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52)
- 2023(4853)
- 2022(4118)
- 2021(4005)
- 2020(3453)
- 2019(7825)
- 2018(7876)
- 2017(16474)
- 2016(8855)
- 2015(9274)
- 2014(9198)
- 2013(9368)
- 2012(8724)
- 2011(7873)
- 2010(8187)
- 2009(8001)
- 2008(7880)
- 2007(7342)
- 2006(6800)
- 2005(6115)
- 学科
- 农(43552)
- 济(43025)
- 经济(43002)
- 业(36021)
- 农业(28943)
- 管理(19260)
- 企(15684)
- 企业(15684)
- 方法(15495)
- 数学(14603)
- 数学方法(14532)
- 业经(12954)
- 财(11056)
- 制(9986)
- 农业经济(9616)
- 中国(9396)
- 村(8853)
- 农村(8845)
- 地方(8416)
- 发(7727)
- 体(7682)
- 务(6987)
- 财务(6987)
- 财务管理(6975)
- 土地(6905)
- 企业财务(6840)
- 贸(6797)
- 贸易(6794)
- 策(6753)
- 收入(6752)
- 机构
- 学院(126644)
- 大学(122202)
- 济(60897)
- 经济(59927)
- 管理(51035)
- 理学(44503)
- 理学院(44170)
- 农(43724)
- 管理学(43618)
- 管理学院(43415)
- 研究(41760)
- 中国(36888)
- 农业(33086)
- 财(25824)
- 业大(25780)
- 京(24070)
- 科学(23314)
- 所(21150)
- 中心(21120)
- 财经(20485)
- 农业大学(19848)
- 江(19550)
- 研究所(18862)
- 经(18738)
- 经济学(17939)
- 经济管理(17684)
- 经济学院(16395)
- 业(16209)
- 州(15205)
- 财经大学(14778)
- 基金
- 项目(82051)
- 科学(65454)
- 研究(62054)
- 基金(61407)
- 家(52530)
- 国家(51991)
- 科学基金(45162)
- 社会(41604)
- 社会科(39162)
- 社会科学(39148)
- 基金项目(33124)
- 省(32460)
- 自然(27604)
- 自然科(26988)
- 自然科学(26981)
- 编号(26657)
- 自然科学基金(26528)
- 农(26445)
- 教育(26267)
- 划(25572)
- 资助(24636)
- 成果(20565)
- 部(19417)
- 发(18647)
- 重点(17644)
- 国家社会(17591)
- 业(17381)
- 创(16835)
- 制(16608)
- 人文(16605)
共检索到1936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蔡斌
近几年,农业投入呈相对下降趋势,这一方面,是由于国家财政、信贷对农业的投入减少;另一方面,也是主要的方面,是由于农村经济中最基本的投资主体——农户的投资结构所决定的。因此,正确引导农户调整投资结构,增加农业投入,对农业升温有极其重大的意义。本文拟就农村金融部门运用信贷杠杆引导农户调整投资结构问题谈点看法。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马晓青 朱喜 史清华
本文研究了阻碍我国农户得到正式信贷服务的主要因素,以及这种信贷抑制对于农户的投资效率造成的后果。利用2006年作者对云南、宁夏省700多个农户进行调查得到的数据,我们使用probit模型和内生区域转换模型(regime switching model)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财富水平与农户的信贷抑制存在倒U形的关系,缺乏信用记录、缺乏关系的农户容易受到信用社和银行的信贷配给;在生产方面,非正式信贷没有能够弥补正式信贷不足导致的负面效应;受到信贷抑制的农户的投资回报远远高于未受到信贷抑制的农户,表明从整体来看,投资效率存在很大的改进余地。这些结果给农村金融市场改革提供了启示:我们需要特别关注那些...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吴典军 张晓涛
近年来农民"贷款难"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农户是最主要的农村金融需求主体。解决这一问题必须遵循自下而上的原则,在准确把握农村金融需求的基础上采取有效对策。本文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农户贷款需求、获得情况以及来源、期限、规模、成本、使用结构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农户 信贷需求 获得 实证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翁长桂
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以后,特别是农村第二步改革的深入进行,农村社会发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变化,农村正处于由自给性生产向商品生产过渡的历史时期,与此同时,农村消费也发生着从自给性消费到商品性消费的根本转变。在农民消费水平显著提高的同时,农村消费领域中各种问题和矛盾不断产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胡金焱 张博
本文在对山东省济南市周边县、镇213户农户家庭情况、信贷需求及资金来源渠道等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异方差probit模型对农户信贷需求、信贷资金获得渠道与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常住人口数、债务水平的提高倾向于提高农户的信贷需求,收入来源、债务水平会对农户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取信贷起到积极的作用,债务水平越高越需要非正规渠道资金;而农户户主年龄、家庭最高受教育程度、所处区位及居住村是否设有正规金融机构网点等因素对农户信贷需求及其资金来源渠道影响不明显。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董志勇 黄迈
基于"花旗-北大2009年农村金融调查"数据,本文定量考察了农户受正规信贷约束的影响因素,并研究了信贷约束对农户消费结构的影响。通过引入"广义信贷约束"概念,我们分别考察了正规信贷约束与广义信贷约束对农户消费结构的影响差异。研究发现:正规信贷约束对农户消费结构的影响并不显著,而广义信贷约束对农户消费结构却有显著的负影响,也即非正规信贷替代(如亲友借贷)较好地解释了农户消费结构的差异。结论表明:健全农村金融市场,完善农村信用环境是扩大农村内需的政策前提;培育并扶持农村非正规金融市场,大力发展农村消费信贷可作为扩大农村内需政策的重要选择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顾宁 范振宇
