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09)
- 2023(14304)
- 2022(11775)
- 2021(10948)
- 2020(8625)
- 2019(19534)
- 2018(19004)
- 2017(35255)
- 2016(19063)
- 2015(21274)
- 2014(21060)
- 2013(20751)
- 2012(19590)
- 2011(17923)
- 2010(18084)
- 2009(16747)
- 2008(16530)
- 2007(14816)
- 2006(13341)
- 2005(12598)
- 学科
- 济(83675)
- 经济(83560)
- 管理(55402)
- 业(50622)
- 企(38873)
- 企业(38873)
- 中国(30762)
- 方法(26737)
- 农(25705)
- 数学(23065)
- 数学方法(22869)
- 地方(21775)
- 制(20898)
- 财(20701)
- 业经(20547)
- 贸(17768)
- 贸易(17750)
- 易(17290)
- 农业(17082)
- 银(16193)
- 银行(16179)
- 行(15765)
- 融(15497)
- 金融(15494)
- 环境(14554)
- 发(14453)
- 体(14307)
- 学(13809)
- 技术(12299)
- 地方经济(11682)
- 机构
- 学院(270423)
- 大学(269378)
- 济(120585)
- 经济(118262)
- 研究(102209)
- 管理(98056)
- 理学(82394)
- 理学院(81410)
- 管理学(80365)
- 中国(80001)
- 管理学院(79830)
- 京(59030)
- 财(57972)
- 科学(56638)
- 所(50738)
- 中心(45314)
- 研究所(45289)
- 财经(44012)
- 江(42153)
- 农(42094)
- 经(40017)
- 北京(38503)
- 经济学(37906)
- 范(37463)
- 院(37370)
- 师范(37157)
- 业大(34916)
- 经济学院(33896)
- 州(33186)
- 财经大学(32439)
- 基金
- 项目(172927)
- 科学(137804)
- 研究(133599)
- 基金(125301)
- 家(108287)
- 国家(107350)
- 科学基金(91685)
- 社会(87626)
- 社会科(83165)
- 社会科学(83151)
- 省(66214)
- 基金项目(64689)
- 教育(61252)
- 划(56014)
- 自然(54238)
- 编号(53942)
- 自然科(52935)
- 自然科学(52923)
- 自然科学基金(51983)
- 资助(50449)
- 成果(45399)
- 发(42882)
- 重点(39836)
- 部(39703)
- 课题(39182)
- 制(37549)
- 国家社会(37298)
- 创(36306)
- 发展(35397)
- 展(34819)
- 期刊
- 济(145605)
- 经济(145605)
- 研究(92264)
- 中国(66357)
- 财(44148)
- 农(41886)
- 管理(39779)
- 科学(37235)
- 学报(37111)
- 教育(36318)
- 融(31004)
- 金融(31004)
- 大学(29831)
- 农业(28653)
- 学学(27674)
- 经济研究(24153)
- 业经(23983)
- 技术(23522)
- 财经(22695)
- 经(19703)
- 问题(18974)
- 贸(16987)
- 世界(15776)
- 国际(15501)
- 业(15117)
- 技术经济(12566)
- 坛(12323)
- 论坛(12323)
- 现代(12290)
- 经济问题(11870)
共检索到4400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关晶
新《职业教育法》明确规定“国家推行中国特色学徒制”,标志着中国特色学徒制成为我国实施职业教育的基本模式以及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长期任务。中国特色学徒制应以高质量办学为发展愿景。高质量办学既是中国特色学徒制改革探索的初衷,又是中国特色学徒制持续发展的基石,“中国特色”内生于追求高质量办学的实践探索中。中国特色学徒制高质量办学包含有形性、有效性和持续性三层含义,即基于工作场所学习的校企双元育人、基于学徒技能养成的多方主体共赢以及适时适需的制度变革与模式创新。推进中国特色学徒制高质量办学关键在于制度建设,需明确“中国特色学徒制”的功能定位与专属概念,整合形成基于标准规范的中国特色学徒制体系,构建以经费制度为核心的多元主体利益平衡机制,建立整体性治理框架和一站式服务平台。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建平 孙立新
现代学徒制契合了职业教育作为另一种"教育类型"的本质,是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举措。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试点取得系列成效与经验,但仍存在校企驱力失衡、师徒关系异化、工匠精神培育乏力、试点生源结构单一、标准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保障企业合法权益,提升企业参与度;制定完善的导师制度,建设新型师徒关系;开发企业课程,多途径培育工匠精神;优化完善教育相关制度,构建中国特色高层次学徒制;开展现代学徒制标准研制,完善评价机制。
关键词:
现代学徒制 中国特色 工匠精神 推进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宫丽丽 张安强
