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16)
2023(13740)
2022(11524)
2021(10661)
2020(8813)
2019(20355)
2018(20084)
2017(38923)
2016(21134)
2015(23705)
2014(23485)
2013(23167)
2012(22150)
2011(20058)
2010(20236)
2009(18490)
2008(18273)
2007(16627)
2006(14716)
2005(13329)
作者
(60548)
(50917)
(50466)
(48105)
(32207)
(24337)
(23144)
(19846)
(19281)
(18171)
(17212)
(17055)
(16115)
(15864)
(15675)
(15654)
(15486)
(14912)
(14654)
(14553)
(12735)
(12674)
(12403)
(11590)
(11497)
(11473)
(11469)
(11184)
(10186)
(10171)
学科
(95500)
经济(95422)
(51691)
管理(51650)
(37814)
企业(37814)
方法(34704)
(30132)
数学(30068)
数学方法(29797)
地方(29313)
中国(28406)
业经(23551)
农业(20573)
(19271)
(17781)
(17428)
贸易(17414)
(16769)
(16612)
地方经济(15489)
(15113)
银行(15083)
(14912)
金融(14908)
产业(14837)
环境(14594)
(14539)
(14100)
技术(13948)
机构
学院(294311)
大学(290248)
(121927)
经济(119139)
管理(107841)
研究(105606)
理学(91195)
理学院(90022)
管理学(88487)
管理学院(87924)
中国(80330)
科学(65266)
(63302)
(55150)
(54250)
(54091)
中心(49456)
研究所(49054)
(48042)
业大(44345)
财经(42331)
农业(42142)
(42005)
师范(41621)
北京(40083)
(38279)
(38221)
(38089)
经济学(37082)
(35464)
基金
项目(191777)
科学(149266)
研究(144403)
基金(133879)
(115937)
国家(114847)
科学基金(97008)
社会(89731)
社会科(84905)
社会科学(84880)
(79311)
基金项目(71477)
(64995)
教育(64977)
编号(61229)
自然(59714)
自然科(58198)
自然科学(58182)
自然科学基金(57082)
资助(53314)
成果(49760)
(48213)
重点(43811)
课题(43014)
(41063)
(40295)
发展(38993)
(38334)
创新(37617)
国家社会(36320)
期刊
(144945)
经济(144945)
研究(88479)
中国(66159)
(50820)
学报(44603)
(42502)
科学(41543)
管理(37978)
教育(35506)
农业(34718)
大学(33461)
学学(31114)
(29428)
金融(29428)
技术(27129)
业经(26378)
经济研究(22557)
财经(20123)
问题(19721)
(18661)
(17464)
图书(16426)
资源(15324)
技术经济(15144)
(14757)
商业(14326)
(14061)
科技(13865)
理论(13789)
共检索到4592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朱巍  刘青  程艳  陈慧慧  张景  苏环  
目前以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创新活跃,加速向各行业领域渗透并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湖北省正在加紧推进智慧湖北建设,而紧抓互联网与大数据为主要内容的信息技术发展,是抢占新一轮智慧发展战略制高点的关键所在。在立足国内外互联网与大数据推进产业发展态势、总结相关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湖北省互联网与大数据推进产业发展为例,指出当前还存在数据共享不足、数据安全风险、缺乏标杆企业、产业链协同不足、关键技术储备不够、信息基础设施滞后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及问题成因,从政策创新、产业发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程金亮  
文化产业由于其所依托的资源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在地理空间发展上日益呈现出集聚特征,集群化发展趋势明显。因此,推动文化产业集群化发展不仅符合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势,也是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方式。近年,湖北依托其资源优势和科教优势,文化产业集群发展较快,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地域发展不平衡、产业链不完善、科技融合度不高和融资模式单一等。要加快湖北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提升其竞争力,就必须优化集群战略布局、培养集群主体、打造完整的优势产业链、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和拓宽融资渠道等,只有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提升湖北文化产业集群竞争力。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陈文科  刘田喜  陈汉华  邓贤斌  
本文概括了中部地区新农村建设中初见雏形的十种典型模式,着重分析了十种模式的共同路径,即围绕完善宜居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构建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两个基本目标,突出四个重点:一是以农民向城镇和新社区集中为起点,大力推进"三个集中",努力提高"三化水平";二是从农民住房建设和生产生活设施建设入手,软件、硬件建设配套推进;三是以培育特色产业为中心,壮大支撑新农村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四是坚持以农民为主体,调动农户、集体和社会参与建设新农村及发展农业生产的多个积极性。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煊  
在"互联网+"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圈域城镇化发展模式将成为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新引擎。本文选取湖北省京山县生态园区作为研究对象,应用经济学共生理论讨论圈域城镇化发展模式问题。研究认为,湖北省的圈域城镇化发展应依托武汉城市圈,采取"三级城市"为主导的分层分类、梯度错层、就近就地的辐射发展模式,即一级城市以发展服务业为主,分层分类向虚拟经济延伸;二级城市以制造业为主体,梯度错层向实体经济发展;三级城市以统筹协调为主体,就近就地向园区经济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永江  杨长勇  
