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65)
- 2023(3645)
- 2022(3191)
- 2021(3106)
- 2020(2713)
- 2019(6380)
- 2018(6279)
- 2017(12333)
- 2016(6562)
- 2015(7518)
- 2014(7301)
- 2013(7273)
- 2012(6827)
- 2011(5792)
- 2010(5912)
- 2009(5304)
- 2008(5419)
- 2007(4987)
- 2006(4538)
- 2005(4314)
- 学科
- 济(21851)
- 经济(21839)
- 管理(18639)
- 银(17450)
- 银行(17305)
- 行(15986)
- 业(15672)
- 制(14206)
- 企(13351)
- 企业(13351)
- 方法(13246)
- 数学(11754)
- 数学方法(11534)
- 融(9821)
- 金融(9821)
- 度(9607)
- 制度(9601)
- 业务(9503)
- 财(8736)
- 银行制(8317)
- 中国(7066)
- 务(6087)
- 财务(6074)
- 财务管理(6057)
- 企业财务(5851)
- 体(5300)
- 体制(4812)
- 业经(4521)
- 学(4231)
- 农(3828)
- 机构
- 大学(82487)
- 学院(78835)
- 济(33245)
- 经济(32349)
- 中国(31798)
- 管理(31248)
- 研究(25263)
- 理学(25227)
- 理学院(24980)
- 管理学(24408)
- 管理学院(24285)
- 银(20312)
- 财(20170)
- 银行(19429)
- 京(18769)
- 行(17928)
- 中心(15292)
- 财经(15186)
- 经(13929)
- 科学(13735)
- 江(13615)
- 所(12476)
- 融(12400)
- 金融(12210)
- 农(12116)
- 北京(11879)
- 人民(11760)
- 财经大学(11667)
- 经济学(11439)
- 州(11437)
- 基金
- 项目(49446)
- 科学(38969)
- 基金(37473)
- 研究(36074)
- 家(32158)
- 国家(31940)
- 科学基金(27858)
- 社会(23277)
- 社会科(22275)
- 社会科学(22269)
- 基金项目(18937)
- 自然(17835)
- 自然科(17489)
- 自然科学(17488)
- 自然科学基金(17153)
- 省(17051)
- 资助(16785)
- 教育(16524)
- 划(14908)
- 编号(14488)
- 成果(12508)
- 部(11704)
- 重点(11011)
- 教育部(10342)
- 国家社会(10296)
- 科研(10050)
- 人文(9963)
- 项目编号(9913)
- 创(9715)
- 大学(9687)
共检索到1451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师自国 周开禹
近年来,人民银行随着各类业务的发展变化,不断完善和加强内部监督管理体系和方式,同时以加强制度执行力、促进监督责任落实为目标,突出再监督地位,强化再监督力度。然而再监督作为一种具有自身特点的监督方式,在具体工作中面临一系列固有的困难和问题,其中监督信息不对称是较为明显的一类。本文依托大数据思维,以解决再监督信息不对称为突破口,提出一个再监督大数据模型;然后结合人民银行岗位(廉政)风险防控再监督工作,以"风险监督管理系统"实践为例,阐明如何通过大数据思维提高再监督效率,并从实践中得出几点启示和建议。
关键词:
再监督 大数据 人民银行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罗桂芳
相对于外部监督而言,内部监督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及时性和有效性,加强内部监督对于依法履行人民银行职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效的内部监督必须全面防范人民银行业务上的操作风险、制度风险和员工的道德风险。目前,人民银行内部监督工作中存在着机制缺陷、力量分散、信息封闭、整体效果不高的问题。有必要整合内部监督资源,完善内部监督的领导机制,加强相关制度建设,合理使用各种监督手段,以充分发挥人民银行内部监督效能。
关键词:
内部监督 资源 整合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师自国 吴兴旺
个体的有限理性、逐利动机、多重委托代理关系以及监督部门和主责部门之间的利益冲突,内在要求必须加强监督。由于人民银行业务部门和监督部门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监督部门基于成本收益的衡量,有赖于严格监督的动机,岗位(廉政)风险会在一定程度内被容忍。借用博弈论工具,分析了上述的微观机理,并从理论上论证了通过建立再监督机制,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最后提出了再监督充分发挥作用的条件,建议利用大数据思维,建立监督信息系统,破解监督工作的信息不对称。
关键词:
内部监督 再监督 博弈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师自国 胡杰 刘伟厚
加强人民银行内部监督体系是提高管理水平、强化履职效果的重要保障,积极开展探索与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借鉴系统论的观点,全面总结了人民银行内部监督工作体系及其成效,分析了在监督协作、独立监督、全程监督和同级监督方面存在的不足,并从优化监督机制、完善监督制度、突出监督重点、健全监督网络等方面探讨了优化路径,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人民银行 内部监督 体系 研究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牟松山 陶维斌
本文以美国次贷危机为警示,立足于国内外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联系人民银行近年来的内部监督工作实际,提出了整合人民银行内部监督资源的全新思路。
关键词:
次贷危机 科学发展观 内部监督 资源整合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师自国 章俏慧 姜起晓
近年来,随着人民银行改革发展的推进以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深入开展,人民银行内部各个层面的监督工作也切实得到加强,并发挥出积极的影响。然而现行的内部监督工作中表现出来的组织协调不够明确、内部分工不够清晰、资源整合不够到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门宁
一、事后监督在人民银行内部控制体系中的定位——核算过程中的控制还是独立的内部控制监控如何看待事后监督在人民银行内部控制体系中的职能定位?总行在《关于改进和加强事后监督工作的意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课题组 安东
国库会计核算业务实行由事后监督中心跨部门监督后,对于规范国库会计核算、提高会计核算质量和防范资金风险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国库业务的快速发展,以及事后监督管理体制等方面原因,事后监督工作已显滞后。如何有效推进国库会计事后监督工作,切实维护国库资金的安全完整,确保会计核算准确,是当前事后监督部门所面临的突出问题,亟待积极探索。本文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
人民银行 国库会计 事后监督 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吴海萍 陈瑾 杨熳
事后监督中心是人民银行新设立的职能部门之一,其目的是把好会计核算质量关,促进会计核算规范化,防范资金风险和其他风险。在日常工作中,查错纠弊是事后监督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提高会计核算质量,防范资金风险和其他风险的重要手段。但查错纠弊不是事后监督工作的本义,查错是预测风险和发现风险的手段之一,纠弊是防范风险和落实风险控制的途径之一。由此可见,事后监督工作的本义是风险控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许方
人民银行系统事后监督部门自成立以来,切实履行监督职责,严把会计核算质量关,较好完成了工作任务,事后监督工作呈现出风险意识逐步增强、确立特有的监督模式、注重制度建设等特点,事后监督作为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要环节,为防范会计核算风险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同时,也普遍存在监管模式、监管流程和监管标准不尽相同等突出问题,致使事后监督效力未能充分发挥。为此,需要从均衡发展的角度,全方位地改善人民银行事后监督工作。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凌华 胡斌
加强人民银行内部稽核的思考凌华,胡斌人民银行内部稽核是金融稽核的组成部分,通过检查和评价管理中的薄弱环节,促进和监督其改进加强,从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使人民银行各业务部门的业务活动和经营活动有章可循,更好地发挥中央银行的作用。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稽核工...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沈明
一、对人民银行内部会计控制的几点认识(一)关于内部会计控制的专业属性一个单位的内部控制包括很多方面,每个部门都有内部控制问题,内部会计控制只是其中一个方面。研究内部会计控制,既要考虑内部控制的共同属性,又要考虑其特有的专业属性。内部会计控制的专业属性是由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