中国特色高层次学徒制已逐步有序开展,高质量发展中国特色高层次学徒制是必然趋势。通过总结中国特色学徒制的实践经验及未来发展的具体要求,可以明确中国特色高层次学徒制具有“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中国特色,具有“以人为本、为民服务”的价值追求,具有“立足本来、扎根中国”的定位逻辑,具有“主动创新、不断超越”的发展特质。从结构功能主义视角分析,必须健全基于目标达成的动力机制、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运行机制、创设基于产教融合的协同机制、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长效机制,从而切实推进中国特色高层次学徒制的高质量发展,赋能技术技能人才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敏 戴小红
"双高计划"对于现代学徒制意义重大。文章在分析"双高计划"背景下现代学徒制开展的实然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双高计划"背景下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发展路径:完善政府、行业与社会支持下的校企双主体育人机制,打造产教融合平台;创新全日制学历教育的人才培养制度和标准,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拓展非学历教育的企业和农村的职业培训,服务终身学习和乡村振兴战略。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祝木伟 肖亚杰
现代学徒制作为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用布局和创新实践。本文在调查分析了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问题基础上,针对主要困境,提出遴选合作企业、保障育人优载体,落实双重身份、提升合作成功率,加强双师建设、促进培养有效性,加大政策扶持、推动改革可持续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中国特色 现代学徒制 创新发展 对策建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邓丽娟 黄日强
自发性变迁路径、强制性变迁路径和诱致性变迁路径是建立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度的三种主要路径。我国建立现代学徒制度应当以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路径的组合为主要路径,结合我国职业教育的一些特点,先试点后推广,最终建立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度。
关键词:
现代学徒制度 路径选择 中国特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鑫 韩永强
中国特色企业新型学徒制是深植于中国工厂学徒制,立足我国国情,遵循中国式政策实验机制而形成的以企业为中心的职工技能形成制度、人才培养模式与新型学习方式。目前,中国特色企业新型学徒制已基本完成点面结合的政策探索,初步形成双元特性的培训模式,建起较为科学规范的运行机制,渐进形成合理有效的补贴机制,逐步构成全纳包容的服务范畴,并基于整体性治理框架融合发展。未来,应进一步优化现有政策体系,健全双元要素间沟通机制,建立科学化考核评价体系,开发优质的学徒培训资源,推动中国特色企业新型学徒制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余雅兰 刘晓萍
强政策牵引下的中国特色学徒制的后续发展动力,需要构建稳定的机制才能实现。我国乃至全球对学徒制的源需求来自工作内容的复合性改变、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关系变化以及经济发展的核心需求。在源动力的持续刺激下,如何构建我国学徒制发展的动力机制,是助推我国学徒制从模式迈向制度的关键。通过分析国际学徒制发展的内在动力、外部引力与协同推力三大动力要素,进而讨论各国政府在构建学徒制发展动力机制中发挥的作用。通过对我国学徒制动力机制构建现状的反思,指出我国在国家统一治理与地方实施的双层治理模式下,存在治理专门化程度不足、外部引力过度依赖校企双方、成本分摊缺乏长期性激励的问题。为推动我国学徒制动力机制有效落实,应采取高技术型人才需求的积极响应策略、强化治理的专门性、构建学徒制质量标准以及提供企业参与的持续性保障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郑清松 王波
在全面推进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特色学徒制有助于加速职业教育提质增效,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输送一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从理论逻辑来看,推进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是特色学徒制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指向,特色学徒制高质量发展是推进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视域下特色学徒制高质量发展在政策制定、校企合作、常态治理、要素共享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多层次政策体系尚未完善,政策执行效果有待提升;企业参与积极性相对不足“,校热企冷”现象亟待破除;多元协同治理框架不健全,参与主体缺位现象突出;校企资源要素流动不畅,优质资源整合力度较弱。基于此,应完善政策保障机制,推动部门联动;建立长效激励机制,激发企业内生动力;构建多元治理框架,完善特色学徒制治理模式;畅通校企资源双向流动渠道,促进优质资源互联互通。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秦程现 李志青 孟宪超
