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09)
- 2023(9410)
- 2022(8003)
- 2021(7740)
- 2020(6551)
- 2019(14638)
- 2018(14524)
- 2017(27533)
- 2016(14900)
- 2015(16581)
- 2014(16258)
- 2013(15673)
- 2012(14249)
- 2011(12467)
- 2010(12033)
- 2009(10747)
- 2008(10455)
- 2007(8733)
- 2006(7146)
- 2005(6010)
- 学科
- 济(56857)
- 经济(56795)
- 管理(42578)
- 业(38867)
- 企(32793)
- 企业(32793)
- 方法(30011)
- 数学(26935)
- 数学方法(26377)
- 财(15453)
- 农(14519)
- 中国(13823)
- 业经(11789)
- 学(11631)
- 地方(10743)
- 贸(10212)
- 贸易(10206)
- 务(10150)
- 财务(10098)
- 财务管理(10067)
- 易(9952)
- 制(9564)
- 农业(9448)
- 企业财务(9419)
- 理论(9244)
- 技术(8707)
- 和(8306)
- 环境(8118)
- 划(7603)
- 银(7585)
- 机构
- 大学(198427)
- 学院(198028)
- 管理(77239)
- 济(75919)
- 经济(74384)
- 理学(67500)
- 理学院(66790)
- 管理学(65210)
- 管理学院(64856)
- 研究(62194)
- 中国(46669)
- 科学(40846)
- 京(40787)
- 财(34698)
- 农(34365)
- 业大(32822)
- 中心(30468)
- 所(30232)
- 江(28903)
- 财经(28167)
- 研究所(27805)
- 农业(27086)
- 经(25792)
- 范(24850)
- 师范(24544)
- 北京(24376)
- 经济学(23407)
- 院(23226)
- 州(22686)
- 技术(22244)
- 基金
- 项目(143823)
- 科学(113070)
- 基金(105710)
- 研究(100403)
- 家(93448)
- 国家(92717)
- 科学基金(80372)
- 社会(63583)
- 社会科(60338)
- 社会科学(60320)
- 省(56307)
- 基金项目(56071)
- 自然(54387)
- 自然科(53220)
- 自然科学(53207)
- 自然科学基金(52235)
- 划(47427)
- 教育(47214)
- 资助(43299)
- 编号(39659)
- 重点(32442)
- 部(31364)
- 成果(30652)
- 创(30153)
- 发(29820)
- 科研(28561)
- 创新(28264)
- 计划(27325)
- 教育部(27001)
- 大学(26992)
共检索到2800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霞 黄丹慜 苟志辉 田蜜
三叶鱼藤伴生红树林植物,严重威胁红树林生态系统.为了变废为宝,挖掘三叶鱼藤中活性物质鱼藤酮,采用渗漉法浸提,选择乙醇浓度和提取时间2个因素,进行响应面法优化提取鱼藤酮,利用液相色谱检验鱼藤酮含量.结果表明,当乙醇浓度为84%,提取时间为4.1 d时,鱼藤酮含量为1.97%,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仅为2.48%.因此鱼藤酮的优化模型可行.
