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85)
2023(13155)
2022(10948)
2021(10320)
2020(8162)
2019(18569)
2018(18029)
2017(34095)
2016(18785)
2015(21358)
2014(21192)
2013(20905)
2012(20287)
2011(18744)
2010(19007)
2009(17637)
2008(17890)
2007(16329)
2006(14853)
2005(14041)
作者
(55007)
(46212)
(45904)
(43846)
(29691)
(22033)
(20765)
(17875)
(17761)
(16784)
(16090)
(15731)
(15090)
(14909)
(14881)
(14291)
(13655)
(13496)
(13428)
(13008)
(11830)
(11349)
(11225)
(10663)
(10491)
(10356)
(10306)
(9956)
(9467)
(9280)
学科
(89343)
经济(89246)
(49167)
管理(48717)
(36026)
企业(36026)
方法(33182)
中国(30449)
数学(28675)
数学方法(28375)
(26732)
地方(21108)
(20788)
业经(18953)
(18632)
贸易(18614)
(18071)
农业(18009)
(17855)
(17059)
(16340)
金融(16339)
(16067)
银行(16042)
(15660)
(13704)
环境(13023)
(12595)
(12026)
理论(11821)
机构
大学(281354)
学院(277760)
(124985)
经济(122702)
研究(107447)
管理(99209)
中国(84516)
理学(83497)
理学院(82428)
管理学(81021)
管理学院(80503)
(62324)
科学(61639)
(58476)
(55372)
研究所(49662)
中心(47112)
(46475)
财经(45558)
(42523)
(41614)
北京(40737)
经济学(40689)
(39489)
师范(39134)
(38125)
业大(36609)
经济学院(36484)
农业(36014)
财经大学(33845)
基金
项目(173061)
科学(137302)
研究(128204)
基金(127715)
(111851)
国家(110922)
科学基金(93649)
社会(84756)
社会科(80338)
社会科学(80314)
基金项目(65360)
(63071)
教育(58243)
自然(57302)
自然科(56053)
自然科学(56034)
自然科学基金(55072)
(54905)
资助(53421)
编号(49963)
成果(43237)
(42029)
(40360)
重点(39622)
国家社会(36510)
课题(35875)
(34993)
教育部(34945)
中国(34390)
发展(34328)
期刊
(148867)
经济(148867)
研究(94557)
中国(64613)
(44985)
学报(43588)
(43257)
科学(41808)
管理(40722)
大学(33949)
教育(32818)
(32502)
金融(32502)
学学(31617)
农业(30887)
经济研究(24732)
财经(24255)
技术(22542)
业经(22293)
(21151)
问题(19622)
(18610)
国际(17539)
世界(17301)
(16706)
技术经济(13948)
(13273)
图书(13142)
统计(12962)
理论(12593)
共检索到4526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建伟  
本文简要介绍了《2014中国劳动力市场发展报告》的核心内容与政策贡献。报告有三方面的内容值得重点关注,一是工业化过程中的工作时间演变规律,二是中国劳动者工作时间的配置特征与问题,三是中国过度劳动问题的治理对策。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阶段,该报告为缓解中国过度劳动、实现体面就业和高质量就业提供政策参考。此外,本文还讨论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时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劳动者如何合理分配工作与闲暇时间,以获得效用最大化,是劳动经济学研究的传统主题之一。当前中国正处于从中低收入国家迈向高收入国家进程之中,"劳动时间过长"、"过度劳动"现象日益普遍,甚至"过劳死"现象也时有发生,工作时间问题开始引起了一些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和研究,而首次全面系统、深入详细研究"工作时间"的经济学著作当属《2014中国劳动力市场发展报告:迈向高收入国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实  万海远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GDP年均增长率为10%左右,从一个低收入国家成为一个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而且正在向高收入国家迈进。同时,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出现了一系列的社会经济问题,尤其突出的是贫富分化和社会矛盾恶化。这种状况不得不让人们联想到一个问题:中国是否会掉人"中等收入陷阱"?国际经验表明,一个国家在人均GDP处于3000美元至10000美元的阶段,既是中等收人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的机遇期,又是社会经济矛盾高发期,一旦这些矛盾得不到有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伍骏骞  刘涛  毛中根  王海军  
劳动力跨区域流动通过优化要素配置实现共享发展效应。本文构建“富裕-共同-可持续”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共享发展效应三阶段概念性模型,基于多重行动者决策理论的“身份-环境-规则”三维度分析三阶段概念性模型并提出研究假说,采用2005—201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共享发展的直接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第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共享发展有正向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第二,从共享发展异质性维度来看,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空间溢出效应能够获取并享受做大“蛋糕”带来的集聚效应,受制于城乡二元结构和户籍制度,在实现切好和共享“蛋糕”层面还有差距,而对保鲜和优化“蛋糕”的影响不显著。第三,从空间维度来看,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共享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主要发生在欠发达地区和脱贫攻坚地区,说明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对共享发展是“涓滴效应”而不是“马太效应”。第四,从调节效应来看,各地的就业和投资门槛越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共享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下降越多;进一步从时间维度看,该空间溢出效应在2013年中国政府针对农民工市民化加大户籍改革以后更加显著,这共同印证了户籍制度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共享发展空间溢出效应的制度性约束。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苑德宇  常家铭  张亦然  
