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94)
2023(7894)
2022(6438)
2021(6106)
2020(4926)
2019(11089)
2018(10797)
2017(19823)
2016(10484)
2015(12329)
2014(12001)
2013(12102)
2012(11914)
2011(11214)
2010(11221)
2009(10664)
2008(10474)
2007(9283)
2006(8735)
2005(8028)
作者
(30744)
(25773)
(25704)
(24815)
(16631)
(12103)
(11569)
(10049)
(9965)
(9168)
(8996)
(8439)
(8395)
(8291)
(8286)
(7985)
(7632)
(7405)
(7381)
(6853)
(6832)
(6188)
(6150)
(5928)
(5868)
(5742)
(5496)
(5234)
(5183)
(5013)
学科
(71029)
经济(70974)
管理(25930)
方法(23067)
数学(20669)
(20585)
数学方法(20583)
中国(19178)
地方(16214)
(15197)
企业(15197)
(14259)
地方经济(12241)
(12033)
(11860)
贸易(11851)
(11526)
业经(11209)
(9796)
(9638)
(9627)
金融(9626)
环境(9511)
(8914)
银行(8907)
(8760)
(8461)
(8324)
关系(8170)
农业(7915)
机构
大学(167466)
学院(163658)
(86556)
经济(85274)
研究(66636)
管理(56484)
中国(51277)
理学(47342)
理学院(46727)
管理学(46205)
管理学院(45873)
(36604)
(36099)
科学(35463)
(33303)
研究所(30088)
经济学(30041)
财经(29276)
中心(28063)
经济学院(26824)
(26794)
北京(23856)
(23227)
(22939)
(22761)
师范(22629)
(21769)
财经大学(21706)
科学院(20460)
研究中心(18956)
基金
项目(101144)
科学(80637)
研究(76829)
基金(75896)
(65570)
国家(65099)
科学基金(54941)
社会(53612)
社会科(50904)
社会科学(50892)
基金项目(38340)
(35195)
教育(34796)
资助(31805)
自然(30913)
(30399)
自然科(30169)
自然科学(30161)
自然科学基金(29653)
编号(28694)
成果(24963)
(24431)
国家社会(24224)
中国(23663)
(23322)
重点(23216)
教育部(21635)
课题(20802)
人文(20259)
(20057)
期刊
(101467)
经济(101467)
研究(59307)
中国(33607)
(26938)
管理(22736)
学报(22631)
科学(22244)
(20182)
经济研究(18534)
大学(17742)
教育(16922)
财经(16503)
(16437)
金融(16437)
学学(16407)
(14570)
农业(14096)
技术(13573)
问题(13513)
世界(13267)
(13214)
国际(12205)
业经(11742)
技术经济(9695)
统计(9351)
(8563)
经济问题(8273)
(7744)
经济管理(7236)
共检索到2650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黄泰岩  
本文运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运动规律的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对构建中国经济学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进行了全方位的阐述:一是由于在不同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甚至同一社会的不同国家,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会表现出不同的规律,因而创立揭示中国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特殊规律的中国经济学符合经济学创立的理论逻辑;二是由于经济学在不同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甚至同一社会的不同国家,于思想史上都会产生不同的理论体系,因而以揭示中国式现代化特殊经济规律为目的来构建中国经济学,符合经济学演进的历史逻辑;三是由于我国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三个不同发展阶段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表现出不同的规律,中国实践就需要中国经济学分别揭示三个不同发展阶段的经济运动规律,因而把富起来和强起来两个不同发展阶段的经济理论统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或者单独把强起来发展阶段的经济理论构建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符合经济学创立的实践逻辑。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胡钧  施九青  
一门学科的建设最重要的是用什么样的理论作为指导思想。人的发展经济学的建设应当用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避免人本主义哲学思想的人的影响。因为人本主义是从抽象的人出发,因而也找不到走向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规律和现实途径。应严格区别党的"以人为本"执政方针与人本主义,前者是依据历史唯物主义提出的,后者属于唯心历史观。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不是基于抽象人性的主观设想,而是生产力发展决定的必然趋势;作为价值观只是客观规律的反映。所以,马克思强调人的解放"是一种历史活动,不是思想活动"。研究的道路应避免依据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盾  袁伦渠  林玳玳  
进入新自由主义阶段后,资本主义回归了自由放任的政策实践和意识形态;在鼓吹自由市场的新古典经济学和相应政策实践的相互强化作用之下,资本全面恢复了对劳动的支配。当前的这场全球性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和经济学的双重危机;危机的实质原因,是新自由主义导致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激化。危机预示着资本主义经济实践和经济理论的范式重构,从而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就经济实践而言,各国有望向一种体现新式社会民主主义的经济模式趋同,笔者称之为"新莱茵模式";就经济理论而言,马克思主义再次显示出它对资本主义动态演进的深刻解释力及其对其它非主流学派的包容性,经济学界有望再次兴起研究、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新高潮,并在借鉴马克思主义...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赵秀丽   李建平  
制度型开放是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开放”做出的新表述,并被写入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成为指导中国对外开放和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纲领性原则。制度型开放的提出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与实践基础。从大的历史观和全球经济千年发展史的视角考量,制度型开放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之间互动演变的结果,既是生产方式和全球经济格局演变的必然结果,也是全球经济治理新诉求在上层建筑领域的新体现。中国推动和践行制度型开放,既有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特有张力的支撑,也有改革开放以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的内在引力为底座。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俊峰  
注意力作为注意力经济运行增长的源动力,同时也构成了产生共鸣的窗口。数字技术与资本的勾连,使得人的注意力在经济发展中遭受异化,从而使得人与世界、人与人之间的回应呈现为“缺乏关系的关系”格局。因而,只有通过对注意力经济形态进行存在论研究,阐述注意力的本真存在形式,解析注意力在资本装置下的异化态势,促动人们从行动上来反抗资本逻辑对日常生活的深度渗透与入侵。同时,通过对注意力经济形态的认识论层面的批判和价值论层面的反思,才能扬弃主客二元结构的思维方式,消除这种思维方式所构筑物性的资本逻辑,重新审视注意力与剩余价值的关系,从而为超越资本找到克服注意力异化的可能路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程晓  
