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66)
2023(6859)
2022(5831)
2021(5049)
2020(4378)
2019(9866)
2018(9634)
2017(18791)
2016(9469)
2015(10760)
2014(10885)
2013(10911)
2012(10499)
2011(9875)
2010(10327)
2009(9846)
2008(9438)
2007(8531)
2006(7891)
2005(7530)
作者
(27006)
(22649)
(22649)
(21560)
(14715)
(10718)
(10504)
(8843)
(8595)
(8009)
(7901)
(7382)
(7377)
(7312)
(7123)
(7066)
(6747)
(6510)
(6507)
(6052)
(5751)
(5512)
(5323)
(5274)
(5219)
(5104)
(4833)
(4595)
(4479)
(4330)
学科
(66852)
经济(66810)
(24582)
贸易(24570)
(23916)
管理(23670)
方法(22988)
(22697)
数学(20372)
数学方法(20286)
地方(17050)
(16359)
企业(16359)
中国(15404)
(13946)
(11927)
金融(11927)
地方经济(11872)
(11850)
(11239)
银行(11239)
(10819)
(10802)
保险(10711)
出口(10388)
出口贸易(10388)
(10388)
(10339)
业经(10102)
(9646)
机构
大学(147311)
学院(146640)
(84622)
经济(83365)
管理(53283)
研究(52956)
中国(46842)
理学(44104)
理学院(43687)
管理学(43269)
管理学院(42998)
(38423)
财经(30024)
(29550)
经济学(29504)
(27214)
经济学院(26596)
(25574)
科学(24753)
中心(24152)
研究所(22510)
财经大学(22217)
(21861)
(20059)
北京(19195)
(18858)
(17440)
(17346)
金融(17218)
(16417)
基金
项目(85036)
科学(67200)
研究(64739)
基金(64250)
(53641)
国家(53293)
社会(46041)
科学基金(45782)
社会科(43971)
社会科学(43961)
基金项目(32348)
(30046)
资助(28111)
教育(27863)
自然(25649)
自然科(25065)
自然科学(25059)
(24671)
自然科学基金(24617)
编号(24254)
(20374)
国家社会(20363)
成果(19949)
(19354)
重点(18750)
(18514)
教育部(18493)
经济(18344)
人文(18273)
中国(18014)
期刊
(97469)
经济(97469)
研究(56360)
(27973)
中国(25645)
(25221)
金融(25221)
管理(20566)
(19783)
国际(19186)
经济研究(18681)
财经(15906)
学报(15169)
科学(14763)
(14325)
问题(14167)
(13766)
大学(12900)
学学(12446)
业经(11825)
技术(11593)
世界(11508)
(9409)
贸易(9409)
农业(9317)
技术经济(9312)
统计(9079)
国际贸易(8012)
商业(7983)
经济问题(7530)
共检索到2473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胡锡琴  曾海  汪衢  
我国外贸总额增幅喜人,但随之出现的外贸风险也与日俱增。降低外贸风险,实现贸易强国、富民成为政府、企业共同关心的议题。作为国际通行的促进外贸发展、合理控制外贸风险、利于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的手段,出口信用保险在我国的发展却面临着投保率偏低、保费率偏高、赔付率偏高、承保方式不灵活、企业观念落后等诸多问题。本文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如政府立法并大力推广,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改善经营结构,外贸企业提高风险控制意识、规范风险管理。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莫运襟  王爱文  
在信用证支付方式下,代理出口贸易存在着货物风险、货款风险、费用风险、员工风险等。可采取多种措施,从信用证审核、货物检验、报关装运、制单交单、货款监管、费用预收、款项预留等着手以规避这些风险。本文基于一则实例来具体分析面临的风险以及规避风险的方法。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苗永清  
信用保险出口是我国对外贸易企业开拓国际市场、防范风险的有力保障。如果有更多的企业能主动地利用出口信用保险 ,则有利于提高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丽影  李敏  卢秀茹  
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出口贸易面临的风险日益显现。为了减少贸易风险造成的经济损失,对出口贸易风险的类别加以辨识至关重要。本文在阐述中国出口贸易面临的结构风险、品质风险、外汇风险、国家风险基础上,分析了产生贸易风险的原因,并从市场、品牌、机制、金融4个方面提出了规避风险的有效措施,以期促进中国出口贸易的快速、健康发展。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胡海滨  舒力  
加强出口信用保险促进国际贸易发展○胡海滨舒力在国际贸易中,各种各样的风险给买卖双方交易的顺利进行带来了很多困难,保险的存在为买卖双方的利益提供了有效的保障。但目前,我国出口商更多地将注意力集中在货物运输保险上,对出口信用保险未予以足够的重视。所谓出口...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晓洁  魏巧琴  
