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46)
- 2023(13738)
- 2022(11933)
- 2021(11095)
- 2020(9157)
- 2019(21158)
- 2018(21069)
- 2017(39935)
- 2016(22003)
- 2015(24681)
- 2014(24743)
- 2013(24690)
- 2012(23164)
- 2011(21047)
- 2010(21157)
- 2009(19135)
- 2008(18484)
- 2007(16320)
- 2006(14503)
- 2005(13048)
- 学科
- 济(90665)
- 经济(90572)
- 管理(58881)
- 业(56836)
- 企(45743)
- 企业(45743)
- 方法(36464)
- 数学(30974)
- 数学方法(30616)
- 中国(27128)
- 农(24889)
- 地方(24277)
- 学(21732)
- 业经(21011)
- 财(19477)
- 农业(16982)
- 制(16658)
- 贸(15711)
- 贸易(15697)
- 易(15129)
- 和(14808)
- 理论(14807)
- 环境(14692)
- 银(14479)
- 技术(14477)
- 银行(14414)
- 融(14268)
- 金融(14267)
- 行(13868)
- 发(13423)
- 机构
- 大学(313568)
- 学院(311447)
- 济(119737)
- 管理(119593)
- 经济(116796)
- 研究(113753)
- 理学(102560)
- 理学院(101313)
- 管理学(99436)
- 管理学院(98902)
- 中国(83014)
- 科学(73555)
- 京(69682)
- 所(59305)
- 农(57779)
- 研究所(54120)
- 财(53516)
- 中心(50297)
- 业大(50025)
- 江(47396)
- 农业(45328)
- 北京(44841)
- 范(43425)
- 师范(42894)
- 财经(42108)
- 院(41796)
- 州(38703)
- 经(38245)
- 省(35928)
- 技术(35327)
- 基金
- 项目(213223)
- 科学(165487)
- 研究(153693)
- 基金(151485)
- 家(134066)
- 国家(132887)
- 科学基金(111964)
- 社会(93411)
- 社会科(88271)
- 社会科学(88247)
- 省(84962)
- 基金项目(80479)
- 自然(74440)
- 自然科(72623)
- 自然科学(72602)
- 划(72121)
- 自然科学基金(71288)
- 教育(70165)
- 资助(62859)
- 编号(62849)
- 成果(51579)
- 发(49584)
- 重点(48487)
- 部(45790)
- 课题(44846)
- 创(44166)
- 创新(41149)
- 科研(40895)
- 计划(40058)
- 发展(38738)
- 期刊
- 济(140106)
- 经济(140106)
- 研究(95213)
- 中国(67629)
- 学报(55019)
- 农(53101)
- 科学(49779)
- 管理(45309)
- 大学(40505)
- 教育(40146)
- 财(38055)
- 学学(37902)
- 农业(37262)
- 融(27717)
- 金融(27717)
- 技术(27129)
- 业经(23518)
- 经济研究(21585)
- 财经(19835)
- 业(19293)
- 图书(18327)
- 问题(17646)
- 经(16855)
- 科技(16398)
- 理论(15265)
- 技术经济(14761)
- 版(14674)
- 业大(14436)
- 现代(14088)
- 实践(14064)
共检索到4731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士亮 俞玖
迎红杜鹃萌蘖条经流水冲和ABT(1号)200mg·kg-1处理1h后,扦插于粗粒蛭石中.从外部形态看,凡是插入基质中的茎段部分均有不定根的发生.从横切面上观察到,流水冲处理时间的长短对不定根起源的部位有一定的影响:处理1d的插穗,不定根原基起源于髓射线与维管形成层交叉的部位;而处理3d的插穗,既有起源于上述部位的不定根原基发生,同时也有起源于髓薄壁组织的不定根原基发生.在刚离体枝条中,未发现有先生不定根原基的存在.
关键词:
迎红杜鹃,不定根,扦插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有民 王玉华 俞玖 郁书君 张佐双 张治明
迎红杜鹃生于较高海拔的山地,花紫红色.如能引种北京平原,可使早春园林焕发异彩.采用调查、引种栽培试验、元素分析等方法,在探明其生态与生物学等因素的基础上,着重指出:与山地的水土差异是引种成败的主要矛盾.本研究主要采用以“固本复绿剂”防治缺铁黄化为主的一整套栽养技术措施,获得了小试的成功.
关键词:
迎红杜鹃 植物引种 缺铁失绿症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姚景瀚 李伟
利用石蜡切片法对沙棘微扦插不定根的发生进行形态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沙棘属于诱导型生根,观察到其不定根原基起源于2个区域,一部分根原基起源于维管形成层细胞,另一部分起源于韧皮部薄壁细胞区域。沙棘不定根原基继续发育时,一部分沿射线向外生长,另一部分向外生长的同时会与茎段的髓连接起来,这种现象在其他树种中尚未发现。沙棘插穗不定根的发生整体上可分为4个阶段:1)维管形成层细胞和韧皮部薄壁细胞分裂出一些排列紧密、细胞质浓、具有分生组织特点的薄壁细胞团;2)新形成的薄壁细胞团不断分裂并且脱分化,形成具有很强分生能力的不定根原基发端细胞;3)根原基发端细胞继续分裂,沿着射线向远离轴心的方向伸展,从而形成根...