关键词:
三叶鱼藤 鱼藤酮 优化 响应面法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徐佳瑜 王晓红 杨胜伟 吕享 张智仙 张明生
以钩藤叶为材料,在干燥温度、提取时间和提取剂浓度3个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进行3因素3水平试验设计,建立回归方程,优化出钩藤叶中钩藤碱和异钩藤碱的最佳提取条件。模拟得到钩藤叶干燥温度为54.95℃时,钩藤碱和异钩藤碱的最优提取条件为超声时间60 min、甲醇浓度73.35%。在此条件下,钩藤碱的最高提取率为133.342μg·g~(-1),异钩藤碱的最高提取率为429.746μg·g~(-1)。为了方便实际操作,校正条件为干燥温度55℃、超声提取60 min、甲醇浓度73%。通过验证试验得到钩藤碱平均提取率为130.8μg·g~(-1),异钩藤碱平均提取率为425.6μg·g~(-1),与模型预测值较为接近。因此响应曲面法可以对钩藤叶中钩藤碱和异钩藤碱的提取条件进行优化。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震 石凯欣 潘思轶
为研究枳雀总酚的超声辅助乙醇提取工艺及组成成分,采用单因素试验和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法,筛选出具有显著效应的3个因素为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和超声温度,再使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进一步优化,得出最佳条件为:浸泡时间15 min,乙醇体积分数44%,液料比45.5 mL/g,超声时间20 min,超声温度34℃,此时,枳雀冻干粉的总酚含量为16.29±0.12 mg/g。此外,HPLC结果显示,枳雀提取液中主要含有18种酚类物质,包括4种黄酮醇类物质、1种黄烷醇类物质、6种二氢黄酮类物质、4种酚酸类物质和3种多甲氧基黄酮类物质,其中,柚皮苷含量占总酚含量的91.36%。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林劲草 肖莉 吴酬飞 张绍勇 杨惠宁 张立钦
【目的】应用响应面法及超声波辅助优化马比木Nothapodytes pittosporoides中喜树碱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喜树碱含量,以市售马比木为研究对象,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取甲醇体积分数、液料比及超声时间为影响因素,喜树碱提取率为响应值,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法设计3因素3水平实验,确定最优提取工艺。【结果】最优提取工艺为甲醇体积分数46.4%,超声时间26.1 min,液料比21.20 mL·g~(-1),喜树碱的提取率为0.084 4%,二项式拟合相关系数R~2为0.969 3,预测值与实验值偏差为3.2%。【结论】采用Box-Behnken优化马比木中喜树碱提取工艺,精确度高,预测值与实验值吻合度较高,预测性良好。图2表3参13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辉
以提高金线吊葫芦提取液中黄酮类化合物质量浓度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案探讨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及提取时间等对提取液中黄酮类化合物浓度的影响,应用均匀试验设计方案对影响提取液中黄酮类化合物浓度的主要因素水平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优化的因素水平组合为乙醇体积分数55%,提取温度74℃,提取时间50 min,黄酮类化合物质量浓度为0.106 g·L-1.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程晶 雷建都 刘静 王璐莹 邓立红 何静
为优化人参叶总皂苷提取工艺,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温度、时间、液料比对人参叶中总皂苷得率的影响。再采用3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确定人参叶总皂苷提取的优化工艺,同时建立人参叶总皂苷提取的二次项数学模型,并验证其可靠性。结果表明:热水浸提法提取人参叶总皂苷的最佳条件为温度100℃、时间4.2 h、液料比16。在最佳条件下,人参叶总皂苷得率为人参叶质量的14.23%。
关键词:
人参叶 皂苷 提取 响应面分析法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肖卫华 韩鲁佳 杨增玲 刘贤
为确定黄芪中黄酮类成分乙醇回流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4种黄芪黄酮(毛蕊异黄酮、毛蕊异黄酮苷、芒柄花素和芒柄花苷)的含量进行测定;以黄酮得率为指标,采用响应面法对主要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并得到回归模型。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回归模型较好地反映了黄芪黄酮得率与浸提时间、浸提温度、乙醇体积分数和液固比的关系;最优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75℃,提取时间2.5 h,乙醇体积分数88.3%,液固比25 mL/g。此工艺条件下提取黄芪黄酮得率为0.977 mg/g,回归模型的预测值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1%,该回归方程与实际情况拟合较好。
关键词:
黄芪 黄酮 提取工艺 参数优化 响应面法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继光 徐汉虹 周利娟 杨晓云 张庭英
用索氏提取法和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了从菲律宾和坦桑尼亚引种的非洲山毛豆紫花和白花品种叶片中的鱼藤酮含量在不同生长季节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非洲山毛豆中鱼藤酮的含量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其中,紫花品种叶片干粉中鱼藤酮含量在8月份和11月份最高,为0.46%;5月份最低,为0.14%。白花品种叶片干粉中鱼藤酮含量在10月份最高,为0.31%;6月份的含量很低,只有0.08%,而在4月份和5月份,白花品种叶片提取物中检测不到鱼藤酮。另外,比较了不同地区种植的非洲山毛豆品种中的鱼藤酮含量。
