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01)
2023(6526)
2022(5806)
2021(5277)
2020(4746)
2019(11271)
2018(11242)
2017(21732)
2016(12098)
2015(13797)
2014(14068)
2013(14086)
2012(13184)
2011(11604)
2010(12082)
2009(11382)
2008(11199)
2007(10227)
2006(8649)
2005(7798)
作者
(35386)
(29612)
(29514)
(28531)
(18876)
(14150)
(13796)
(11669)
(11004)
(10609)
(10001)
(9920)
(9488)
(9305)
(9266)
(9205)
(9123)
(8684)
(8587)
(8533)
(7425)
(7336)
(7275)
(6754)
(6742)
(6700)
(6682)
(6553)
(6100)
(6007)
学科
(50778)
经济(50734)
(31931)
管理(31222)
方法(27647)
数学(24480)
数学方法(24240)
(24055)
企业(24055)
(17105)
(14521)
中国(13318)
审计(12177)
(10580)
(10442)
农业(10110)
业经(9773)
(9696)
贸易(9687)
地方(9417)
(9406)
(9343)
银行(9323)
收入(9296)
(8808)
财务(8781)
(8750)
财务管理(8707)
企业财务(8200)
(7486)
机构
大学(173862)
学院(172081)
(72314)
经济(70802)
管理(65860)
理学(56770)
理学院(56168)
研究(55598)
管理学(55177)
管理学院(54859)
中国(44687)
(37362)
(35119)
科学(34628)
(31513)
(29245)
财经(28089)
中心(27473)
(26819)
业大(26461)
研究所(26129)
(25433)
农业(24976)
经济学(23149)
北京(22811)
(21274)
经济学院(21265)
师范(21068)
(20992)
财经大学(20764)
基金
项目(112825)
科学(87363)
基金(81592)
研究(81326)
(71096)
国家(70516)
科学基金(59506)
社会(51135)
社会科(48554)
社会科学(48532)
(43894)
基金项目(43305)
自然(38209)
教育(37470)
自然科(37276)
自然科学(37263)
(36786)
自然科学基金(36557)
资助(34164)
编号(34072)
成果(28303)
重点(25536)
(25503)
(23716)
(22939)
科研(22506)
课题(22458)
教育部(21786)
创新(21534)
大学(21449)
期刊
(74361)
经济(74361)
研究(49518)
中国(35167)
(29902)
学报(28051)
(27137)
科学(23971)
大学(20780)
管理(20368)
学学(19544)
农业(17788)
(16264)
金融(16264)
教育(14365)
技术(14196)
财经(13786)
经济研究(12899)
(11770)
业经(11642)
问题(10565)
(10110)
财会(9642)
审计(9607)
统计(9559)
理论(9286)
图书(9239)
技术经济(9191)
(8780)
会计(8687)
共检索到2551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蔡霆  
在"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粉饰路径中,应收账款和在建工程分别起着"转化器"的作用。因此,应重点审计应收账款金额和关注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尤其当应收账款巨额增加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显著扩大时,应充分关注以后会计年度应收账款是否变现以及固定资产投资收益率是否明显下滑。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丽  丁晓东  
在发展民航强国的背景下,关注行业收入状况,通过收集近年民航企业业务收入数据,建立了由通用航空收入、机场服务收入、航线收入等五组变量构建的VAR模型,进行了平稳性检验以保证模型的稳定性。利用该模型,进一步做了样本外推,得出各类业务收入四年的预测值。研究结果表明,国内航线和通用航空的收入增长率相对放缓,国际航线的增速较低,其他收入则增加迅速,这一趋势符合我国从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转型,从量的积累到质的突破的发展目标。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淑英  刘朝臣  闫永海  
本文从分析我国上市公司主营业务贡献与净资产收益率的关系入手,探讨主营业务利润对利润质量的影响,结果发现主营业务贡献与净资产收益率变异系数呈负相关关系,主营业务贡献率变异系数与净资产收益率的变异系数呈正相关关系。说明主营业务利润比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公司盈利的稳定性与持久性。因此上市公司应该重视主营业务利润,提高主营业务利润在利润总额中的比重。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小哈  杨扬  
主营业务是公司稳定利润的主要来源 ,其左右着上市公司的核心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主营业务利润占公司总利润的比重的高低及其稳定性还将影响公司经营业绩的稳定性 ,从而也影响公司的后续发展。因此 ,上市公司必须扎根主业 ,壮大主业 ,不断提高主营业务利润的比重 ,才能增加公司的价值和竞争能力。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成文  逄美莲  赵丹丹  
公司主营业务频繁变更已成为上市公司中常见现象,本文以珠海市博元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分析发现,变更之后的主营业务市场表现以及对公司整体经营业绩的正面影响只是短暂的。建议公司在进行主营业务变更前做好充分准备,通过主动变更实现企业经营业绩提升。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惠晓峰  何旭  徐鹿  