市场是一个历史的范畴,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劳动的发展而在广度和深度上不断发展。在以物的依赖为基础的第二大社会形态中,市场在经济活动中起到了决定作用。市场经济作为组织经济、配置资源的有效方式,其动力来自于资本。在资本还没有实现它普遍性的条件下,市场经济仍然是目前最高级的经济组织形式,但不是经济的最终形式。只有不断消除那些阻碍市场经济发展的因素,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全面发展,才能最终实现更高级的经济形式和社会制度。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陆昱瑾  
生活方式是与生产方式对应的历史唯物主义重要范畴,生产方式是生活方式的条件,生活则是生产的目的;随人类生产方式发展而形成的城市也是一种具有变革性的生活方式。"地摊经济"或说城市中的非正规经营现象,在历时性与共时性的角度看都是城市化发展与城市生活方式演进的一部分内容。地摊经济热背后隐藏着城乡关系、人的价值实现与未来城市生活方式变革等更加深层的问题,需要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活方式视角进行总体把握。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成  
文章依据《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逻辑主线,述明了物质概念从何而来、马克思如何从异化劳动的角度阐明物质的理念、国民经济学利己主义的物质范畴如何在私有财产的扬弃过程中得到全面的解放这三个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文章表明了马克思物质概念对于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下的方法论指导以及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构建具有"不过时"的重要意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田卫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历史唯物主义及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研究表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历史的、具体的,必须建立在现实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基础上。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发展了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思想,并进一步为其奠定了经济制度基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受制于生产力发展和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其根本目的是为现实经济关系确立规范,奠定从抽象自由到具体自由的经济制度基础;服务于共同富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要求。根据历史唯物主义规律性、具体性和价值性,我们需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优势、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效能,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奠定物质基础、制度基础和善治基础。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楼艳  包大为  
庄园所有权是用以描述封建社会早期大土地所有关系的重要历史概念。在经济层面,随着农业技术革新、人口增长和奴隶社会共同体的瓦解,庄园所有权成为了自给自足的封建私产的最初形式,并且支撑着新兴封建贵族的政治权力。在政治层面,蛮族入侵、地域战争和改朝换代又催生了一批通过军功封赏而进入庄园主阶层的群体。庄园所有权从一开始就通过封建依附层级成为了联结早期封建政治和经济的重要纽带,并且成为早期封建政治权力得以展开的重要基石。但是,当分工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以及商品经济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而复苏,庄园所有权所对应的经济交往愈发缩小。而中央集权对于战争、地方行政、司法和税收的控制诉求,也逐渐激化了庄园主阶层和封建权威之间的矛盾。封建社会生产力发展所要求的物质和人口的解放,最终促使着庄园所有权及其政治依附体系走向了自我扬弃。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灿  王越子  
现代主流企业理论认为企业是"契约"性质的,并建构交易费用范畴来分析企业内部的契约关系,但这种关系不同于马克思主义分析框架中的经济关系和生产关系,而被认为是一种法权关系和交易关系。事实上,企业契约背后隐含着经济关系和生产关系,表现为复杂的权力支配关系或层级关系,而不是平等的交易关系。因此,企业是"权力"性质的。深化认识企业的"权力"性质,可以从企业权力分析的历史向度问题以及企业权力的内生性质等方面来拓展。这是一种基于历史唯物主义来分析企业权力现象及其权力关系演变的视角或方法。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健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标志性著作。它酝酿于1845年春,成书于1846年5月。当时,工人阶级已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但各种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思潮对工人运动产生了十分消极的影响,其中"真正的社会主义"和施蒂纳的无政府主义对德国工人运动的危害更为严重。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必须"共同阐明我们的见解与德国哲学的意识形态的见解的对立,实际上是把我们从前的哲学信仰清算一下"①34,于是这部历史唯物主义的奠基之作就应运而生。其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华初  
前苏联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教条化主要表现在斯大林时期,而斯大林对唯物史观的教条化与苏联早期的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有密切的联系,为了革命斗争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对唯物史观做了简化处理,并固定而形成了教条。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时家贤  郭玉伟  
马克思恩格斯在回答"资本主义向何处去?人类社会向何处去?"的时代课题中创立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从整个发展过程看,历史唯物主义经历了三重语境。第一重语境:通过"哲学信仰清算"确定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范畴和方法,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第二重语境:通过"政治经济学"诠释,实现了历史唯物主义从抽象到具体形态的转换,使历史唯物主义最初概念、理论和方法得到了具体化,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产生、生存、发展的规律;第三重语境:通过提出"历史合力论"完成了对错误思潮的批判,实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自洽,使得上层建筑中那些隐含的、不被重视的观念范畴显性化,使国家、市场、社会等观念备受关注,从而完善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话语体系。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宏政  杜晓雯  
自然伦理包括两个向度,即"抽象人性论向度"和"历史唯物主义向度"。在抽象人性论向度上,自然伦理坚持从人性出发探索人与自然之间的伦理关系,并坚持自然中心主义立场。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超越了抽象人性论向度,开创了自然伦理的历史唯物主义向度。马克思的自然伦理在根本上是人类中心主义立场,他通过"摆脱物的依赖"和"历史辩证法"扬弃了抽象人性论,打开了自然伦理在社会生产关系中的历史唯物主义向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