本文利用相对价格法,基于我国地级市层面行业平均工资数据测度了2003—2019年不同区域城市间劳动力市场分割指数,并对我国劳动力市场一体化进程和地区差异进行了实证考察。结果显示:我国各类劳动力市场分割指数呈现周期性波动变化,且均随时间显著趋于收敛统一;对于全国城市间、相邻城市间和同省城市间劳动力市场分割,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水平均显著高于中部地区,且在2011—2013年间出现了较强跨区整合性;国有经济就业占比、经济增长率的提高加剧了劳动力市场分割,高速公路密度提高则显著降低了劳动力市场分割水平。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国政  
上海要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成为在全球具有资源要素集聚和配置功能的国际性大都市,其对劳动力要素的集聚与配置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劳动力市场。经过四十年的改革开放,上海已经建立起了市场机制健全、运转效率高效、资源配置功能强大的劳动力市场。但是在上海迈向卓越全球城市的过程中,对上海劳动力市场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需要提升上海劳动力市场的国际化水平。因此,上海劳动力市场还需要在劳动力结构、对外开放、市场环境和相关劳动政策法规等方面进一步完善,才能更好地服务上海卓越全球城市的建设。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玉敏  杨先华  
论劳动力产权中的劳动力发展权王玉敏杨先华目前,我国理论界已经重视并开始把劳动力作为产权理论的研究对象。参照物质财富的产权含义,当前理论界对劳动力产权的定义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的所有权及其派生的一系列权利的总称,主要包括劳动力的所有权、支配权、使...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询  岳园园  朱晨  
文章基于2014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相貌对劳动力工资性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与相貌水平一般相比,拥有高颜值可以获得"美貌溢价",低颜值却并没有收到"丑陋罚金"。在控制健康变量后,相貌的作用显著减小,因此健康对相貌的效应具有"纠正作用"。分样本研究结果显示,男性相貌显著影响其工资性收入,女性相貌对其收入影响并不显著。受教育水平低的群体相貌显著影响工资性收入,但对受教育水平高的群体来说,相貌对其收入影响并不显著,因此教育可以弥补相貌的缺陷。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张世伟  周闯  
本文应用微观经济计量方法研究了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中女性和男性的劳动参与弹性,结果表明:女性劳动供给工资弹性明显大于男性劳动供给工资弹性;随着家庭平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个体劳动参与的工资弹性和收入弹性均逐渐减小。因此,设计并实施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能够有效地促进低收入群体的劳动参与,有助于城镇贫困的削减和收入差距的缩小。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一鹏  郑元  张川川  
劳动力市场上的相貌歧视会损害市场的公平与效率,探究中国劳动力市场相貌歧视的存在性及其作用机制,对于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和经济稳步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年数据,研究了劳动力市场的相貌歧视问题。普通最小二乘(OLS)回归结果表明,相貌高于平均水平不会有统计上显著的工资升水,但相貌低于平均水平使男性劳动者工资率显著降低17.8%,女性劳动者工资率显著降低9.5%。为了更好地避免参数估计的内生性问题,本文使用配偶相貌作为自身相貌的工具变量,进行了工具变量估计,结论与OLS估计基本一致。进一步的分析显示,相貌对工资的影响很大一部分是由雇主歧视造成...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乔榛  刘赣州  
自罗伯特·索洛(Robert Solow,1979)、斯蒂格利茨与夏皮罗(Stiglitz & Shapiro,1984)提出效率工资假设后,经济学界多用它来解释发达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种现象,即为什么厂商不愿意在不扩大工资规模的条件下,采取降低平均工资,以雇用更多的工人,减少失业,从而提高利润呢?或者说,为什么厂商觉得在存在非自愿失业的条件下,降低工资会得不偿失呢?本文试图把效率工资理论运用到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平利  
文章选取2001~2012年的相关统计年鉴面板数据,运用实证分析方法,探讨了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市场状况、工会组建情况等宏观因素对我国集体劳动关系的影响。研究表明经济规模、劳动力受教育程度的增加会导致集体劳动关系趋于缓和,集体争议案件发生频率的减少,城镇化、失业率的增加会导致集体劳动关系紧张,增加集体劳动争议案件的发生。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建民  
本文认为,由于经济改革迸程的迅速推进与社会和政治领域中传统制度变革的滞后,使中国的劳动力市场被多重分隔,特别是正规劳动力市场和从属劳动力市场并存的格局给中国的劳动力需求与供给,乃至整个经济增长都带来深刻影响。低价的从属劳动力市场已经成为调节中国经济增长劳动力成本的主要杠杆,并有效地刺激着资本需求。但在这种效率的背后,我们却付出了公平的代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