我国目前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不高,除了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和不完善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则是影响经营绩效更为重要的因素之一。要提高公司经营绩效,除了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更重要的是要优化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使之趋于合理。如何考证股权结构合理性以及揭示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内在规律性,便是首需解决的问题。考察了我国证券市场上58家上市公司,共232个样本,针对样本上市公司1998-2001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与理论分析,揭示了股权结构与主营业务利润率内在规律。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前锋  田洁洁  陈永才  
公司利润由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及补贴收入等组成,而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是主营业务利润。本文以江苏省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利润构成、行业性和区域性三个方面分析其主营业务利润比重,以期对上市公司提高盈利质量和投资者决策有所帮助。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程平  聂琦  
主营业务成本审计是财务报表审计重要项目之一,主要目的是发现报表项目是否存在重大错报风险,需要获取企业内部财务数据、业务数据以及同行业毛利率等外部数据,存在数据采集耗时较长、数据处理正确率较低、审计成本难以控制等问题。而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技术旨在解决标准化程度较高、重复性较强的工作。以A会计师事务所为研究对象,在阐述其主营业务成本审计实质性程序工作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其在获取外部数据、进行数据处理以及控制审计成本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引入RPA技术,构建主营业务成本实质性程序审计机器人模型,分析机器人的运行机理,从机器人的技术路径与开发实施、对组织与人员的影响、价值和风险分析方面详细阐述其应用时的关注点。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蒋义宏  魏刚  
国外研究表明,盈利的质量与其持久性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主营业务利润比重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盈利质量和获利能力。公司只有不断提高主营业务利润的比重,才能增加公司的价值。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毅  张学文  
非主营业务与种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数量模型表明,非主营业务对种业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因公司个体不同而有差异,同时因时期不同上市公司非主营业务出现较大波动和随机性。结论表明,我国种业上市公司经营环境与经营绩效与非农业上市公司相比,差距较大,我国政府和有关部门应采取有力措施,为种业上市公司提供良好的经营环境和保障体系,使其重视主营业务的经营与发展,确保种业安全和粮食安全。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魏刚  
上市公司只有不断壮大自己的主业,提高核心能力,才能持续增加公司的价值,以往投资者在分折上市公司业绩时,往往忽视了对公司业务利润构成的具体分析。本文考察了我国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利润的构成,指出我国上市公司利润构成中投资收益和补贴收入所占比例过大,盈利质量不高且持久性较差。同时检验了主营业务利润比重与公司价值的相关性。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韩华爱  何国锋  
本文通过选择有代表性的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上海市中资商业银行经营情况和风险状况进行了考察和比较,试图从中找出具有典型解释能力的关键因子来解读上海中资商业银行主营业务竞争力的差异,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倩肖  李佳霖  董嘉昌  
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对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意义重大。基于这一背景,以2008—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企业主营业务能力视角,审视金融发展对企业发展质量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金融发展整体上促进了企业发展质量提升,但这一效应具有异质性。企业主营业务能力作为中介渠道发挥遮掩效应,即企业主营业务能力提高能够促进企业发展质量提升,但金融发展抑制了企业主营业务能力从而遮掩了其正面效应。这与金融发展背景下企业金融资产配置对主营业务产生的负面影响有关。由此提出应当逐步优化金融结构并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从而减少信息不对称和资本错配,使金融发展真正服务于实体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