该研究以恩施州为样本,采用历史数据与现场调研相结合、宏观分析与具体案例相结合的方法,重点研究了三次产业发展状况及其对经济社会全局的贡献,梳理了三次产业彼此之间双向支持的对应关系,认为国民经济是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有机整体,近年来恩施州三次产业均实现了快速增长、对国民经济发展贡献各异,其中第一产业增速和贡献率稳定,第二产业增速快、贡献大,第三产业增速加快、贡献率增大。在深入分析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后,该研究认为,以恩施州为代表的武陵山区三次产业协调发展面临4方面需要关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该研究提出了促进武陵山区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得出了促进武陵山区三次产业发展的基本结论。...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夏春萍  程义娥  
通过对湖北省林业产业发展的现实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的分析,发现湖北省林业产业的整体规模正在日益扩大中,产业结构也在逐步调整中,而同时也存在着产业规模小,企业布局分散,整体效益低下,发展用地严重不足和环境保护矛盾突出等问题,最后提出湖北省现代林业产业要健康快速发展必须要坚持特色发展、集群发展、园区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以促进林业向专业化、规模化和现代化方向发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林小如  黄亚平  
我国山区面积占整个国土面积69.79%①,全国有超过一半的人口生活在山区;全国有592个国家级贫困县,其中84%分布在山区。山区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一半的人口脱贫致富,故山区对于我国城镇化整体水平的提升和城乡二元分割的摆脱具有核心性的话语权。由于政策的倾斜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如今,欠发达山区县交通条件陷入困境,基础设施欠账累累,城镇化水平严重滞后、乡镇空间离散、发展无序。笔者运用相关性分析及分形理论方法,分别从交通网络密度、城乡空间紧凑度及交通设施人均拥有量三方面进行定量测算,明确交通条件的改善对山区县域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度。在辨析欠发达山区县城镇化的背景与明确交通发展动力的前提下,指出实现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世霞  沈祥成  刘超群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精准农业在农业经济领域的影响日益突出。为探索"互联网+"精准农业对湖北省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寻找其促进湖北省农业经济发展的途径,选取湖北省2006—2015年相关指标建立主成分回归分析模型,对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互联网的使用和精准农业技术的推广对湖北省农业经济发展起着有益的推动作用。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朱媛媛   张瑞   陈慧媛   李星明  
推动乡村产业绿色转型是实现乡村产业振兴和生态振兴的重要途径。论文以湖北省大冶市为案例区,探究其2015—2020年乡村产业绿色转型发展的时空特征和障碍因子并进行问题诊断,在此基础上进行类型分区和空间优化,最后从新内生发展视角提炼出促进乡村产业绿色转型发展的调控路径。结果表明:(1)大冶市乡村产业绿色转型水平整体呈现上升态势,2017、2018年间提升最为明显,但内生转型动力不足,外生转型动力难以持续。各乡镇乡村产业绿色转型水平差异显著,城郊乡镇和农业优势乡镇转型效果突出,山区乡镇和街道的转型普遍缓慢。(2)产业转型维度是制约乡村产业绿色转型的主要维度,反映出乡村产业链延伸不足、生产效率不高和农户融入不深的问题。绿色转型维度的阻碍相对较小,表明研究区乡村已经实现了从末端污染治理到产业源头绿色发展的阶段性转变。(3)研究区乡村产业绿色转型类型区可划分为高水平—高速度型、高水平—低速度型、低水平—高速度型和低水平—低速度型4类,针对各类型区提出了相应的空间优化策略。(4)基于新内生发展视角,应在优化调控乡村内部人、地、业要素的基础上,整合利用外部的政策、资本、市场和技术等要素,同时促进内外部要素动态互动和有机整合,以激发上下联动、内外共生的新内生产业绿色转型发展动力。研究结果可为乡村转型研究提供有益视角,并为乡村产业振兴与生态振兴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郭锐  
为解决中小企业、"三农"融资难问题,小额贷款公司作为一种新型的金融组织投入农村金融市场,给民间金融带来了曙光。但在其运行过程中所存在的资金来源、风险控制与成本等问题,影响了小额贷款公司在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湖北省的实证分析为基础,认为我国应尽快完善法律制度建设,解决制约小额贷款公司稳健发展的制度缺陷;明确监管主体,完善小额信贷监管体系;扩大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比例,放宽控股约束;加强小额贷款公司自身建设,强化内部风险控制。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苗苗  
互联网的发展对许多行业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近年来互联网金融成为社会各界热议的话题,对与金融机构信贷业务密切相关的征信业而言,互联网对征信业的影响正在显现,并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这一行业的发展路径。为此,本文尝试分析互联网背景下征信业的(以下简称互联网征信)存在形式、与传统金融的关系、主要优势和瓶颈,并有对其发展路径进行探讨。一、互联网征信的存在形式在我国,征信业还是一个相对新兴的行业,虽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依布拉音·巴斯提  
互联网金融因具有网络消费品"长尾效应"的特质,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互联网金融存在税制覆盖范围小、税制照搬等问题。文章认为,应坚持经济效率原则和财政适度原则,在互联网金融相关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方面进行税制优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依布拉音·巴斯提  
互联网金融因具有网络消费品"长尾效应"的特质,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互联网金融存在税制覆盖范围小、税制照搬等问题。文章认为,应坚持经济效率原则和财政适度原则,在互联网金融相关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方面进行税制优化。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隽  蔡秋芬  王传奇  
在"互联网+"发展背景下,各类互联网金融业态兴起,互联网正在逐步改变金融行业发展格局。本文基于价值链理论,研究和分析互联网金融发展模式,总结出互联网金融从渗透到颠覆的发展路径,指出我国互联网金融将长期处于融合阶段,并对互联网金融持续健康发展提出对策和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依布拉音·巴斯提  
互联网金融因具有网络消费品"长尾效应"的特质,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互联网金融存在税制覆盖范围小、税制照搬等问题。文章认为,应坚持经济效率原则和财政适度原则,在互联网金融相关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方面进行税制优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