文章基于厂商理论对信用风险、出口信用保险与最优出口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论证了信用风险对出口贸易的负面效应,以及政府支持的出口信用保险对外贸出口的推动效应;并通过对中国的出口规模和进口国国家信用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验证了信用风险的负面贸易效应,阐明了对于信用评级下调的发达市场以及绝对信用评级较低、人均收入较低的新兴市场,中国不仅需要而且必须加强发挥出口信用保险的功能。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立艳  苑梅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跨境贸易总量呈现持续快速增长状态,这也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中国企业的成长创造了良好条件,并且提供了宝贵契机。与此同时,跨境贸易同样存在着很多风险,如果企业不能够有效识别风险并规避风险则很可能给企业带来严重的损失,跨境贸易风险识别机制的建立能够帮助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立于不败之地,本文主要对此展开研究并提出跨境贸易风险规避策略。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毛勤晶  卓志  
出口信用保险是政府为鼓励出口而实行的政策性金融制度安排,在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我国对外贸易存在典型的二元特征,出口信用保险对不同贸易模式的影响并不明确。本文基于新贸易理论,结合出口信用保险损失补偿、融资约束缓解、风险管理、宏观政策传导等不同政策性功能,研究了出口信用保险对不同贸易模式作用机制的差异。通过采用我国省级面板数据,证实了出口信用保险对于一般贸易的影响更大,为政府利用出口信用保险推动产业升级提供了新的有力证据。同时,本文考虑这种影响的非线性特征,通过实证检验发现出口信用保险对一般贸易具有显著的门槛效应。最后,本文提出了政策建议,要充分发挥出口信用保险政策性价值,更需聚焦于支持一般贸易出口,从而推动贸易转型升级。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红漫  曾琼梅  
本文所涉案例是由于买方提货后拒付货款 ,投保人以“提货不着”为由 ,向保险公司索赔 ,保险人拒赔而引发的纠纷。“提货不着”属于海洋货物运输保险责任范围 ,而本案购货方提货后 ,不付货款属于信用保险范围。因此 ,保险公司对此案不负赔偿责任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毛小明  
外贸进出口经营权由审批制过渡到备案制,我国大量中小企业可直接从事国际贸易。本文从政策、市场、交易三个层面阐述了国际贸易风险的客观存在,并就如何防范和规避国际贸易风险提出对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亮  张欣  
文章使用边界检验和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等计量和时间序列方法分析了1980-2008年间我国政府支出规模与对外开放程度之间的长期影响关系和关联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的政府支出规模与对外贸易开放程度之间存在显著的长期影响关系,规避由贸易条件波动而引致的对外贸易风险是二者长期影响关系的内在关联机制,这一结论与Rodrik(1998)使用截面数据方法得到的研究结论相一致。这也意味着,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我国所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在防范和抵御对外贸易风险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国军  王德宝  
采用2002—2013年我国外贸出口额、8个出口行业和出口到84个国家(地区)的贸易额,以及同期出口信用保险数据作为样本,在扩展引力模型的框架下,从多个层次、用多种方式研究了出口信用保险与我国外贸出口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出口信用保险在增加出口、推动出口市场多元化、支持有关出口行业发展等方面有较为显著的促进作用;对出口到风险较高的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以及船舶、机电产品等具有较高外部融资需求行业的杠杆作用更为明显;此外,在应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中表现出一定的"逆周期"效应。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梁建伟  罗伟  
在中小出口企业数量和出口量日益增长以及人民币汇率单边升值预期背景下,短期出口信用保险下贸易融资对应收账款账期较长和资金压力比较大的中小出口企业有着较强的吸引力,对融资银行来说,识别和防范风险显得尤其重要。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卓志  毛勤晶  
本文构建了一个包括保险公司、出口企业、海外买方在内的国际贸易演化博弈模型。基于前景理论,构建了出口企业的价值函数,并对该模型的演化均衡过程做了比较静态分析。分析论证揭示了出口信用保险的费率水平、赔偿比例、追偿比例等因素,均会对于出口贸易的博弈均衡产生影响。在前述分析结论的基础上,本文从出口信用保险政策性职能的发挥角度,提出了其促进贸易均衡进一步发展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