关键词:
沙棘 不定根 发育 解剖学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裴东 袁丽钗 谷瑞升 蒋湘宁
以核桃成熟或近成熟种实子叶为试材 ,在 1 4DKW基本培养基上其顶部 (近胚端 )的生根率达1 0 0 % ,而中部和基部 (远胚端 )的生根率为 0。在生根过程中顶部内源吲哚乙酸 (IAA)表现为初期上升 ,其后稳定在一定水平 ,当根原基开始生长时 (培养 4d)出现一个高峰 ;而中、基部内源IAA水平在培养初期下降 ,而后维持在一定的水平 ;蛋白凝胶电泳分析表明 :62 .8和 3 8.4kDa是与子叶不定根发生相关的蛋白条带 ,在不定根发生过程中 ,该带在子叶顶部表达增强 ,而中部、基部则消失。当培养基中附加一定水平的吲哚丁酸(IBA) ( 0 .5~ 1 0mg·L- 1 )时 ,...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林和 张国盛 隋明杰 刘美珍
Sabina vulgaris is a unique evergreen conifer shrub and expands its area by the growth of stolon along the ground surface on which adventitious roots are formed and absorb water and nutrient. Therer is notabl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hickness of sand layer and sprouting of adventitious roots, espe...
关键词:
臭柏 不定根 土壤含水率 毛乌素沙地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苗大鹏 贾瑞瑞 李胜皓 席烁 朱葛 文书生
不定根是植物的茎或叶等非中柱鞘组织产生的根,不定根发生困难是诸多木本植物无性繁殖和工厂化育苗的瓶颈问题,然而相关机制尚不明晰。目前,对于木本植物不定根发生机理的研究主要包括3个方面:(1)根原基的形成是不定根发生的关键,利用石蜡切片技术对根原基的形成时间和部位进行观察,同时依据组织形态观察结果将不定根发生过程划分为3个主要时期。(2)不定根发生是一个复杂的生理生化过程,内源激素含量和生根关联酶活性的动态变化在不定根发生过程中发挥着重要调控作用。此外,营养物质、酚类物质以及多胺等物质也被认为是影响不定根发生的重要因素。(3)探究了部分木本植物不定根发生过程中的关键代谢通路,并挖掘出多个调控不定根发生的基因,鉴定出诸多参与不定根发生的转录因子和非编码的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综上,本研究系统概述了木本植物不定根发生的组织学、生理学和分子调控机理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未来该领域的可行性研究方向,为进一步探究木本植物不定根发生机制提供参考。表1参8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周厚君 魏凯莉 江成 赵岩秋 宋学勤 卢孟柱
【目的】生长调节因子(GRFs)是一类植物特有的转录因子,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多个生物学过程。研究杨树组织和器官发育中GRFs的作用,尤其是对不定根形成的调控,不仅可以丰富根发育的理论,而且对于杨树的扦插繁殖具有实际应用价值。【方法】从银腺杨84K中分离了PtGRF1/2d基因和其启动子,通过对其miR396靶位点核苷酸进行同义突变,获得不受miR396调控的突变形式的mPtGRF1/2d,并将启动子和该突变形式分别构建至含有GUS报告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和过量表达载体,通过遗传转化分别获得PPtGRF1/2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志军 焦培培 周正立 李倩 李健强
利用常规石蜡切片法对胡杨根蘖繁殖特性进行形态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胡杨横走侧根的初生木质部为三原型或四原型,周皮中栓内层较发达,由6~8层薄壁细胞组成。横走侧根横切面上次生维管组织中次生韧皮部的比例远小于次生木质部;早期形成的次生木质部以细胞壁尚未木质化的木纤维细胞数量居多为特征;维管射线很发达。胡杨的根蘖繁殖源于横走侧根上不定芽的发生及生长发育。不定芽起源于横走侧根的木栓形成层,由木栓形成层细胞经过分裂活动形成不定芽原基,不定芽原基细胞分裂和生长分化形成在横走侧根表面可观察到的不定芽,由不定芽直接发育成根蘖苗。不定芽发生具有同步或非同步的时间特征以及单点或多点聚集的空间分布特征,在其生长过程...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曲复宁 龚雪琴 由翠荣 张敏 康黎芳 王云山
通过对胜利女神、粉红、深红和大红等 4个品种经过 10次继代后的再生新梢在不定根发生过程中多个因素影响的数量性统计和显著性检验 ,分析了影响仙客来组织培养中不定根发生的各因素效应。结果表明 ,品种的遗传性是影响仙客来不定根发生的主要因素 ,不同品种对激素种类和数量的反应有着极显著的差异 ;新梢叶片数量是影响仙客来试管苗平均单株生根数量的显著因素 ,线性回归方程为Y =0 .0 0 1+1.347X。
关键词:
仙客来 不定根发生 品种 数量性分析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谢寅峰 王莹 张志敏 方升佐 王纪
本文以青钱柳子叶为材料,WPM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不同质量浓度的外源ABA和IBA对子叶不定根发生的影响,并对不定根发生与内源激素的变化关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添加0.5~5mg·mL-1IBA,对子叶不定根发生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以1.5mg·mL-1效果最佳,诱导生根率、平均生根条数和根长均达最大,生根率可达到100%;而添加0.01~0.5mg·mL-1ABA和不加激素的对照没有不定根的发生。内源激素的动态测定表明IAA对不定根的发生起关键性作用,根原基的启动需要较高的内源IAA,而不定根的形成与根的伸长需要相对较低的内源IAA水平。较高的IAA/ABA,IAA/GA3比值有利于不定根...
