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78)
2023(10158)
2022(8443)
2021(7491)
2020(6010)
2019(13244)
2018(13004)
2017(24355)
2016(12781)
2015(14304)
2014(13990)
2013(13845)
2012(13227)
2011(12179)
2010(12569)
2009(11471)
2008(11406)
2007(10642)
2006(9724)
2005(8925)
作者
(37742)
(31499)
(31469)
(29391)
(20117)
(14906)
(14027)
(12180)
(11843)
(11386)
(10742)
(10469)
(10221)
(10182)
(9801)
(9670)
(9394)
(9106)
(9017)
(8931)
(8006)
(7761)
(7620)
(7174)
(7172)
(7105)
(7072)
(7038)
(6371)
(6365)
学科
(64507)
经济(64470)
(44552)
管理(41404)
(36252)
企业(36252)
地方(21742)
中国(21189)
技术(20753)
(18712)
业经(18039)
方法(17731)
数学(14029)
数学方法(13895)
农业(13127)
技术管理(13062)
产业(12817)
地方经济(12817)
(11485)
(11394)
(11361)
银行(11341)
(11235)
贸易(11223)
(11117)
(10948)
金融(10948)
(10799)
(10285)
(9953)
机构
学院(188990)
大学(183192)
(83337)
经济(81641)
管理(72807)
研究(69281)
理学(61135)
理学院(60449)
管理学(59663)
管理学院(59269)
中国(52204)
(40182)
科学(39920)
(34910)
(34819)
(31294)
研究所(31172)
中心(30654)
(29425)
财经(26715)
(26434)
师范(26199)
北京(26069)
(25445)
(25276)
业大(24790)
经济学(24557)
(23972)
技术(22718)
农业(22411)
基金
项目(119262)
科学(95197)
研究(92379)
基金(83329)
(71642)
国家(70992)
科学基金(61260)
社会(59517)
社会科(56715)
社会科学(56705)
(50030)
基金项目(43455)
教育(41011)
(40282)
编号(37578)
自然(36146)
自然科(35339)
自然科学(35335)
自然科学基金(34707)
(33643)
资助(32556)
成果(30002)
(28767)
发展(27929)
课题(27812)
(27437)
重点(27299)
创新(26995)
(25097)
国家社会(24394)
期刊
(103755)
经济(103755)
研究(60985)
中国(46724)
管理(32334)
(29034)
教育(26006)
科学(25363)
(25252)
学报(23339)
技术(21582)
(20247)
金融(20247)
农业(20178)
业经(19577)
大学(18408)
学学(17049)
经济研究(16493)
问题(13176)
财经(13076)
技术经济(12393)
科技(11994)
(11604)
(11330)
(11242)
论坛(11242)
商业(10609)
(10411)
现代(9841)
世界(9396)
共检索到3078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闫丽平  谷立霞  陈晔  
本文在系统梳理创新驱动战略的理论演进脉络,分析创新驱动战略与高技术产业发展关系的基础上,构建了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利用2009-2013年数据资料对全国各省市区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能力进行实证研究,并对结果进行讨论分析。研究表明,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能力取决于产业发展活力、产业发展潜力和产业发展支撑力,三种因素不同功效的发挥导致我国各省市区高技术产业发展能力存在差异。据此,从产业化、协同创新、环境优化等方面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顾淑林  
后进国家和地区工业化过程中,政府的正确决策、规划与控制,是成功的重要保证。搞一个战略规划,有利于调动资源和人力、加快建设速度,发挥“后发优势”。在这方面,日本、南朝鲜、台湾都是很好的例子。在80年代末,考虑我国的产业战略,必须把高技术产业放在重要位置。因为它是近20年影响产业结构变迁及世界竞争格局的一大动因,我国的产业战略与经济规划必须与之相适应。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史清琪  王昌林  鲁敏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高福一  
山东海洋资源丰富,海洋科研实力雄厚,政策环境优越,现代海洋产业体系逐步完善,发展海洋高技术产业的优势明显。大力实施产业集聚发展战略、科技人才支撑战略、体制机制创新战略和金融创新支撑战略,对于打造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海洋高技术产业基地,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顾穗珊  
文章根据 1 995 -2 0 0 1年我国经济统计数据 ,对我国高技术产业科技投入及高技术产业发展情况进行分析 ,并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对科技投入与产业发展进行灰关联研究。研究影响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为制定合理的科技资源配置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鲁若愚  杨德荣  
高技术产业发展是一项重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因素。在社会上广泛取得关于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共识尤其重要。这种共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国家和地区间的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关系;高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关系;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关系;军工与民用高技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朱瑞博  
"高技术不高"的严峻现实表明,上海雄厚的科技创新能力并没有真正转化为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在产业规模快速扩张的同时,上海高技术产业的质量和效益并没有实现与之同步的增长。创新链与产业链的相互割裂是造成这种矛盾的内在根源。创新链与产业链有机协同的"双链"融合是上海"十二五"期间高技术产业化的关键战略,这主要包括投融资体制机制创新;搭建新型产学研合作机制,把创新前端的基础研究、前沿研究,中端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的研发、技术服务、技术交易,后端的投融资服务、项目产业化、创业孵化、人才培训等整合成一个有机的开放式创新网络;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企业加速器"建设;全球创新资源配置和产业链整合战略...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冯春晓  韩民春  
我国高技术产业自2003年以来开始进入发展成熟期,为了揭示其未来发展的重点与突破口,本文基于2003—2007年的行业数据,建立并测度高技术产业五个行业的长期收入潜能指数,结合高技术产业行业结构特征,提出高技术产业发展战略,为其再次实现飞跃式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加斌  
我国民族高技术产业发展战略之管见国家科委政策法规与体制改革司王加斌一、引言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微电子技术为主导的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海洋开发等高技术蓬勃发展,并以此为基础建立起机械电子、光电子、办公自动化及信息处理、新能源、新材料、现代生...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甘师俊  
“开辟技术创新之路,发展高技术产业”是中国改革与发展一个可供选择的途径。1、观念:技术、经济一体化发展。对于科学、技术与经济三者之间的关系,我们总是习惯于将科学技术联在一起,称之为“科技系统”,而经济则属于“经济系统一。诚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与技术在时间与空间上的距离都在缩短,激光科学在一两年内就变成为成熟的激光技术,表面物理有时很难与集成电路技术相分离。但是,就两者与经济的关系而言,确存在着重大的差别。科学的功能是探索未知,应该允许离开现实的经济远一点,也可以有一点“浪漫”色彩。而技术却实在得多,它本身就是一种经济资源。我们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于喆  
2016年上半年,我国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呈现"总体平稳、进忧并存"的发展态势,产业创新的政策环境有所改善。但也面临着质量优化提升,以及如何更快填补传统产业下滑空缺和不当激励破坏持续发展的压力。建议要以新理念破解投资下滑困局、以"互联网+"助推放管服改革、以模式创新提升政府扶持资金效能,增强政策措施精准性,切实解决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制度性"障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