关键词:
非洲山毛豆 鱼藤酮 含量 分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卢朝成 符华林 范巧佳 张伟 舒刚 周涛 张艳丽 刘梦娇
【目的】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促孕灌注液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为促孕灌注液总黄酮的实际生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水煎醇沉法制备促孕灌注液,以总黄酮得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的中心组合设计,考察液(mL)料(g)比(下同)、煎煮时间、提取次数3个因素对促孕灌注液中总黄酮得率的影响,对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分析。【结果】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浸泡时间为10min,液料比为15∶1,煎煮时间为30min,提取次数为3次。选择对总黄酮得率影响明显的液料比、煎煮时间、提取次数3个因素进行响应面优化分析试验,得到总黄酮最优提取条件为:液料比17.5∶1,煎煮38min,提取3次。在最优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游 张宁 黄其亮 张志祥
建立了甘蓝上鱼藤酮残留的简便检测方法,并对其消解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甘蓝中鱼藤酮经乙腈提取,柱层析法净化,UVD-HPLC检测,外标法定量,在浓度为0.02~0.5 mg/kg的添加范围内,鱼藤酮在甘蓝上的平均回收率为89.68%~98.20%,相对标准偏差为3.13%~6.45%。甘蓝中鱼藤酮的消解趋势符合方程Ct=C0e-kt,消解半衰期为1.21~1.68 d,属易降解农药。
关键词:
鱼藤酮 甘蓝 检测方法 消解动态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帅 曾鑫年 马莉敏 茹慧坤
【目的】阐明表鱼藤酮对映体(-)-5′α-表鱼藤酮与(+)-5′β-表鱼藤酮的杀虫作用与机理。【方法】以3龄家蚕幼虫为试虫,比较药剂处理24、72h后中毒症状,及对线粒体呼吸酶复合体Ⅰ、Na+,K+-ATP酶、琥珀酸脱氢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差异。【结果】表鱼藤酮对映体处理后的3龄家蚕幼虫中毒症状明显不同;对线粒体呼吸酶复合体Ⅰ都有抑制活性,5′α-表鱼藤酮、5′β-表鱼藤酮抑制中浓度IC50分别为7.81、54.14mg·L-1;对家蚕头部Na+,K+-ATP酶都有抑制作用;5′β-表鱼藤酮对中肠Na+,K+-ATP酶表现为抑制作用,5′α-表鱼藤酮表现为激活作用;对琥珀酸脱氢酶5′α-表鱼藤...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星星 谢红旗 李清明 曾建国 熊兴耀
用乙醇回流法从葡萄枝蔓中提取白藜芦醇,以乙醇体积分数(x1)、回流时间(x2)和溶媒比(x3)为自变量,以白藜芦醇得率(y)为因变量,得二次回归方程y=–6.186 39+0.181 78x1–0.012 371x2+0.122 93x3+0.000 273x1x2–0.000 545x1x3–0.000 164x2x3–0.001 178x12–0.000 042x22–0.002 998x32(r=0.936 1,P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丰俊 王建中 郝俊 郭晓萍 呼晓姝
针对桑叶多糖的超声波辅助提取,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选取影响因素与水平,然后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依据回归分析确定较优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其较优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81.5℃,超声波时间30 min,超声波功率100 W,水料比为10 mL/g.采用该工艺条件,桑叶多糖的提取得率达到2.99%.
关键词:
桑叶多糖 超声波 提取 响应面分析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丹 李晓敏 何静 雷建都
以白木香叶为原料,利用乙醇水溶液浸提法,用芦丁为对照品,硝酸铝作显色剂,测定提取液在510 nm波长处的吸光度,来检测白木香叶总黄酮的提取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液料比和提取时间4个因素对白木香叶总黄酮提取得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响应曲面法优化得到白木香叶总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利用大孔吸附树脂对白木香叶总黄酮进行分离纯化,以饱和吸附量、吸附率和解吸率作为评价指标,比较了D101、AB-8和S-8 3种极性不同的大孔吸附树脂对白木香叶总黄酮的分离纯化效果,得到了分离纯化效果最佳的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学学 赵东晓 李建桥 卢顺光 胡建忠 李曼姝 刘朝霞 邹坤
为优选小花清风藤茎叶提取工艺的最佳提取条件,采用正交设计安排试验,选择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作为提取的因素,以四氯化碳损伤后的人正常肝细胞(LO2)细胞存活率为保肝活性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确定最佳提取条件.优选出小花清风藤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小花清风藤粉末10 g,加入200 mL水,80℃水浴加热1 h.该提取工艺设计合理,重复性强,可作为小花清风藤提取工艺.
关键词:
小花清风藤 提取工艺 正交设计 保肝活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