本文基于东北地区518户样本农户调研数据,采用离散选择模型对农户信贷需求结构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户整体富裕程度不高,贷款资金主要投向基本消费领域即以消费性信贷为主;家庭人口越多、户主年龄越大、消费性支出越多,贷款主要用于消费的概率越大;而务农人数越多、农业收入及农村工商业收入越高、生产性支出越多,贷款主要用于生产的概率越大;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应充分考虑金融需求结构的静态特征和动态变化趋势,商业性金融机构继续保持和完善生产性信贷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政策性金融机构提供针对农户基本消费的信贷产品;进一步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提供制度保障。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左斐 徐璋勇 罗添元
针对保险能否支持农户融资的问题,基于2014年陕、苏二省822户农户的调查数据,采用四元Probit模型,在有效分离信贷、保险供需行为的前提下,对保险之于农户信贷供给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总体上保险的存在显著提高了农户获取正规信贷的能力,但与信贷损失挂钩的农作物保险相比其他类别的商业保险更能发挥作用;同时,陕西样本地区相比江苏样本地区保险对信贷的支持作用更加明显,而这一差异来源于陕西样本地区政策性的银保互联支持。研究为信贷保险互联的制度安排提供了进一步经验支持。着眼于缓解农户信贷配给,应当进一步支持构建多样化的信贷保险关联机制。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任劼 孔荣 Calum Turvey
本文基于Boucher、Carter和Guirkinger关于风险配给的研究观点,依据陕西省730份农户调查数据,采用直接诱导式询问方法(DEM)对农户信贷过程中的风险配给进行了识别,并运用二元Logit模型对风险配给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被调查农户中风险配给型农户比例为6.16%;风险规避程度和谨慎程度越强、购买保险种类越多,农户越倾向于风险配给型,保险市场缺失是导致农户风险配给的一个充分但不必要条件;年龄、务农时间、从正规信贷渠道贷款、曾经创业和同意土地使用权抵押均对风险配给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农户总资产与风险配给无关;信贷需求价格弹性变量不显著,大多数风险配给型农户信贷需...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建杰
在金融抑制较为普遍的农村地区,建立在亲缘与业缘基础上的农户社会资本在农村信贷资金的配置过程中发挥了"特质性"资源的作用。分析表明,社会资本水平在农户间存在不均等性和非同构性;社会资本水平较高的农户正规信贷的实际发生率较高,且户均信贷规模明显较大;农户非正规信贷发生率有随其社会资本水平的提高渐次下降的趋势,而户均信贷规模则有增加趋势;不同社会资本的农户通过非正规途径的信贷发生率高于通过正规途径的信贷发生率,而前者的户均信贷规模明显低于后者;不同社会资本水平农户信贷目的差异不显著。
关键词:
社会资本 信贷 正规金融 民间金融 农户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曾学文 张斌
壮大农村消费市场,既要发挥好消费信贷的加速器作用,同时也要兼顾好农户金融健康问题。本文使用农研中心农村固定观察点调查数据库,实证考察了金融健康背景下农户消费信贷的杠杆效应。研究发现,消费信贷激活农村消费存在“倒U型”特征,农户适度加杠杆有利于消费扩张,并驱动其由生存型消费为主向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升级,但杠杆率过高对消费增长将形成反向抑制;进一步就异质性影响看,不同农户群体、不同地域之间的特征表现存在一定的差异。就不同群体看,以农村公共服务、私营企业经营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农户相比以农业经营、务工收入为主的农户,消费信贷激活消费支出的弹性更强,消费信贷拓展空间更大;就不同地域看,中、西部地区农村消费信贷发展相对滞后,激发农户消费的边际动能不足。本文为平衡好农户消费信贷和金融健康之间的逻辑关系提供了经验证据,为精准化提升农村消费金融服务,支持农户消费信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遵循。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龙耀 杨军 陈畅
本文从农户信贷需求的视角审视农村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成效。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农户因为利率市场化之后高利率导致信贷需求无法实现的只有8%;相反,非利率交易成本和非价格合约条件对农户信贷需求的抑制作用明显。这表明,当前农村金融机构并没有将调整利率作为弥补贷款潜在风险的手段,在简单地将利率上浮至一定比例之后,仍然将较严格的信贷条件作为甄别贷款人的手段,如制定繁杂的贷款程序、要求贷款人提供抵押担保和长期信贷交往历史等,其根源在于农村金融市场的垄断以及农村金融机构在定价和风险甄别方面经验不足。因此,进一步放松市场管制和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是巩固和继续推进农村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前提。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孔荣 杨秀珍
本文利用Liker五级量表对陕西、甘肃162户农户小额信贷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作了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对农村信用合作社小额信贷业务整体上比较满意,小额信贷已经成为农户重要的筹资渠道。具体来看,农户对于信用等级的评定、还款方式、小额信贷的作用等表示满意,但对贷款授信额度、偿还期限设计、贷款手续、利率和贷款的可获得性等方面不太满意。
关键词:
农村经济 小额信贷 满意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金融市场化提高了农户信贷获得吗?——基于农户调查的实证研究
信贷约束下农户的创业选择——基于中国农户调查的实证分析
信贷合约、合约履行效率与信贷约束——基于农户调查数据的经验分析
信息结构、贷款技术与农户融资结构术——基于农户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
互联网使用与农村正规信贷约束缓解效应——以陕西915户农户调查数据为例
运用价格杠杆 促进广西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
银保互联对中国农村正规信贷配给的影响——基于4省1014户农户调查数据的分析
农村弱势群体正规信贷需求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广东农户调查的实证分析
信贷排斥、家庭资本与农民创业选择——基于安徽省696份农户调查数据
小额信贷机构市场进入的挤出效应研究——基于6省农户调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