关键词:
青钱柳 子叶 不定根发生 内源激素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文书生 崔慧颖 孙薛莹 朱葛
【目的】研究继代培养周期对牡丹试管苗不定根发生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为牡丹试管苗工厂化生产提供参考。【方法】以‘正午’牡丹试管苗为材料,在增殖培养过程中定期(20,30,40,50,60 d)选取单芽进行生根培养,测定试管苗生根指标(生根率、平均根数、平均根长)和不同培养时期内源激素吲哚乙酸(IAA)、脱落酸(ABA)、细胞分裂素(ZR)和赤霉素(GA3)含量,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吲哚乙酸氧化酶(IAAO)活性,以及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总酚含量,分析生根状况与生理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正午’牡丹继代培养40 d的试管苗生根效果最佳,此时的生根率(30.86%)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平均根数1.17条,平均根长0.83 cm,愈伤组织小,生根质量较高。继代培养过程中,内源激素IAA、ABA、ZR含量的动态变化一致,而GA3含量与之相反;IAA、ABA含量与平均根数呈显著正相关,而GA3含量与平均根数呈显著负相关;IAA/ZR、IAA/GA3与平均根数呈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POD、PPO、IAAO活性波动较大,其中PPO活性与生根率呈显著负相关,IAAO活性与平均根数呈显著正相关。可溶性糖含量与生根率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正午’牡丹试管苗的最佳继代培养周期为40 d,该时期试管苗的生理状态更适宜生根,IAA、可溶性糖含量对试管苗生根的正向影响较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耿贝贝 郭强 师慈 宣伟 曹泽彧 聂理 沈文飚
试验比较了低浓度(1 g.L-1)与高浓度(5~50 g.L-1)蔗糖对黄瓜不定根发生的作用。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蔗糖对植株不定根发生的影响差异显著,低浓度蔗糖能明显促进黄瓜下胚轴切段不定根发生,而高浓度蔗糖则不同程度抑制不定根的发生。
关键词:
黄瓜 不定根发生 低浓度蔗糖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盛丽莉 陈颖 汪南阳 徐彩平 曹福亮
通过对不同银杏外植体的离体培养和显微切片观察,研究了银杏不同外植体的体胚发生、不定芽诱导及不定根发生的过程。主要结果如下:(1)银杏成熟胚培养20 d后,具有完整的子叶和胚芽,胚芽、胚轴处有分泌腔的存在;未成熟胚(大子叶胚)可观察到子叶和胚芽原基。小子叶胚形成的愈伤组织中可观察到两细胞、四细胞、多细胞原胚至球形胚的发育;(2)子叶外植体培养过程中外皮层细胞首先启动分化,逐渐在外皮层及皮层周围形成分生细胞团,最终形成不定芽。(3)银杏芽苗不定根发生为诱发生根型,起源于维管形成层与髓射线交叉处的细胞,20d后可观察到成型的不定根。(4)探讨了银杏不定芽或体胚难以成活的原因。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欧静 刘仁阳 张仁嫒 谌端玉 王丽娟 陈训
研究12株杜鹃花类菌根(ericoid mycorrhiza,ERM)菌株对2年生桃叶杜鹃Rhododendron annae幼苗生长及矿质元素氮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ERM真菌的植株根系均被有效地感染,不同菌株促生效应显著,接种ERM真菌显著增加幼苗地上、地下部分及总生物量。与对照相比,ERM菌株接种后,显著提高了接种幼苗氮质量分数和硝酸还原酶(NR)活性,且各处理差异极显著(P<0.01)。接种苗根部氮质量分数提高了2.0%~40.3%,叶部提高了2.8%~50.6%。接种苗根部硝酸还原酶活性除菌株TY41外,其余处理高于对照0.9%~29.3%,叶部除菌株TY41和菌株TY24外,高...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春英 戴思兰
杜鹃花类菌根是指杜鹃花科几个属植物上形成的一种特殊类型的菌根共生体,它可以帮助植物缓解环境的胁迫,使其在逆境下生存。为了发掘和利用菌根的潜能,满足生态建设和园艺生产的需要,杜鹃花类菌根的研究在国外受到广泛关注。该文从菌根的解剖结构、菌根真菌的物种多样性、菌根效应等方面对杜鹃花类菌根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探讨了该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