厘清学徒制隐性知识的显性化路径对开发、继承和发展隐性知识,实现知识创造具有重要价值。在SECI模型基础上,以某汽车售后服务企业车身修复岗位的师徒互动过程为例进行质性研究,提出了学徒制隐性知识显性化路径:一是隐性知识的共同化模式——师徒分享隐性知识之路;二是显性知识的表出化模式——师徒创造新式概念之路;三是显性知识的联结化模式——嵌入已有知识网络之路;四是显性知识的内在化模式——知识迁移内化应用之路。借鉴“环境—主体因素—行为”三元交互决定模型,提出应围绕建构稳固的新型师徒关系、创设隐性知识显性化的外部条件、营造利于隐性知识显性化的组织环境三个方面加速推进隐性知识的传递效率,从而提升中国特色学徒制的育人效能。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史大胜 王奕迪 楚琳
中国特色民族教育事关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在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为探索中国特色民族教育积极响应党关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战略部署与新时代民族工作系列重大决策的实践导向与进路,本研究遵循“确立导向—强化关键—创新发展”的实践逻辑,从奠定中国特色民族教育发展基调、铸牢中国特色民族教育发展生命线、扎实推进中国特色民族教育发展进程三个维度,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稳固优先发展地位、维护民族团结进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守中国特色之“正”、创高质量发展之“新”九个方面,较为全面地构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民族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进路。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向晓梅 吴伟萍
产业升级是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目标及核心推力。通过分阶段观测广东改革开放40年产业转型升级进程发现,广东产业转型升级的演化轨迹是一条迈向高质量发展的产业跃升之路,贯穿其中的主线是持续性产业升级。生产要素供给、市场需求、技术创新、政府干预及制度安排等四大动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动态更迭比较优势、推动产业持续升级的耦合动力机制。在国际产业分工的背景下,适应不同的阶段特征及红利条件,通过比较优势的动态化调整,广东产业发展模式由低成本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上,广东应以全面创新驱动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动力,加快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抢占全球价值链高端,迈向一个更高质量的发展阶段。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牟群月 米高磊
现代学徒制是当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制度设计。运用Nvivo11 Plus软件对首批22个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典型案例进行质性分析,得出当前我国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注重立德树人,践行招生招工一体化、校企协同育人,强化双元导师队伍、标准制度体系建设。进一步分析发现面临的现实困境,结合职业教育发展新要求,提出现代学徒制需要更加强化双主体育人、适应学生的主体需求、注重多元协同治理体系的构建,以及加强智能技术的应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林徐润 高军
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历经十余年的改革实践,从试点试行到全面推行,开拓了育人新境界和发展新格局。从组织生态学的视角对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进行组织合法性、组织生态位和组织发展环境三个方面的逻辑研究,分析现代学徒制存在的组织合法性困惑、组织生态位困惑和外部环境困惑,探索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发展的推进策略,提出要以现场工程师为培养目标,积极实施高质量特色化推进策略,解决学徒制发展现实之困,助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促进职业教育质量、适应性和吸引力的提升,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黎明
从理论上说,现代学徒制的构建应该拥有政府、企业和职业院校三个基本面。政府牵着企业和职业院校,政府需要企业纳税,并通过职业院校给企业提供尽可能多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企业连着政府和职业院校,企业要给政府提供税收并获得政策上的支持,同时需要职业院校提供高素质的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