上停留在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产品经济格局上,推行以资(源)定产,以产定销的“资源导向开发”模式。这种模式限制了市场机制对农业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造成农业资源优化配置相对滞后、市场发育慢、农化结构不合理、产销脱节等等。导致1989年-1991年连续三年农业增产而出现全国性农产品“卖难”和农业增产不增收的局面。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立达  
农业综合开发应以效益为中心,市场为导向,促进农业结构优化,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增长,增强农业综合生产力,为此,应当采取新的开发措施。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炳坤  
从过去只重视农产品数量增长到高产优质并重、提高效益(通称“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一次意义深远的重大转折。这个转折表明,我国长期为之奋斗的通过增加农产品数量解决全国人民温饱问题的目标已经基本实现,农业生产力发展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这个新阶段的特点之一是: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将被提到十分重要的地位。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我们面临的选择远不止一种,而正确的选择却只有一种,即充分利用市场经济这一基本运行机制和调节手段的功能。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石恺  德生  
农业综合开发是提高农业生产能力、振兴农村经济的战略措施,是启动贫困地区尽快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如何建立富有活力的农业综合开发机制,推动农业开发向纵深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新课题。为了做好这一工作,笔者建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胡静林  
2013年,农业综合开发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联席会议精神,紧紧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着力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稳步开展现代农业试点,积极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提高项目和资金管理水平,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进展。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安徽财政郭河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是安徽省6个省级示范区之一。示范区建设突出"秀美庐江,生态粮仓"特色,以农业基础设施和高标准农田建设为重点,探索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效路径,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推进土地流转,促进规模化经营。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赵鸣骥  
一、深刻认识进一步推进农业综合开发的重大意义(一)推进农业综合开发,有利于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农业综合开发既宣传了党对农业和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又为农民解决了实际问题,特别是修渠引水、打井灌溉、筑路植树、科技示范等项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2012年,全国农业综合开发机构要按照"资金安排要向高标准农田建设聚焦,项目布局要向粮食主产区聚焦"的要求,围绕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较快增收,加大农业综合开发投入,重点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投入,大力加强中低产田改造、高标准农田建设,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有效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加强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确保项目建设质量,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杨松林  
黑龙江省海伦市积极探索土地承包权流转的多种途径,利用土地规模经营高标准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有效解决了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与推进现代化大农业的矛盾,加快了农业生产的集约化、标准化、机械化进程,提高了农业开发项目建设水平,增加了土地产出效益。(一)创新模式,实现土地有序流转。一是整体转包模式。对农民的土地,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卢贵敏  何兆斌  樊继红  庞俊永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主要农产品产量大幅增长,农业装备水平不断提高,现代农业技术体系初步形成,农民组织化程度稳步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稳步提升。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较,现阶段我国农业劳动力和化肥投入处于低效率状态,而农田基础设施、耕地、农业机械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万宝瑞  
发展农业产业化推进农业综合开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万宝瑞我国农业综合开发已实施9年。9年来,综合开发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大大改善了开发区的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有效地提高了开发区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全国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再上新台阶作出了重大贡献。农业...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金安  
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日趋成熟的新形势下 ,现行的农业综合开发组织管理机制在规划体系、组织体系、项目管理、产权问题等方面已显现出诸多的不适应 ,并已严重影响了农业综合开发的效率。针对我国农业综合开发当前面临的组织管理机制问题 ,作者探究了完善我国农业综合开发组织管理机制的思路 :( 1)完善农业综合开发的规划体系 ,改革规划立项制度 ;( 2 )建立健全组织管理结构体系 ;( 3 )规范项目工程管理 ,积极推行政府采购制 ;( 4 )明晰产权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金安  
随着我国加入WTO步伐的加快,我国农产品市场的国际化竞争程度必将更加激烈,而竞争制胜的法宝则取决于是否拥有先进的科学技术。我国农业落后于世界的主要原因在于农业科技水平的落后,而落后的重要原因在于我国尚未建立一套完善的科技开发和应用的激励机制。因此,如何建立和完善我国农业综合开发的科技激励机制,提高其科技含量,是摆在我国农业综合开发有关部门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白慧英  
进行农业综合开发,是我国农业向纵深发展的重大步骤,是抓好农业、稳定整个国民经济的重大决策。新疆是我国农业开发很有潜力与希望的一块宝地,农业银行如何加强开发性贷款的管理,为支持农业综合开发提供优质信贷服务,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拟就这个问题进行粗浅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